小切口开腹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比较论文_曹志勇

曹志勇

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人民医院 839200

【摘要】 目的 比较小切口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合理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9 月至2017 年9 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52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6 例患者接受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术,作为对照组,26 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较少的优势,是临床上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过量使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和不规律饮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均造成胆囊结石发病率逐年增加。胆囊结石可造成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胆绞痛[1],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造成患者出现急性胆囊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胆囊结石最为彻底、有效的方式,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创伤大、术后患者恢复慢,已经难以满足临床需求,基于此,我院分别使用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胆囊结石治疗,并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年9 月至2017 年9 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52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6 例患者接受小切口开腹胆囊切除术,作为对照组,26 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21~81岁,平均年龄61.22±17.34岁,病程4个月~4年,平均病程1.79±0.43 年,结石直径0.4~2.2cm,平均直径1.5±0.6cm,对照组中男性13 例,女性13 例,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62.11±17.23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病程1.59±0.57年,结石直径0.5~2.5cm,平均直径1.4±0.7cm,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石大小、病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检查,并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使用腹部彩超对患者结石的大小、位置、形态进行确认。对照组患者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即采用硬膜外麻醉,手术取平卧位,手术部位皮肤常规消毒、铺巾,于患者右肋缘下方2 cm处做4 cm长斜切口,将患者的皮肤逐层切开,进入腹腔,使用小纱块将患者的胆囊和周围的脏器隔离[2],使用阴式拉钩将Calot三角和手术视野暴露,分别分离患者的胆囊管、胆总管和胆囊动脉,常规结扎胆囊动脉,切断,使用电刀将胆囊自胆囊床上分离下来,确认无误后,对胆总管0.5 cm处进行结扎,常规电凝止血,常规留置引流管。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即常规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取仰卧位,于患者脐下做1 cm手术切口,常规建立CO2气腹,维持气腹压力12 mmHg~14 mmHg,采用三孔法进行手术操作,分别自观察孔和操作孔将手术器械置入患者的腹腔,通过腹腔镜对患者胆囊情况进行探查,使用抓钳将胆囊抓起[3],分离胆囊与周围组织之间的粘连,保持患者的胆囊管、胆总管和胆囊动脉充分暴露,使用钛夹夹闭患者的胆囊管和胆囊动脉,使用电凝钩将胆囊从胆囊床上完整剥离,常规电凝止血,将患者胆囊取出,两组患者均常规接受抗感染治疗。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评价指标。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 一般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胆囊结石的最适合的治疗方式,目前常用的胆囊切除术有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恢复慢,已经难以满足患者对外科手术“最小创伤”的要求。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虽然通过减小手术切口,降低了术后总出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机体的恢复,但是由于手术切口较小,影响了患者的手术视野,从而增加了误伤胆管等组织的风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借助腹腔镜技术的一种微创手术技术,其具有如下优势:① 手术创伤小 腹腔镜技术手术切口小,患者手术创伤轻、痛苦小、对胃肠功能干扰少,术后恢复快[4];② 视野清晰 通过借助高分辨率腹腔镜,可对患者胆囊周围情况进行准确观察,并通过局部光源,可观察到开腹手术观察不清楚的部位;③ 术后并发症少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手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少,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囊结石治疗中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较少的优势,其临床应用效果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胆囊结石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鸿斌,李培武,王秉钧,等.内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32(4):721 - 722.

[2]徐冬青,姜芳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3,5(3):144-145.

[3]尹克宁,卓凡.小切口开腹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比较[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23(5):94-96.

[4]陈乔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比较[J].河北医药,2012,34(20):3107-3108.

论文作者:曹志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  ;  ;  ;  ;  ;  ;  ;  

小切口开腹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比较论文_曹志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