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抗神经梅毒方法与糖皮质激素用于晚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兰建平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 355000

【摘 要】目的 探讨对晚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采用抗神经梅毒方法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2例晚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与11例初治梅毒患者,将前者平均分为甲组与乙组,后者为丙组。甲组采用抗神经梅毒方法与糖皮质激素治疗,乙组与丙组采用苄星青霉素治疗。结果 甲组与乙组有效构成比的对比(P<0.05),甲组与丙组患者有效构成比的对比(P>0.005);甲组与丙组滴度下降所需时间的对比(P<0.05);三组复发率的对比(P>0.05);与乙组TRUST 下降滴度数的对比(P<0.05);乙组与丙组患者没有显著的不良反应出现,甲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乙组、丙组的对比(P>0.05)。结论 对晚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采用抗神经梅毒方法与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患者的TRUST滴度有效降低,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但其都可耐受。

【关键词】抗神经梅毒方法;糖皮质激素;晚期梅毒血清固定

近年来梅毒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是隐性梅毒,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发病率也显著提高,但对其治疗还没有显著的治疗方法,特别是晚期梅毒血清固定[1-2]。本研究探讨了对晚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采用抗神经梅毒方法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为22例晚期梅毒血清固定者与11例初治梅毒者,将前者平均分为甲组与乙组,后者为丙组。其中甲组患者有男7例,女4例,年龄25~63岁,乙组患者有男8例,女3例,年龄24~64岁,丙组患者有男9例,女2例,年龄26~60岁。三组患者基本资料的对比(P>0.05)。

1.2 入选标准

(1)晚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年龄符合19~65岁范围内,性别不限,病程超过2年,TPPA 与TRUST分别显示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及临床确定是梅毒患者,通过驱梅治疗后,血清反应素抗体的滴度下降至一定水平后没有再次下降,并且行腰穿查脑脊液正常者。

(2)初治梅毒患者:年龄在19~64岁范围内,性别与病程没有限制,TPPA 与TRUST分别显示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及临床确诊为梅毒患者,此前没有采用任何抗梅毒药物进行治疗。

1.3 排除标准

妊娠期与哺乳期者;30天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不能定时随访者;不配合治疗患者。

1.4方法

甲组选择抗神经梅毒方法以及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住院患者接受青霉素皮试以后的结果表明为阴性,随后选择400万U青霉素钠(开封豫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1407)与100ml的生理盐水进行静脉滴注,每6小时静脉滴注一次,总计2周,并服用15mg的强的松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每天两次,持续服用14天后,每隔三天降低5mg/d的剂量,到5mg后再口服3天停用;驱梅治疗第15天后采用240万U苄星青霉素(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291)在两侧臀部实施肌肉注射,每7天一次,总计3次。门诊患者选择2g的头孢曲松钠(江苏华信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457)与100ml的0.9%氯化钠进行静脉滴注,每天一次,总计11~14天,同时每天地塞米松磷酸钠(重庆迪康长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021041)10mg静脉滴注。

乙组与丙组青霉素皮试结果显示阴性后,选择240万U苄星青霉素与8ml的生理盐水,分别在两侧臀部进行肌肉注射,每7天一次,总计3次。

1.5 判定标准[3]

1.5.1 剔除标准

经过又一次的审核与确定,不满足入选标准或排除标准的患者;不配合访问患者;没有配合临床试验计划;由于不良事件停止治疗等。

1.5.2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对患者的TRUST与滴度进行检测,治疗前对患者的TPPA定性与滴度进行检测,并对TRUST与TPPA的定性与滴度、前者的下降的低度数与时间进行密切观察。

1.5.3 疗效判定

治愈表现为患者的TRUST滴度转变为阴性;显效表现为患者的稀释度下降超过2个;有效表现为稀释度下降1个;无效表现为没有出现变化;复发表现为转变为阴性以后,TRUST再呈现阳性,并且滴度有显著提升。

1.6 统计学分析

数据都选择SPSS18.0统计软件统计,两份分别输入,准确确定后实施统计处理。选择Wilcoxon秩和进行检验对患者的疗效等级予以对比分析;选择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患者的复发率情况进行检验;TRUST滴度下降稀释度和实践选择完全独立的两个样本t进行检验。对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分析,选择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发生率超过10%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的不良反应,只采用描述性统计,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有效构成的对比分析

由表1可知:三组患者由于有失访与不满足入组条件,导致脱落与剔除的患者共4例,其中,甲组有2例剔除与1例脱落,丙组有1例患者脱落。甲组中住院患者与门诊患者分别4例。甲组与乙组有效构成比的对比(P<0.05),甲组与丙组患者有效构成比的对比(P>0.005)。

2.2 三组患者复发情况、TRUST 下降滴度数与滴度下降所需时间的对比

甲组有2例患者复发,乙组与丙组没有复发病例。甲组患者的TRUST 下降滴度数为(1.69±0.47)个,乙组患者的TRUST 下降滴度数为0个,丙组患者TRUST 下降滴度数为(1.36±0.50)个。甲组滴度下降所需时间(15.12±5.56)天,乙组滴度下降所需时间0天,丙组滴度下降所需时间(62.61±33.10)天。甲组与丙组滴度下降所需时间的对比(P<0.05);三组复发率的对比(P>0.05);甲组与乙组TRUST 下降滴度数的对比(P<0.05),甲组与丙组的对比(P>0.05)。

2.3 三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对比分析

甲组中接受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的患者,出现3例头晕,都可以耐受,激素剂量减少后症状明显消失;在输注第十次头孢曲松钠的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全身瘙痒的症状,有明显的红斑与丘疹,确定为湿疹型药疹,通过采用地塞米松与抗过敏药物治疗后,症状显著消失;有1例患者出现体重增加现象,停药半年后体重恢复到正常标准。甲组治疗期间出现5例不良反应,其中轻度与中度分别有3例、2例。乙组与丙组患者没有显著的不良反应出现,甲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乙组、丙组的对比(P>0.05)。

3讨论

通常情况下,梅毒血清固定由体内有部分梅毒螺旋体残留,进而造成梅毒复发的情况。相关报道显示:会有35%的临床症状复发,且还存在传染性,随着病程的持续发展,其复发率有所降低,但仍可能会导致胎传梅毒的现象,如引发早产、死产以及先天梅毒等。血清固定引发其它疾病的易感性明显提高,例如,衣原体以及支原体等相关感染;梅毒血清固定会影响患者的心理以及精神,产生悲观、、抑郁、焦虑以及轻生等不良情绪。所以,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必须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4-5]。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特别是超过24个月病程的晚期者,在临床是对梅毒治疗的重点所在,选择苄星青霉素进行常规治疗的效果不显著,本研究选取苄星青霉素对10例患者进行治疗后,没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梅毒血清固定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绝大多数学者表示:(1)梅毒螺旋体呈现隐匿性的感染:早期梅毒脑脊液中,16~39%左右均会有梅毒螺旋体的存在,一些神经梅毒的症状表现不显著,而选择苄星青霉素不利于进入脑脊液中,梅毒螺旋体在脑脊液中不能有效杀死;骨梅毒也可以引发血清的固定。梅毒螺旋体能够在药物不触碰的隐匿处进入,例如,脑脊髓等,且可以在体内长时间的潜伏,不断的释放入血,从而出现血清固定[6]。(2)梅毒螺旋体采用药物治疗后不能充分杀死:虽然梅毒采用青霉素的治疗效果较显著,但并没有彻底的使血清阴转,并且非青霉素药物对其的治疗,很容易产生血清固定的现象,例如,阿奇霉素在现阶段已出现耐药的现象。(3)对于血清固定而言,其和梅毒的病程、类别以及血清滴度等相关指标存在相关性。(4)梅毒螺旋体中的膜多肽抗原与脂蛋白等相关基因的变化,使外膜蛋白的数目与免疫原性大大降低,使机体免疫应答有效避开,进而没有彻底被清除,长时间的感染导致血清固定。(5)患者的机体免疫产生异常现象:细胞免疫由于受到抑制作用,T细胞的总体水平与CD4+T 细胞均明显下降,CD8+T 细胞存在显著的上升,CD4/CD8T细胞的平衡性缺失,B细胞的总体水平显著提高,且抗原反应的总水平也有明显的增加,使清除梅毒螺旋体水平显著降低,不可以有效清除。(6)伴随相关感染以及免疫性疾病,例如,HIV感染等,诱发机体细胞免疫受到抑制影响,清除梅毒螺旋体不够全面,诱发血清固定现象的产生。苄星青霉素进入隐匿位置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机体中梅毒螺旋体的残留,不能充分清除,对超过两年的梅毒血清固定者的治疗效果不显著[7]。

本研究选择抗神经梅毒方法和糖皮质激素对超过两年的梅毒血清固定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和常规采用苄星青霉素对初治梅毒者的治疗效果相类似。经过治疗以后,TRUST滴度的下降所用时间明显比没有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的TRUST滴度下降时间短。本研究中使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时间延长,延长到11~14d后,再逐渐减量,对于晚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认为是:(1)糖皮质激素可以对抗原抗体反应实施全方面的抑制,显著降低TRUST滴度;(2)糖皮质激素的抗毒功效较显著,可以对梅毒螺旋体黏多糖酶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使梅毒螺旋体可以在组织细胞表面的吸附作用显著降低,有助于进行游离,促使抗梅毒药物更好的解除梅毒螺旋体,并把其有效杀灭;(3)糖皮质激素对免疫反应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使隐匿的炎性病灶以及肉芽肿,更好的进行溶解和消退,梅毒螺旋体能够在抗梅毒药物中充分暴露,有助于彻底的杀灭;(4)注射药物选取青霉素钠与头孢曲松钠,其可以更好的进到隐匿位置,使隐匿的病灶有效清除。针对上述相关分析,还需要通过临床实践的证实。

对晚期梅毒血清固定者,选择抗神经梅毒以及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时,因为糖皮质激素具有较长的用药时间,会有某种程度的不良反应出现,例如,头昏等;此外,头孢曲松钠也可能出现一定的药物过敏反应。选择此种治疗方法的过程中,尤其应该对患者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充分注重,最好选择可以进入到脑脊液等隐匿位置的药物,再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倘若单独选取糖皮质激素治疗,会因为短暂的免疫抑制作用,引发血清滴度的显著降低,经过一定时间会出现反跳的现象,还可能导致病情的恶化。本研究中2 例患者的血清滴度迅速转阴,但各有1 例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复查TRUST复阳分别为1∶2、1∶1,认为是梅毒螺旋体残留,没有全方面清除而引发的复发。

总之,抗神经梅毒方法与糖皮质激素在晚期梅毒血清固定者中的应用,可使患者的TRUST滴度有效降低,临床具有一定的治疗意义。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但副作用轻都可耐受。

参考文献:

[1]卫建明,张丽,刘雪松,等.77例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临床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5,28(3):162-164.

[2]强娣,季必华,慈超,等.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IL-10和IL-12水平及相关性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34(1):21-25.

[4]赵郑滟.130例住院梅毒患者血清固定的相关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4.

[5]林文聪,李德宪,唐秀生,等.TRUST较高滴度的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要求生育的干预对策[C]//2015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5.

[6]刘百灵,马杰,张晓燕,等.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Th17细胞相关因子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4,43(3):140-142.

[7]方锐华,吴爱武,莫友,等.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 和CD4+CD25+Foxp3+Treg的表达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4):3801-3803.

论文作者:兰建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探讨抗神经梅毒方法与糖皮质激素用于晚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论文_兰建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