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业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_iptv论文

IPTV业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_iptv论文

IPTV商业模式可行性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模式论文,可行性分析论文,IPTV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选题策划:黄海川 王方剑

录音整理:金晶

对话嘉宾:

侯自强 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员

王长田 光线传媒董事长

袁岳 零点集团董事长

于扬 易观国际董事长

主持嘉宾:

何力《经济观察报》总编

时间:5月12日19:00——21:00

地点: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何力:今天我们谈IPTV,我认为没有必要围绕一些技术的细节去探讨,我们还是要回 到一些最基本的点上来: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产业链的重新整合,带来了传统产业的提升 或者变革,带来了生产效益的提高,甚至带来了人们生活和消费方式的变革、转变或者 升级等等。以前这样的事情已经不少。那么,IPTV能不能完成这样的升级使命?有请侯 自强先生。

真正的前景是什么

侯自强:现阶段IPTV这个话题很热,但是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并不统一。有意思的是,

IPTV热潮从国外传到国内以后,运营商如中国电信和网通都持一种非常慎重的态度,最 热衷的是设备商和媒体。

狭义地讲IPTV,就是在互联网上播电视,用电视机来看。电信运营商应该关心这件事 。宽带用户去年年底统计是4200万,我们全国PC机保有量也就是6000万,也就是说宽带 再发展下去面临的问题就是终端跟不上,而我们全国电视机有3亿台,所以从运营商角 度来讲就希望可以用电视机来上网。

那么,在互联网上播电视的可行性如何?在发达国家这个事情有可能,因为他们宽带上 网一个月30美元,看电视一个月也是30美元,但是国外电视都是局部的小供应商,所以 电信运营商如果可以在互联网上播电视,就可以赚到这部分的30美元。而中国就不一样 了。电视一个月15块,宽带上网一个月至少100块钱,那么我为什么要通过宽带上网来 看电视,我何不直接看电视?如果电视也收100块钱,那么就有可能形成竞争。

就现在的互联网来说,要支持播电视还要进行大量的技术改造,最简单的一件事:现 在国内的宽带接入的速率是500Kb/s,500Kb/s要看电影效果就很差了。所以现在电信和 网通都是说希望推进这个事,但都不是马上可以实施的。如果这一系列的改造完成了, 一个月只收十多块钱,这样的事情运营商是不会做的。

实际上现在接入我们家庭的已经是三根线,电话线同时又是ADSL线、有线电视线和以 太网线,我们设想如果既有宽带线又有有线电视线,那么我们的机顶盒做两个接入口, 你想看点播的时候就看点播,想看广播的时候就看广播,这个时候的融合就发生在了用 户身边,效果就会很好。所以我们非要把互联网改造来播电视,这个意义实际上是不大 的。

但如果我们把IPTV的概念局限在这个层次上就太低了。实际上在互联网上以流媒体的 方式来传输视频、电视,这个趋势到今天为止从技术上说已经是比较成熟了。但是互联 网上的媒体去仿造电视媒体,我觉得是没出息的,因为没有创新。而互联网最大的创新 就是它开放的结构、个性化和交互性,这都是电视媒体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对互联网来 讲,互联网上的电视如果不是简单的模拟传统的电视,而是发展在互联网上的新的交互 媒体,那么前途就会是非常广阔的。

而这其中最有可能带来革新的就在于互联网的通达性,它没有国界(电视不是),具有 无所不在的通达能力,在美国从互联网上可以收看CCTV网站上的电视节目。问题是同时 下载人数太多会造成服务器堵塞。采用P2P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P2P,每一个 用户的计算机既是客户机又是服务器,客户在下载资料的同时又在为别人提供资料,这 个模式对服务器的压力就大大下降了。结果是以前是人多就难下载,有了P2P技术,现 在是人越多越快。现在,在任何一个宽带服务网上流量的50%、60%实际上都是P2P。而 现在宽带都是包月,P2P导致网站流量猛增,电信运营商付出很多,想封杀P2P,但是消 费者不干。

P2P把内容的分发渠道改变了。原先内容供应商要把产品包装好了再给渠道,有了P2P 这个技术以后内容就直接到了用户这里,这对未来的媒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现在互联网上的新花样还有Blog和RSS。RSS可以叫作信息聚合,比如说,我们看新闻 ,以前要自己挑内容,用RSS以后就可以定购,你需要的信息就以电子邮件的形式给你 发过来。博客就是网志,RSS也是从博客里来的。

我们设想,把P2P、Blog和RSS融合起来,会产生什么?结果就会产生媒体的平移,各种 信息可以自由地组合,可以创造一代新的媒体,门槛降低了,模式变化了。

我一再强调的一点就是,IPTV的未来就在于它会促进新一代媒体的产生,可以克服现 在网络上的很多困难而没有必要去进行改造。问题是现在的设备制造商,完全是按照要 替代传统电视的思路在做,而且不惜工本。我认为是做了也没人买,因为我们必须适应 互联网的需要。

所以现在所说的狭义的IPTV模拟传统电视是没有前途的,但是会有一个趋势,就是把 两根线结合起来。第二,我们真正的前途其实是在互联网上,它个性化的能力是可以创 造新一代的媒体。P2P加Blog加RSS,我相信这个时候的IPTV肯定可以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

何力:我觉得以后媒体如果再报道说侯先生是在为IPTV泼冷水,显然是过于简单化了 。他实际上是为我们描绘了IPTV真正的前景,不提倡着眼于自身利益和现状的急功近利 的做法,主张的是融合,就是现有传输网络的融合,当然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困难和 障碍需要去克服。我也在思考,未来的IPTV是否只是我们现有电视媒体内容的存储和转 移呢,我在怀疑这可能不是它真正的价值和前景。它可能涉及的是内容提供商从产品制 作的标准到产品制作的思路上进行的一次真正的变革。

其次,我们今天在说IPTV,但是侯先生用大量的时间讲新一代互联网的特点。有什么 关系呢?我听完以后有茅塞顿开的感觉。我们用通俗的话说有一个好产品,也不贵,中 国有13亿人,一人买一件,理论上是绝对可行的,但实际上做不到。为什么,是成本。 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下和技术领域里我们无法实现这样的梦想。但是互联网有可能。我隐 约感受到,未来的IPTV也许就可以打破我们以往所有传统的渠道的概念。

下面有请袁岳先生。

日本式技术创新的可能性

袁岳:我们说任何一个产品一个技术能否被消费者接受,要考察的关键在于看它是否 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相般配。消费者怎样会把一种行为稳定为一种长期重复的行为(生 活方式)呢?他在开始接受新产品的时候一定是有一个算计。

现在消费者面对IPTV,他会算计。第一个算计方式是,消费者会假定在内容不变的情 况下我用IPTV跟原来的电视相比在成本上和其他的功能上有什么多的收益;第二,如果 IPTV是一个通道技术,使我们可以改变内容本身,改变内容传播方式本身,改变内容制 作到传播再到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那就不一样了。也就是除了让我们看电视还可以成 为一个自我发布的平台。站在市场的角度来说,前一种算计产生的消费群体的人可能会 较多,后一个相对较少,但是较有前途。

所以,不同的算计得到的目标者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我们未来要提供的服务方式是 不一样的。于是我们要回过头来问,现在我们哪一个投资者,或者真正要做IPTV的人, 想清楚了这个问题?我觉得基本没有。

我也同意侯老师的观点,在内容不会有大的突破的情况下,第一种算计成功的可能性 就不大,所以就考虑第二种可能性,也就是基于一个特定的群体中间,在某一个通道之 下有新的内容的供应,可以产生更多的内容供应商。我个人认为,IPTV包括无线互联真 正的前景和它给消费者最终创造的利益恰恰在这个地方,在两个意义上对市场非常有价 值:第一,技术本身的发展对冲击现有的内容疆界提供了可能性;第二,从技术发展的 角度来说,像IPTV也好,像无线互联也好,在中国这样一个对新产品特别有热烈追求的 市场上,它创造了“日本式技术创新道路”的可能性:原创的技术是他人的,我们在不 断的市场运用过程中发展出更多的具有实用性的技术。所以,IPTV是可能在中国做出相 当的贡献的。

最后我想表达的是,像IPTV这样的技术确实向我们的社会提供了很新很好的概念,但 是我们忽略了新技术引入在我们国家造成的资源浪费。我们国家单位GDP产出中间的资 源耗量以前是日本的8倍,现在缩小到3到4倍,但是还是消耗很大。我们获得IT发展的 时候其实很少关注成本。如果我们在技术的成熟程度上做得好的话,IPTV和无线互联甚 至可以成为和互联网本身媲美的新阶段的技术。而如果对于消费者的承受程度的路线更 熟悉的话,我们就可以减少在技术进步中过多的资源占用和成本浪费。

何力:袁先生是运用了两分法,做了小小的批判,也有大大的肯定。他站在需求方的 角度来感受市场,并且提出可能会出现的资源浪费的情形。同时他也向我们提供了中国 技术发展的一个路径,在我们原创的技术无法跟美国和欧洲竞争的时候,因为我们有一 个非常大的市场,所以我们可以在应用的过程中得到技术进一步的发展。

战胜新浪的最新机会?

何力:接下来是光线传媒的王总。作为一个具有内容制作和内容整合能力的集团,光 线现在必须通过各电视台落地,而IPTV的出现是否会改变内容提供商没有渠道的局面呢 ?

王长田:仅仅是提IPTV的话,我觉得大家想的过于乐观,过于简单了。我理解IPTV就 是通过一个全球的协议把视频的内容同时在电视机和PC两个终端上播放的一种格式。因 为这里有两个终端,所以就产生了三种取向,一种是同时播放,一种是倾向于网络PC机 ,另一种就是倾向于电视机。

因为我是电视行业出身的,所以我知道在电视机这一端大家不能抱太多的指望,电视 行业这几年的发展并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快。所以我认为IPTV的未来还是在互联网上。

其实我们不在乎什么是IPTV,我们关注的是互动性新媒体的概念。这里包含了两个方 面,一个是无线,一个是宽带。我觉得这样的概念更加务实。电视直播在国外大量存在 ,但在中国非常少,因为有内容控制的问题。但是这就给了互联网以空间。互联网有很 多方法可以对内容进行控制,但是电视就缺少这样的技术,没法完成真正互动式的直播 。

当然,目前的互联网容量也有问题。今年我们的百事音乐风云榜在互联网上只有8000 人看,我感到很奇怪。刚才我听侯老师讲了才明白,现在的服务器结构是不可能再容纳 更多人了,但是P2P技术可以。所以也可以说现在很多的前景是基于PC的。

我们光线传媒每年有超过80场的大型活动都可以直播。电视没有这个容量,但是IPTV 可以,而且可以互动地直播,在直播的同时可以链接很多东西,可以开创一种前所未有 的局面。

新浪等互联网门户网站相比我们的优势是渠道基本上无处不在以及即时互动性,而

IPTV可能可以弥补我们这些方面的先天不足。

何力:我从王总的谈话里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资讯服务业主要是在做什么。资 讯业要面临的问题一个是时间,一个是空间。我们每天只能花一点时间来进行资讯的消 费,同时空间我们也无法跨越。我们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传统媒体的容量是无法对这么 多的资讯进行细分的。过去的媒体必须要讲究规模,但是未来如果是互动式的、收费的 媒体服务形态的话,确实就有可能实现很多非常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有请易观国际于扬董事长。

“IPTV”一词只会存在5年

于扬:前面三位分别从技术、从消费者、产业链环节一个供应商的角度都谈了自己的 看法,作为产业分析公司,我们认为,“IPTV这样一个词在5年以后就会从主流的概念 中消失掉”。像以前我们所说的ISDN,包括蓝牙技术,其实现在都已经被推到一个角落 里去了。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得出这样一个判断?

首先我们看为什么在今天这样一个时间段会有人把IPTV炒起来?过去5年整个电信市场 风起云涌,我们看到了2001、2002年国产手机市场勇猛的挺进,也看到了2004年他们又 大幅度回调,我们看到了电信运营商的大幅度投资,我们看到了几代技术标准的发展, 而所有的引爆点都源于2000年左右的管制松动。而今天我们之所以谈论IPTV是看到了一 个更大的产业形态机会的到来,那就是媒体。媒体的政策松动是迟早的事情。而为什么 在今天这个时候有人把IPTV提出来,是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媒体政策松动后将产生的巨大 市场潜力。IPTV实际上是一个互动式的媒体,而所有人都希望在未来的媒体市场中获得 新的分发通道。

但是大家忘记了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谈到IPTV的时候更多的是讲TV,但从易观来看TV 不重要,那就是为什么我们觉得这个概念本身没意义。

中国网通在谈的是有线,中国移动说的是无线,而今天易观要说的是IP的宽带,无论 它是有线还是无线。今天我们的生活中有三个装置跟我们紧密联系,手机、PC和电视, 三个里面惟一没有IP化的就是电视。今天有人把IPTV提出来是刻意地想把这个最大众化 的装置IP化,同时为这样一个装置提供新的内容分发通道。

第二,既然企图把这样一个装置IP化,那么5年后一定要通过电视进行交互吗?不一定 。像我们今天就已经在开始做很多手机流媒体的东西,所以其实很难讲今天提出IPTV这 个概念的始作俑者的如意算盘能在5年后实现,也就是电视会否成为一个新的交互的媒 体的分发通道。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在未来的5年、10年我们看到的一个大的产业趋 势就是:所有的装置都要IP化。

我们再反过来看是什么人在提IPTV。电信运营商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广电的态度是政 策上高喊口号支持IPTV,动作却非常迟缓。

我们分析他们的心态。就电信运营商来讲,要使今天的电信网络一统今天的电视网络 ,这个技术改造和硬件升级的投资是巨大的,所以,在一个清晰的商业模式没有出现之 前没有人敢把钱投下去。而广电事实上是传统电视的拥护者,但是为什么文广传媒包括 央视传媒他们都在关注,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应该跑马圈地——我不进来等你进来我就没 有戏了。

我们知道,广电网络的覆盖比起电信来并不差,但是它和电信网络最大的区别是它的 干线网、省级网和地方网是分裂的,而电信网络是统一的、协调有序的。可以想象,如 果电信运营商先介入这样一个领域,那么基本上广电运营商的落地权就被生生地剥夺掉 了。

所以我们说,IPTV其实是一些电信运营商期望能够将它的IT资源尽可能做最大化的一 种重要尝试。今天,手机接入门号的惟一性保证了无线运营商对产业链的控制是非常严 密的,而有线运营商对产业的控制是非常松弛的。所以网通、电信在设想是否可以通过 另一种方法来取得更高的ARPU值或者是增加对其宽带流量的粘性,IPTV就成为这样一种 尝试。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IP是有效的,TV这个提法没有意义,三五年以后就会从主流概念 中消失掉了;第二点,IPTV的提法在短期内是政策不明确,中长期是商业模式不明确, 主要是传统的广电内容创、播的模式是否能在基于IP的网络上顺利移植的问题。这也给 IPTV中长期发展投下了很强的阴影;第三,我们可以再回来看这三个装置,电视出现最 早,其次是PC,最后是手机,但是现在手机的规模是最大的,所以我们认为无线IP带来 的是引爆更大潜在的能量,可能是超过任何一个装置的。所以,IPTV这个名词5年以后 就不会有人提了,但是这个概念是肯定的。

现场问答

问(清华MBA):我们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客户最终接入的终端会是功能丰富化的手机呢 ,还是体积缩小化的电脑?

侯自强:我们现在大部分手机都是彩屏的,使手机变成一个便携电视是可以的。但是 要用移动的网络来传电视,有很多困难。接下来出现的会是什么呢?就是数字地面广播 电视与手机并存。一旦出现宽带无线接入技术,情况就又不一样了。所以说到底终端会 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难界定。它肯定是拥有电视的功能,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能 力。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方面的成本都会下降,所以未来你是很难预料的。

还有一个问题,运营模式。在日本3G数据业务已经采用包月模式,这意味着移动的好 日子快结束了。为什么?包月使手机可以一直在线,下载Skype软件就可以打电话,那电 话费运营商就收不着了。

所以我们跟美国的移动运营商提这个问题,他们说:第一,我们要尽量推迟这一天的 到来,第二,我们想都不敢想应该怎么办。这就是面临的问题。

问(清华MBA):IPTV使交互更为便捷以后,在内容上到底是以客户定制为主还是以内容 提供商引导为主?

袁岳:我倒宁愿把它分作两种,一种就是个人自我表现,一种叫生产机制。无论是组 织还是个人都有两种情况。比如Blog,有些人就是纯粹表现自我,同时也可以给别人看 。还有一些组织,比如现在乡里有一个桃花节,可能北京的同学也会感兴趣去看一下, 但是成为不了一种生活方式,所以这构成不了一种商业模式。还有一种情况,他制作这 些东西是用来传播的,甚至是用来商业性传播的。总的来说,我觉得这两种模式在较成 熟的条件下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发育。相对来说,在技术互动条件下,个人和组织在内容 的定制和供应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他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空间。

那么,假定IPTV这个技术在两三年之内能够用起来,5到8年成熟,那么这最近四五年 所产生的内容和未来8到10年的会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我们还存在着较多的内容控制,到 了10年以后IPTV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成熟的阶段,像P2P等的技术都得到应用,那 么就不一样了,只有某些东西是有人看的,就像我们市场里只有一部分东西是有市场前 景的。你在做定制内容的时候要考虑什么内容值得投什么内容值得做,因为对于批量定 制的产品人们的谨慎程度是不一样的,相对于现在这种包装控制下的媒体所形成的市场 态势有很大的不同。

王长田:我个人认为,未来信息提供的主导还会是机构,不会是个人。因为它不可能 违背人类历史发展几千年的规律,就是说任何一个行业要做大的话必然是有组织的进行 生产,有大量的组织机构在里边,要有商业利益。特别是复杂化的、需要大规模生产的 产品更需要组织的生产,我们看到没有一个发达的行业是靠个人的生产而发展起来的。 农业为什么会衰落,就是因为它是大量的个人的劳动。

对于是机构主导还是个人定制主导,我认为,个人定制也有机构生产的东西在里面。 如果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可以把所有东西都收集起来,那么由谁主导就是一个表象 的东西了。

袁岳:我同意王总的一个基本说法,就是组织制作内容相对于个人的比重会较大。但 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它的相对比例是较小的。未来在多大程度上会容纳个人的 成分在里面成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就产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状况,就是组织定制和 个人参与制作,从总量上来说个人介入的比重会越来越大。个人的参与性借助于技术的 提高在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

何力:很感谢今天来参与我们讨论的在座的各位,也非常感谢我们的四位嘉宾,他们 从各个层面让我们对IPTV的前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应该说我们今天的讨论是围绕IPTV又不仅仅局限在IPTV。我想说的是,对于新技术还 是旧技术,新的终端还是旧的终端,包括内容,从以往的主要是机构主宰,到慢慢的个 性化的增加,甚至是相互的融合,一个总的趋势就是,不是谁取代谁,或者是有了谁就 没有谁这样一种关系,而基本上是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更多元的、更丰富的、更个性的 发展。

标签:;  ;  ;  ;  ;  ;  ;  ;  

IPTV业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_iptv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