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的优质护理配合研究论文_张成玉

46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的优质护理配合研究论文_张成玉

(荥经县人民医院 四川雅安 625200)

【摘要】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同期实施优质护理的路径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2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6例颅脑外伤患者均于手术治疗同期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6例患者均于治疗同期给予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预后康复情况及护理总满意度差异。结果:经临床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观察组46例患者预后康复情况及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46例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实中,针对颅脑外伤后遗症患者手术治疗同期,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可有效强化患者预后康复效果同时,改善护患服务关系,值得后续临床作综合应用推广。

【关键词】颅脑外伤;手术治疗;优质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5-0019-03

In 46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trauma surgery quality nursing research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surgical patients with trauma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th and the effect of nursing quality. Methods Selected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6 of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trauma were treated 92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of 46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trauma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mode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period, observed group, all 46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same period to give high quality nursing mode, rehabilita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After clin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programs,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46 cases of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rehabilita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situation compared, 46 patients (P<0.05),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Conclusion Reality, in view of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trauma sequela, USES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plan,is worth popularizing follow-up for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Key words】Craniocerebral trauma; Surgical treatment; High quality nursing care; Effect

本研究为科学选择适宜颅脑外伤患者手术治疗同期应用的临床护理模式,针对性纳入了我院2014年3月以来收治的46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给予了优质护理模式,且为了便于护理效果观察,特纳入了我院同期收治的另外46例颅脑外伤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了常规护理模式,进而对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两组患者的预后康复情况实施了综合对比,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2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92例患者均于颅脑外伤1~5h内入院,伴有不同程度颅内压升高、意识障碍表现,均于术前经颅脑CT、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且符合颅脑外伤手术标准[1]。以随机分组法形式将9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区间22~62岁,平均年龄(45.7±10.2)岁,具体伤因:钝器打击伤者20例、车祸伤者18例、坠落伤者6例,其他伤者2例。对照组4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区间23~65岁,平均(46.2±11.3)岁。具体伤因:钝器打击伤19例、车祸伤16例、坠落伤8例,其他伤害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伤因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本研究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去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照组46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治疗同期均常规给予脱水、降颅压、神经营养支持、创口抗感染等基础护理服务[2]。观察组46例颅脑外伤患者则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的临床康复指标差异。

1.3 指标评价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医护效果及护理总满意度指标差异,疗效评价指标共分为康复、恢复、无效三级标准。康复:经临床医护干预后,患者基本恢复术前生活状态,工作、学习无影响。恢复:经临床医护干预后,患者生活基本恢复自理,但短期内仍需照顾。无效:经临床医护干预后,患者康复不佳出现致残抑或死亡情况[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临床医护总有效率=康复+恢复。同时,采用科室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共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意3级标准,护理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医护效果对比

医护干预后,观察组46例患者中康复患者32例(69.58%)、有效患者12例(26.08%)、无效患者2例(5.34%),临床医护总有效率95.66%;对照组观察组46例患者中康复患者28例(60.87%)、有效患者13例(28.26%)、无效患者5例(10.87%),临床医护总有效率89.13%;综述可知,观察组患者临床医护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

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46例患者中,十分满意患者32例(69.57%),满意患者13例(28.26%),不满意患者1例(2.17%),护理总满意度达97.83%;相比对照组46例患者,十分满意患者24例(52.18%),满意患者11例(23.91%),不满意患者11例(23.91%),护理总满意度为76.09%,组间差异对比,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颅脑外伤多是由外力打击因素所致,通常患者病情进展较快,如不及时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干预,易导致患者较高的致残、致死率;且基于颅脑外伤手术具有着精细化操作特征,手术治疗同期能否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服务配合,切实提升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继发性颅脑损伤,对促进患者预后康复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本研究中,观察组46例患者应用的优质护理模式,是基于颅脑外伤患者护理实际需求之上展开,从各环节确保了疾病护理的针对性,具体护理路径遵循了如下步骤流程。

(1)术期病情变化全面观察。患者入院后,需综合患者实际伤情及临床资料制定严密细致的护理计划,首先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做好各项体征的详细准确记录。如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心率、瞳孔、意识、SaO2及CO2CP等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患者呼吸变慢、瞳孔不等大等异常情况,需即刻向主治医师报告并作患者抢救配合,切实降低患者颅压,避免形成脑疝;若见患者肢体强直呈微抽搐状态,需辅助医生进行患者对症处理,有效预防脑室出血[4]。同期,颅脑外伤患者往往均存在发热现象,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体温具体情况给予降温护理,降低脑细胞耗氧量及代谢量,预防缓解脑水肿问题。此外,需观察患者是否伴有寒颤症状,中枢性发热患者通常不会出现寒颤,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查找寒颤病因,判断患者是否为肺部感染等其他因素引起寒颤,并予以对症处置控制。

(2)术期呼吸道优质护理。颅脑外伤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昏迷、缺氧情况,手术治疗同期应给予持续性吸氧护理服务,给氧量保持在2~4L/min,同时对SaO2含量进行监测,实时对氧流量作出调整,确保SaO2含量维持在0.97%以上,若患者SaO2含量处于此水平值以下,需上调氧流量为5~6L/min,促使SaO2含量逐步回升至正常水平以上。同时,做好患者吸痰工作,针对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基于其吞咽反射降低甚至消失,因而无法有效排痰,容易出现呕吐物误吸的现象,此阶段护理工作开展中,护理人员应及时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干净,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并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处理,必要时给予庆大霉素+生理盐水滴入或糜蛋白酶+生理盐水蒸汽雾化吸入等措施,有效稀释痰液清理患者呼吸道阻滞物。针对存在吸痰需要的患者,需选用一次性、质地较柔软的胶管,以免对患者呼吸道产生过强刺激,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同时有效避免交叉感染[5]。吸痰护理完成后实施患者肺部听诊,及时评估患者吸痰效果,并对痰液量、颜色、粘稠度、性质进行仔细观察,若痰液颜色呈绿、黄色时需考虑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3)术后体位护理。颅脑外伤患者发病后的24h~48h内,尽量避免随意移动患者,目的是为避免患者颅脑动荡导致颅内出血情况发生;同时,置患者于气垫床休息,缓解局部组织压迫,确保患者术后48h内不予翻身也不会产生褥疮情况。另外,体位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为患者抬高床头10°~15°,降低颅脑血流压迫,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定时辅助患者更换体位,避免局部组织受压过度;变更体位时,需践行平卧及左右侧卧结合原则,平卧时间相对较短,侧卧可降低咽舌后坠导致呼吸道堵塞,此外重力作用影响下,患者咽喉部及口腔内唾液、粘液能够通过引流排出,利于患者排痰[6],同时也可有效避免患者发生褥疮。最后,应将患者肢体予以固定,使其保持功能位状态,避免发生肢体强直或足下垂现象。

(4)感染预防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康复环境的良好营造,定时开窗换气,保持病房空气新鲜进行病房内空气熏蒸消毒,每天2次;消毒液抹擦室内地板、器械及桌椅;护理人员工作前应洗手消毒,进行吸痰操作时应戴无菌手套;严格限制探视。日常,做好患者口腔护理工作,因为颅脑外伤严重患者较多张口呼吸,因而口腔粘膜干燥,导致口腔粘膜、唾液腺易发炎症产生,对此可用棉球蘸生理盐水擦洗患者口腔,每天3~4次,尤其应注意细菌容易残留的部位,如咬合面、咽部、齿缝以及两颊部等;还可取液体石蜡油涂抹唇周润唇或以纱布浸泡生理盐水遮盖患者口腔作湿润消毒。气管切开患者护理环节,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每4h对气管内导管进行一次消毒和更换;取纱布在无菌生理盐水中浸泡后遮盖外导管,严格消毒切口处。

本研究两组患者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46例患者的医护总有效率达95.66%,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89.13%的医护总有效率,表明了优质护理模式利于促进颅脑外伤患者的术后康复,降低预后不良情况的发生。且观察组患者97.83%的护理服务总满意度,进一步提示了优质护理模式对改善护患服务关系的良好价值,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刁惠民,康丽艳.颅脑外伤致伤原因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24):47-48,51.

[2]刘瑞云.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9):29-30.

[3]汪小华,景新华,李月琴等.63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呼吸功能的监护[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2):180-181.

[4]张智慧.颅脑外伤患者手术的优质护理配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6):134-135.

[5]王作珍.规范性护理告知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6):37-38.

[6]杨亚萍,张健.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J].河北医药,2014,(8):1269-1270.

论文作者:张成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7

标签:;  ;  ;  ;  ;  ;  ;  ;  

46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的优质护理配合研究论文_张成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