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兵工学会工作发展思路论文

新时代兵工学会工作发展思路

李春生 范小伊 刘 莉 马 欣 李 莹 刘 娟 谢祎莎 许毅达

(中国兵工学会,北京 100089)

[摘 要] 简要回顾中国兵工学会创立与发展历程,结合当前形势、任务和学会的职责使命,论述学会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战略咨询等活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从国际化视角,指出中国科技社团的差距,针对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等国家战略要求,以中国兵工学会的创新实践为例,提出新时代学会工作思路。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兵工学会 科技期刊 战略咨询

中国兵工学会是1964年成立的具有人民兵工红色基因的学术团体,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中国科协副主席范长江、书记处常务书记王顺桐、副总参谋长张爱萍、五机部部长邱创成等军队和地方的1000多名代表出席大会,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应邀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兵工学会就是在这样的高起点上开启了繁荣学术、凝聚队伍的神圣使命。“文革”时期,学会工作被迫停止。1978年,经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中国兵工学会正式恢复活动。

回顾中国兵工学会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学会工作只有融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之中,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学会工作只有紧密依靠广大科技工作者,依靠广大会员,才有其旺盛的活力;学会工作者只有牢记使命,尽职尽责,才能不断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

一、中国兵工学会主要工作回顾

几十年来,中国兵工学会秉持学会宗旨,继承和弘扬人民兵工优良传统,围绕学会主业开展了很多创新性工作,为我国兵器科技工业发展和兵器学科学术繁荣做出了一定贡献。

在学术交流方面,学会曾于上世纪80年代围绕2000年兵器科技发展开展了深入研究,就武器装备发展态势、军事斗争准备、未来作战需求等开展了一系列交流研讨活动,为新世纪兵器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学术引领。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由于受机构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学会遇到了很多困难。尽管如此,各项工作还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立了学术年会制度,申请设立了中国兵工学会科学技术奖,启动了兵器学科发展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了院士推荐提名、人才举荐工作,建立了会士和高级会员评选制度。通过中国科协搭建的“学术建设与学科发布专项”平台,开展了兵器学科发展研究和兵器学科体系建设工作,兵器学科已经进入《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国家标准,实现了兵器学科在国家学科划分标准中零的突破。

由于兵工学会的特殊属性,国际交流一直是学会的短板。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学会把目标锁定在国际弹道大会上。通过精心策划,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2005年成功取得第25届国际弹道大会的承办权[1]。大会于2010年在北京隆重召开,获得圆满成功,突破了西方国家不允许在中国举办重要防务会议的禁忌,为中国国防科技领域开放交流打开了一个重要通道,由此也开创了中国兵工学会国际交流的新局面。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只有沉下心来,锐意改革,求真务实,练好内功,振奋精神,迎难而上,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弘扬优良传统,甘于奉献,全心全意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工程中去,才能不辜负时代赋予学会的神圣使命。

通过上述工作的带动,中国兵工学会各项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真正实现了有“为”、有“位”。

与此同时,《兵工学报》杂志的学术影响力逐年增大,创办了《兵工学报》英文刊[2],学会的继续教育工作、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工作与成绩为兵器工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兵器学科繁荣做出了贡献。学会也因此被民政部授予5A级科技社团,被中国科协评选为优秀全国学会。

利用《兵工学报》和《Defence Technology》两本期刊的影响力,举办了两个重要会议,一是于2015年举办全国毁伤评估技术学术研讨会,近500人到会,第一次就我国毁伤评估判定标准、测试方法、数据采集、名册概念、试验方法和理论基础进行全面系统研究,对于武器装备发展和未来作战具有重要意义;二是于2018年10月举办首届国际防务技术大会,在中美贸易摩擦的非常时期,仍然有30个国家的70位国外专家参会,其中不乏多位国际防务技术领域著名专家,这次大会对于贯彻落实中央军委关于扩大国防军事领域国际交流,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配合“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防科技学术瞄准国际前沿、迈向战略制高点发挥了独特作用。继《兵工学报》连续多年成为武器专业科技期刊的“领头羊”、综合评价得分一直处于中文核心期刊前列(最高达到第8名,目前是第14名)之后,《Defence Technology》用了不到4年时间,不仅被国际弹道大会接纳为会议专用期刊,2018年先后被EI和SCI收录,已经成为国际防务技术领域的知名期刊。目前,学会正在进一步拓展、延伸两刊的潜能和影响力,使其为兵器科学技术学术繁荣、国际交流、创新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有为方能有位,有位更要作为

十八大以来,中央突出强调要通过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发展,实现“两个百年”宏伟目标;十九大报告更进一步明确提出分两步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光辉成就。但是客观地讲,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并不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还很有限,创新环境和创新人才严重滞后于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巨大社会需求。与发达国家的科技社团相比,与国际上著名的科学共同体相比,我国的科技社团存在较大差距。

定义1[1,11] 令为实数域上一个由n元n维k次齐次多项式所构成的有限维向量空间,其基的表示方式有如下形式:

先用低ⅰ挡试割,如果工作正常再适当提高一个挡位,收割一段距离后,应停车检查收获质量,观察各部位调整是否适当,无异常现象方可进入正常作业。

学会不仅从理论、学术、技术方面为国防兵器事业做出了贡献,还在科研管理体制、协同创新机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学会针对国防某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组织力量,撰写报告向中央提交,得到中央军委领导重要批示。该项建议已经得到采纳,对促进该技术领域创新发展、提高我军未来作战能力将产生重大影响。该领域专家学者盛赞我会为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具有里程碑意义。

由于学会在开展军民融合战略研究方面走在了前面,所完成的军民融合研究成果获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4-5];中国科协决定由学会牵头组织成立“中国科协军民融合学会联合体”,并担任第一任轮值秘书长。几年来,该联合体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包括承办历次科协年会军民融合分会场暨军民融合展览、青年人才托举工作、创新助力工作和军民两用技术目录编写等。

在科普方面,学会联合中国科普所共同举办“世界兵器大观”科普展,参观人数超过150万人次,引发了举办地的兵器热;学会主办的《兵器知识》杂志成为国防科普领域的一面旗帜,月发行量一度超过43万份,多次获得国家优秀期刊奖;学会参与“西部科普”行动计划,推广利用军工技术开发的雷弹灭鼠技术,获得“金桥工程奖”。

三、新时代学会工作思考

科技社团的基本职责是繁荣学术、促进学科发展、推进科技进步。学会对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的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关键技术有开展交流和推广应用的责任,对优秀科技人才、青年科技工作者负有培养、选拔、举荐的义务,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扩大国际交流、促进国际民间组织来往、增进各国科学工作者之间的友谊方面拥有特殊的历史使命;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代表科技工作者的权益,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呼声是学会工作的应有之义。学会的一项重要使命就是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没有局部利益,没有学术偏见,只有国家利益和求真求是的科学精神。学会通过这个平台扩大影响,赢得尊重;学科利用这个平台实现繁荣进步;行业借助学科的繁荣进步夯实基础、拓宽视野,实现创新发展。学会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需要学会这个平台获取知识和创新灵感。这些就是学会存在的价值所在。

尽管学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走过了一段弯路,由于个别时期部分学会领导对学会宗旨、意义、使命和任务的认识有偏差,一度使工作重心偏离了学会主业,学会的状态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影响力有所下滑。在这种情况下,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于2011年及时调整了学会秘书处负责人,在新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会党委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统一思想,形成如下共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学会发展带来了机遇,广大科技工作者、兵工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渴望,国家对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兵器行业对扩大开放、走向世界的期待,都为学会拓展工作空间、发挥社会团体的独特作用创造了条件,学会工作大有可为。思想统一后,学会调整了工作重心,提出“贴近科研一线、推动自主创新、服务兵器发展、促进学术繁荣”,以会员为本,在党的领导下,实施民主办会、科学家主导学会的工作指导方针,对学会未来发展目标做了战略谋划[3]

从2011年到现在,学会所完成的标志性工作包括:成功为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举办了3场高水平的科技论坛(工程院第123场和161场,科学院第56场)。根据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举办首届陆战武器装备发展论坛。承接了中国工程院的两个重大咨询项目,一是“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被写入十八大报告,所完成的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有关专项建议,如建议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等得到采纳,对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和科技评价体系研究,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奖励和科技评价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客观规律,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完善科技评价体系的建议,建议得到国家奖励办的高度重视,其中很多观点、意见已经体现在新修订的国家科技奖励办法中。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学会抓住机遇,组织国内知名专家王大珩、杨家墀、陈能宽、杜祥琬、何德全、张履谦、胡光镇和王越等院士,撰写了《关于在不对称状态下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战略建议》,《建议》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后受到重视,很多观点被写进《中国国防白皮书》,中国科协领导充分肯定了这一工作,指出:“科协和学会就应该在这类重大的事件中及时向中央阐述科技界的意见和建议,供中央决策。”《建议》获得中国科协优秀建议一等奖。

本文依托武汉地铁11号线光谷四路站—光谷五路站施工段,针对盾构中掌子面推力的变化、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注浆质量的优劣及盾构机型的选取等不同施工条件下,运用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对盾构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模拟,结合动态监测资料,分析地表沉降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学会要通过改革,建立自主活动、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专兼职学会工作者的素质,使学会的综合能力更强,学术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真正成为促进学科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通过改革,拓展学会的活动空间,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通过改革,学会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水平要跃上一个新台阶,在国际科技舞台要有话语权和影响力;通过改革,学会的科普工作、继续教育工作、分支机构管理工作、会员服务工作,都要有所加强和改善,与新时代的要求相适应,与国家的改革相衔接。

(2)PoS。系统中具有最高权益的节点(如币龄最长)获得记账权。PoS的优点在于减少了PoW的资源消耗,缩短了共识时间,且恶意节点只有掌握超过全网1/3的资源,才能破坏整个共识过程;但共识过程需等待多个确认,容易产生分叉。

回顾学会发展的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学会一定要突出“学”(学科、学术和学报),只有做好了与“学”相关的各项工作,具有一批掌握了“学”的精髓的学会工作者、学会活动家,学会的影响力、凝聚力才能随之加大,才能具备承担更多、更重要社会职责的条件。

教学的知识延伸,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强化学生思想素质。当今的教育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文化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有效拓展能力。在实现教书育人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育人”应该高于“教书”。“育人”是对学生除学习能力以外的各方面能力、态度以及思想的提高。简而言之,就是利用良好的语文环境和资源,逐渐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在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健康态度和探究能力,也是当前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目的。

四、结束语

中国科协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践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提出了“三轮驱动”“三化联动”“三维聚力”的工作构想,并组织实施六项重点工程。中国兵工学会作为科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一定不辱使命,在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充分展示时代风采,砥砺奋进,再立新功。

明尼没有停下来报复,它只想逃开。它拖着鱼竿和渔线,迅速划入水下。鱼竿卡在了一处小凸起上,缠绕在明尼嘴上的渔线在引线器附近被扯断了。明尼潜入一块喝饱了水的厚木板底下,一面生着迟来的闷气,一面啃咬着鱼钩。终于,钩尖从下颚的下方滑了出去,卡在了木板中,引线器也从伤口滑落了,明尼自由了。

参考文献

[1]许毅达.西征ISB道阻且长——第25届国际弹道大会申办侧记[J].中国会展,2009(10):30-31.

[2]许毅达.科技期刊在学会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J].学会,2007(12):55-58.

[3]许毅达.漫谈学会文化建设——结合中国兵工学会文化建设实际评说[J].社团管理研究,2008(12):51-53.

[4]许毅达.加快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J].科技导报,2016,34(17):102-104.

[5]李鸿志,许毅达.贯彻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思想 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4.

[中图分类号] N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9596( 2019) 030046-04

标签:;  ;  ;  ;  

新时代兵工学会工作发展思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