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练习设计论文_杨彩霞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练习设计论文_杨彩霞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海王路小学 266400

摘 要:数学练习是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我们既要还学生主动性、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也要通过有效的练习巩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以先进理念为指导,精心设计贴近生活的、有针对性的、有层次的、有挑战性的练习,使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小学 数学练习 设计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数学课堂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教师也更多培关注养学动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探索精神,但往往一堂课下来只完成了探究,练习的数量和质量严重不足,限制了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我们排斥运用题海战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加重学生负担,却不能否定通过练习来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设计数学练习时应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既要注意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设计与安排数学练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设计数学练习呢?

一、练习设计要注意生活化和应用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学生的学习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没有任何情境的学习。练习题的设计可以结合在具体的、丰富多采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积极地思考、主动地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因数与倍数教学中可以结合学校活动中的排列队形问题,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中生活中的因数与倍数问题,从生活实际中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例:五年级四班有四十八个人,在参加学校队列体操比赛时,有几种排列方法?这个练习是班级的实际情况,学生非常的感兴趣,练习的过程中,既学习了知识,又得到了实践,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到数学的实际意义,从而更积极地学习数学,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二、练习的设计要有典型性、目的性和针对性

要注意练习设计的典型性、目的性和针对性,依据新课程理念,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注重设计能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练习,数量上做到少、质量上保证精,不断优化练习设计,保证练习效果一步到位,避免重复练习、机械练习、盲目练习。

首先要抓住有代表性、有典型性的习题来练,争取练一道题,会一类题,学生能举一反三;其次,应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之处设计专项练习,使学生能很好地弥补知识欠缺,全面掌握知识;再次,要注意设计学生最易出错的练习,通过纠正学生的错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更好地掌握和巩固知识。实践证明,练习的数量多,必定加重学生的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习情趣和身心健康,影响书写规范和书写质量,降低学习的兴趣,更有甚者会引起厌学心理。要力求以相对较少的练习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从而达到练习的优化的目的。

三、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和多样性

设计练习时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降低了习题的坡度,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的新知识。

练习内容要有层次性,可分为基础练习、巩固练习、深化理解练习和拓展练习。题目安排可由易到难,使学习能力较差或中等的学生能解答大部分习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解答有一定难度的探索性习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练习形式要多样化,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操作的演示的;可以是相互竞赛,也可以是相互合作的形式;还可以让学生自主的选择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飞起来,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产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能力得到提升。

四、练习的设计要有开放性

在教学时,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条件开放、问题开放或解决策略开放的练习,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多个途径分析思考问题,随着条件或问题的变化转换思路、积极探索、自主创新,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打开学生思维的广度,充分调动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唤醒学生用多种方案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仅如此,开放性练习更富有挑战意味,令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能激起儿童潜在的好奇心和好胜心。

新的理念要求数学练习更有效,也给数学练习设计提供了指导。新时代的教师要抛开传统练习、走进生活、摸准学情,通过贴近生活的、有针对性的、有层次的、有挑战性的练习让学生学数学更轻松、有效、有趣!

论文作者:杨彩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练习设计论文_杨彩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