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余管理与市场约束--基于投资回报与风险管理的视角_盈余管理论文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余管理与市场约束——基于投资收益及风险管理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盈余论文,风险管理论文,视角论文,投资收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企业的盈余管理是指在法律和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工具的运用,有目的地控制财务披露,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合法的情况下运用一些会计方法,达到诸如平滑利润、降低暴露的风险等目的。

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已经成为《巴塞尔协议Ⅱ》银行监管的三大支柱之一(最低资本要求、主管机构的监管、市场约束)。市场约束的内涵是利用市场的力量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督。简单来说,就是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人通过自身的行为选择,通过市场机制的竞争淘汰作用,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督。例如当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人发现该商业银行的风险高或者盈利能力低的时候,可以通过“用脚选择”或者要求高收益率来提高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从而促使商业银行注重风险管理和盈利能力的提高。

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和市场约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市场约束的前提之一是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而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的直接目的是在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吸引利益相关人。市场约束的力量越强,商业银行越有盈余管理的激励。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商业银行盈余管理利益相关人行为选择。在完善、有效的金融市场上,盈余管理与市场约束往往同时出现,如果没有信息披露,就不会存在市场约束;如果市场约束无效,商业银行也没有足够的激励进行盈余管理。因此,盈余管理和市场约束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是检验一国金融是否成熟的衡量指标。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约束的作用越显重要。本文基于盈余管理和市场约束的相关关系,论述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性,并从商业银行的投资收益和风险管理等角度,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及市场约束。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约束与盈余管理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中均一定程度存在,表明我国的金融业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本文的框架如下:第二部分进行文献梳理,论述盈余管理及市场约束的具体含义、重要意义及研究框架;接下来进行实证分析验证理论假设;最后部分是本文的结论及建议。

二、相关文献及理论意义

引言部分已经简单地介绍了盈余管理和市场约束的内涵,本部分将具体论述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方法,以及市场约束的发挥及其重要意义。

(一)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及实施途径

商业银行的本质为企业,因此存在与一般企业一致的目标,例如追逐利润、拓宽融资途径等。同时,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重要中介,其经营方式和盈利手段又存在诸多特殊性。作为企业,特别是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以后,为了股东的利益最大化,商业银行的首要目标也是追逐利润最大化。同时为了扩大经营规模,商业银行必然要扩宽融资途径,吸引投资者。而金融系统作为一国经济的调节中介,其特殊性及重要地位又必然要受到相关各方的监督。为了吸引投资者,商业银行必须向潜在投资者显示其良好的经营业绩。那么,在自身经营实力已经穷尽的情况下,特别是在经济周期不景气的时候,商业银行往往会出于平滑利润的目的,利用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作为社会资金运转链的重要一环,商业银行又面临监督机构的层层监管。例如商业银行要公布其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流动性资产等指标。那么,为了达到监管的目标,商业银行也存在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但是,商业银行作为资金中介,其盈余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也和一般企业不同。通常说来,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可能有以下几种:贷款损失准备、投资收益、表外业务和衍生金融工具。[1]

从上述工具来看,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最为便利、成本最小且可以经常使用的方法即是利用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和投资收益。[2]贷款损失准备又分为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一般准备金为应对一般风险,从净利润中提取,在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时候可以计入附属资本,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作为营业支出,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营业利润。即在利润高的时候多提贷款损失准备金,在利润低的时候少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从而起到平滑利润的作用,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内满足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余额平稳要求。因此出于平稳资本充足率和平滑利润的目的,商业银行存在对贷款损失准备金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从投资收益的角度讲,商业银行在经营业绩不好的时候,可以多出售本可以继续盈利的金融资产,例如自身持有的债券等;而在经营业绩好的时候,又可以多进行一些投资,为日后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缓冲准备。因此投资收益也可以作为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灵活手段。[3]从研究的角度讲,由于数据的可得性,贷款损失准备金和投资收益作为研究对象要比其他盈余管理方式更易于计量,这也是本文实证部分选择这两个角度进行研究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运用贷款损失准备和投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如下:

1.监管要求——资本充足率。在资本充足率不足的时候,商业银行为了规避金融监管和达到监管要求。利用贷款损失准备金中的一般风险准备金的计提提高自身的资本充足率。反之,在资本充足率充足时,可以少提一般风险准备金。[4]

2.业绩要求——平滑利润。在利润下滑的时候,商业银行利用贷款损失准备和多获得投资收益进行平滑利润。在利润高涨的时候,可以少计提特种准备和专项准备,并持有本可出售的金融资产。[5][6]

3.总体目标——信号显示。商业银行通过盈余管理,使商业银行的利润不至于出现大幅波动,甚至在经营不顺利的情况下也能达到稳步增长,同时严格满足监管要求,从而向投资者及利益相关人输送经营业绩良好的信号,借以达到商业银行降低融资成本等目标,以求得自身利益最大化。[7]

但是,对于盈余管理的动机也有文献持怀疑态度[8][9],因此在我国商业银行是否通过贷款损失准备和投资收益来进行盈余管理尚需实证的检验。

(二)市场约束的存在性及影响途径

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主体主要指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人。商业银行的利益相关人主要有存款人、次级债持有人、股东、VIP客户等。[10]市场约束的对象主要针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市场约束分为直接约束和间接约束。直接约束简要来说即是债权人从自身资产安全的角度出发,可以对风险高的商业银行进行“用脚投票”;间接约束是指债权人可以提高收益回报要求,使风险高的商业银行融资成本升高,[11][12]从而促进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监控,降低自身经营风险。对于股东来说,虽然其在银行破产的清偿权位于最后,因此其可能存在冒风险获得高收益的激励,但是不能否认股东存在出于投资获得收益安全的角度对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监督的动机。

市场约束往往分成两个阶段:在“监督”阶段,商业银行利益相关人发现银行风险并采取行动;在“影响”阶段,商业银行会采取行动对自身风险进行调整。只有完成了“监督”和“影响”两个阶段,市场约束才是有效的。市场约束的“监督”前提除了需要商业银行的信号显示外,还需要商业银行利益相关人对商业银行风险的敏感性以及自身行为选择的可行性。而在“影响”阶段,则往往受制于金融市场的发达与竞争程度。在“影响”阶段,只有市场约束主体对商业银行的高风险行为造成了成本影响,才能使市场约束最终有效。

(三)盈余管理和市场约束的实施意义

盈余管理与市场约束是完善的市场经济中相互依存的两个整体。因为市场约束的存在,商业银行才有动力进行盈余管理从而进行信号显示,而市场约束有效的前提即是信息披露。因此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和市场约束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随着金融市场的日益发展,金融工具的日趋复杂,官方监管往往无法及时地发现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而且随着金融的深化,官方的监管成本越来越高昂。各商业银行风险的差异化,又会令官方监管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提高难度。而市场约束由于参与者众多,往往会覆盖对风险的不同解读,使对风险的监督变得完整及时,而且市场约束往往不涉及政治立场压力等忧虑。[13]因此,加强市场约束的作用,促进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可以及时发现金融风险,为官方监管提供信息,并且为官方监管节约成本。

越是成熟的金融市场,盈余管理和市场约束的存在越普遍。尽管盈余管理似乎只是一种会计手段,但是其毕竟是在市场竞争和市场约束条件下的产物,盈余管理的出现意味着垄断的消除,可以使资金配置更加有效率。通过市场的手段达到促进商业银行竞争的目的,使风险管理更加有效。盈利能力高的商业银行获得应有的高回报,促使风险高的银行进行自身资产风险调整,从而有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安全。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日趋成熟,随着我国将来资本市场的渐进开放并与国际接轨,完善金融的市场化是大势所趋。而市场约束正是金融市场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盈余管理则是市场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四)我国情况的特殊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是实行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双轨制,到了20世纪90年代,双轨制转向了以市场经济主导经济。但是,对于金融系统的改革,就实际情况来说,国家坚持的依然是双轨制。例如,利率市场只放开了同业拆借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的买卖也体现了市场化利率,但是对存贷款基准利率国家始终没有放开行政管制,只是贷款利率各商业银行有自主权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下浮10%至上浮70%。再加上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占全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50%以上,如果算上各商业银行的国有股权,实际上国家对商业银行的控股权达到了90%。因此,出于对政府隐性担保的预期,存款人普遍缺乏银行风险的危机感。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绝大多数存款人并不担心自己的存款安全,即便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超过了20%,已经是“技术性破产”,也没有引起存款人的担忧。再加上利率的管制,存款人既没有动力实行直接的市场约束,也没有办法实行间接的市场约束,即既无“监督”,也无“影响”。而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第一,基本都是为了补充资本充足率而发行的,第二,只能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业银行相互持有次级债现象屡见不鲜,从而造成更大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在我国,存款人和次级债的市场约束很可能并不存在。[14]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能存在市场约束的即是持股人(即股东)进行的股票交易。我国股市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弱有效状态,[15]从长期来看,股票的波动和企业的基本面有必然的关系。鉴于本文的篇幅和上述事实,本文以市场约束研究的角度,将从我国已经上市的商业银行的股票交易出发。如果商业银行风险加大,其股票交易可能会出现波动,若股票的波动会促使商业银行管理层出于对融资成本等方面的考虑而对风险进行管理,那么即对商业银行构成了市场约束。

观察14家商业银行的利润曲线,图1、图2、图3分别为国有商业银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三家上市的城商行的利润曲线图。从三个统计图可以观察到,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统计图存在很大的趋同性,这和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相似性有关,限于篇幅本文不对此问题进行探讨。2008年第4季度,各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最低,这与金融危机有关。除2008年平稳下降外,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曲线均呈现平稳上升。因此总体来说,从统计图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是平稳的,没有出现剧烈的波动。那么除了商业银行本身的业务经营取得的业绩,是否如上文所探讨的,商业银行进行了平滑利润的盈余管理?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将运用动态面板等计量方法进行详细论证。

图1 国有商业银行的利润曲线图

图2 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利润曲线图

说明:左坐标为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右坐标为北京银行。

图3 上市的三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利润曲线图

三、研究框架

基于理论部分的论述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将探求以下三个问题:

1.我国商业银行是否利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为目的的管理?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银行的监管特别是资本充足监管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多是经过政府注资(1998年的特别国债,2003年末外汇储备注资等)或者发行次级债才达到8%的最低要求,那么,随着商业银行贷款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是否通过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中的一般风险准备来提高附属资本含量,从而向市场传递达到高资本充足率的信号呢?

2.我国商业银行是否利用贷款损失准备和投资收益进行以利润平滑为目的的盈余管理?随着国内商业银行竞争的加剧,除了各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金融脱媒现象也逐渐加速,因此我国商业银行是否利用贷款损失准备中的特种准备、专项准备和投资收益进行利润平滑呢?具体来说,即在利润低的时候是否通过少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多获取投资收益来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在利润高涨的时候,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多持有债券资产以减少利润波动,从而向市场传递利润平稳增长等信号,以达到在竞争中生存的目的?

3.已经上市的商业银行股票交易是否构成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在理论部分笔者已经论述过,因为我国金融市场还不成熟,而且由于对国家隐性担保的预期,我国存款人和次级债的市场约束很可能非常微弱。但是我国的股票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弱有效性。股票的一时波动也许会出于各种原因,但是从长期来看,股价的波动还是源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变动。因此本文选择我国已经上市的商业银行股价的非系统性波动作为解释变量,来探求股东的股票交易是否构成了对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如果商业银行的非系统性波动越大,商业银行的风险越低,那么就说明市场约束存在且有效。如果不存在这种负相关性,就说明股东的股票交易对我国商业银行不存在市场约束。

既往文献对于盈余管理和市场约束多是从贷款损失准备以及存款人和次级债投资人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贷款损失准备是否平滑利润,以及商业银行风险是否影响了存款人的存款行为和债券投资人的投资选择。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贷款损失准备、投资收益和股市交易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这既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也是为了从我国的现实出发,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现象和市场约束是否有效。

四、实证分析

理论部分已经对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的途径和市场约束进行了阐述,实证部分将进一步探究我国商业银行界是否存在盈余管理和市场约束的有效性,从而为我国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化提供事实依据与建议。

(一)模型设计

对应研究框架的三个问题,本文计量方程设计如下:

(二)数据的统计描述

截至2010年底,我国一共有16家银行上市,由于实证研究涉及股价,光大银行和农业银行都是2010年下半年才上市,时间过短,因此样本中删去这两家银行。又由于其他14家商业银行上市时间不一致,从2007年下半年9月,14家银行才全部在A股上市,而且各银行财务数据公布的最短的时间间隔为每个季度的季报,因此本文样本时间点取自2007年第4季度—2010年第3季度。选择季度数据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为了增加样本的时间点;二是除了年报和半年报,一般的季报不需要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因此如果存在盈余管理,季度数据更有说服力。数据来源为各商业银行网站公布的季报。

表1给出了全样本、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由于只有三家城市商业银行上市(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没有普遍意义,因此没有给出城商行的描述性统计。就贷款损失准备llp和资本充足率capital而言,国有商业银行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准备充足,而且标准差小,表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差异不大。成本收入比cost和存贷比depositloan两项,国有商业银行也比股份制商业银行表现得好,这和国有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充足有关。贷款与总资产之比loan表明股份制商业银行比国有商业银行更加依赖于贷款。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nonper formloan要比国有商业银行低,虽然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前已经剥离了相当部分的不良资产,但是由于规模大,历史负担依然存在。

(三)实证结论

本文运用Eviews 6.0和Stata 10.1分别对盈余管理和市场约束进行计量分析。表2和表3是对式(1)、式(2)的估计结果,全样本包括上市的14家商业银行的估计结果,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交通、华夏、民生、招商、兴业、中信、浦发、深发展)8家商业银行。没有估计国有控股银行和城商行是因为样本容量过小。

1.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了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为目的的盈余管理吗?表2资本充足率(capital)的估计系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固定效应为负,随机效应为正,全样本为正但是均不显著。说明我国上市的商业银行没有进行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为目的、以贷款损失准备为工具的盈余管理。这可能与我国商业银行往往通过政府注资或发行次级债实现资本充足有关,反映了在资本充足监管问题上我国行政主导的力量格局没有改变。

2.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了以平滑利润为目的的盈余管理吗?表2税前利润与总资产之比(ebit)估计系数均为正,且显著。表明税前利润越高,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越多;税前利润越低,贷款损失计提的越低,这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了以平滑利润为目的、以贷款损失准备为工具的盈余管理。而且,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估计系数比全样本的数值要大,说明其在盈余管理上的反应更加强烈一些。这与许友传和杨继光的研究结果[17]不一致,可能是源于其数据结束于2007年,而本文的数据始于2007年,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我国商业银行业开始逐渐走向市场化。同时,表2的不良贷款率(nonper formloan)、贷款余额与总资产之比(loan)的估计系数均为正且显著,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严格控制信贷风险,随不良贷款的升高和贷款规模的加大而多进行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

表3的结果显示,无论是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全样本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税前利润与总资产之比(ebit)的估计系数均不显著,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没有进行以平滑利润为目的、以投资收益为工具的盈余管理。这也许是因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自于信贷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的比重太小。

3.股票交易构成了对银行风险的市场约束吗?尽管CAMEL法刻画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各个侧面,但是银行的风险往往具有一定的不可测性,因此,为了避免遗漏重要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内生性,本文同时也采用广义矩估计GMM动态面板对式(3)进行估计。结果如表4。

表4报告了GMM估计、固定效应和混合效应的估计结果。从表4的计量结果可以看到,equity的估计系数均为负且显著,这说明资本充足状况确实和商业银行风险成反比,即资本充足越高,商业银行风险越低。loan的估计系数均为正,但是只有GMM估计结果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贷款越多,商业银行风险越高。cost的估计结果均为正,且GMM和固定效应结果显著,说明成本升高确实是导致商业银行风险增加的因素。roe的符号和预期的不一致这说明了roe的高低与银行风险的大小并没有必然的关系。depositloan存贷比估计结果为负且两个结果显著,说明流动性越高的商业银行风险越低。nonsys的系数符号为负且GMM和OLS估计结果显著,说明随着股票交易的非系统性波动加剧,商业银行的风险降低。说明股票交易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市场约束作用。这个结果给出了本文欲探求的问题,即在我国唯一可能存在的市场约束传导行为是否存在。实证结果说明,股票交易传达了市场对商业银行的反馈信息,商业银行随之进行了降低风险的努力,市场约束存在。其传导原因可能为,如果股价波动剧烈,大股东会出于自己的利益向商业银行管理层施加影响;或者承销商、管理层出于各种社会影响加强对商业银行自身的监管。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从投资收益和风险管理角度,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和市场约束进行了分析。本文首先论述了盈余管理与市场约束的内涵、意义及相互关系,接着分析了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和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约束存在的途径。实证部分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了基于贷款损失准备与投资收益为工具的盈余管理,用GMM动态面板分析了基于股票交易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市场约束。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没有进行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为目的的盈余管理,也没有通过投资收益进行平滑利润的盈余管理,而是用贷款损失准备进行平滑利润的盈余管理,而且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这方面更明显一些。股票市场交易的非系统性波动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构成了市场约束。

无论是股票交易构成的市场约束,还是商业银行进行的以平滑利润为目的的盈余管理,都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正逐步向市场化迈进,我国商业银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商业银行正逐步摆脱行政管制,开始注重市场竞争。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还具有很强的垄断地位,但是,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金融市场化的道路并不遥远。利率市场化已经势在必行,商业银行竞争日益激烈等事实都表明了国家对金融改革走市场化道路的坚定决心。而市场约束的作用随着金融的深化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盈余管理的现象虽然还有争议,但是盈余管理的存在是市场化进程的直接体现。鉴于以上综述,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强制信息披露,鼓励自愿信息披露

只有足够的信息披露,市场约束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信息披露分为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盈余管理可以归为自愿披露,自愿披露往往和市场约束相辅相成。但是,最初市场约束的前提往往是强制的信息披露,因此,应继续扩大和深化强制披露的内容,同时发挥第三方的信息披露作用,如加强审计单位、相关媒体对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鼓励商业银行自愿披露。只有加强信息披露,才能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良性市场竞争,发挥市场监督的作用,淘汰经营不好的银行,使金融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二)增强市场主体对商业银行风险的敏感度

在推行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增强市场主体参与者对商业银行的敏感度,培育市场主体金融风险意识,才能真正对各种信息作出有效识别。市场参与主体的反应是市场约束的决定力量。成熟的市场主体越多,市场约束和信号显示越有效,越有助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继续拓宽金融市场发展,促进金融市场化

在加强金融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共识的情况下,我国应该加大力度扩宽金融市场的发展。具体来说,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货币市场都应加大发挥其市场力量。拥有完善的金融市场,才能促进商业银行监管的市场约束的发挥。因为无论是信息的传递,还是市场约束主体对风险的体察,对高风险银行采取约束措施,很大程度上都是在金融市场交易中完成的。因此金融市场的成熟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余管理与市场约束--基于投资回报与风险管理的视角_盈余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