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71005
摘要:混凝土作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材料,用于完成相应主体结构和其他部分的施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通常与钢筋结合使用,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从而实现土木工程的施工。因此,混凝土施工质量非常重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必要控制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并重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材料质量的控制、配料与搅拌
1.1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
首先是水的质量要求。在民用建筑的混凝土搅拌和维护中。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和沼泽水不能使用,而海水不能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土木工程;二是水泥的质量控制。一般来说,根据用途和功能,水泥类型可分为三种: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种水泥。普通水泥通常用于土木工程。当使用混凝土水泥时,有必要区分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并熟悉其性能和具体的使用方法。最后,骨料的质量控制。在土建工程中,砂石骨料是混凝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2混凝土配合比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其横截面大、水泥用量大、内外温差大、温度收缩应力大,容易在大体积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量和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的记录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混凝土的强度取决于混凝土结构的配合比。因此,混凝土施工的配合比必须科学、合理、正确。根据相关规定,混凝土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的原材料设计配合比,根据普通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或其他相关标准,进行试验和配比以满足项目的耐久性、强度等要求。配合比设计应经济、合理、科学,不应依赖经验进行配合比设计。然而,在实际施工中,一些现场工人机会主义,经常依靠经验来试用材料,而不需要官方机构的试配,或者提交试配的材料不同于实际工程中使用的材料,从而埋下隐患,危及工程质量。
1.3混凝土的拌制
在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因为施工人员没有对混凝土材料进行良好的核算和控制。导致施工过程中不同程度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每种材料进行加工以控制原材料的重量。当混合和加水时,也有增加水量的趋势。如果加入太多的水,很容易在混凝土内部留下多余的水并形成水泡。气泡蒸发后,很容易留下孔隙,因此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会大大降低。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必须同时严格控制时间。
2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浇筑过程应基于自然流动、水平分层、斜切、连续移动以及最后一次到达顶部的顺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当中,不允许向混凝土中加水,混凝土层的厚度需要精确控制。浇筑新的混凝土层时,有必要确认前一层是否已经被覆盖。因此,两层浇筑之间的间隔可以控制在混凝土初始凝固时间的范围内,以防止由于间隔太长而导致的裂缝。同时,浇筑时应考虑天气因素,尽量避免在天气变化频繁、剧烈时施工。
2.2混凝土振捣技术
振捣混凝土时,应在坡脚、坡中部和坡顶进行三个振捣步骤。这三种设置的位置必须满足要求,只有合理协调后,振捣才能覆盖所有的斜坡,从而达到项目的预期效果。使用振动棒时,必须控制振捣时间和插入振动棒的深度。最好在下层混凝土中深度超过50毫米,移动距离大约为40厘米。振动棒需要快速插入并缓慢拔出。混凝土压实后,需要用刮杠刮除混凝土表面并撒上5-25mm厚的碎石,而混凝土在最终凝固前需要用木板抹平,其次数应多于两次。
2.3混凝土养护技术
目前,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大多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方式。施工中泵送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缩短施工周期。然而,当振动、配比和原材料得不到控制时,许多建筑容易缺乏混凝土强度。建设项目对工期要求较高,如果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足,就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工人们需要更加注意混凝土的养护措施,以确保混凝土质量达到标准。混凝土的硬化和凝固是水和水泥之间的水化反应的结果。因此,在浇筑混凝土后,有必要及时洒水养护,以润湿混凝土表面,防止由于自然因素如风吹、干燥、日晒和寒冷而导致的裂缝和非常规收缩,从而确保混凝土中的水泥充分混合,加速混凝土的硬化。
3土建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原材料控制
普通混凝土是一种人造石材料,由水泥、水、细骨料、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混合物材料组成,在这些组件中,它们按比例匹配,混合均匀,振捣,压实和养护。监理工程师和质量检查员应该密切关注工程材料和实体验收。监督见证取样和检查系统的实施,现场启封和测试,大大提高了项目质量,值得认可。
3.1.1水泥
一般用于制备普通混凝土。每个龄期的每种强度等级水泥的强度不得低于其规定值。根据规定,用于承重结构的水泥和在使用部位具有强度等级要求的混凝土必须在使用前进行重新测试并提供试验报告。
3.1.2砂
细骨料砂应关注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其重点是淤泥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这两个项目对混凝土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搅拌混凝土的细度模数应该在3.7和1.6之间。结构用砂含泥量一般不大于3%,有害物用质(云母、有机物、硫酸盐等)含量不应超过2%。
3.1.3石子
粗骨料石料应关注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和最大颗粒尺寸。通常使用1厘米~4厘米的砾石。卵石通常可用于结构的应力区域。严禁混合煅烧石灰石块或白云石块。混凝土中使用的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横截面最小粒径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之间短净距离的3/4。
3.2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工程特点确定各种原材料后,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进行原材料现场取样,并填写见证取样表。并提交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实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拌工作。监理工程师只有在审查了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表和相应的混凝土性能后,才能允许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这可以满足项目的各种要求。实验室确定的配合比也应该在施工期间定期测量和及时调整。
3.3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计量。搅拌机应配备水表,严禁凭经验调节用水量。对于添加剂,每个盘子都应该预先称重,禁止用铲子随意添加。此外,应随机检查混凝土混合物的搅拌时间、加料顺序、坍落度,以及每块板是否分开。在较大的项目中,建设单位应该要求使用计算机测量的搅拌站,这可以有效地减少人为因素,并可靠地确保配合比。
3.4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浇筑混凝土前,监理工程师和质量控制工程师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以及每种工作的人员配备情况。应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如水泥的类型、标签、交货日期和重量;有无杂质的砂子、沙子的细度模数、粗骨料的最大材料直径等;雨季必须采取防雨措施,冬季施工应符合有关规定。不同类型的振动器应用于不同的板、梁、柱、剪力墙和薄壁构件。检查并确认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是否合适,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的数量和位置应逐一检查并记录。混凝土浇筑应按照施工计划进行,以调整各部分和各层的进度,从而确保混凝土的各部分和各层在初凝前重叠。在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混凝土混合物的坍落度和其他性能。如有问题,应及时合理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督促施工单位控制每层混凝土浇筑的厚度,振动器插入点是否均匀,移动距离是否符合要求;具有密集交叉钢筋的梁柱接头是否振动到位,以防止蜂窝和凹坑的出现。对大体积混凝土或厚度较大的部件,应采用低水化热水泥并加强保温养护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主要以混凝土施工为主。掌握施工中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对于有效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进一步促进我国高质量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混凝土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宏山.土木工程发展中的几个重点问题[J].建筑与结构设计,2017(2).
[2]韦林杰.浅谈混凝土裂缝成因与控制[J].现代企业文化,201716(6).
[3]祁建财.土建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方案及施工分析[J].青海科技,201716(6).
论文作者:李广召,张久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泥论文; 骨料论文; 材料论文; 强度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