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业文化建设助推人才培养论文_黄国清

以企业文化建设助推人才培养论文_黄国清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9

摘要:企业文化建设在推进企业人才培养工作中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分析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人才引进的区别和特点,提出了当前国企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创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助推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人才培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完善和进一步深化改革,交通行业技术咨询服务领域的良性竞争格局已经形成,对行业内各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鲜明导向。而对企业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是影响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是造福社会、惠利国家的关键工程,日益受到国有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在推进企业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中,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本文将就如何以企业文化建设手段助推人才培养谈几点思考和体会。

一、当前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各个时期的人才有其鲜明的时代性。笔者供职的自治区直属国有企业,始建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多次体制调整和机构变革,于2010年由事业单位改制为国有科技型企业。以这一改革为分界,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各具特点。

过去的人才引进,来源较为单一,新进员工多为省属本科大专院校甚至高职技术学院的毕业生,或是籍贯为本省的、历经外省高校求学经历返回本省工作的毕业生;基本集中在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入职,极少从其他机构调入或引进。这一时期引进的人才心态稳定,工作流动性不大,大部分均在本企业工作至退休。

人才引进所呈现的新特点,决定了国企人才培养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机遇在于,青年员工群体普遍拥有较高的学历和良好的素质教育经历,文化层次高,理论基础扎实;社会招聘人才历经其他企业或者从业机构的不同管理模式,本企业可以通过深入交流,收集整理意见建议,学习其他企业的好的做法、成功经验,汲取其他企业的教训;人才群体思维活跃,不墨守成规,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挑战在于,同等薪资条件下要充分运用管理手段夯筑本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薪资不如竞争企业的情况下要有吸引人才、挽留人才的管理手段;过去发展所积淀的企业精神要在新时代得到继承弘扬,优良的企业传统和文化理念要在新进员工群体中间扎根落地、开花结果。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各行业国有企业对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日益加强,这是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人才效益、社会效益的必然出路和选择。企业文化建设既非空中楼阁,也绝不能纸上谈兵,它对引领企业改革发展、激发人才活力、提升竞争实力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企业文化建设能够聚拢人心。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思维活动、理想信念、行动意愿、道德标准、价值追求、心理健康状况在人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团结的项目团队才能运作高效、共同拼搏,一个团结的企业才能攻坚克难、无往不胜。要实现人才的团结,就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聚拢人心。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手段,能够向不同从业经历、天赋秉性的人才传递同样的奋斗理念,灌输同样的服务意识,树立同一个理想追求,从而汇聚人才的智慧和心力,共同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健康成长。

其次,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传承企业精神。笔者供职的国有企业,在自身的改革发展历程中同步参与区域交通现代化建设,见证了公路水运交通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接通到畅达、从单纯重视建设进度质量到综合考量经济环保效益的发展变化。这一历程中,创新、求实和奉献的精神为历代员工所珍视,这一企业文化精髓有赖于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不断继承和弘扬。缺失了这一传统,对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科技研发、综合管理以及国企党建都将产生负面的影响。

第三,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品牌形象。新市场的开拓、新项目的争取、新技术的研发,极大的影响着本企业的经营收益。失去了经营业绩和利润作为支撑,企业的改革发展无从谈起。企业必须依靠文化建设的手段从员工、团队、企业整体的维度,从员工言行、项目履约、服务态度、人才队伍精神面貌等方面,向行业、政府、社会公众有效树立本企业的良好形象,形成稳固的品牌和口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创新国企文化建设助推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企业文化建设可分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包括设立企业荣誉室,建设企业文化墙,建设职工文化活动园地,设立企业文化展示园地等等。软件建设包括研究制定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依托群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依托各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工作,推出企业文化产品如编印企业文集、拍摄微电影微视频、研究制定员工行为规范等。综合硬件、软件两类建设,贯彻落实创新理念,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推动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完善企业文化建设顶层设计,研究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企业文化战略、实施方案。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对该项工作要有细致的调研、科学的规划。

(二)深入推进薪酬绩效改革,在利益分配上形成正确导向。薪酬分配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薪酬分配要兼顾公正性和竞争性,既要同类岗位的市场价格,也要在企业经济承受能力内,合理提高员工此薪酬。

(三)搭建时尚、多元的企业文化园地。高素质人才群体普遍具有较强的自我学习和提升的意识,在工作场所设立企业文化园地,能够有效搭建员工之间学习、交流的平台。近年来,本公司尝试将行业技术专家的讲座、培训以影像的形式留存,并参照央视“百家讲坛”的模式有针对性地安排技术专家录制讲座视频,企业员工可以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在办公场所以无线连接的形式读取知识库平台,避免了组织大规模现场教学讲座的管理成本、时间成本,有效减少了质量通病,提供了新员工吸取前人智慧的高效平台。

(四)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传承匠心精神,推进品质工程建设。“匠心”这一热词近年来深刻影响各行业各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它体现匠人对自身技艺的砥砺琢磨,体现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要注重对匠心精神的宣扬、灌输。重视创新是匠心精神的核心要义之一,企业的生产经营、科技研发、综合管理制度应当进行变革,将经营创新、科研创新、管理创新纳入企业年终绩效考核评定的范畴,用可量化的评分标准结合薪酬分配,形成激励员工自主创新的导向。

(五)企业文化建设要善于发动群团组织,紧密联系群众。在国有企业,企业工会和共青团组织是联系基层、联系群众的纽带。对内,企业落实有关政策,给予工会、共青团组织有力的政策、物质保障,激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对外,各类群团组织要积极参与上级各类报奖评优活动,以评优标准为指导,完善平台建设、管理制度;以参与评优为契机,增进与同行业企业、跨行业企业的学习交流;以获奖荣誉为基础,实施开展更高水平的企业文化品牌建设,争取社会各行业的认同。

(六)企业文化建设要重视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对内宣传中,要特别注重对身边榜样员工、典型实例的挖掘,要深入生产、科研、经营一线收集能够引起员工共鸣的真实案例,要把基础理论扎实、矢志追求创新、甘于默默奉献的优秀人才推介给广大员工,尤其是鼓励青年一代向他们学习。对外宣传中,企业要建立与行业优势报刊、杂志媒体的通畅沟通渠道,注意提升稿件质量,确保宣传通讯常年登报、上刊,更要洞悉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下信息传播的规律,及时、有效、创新地向客户和社会公众推送内容,展示企业经营业绩、科研成果、人才实力,树立良好形象。

(七)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党建引领。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坚持党的领导这一重大政治原则,要体现在国企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文化活动中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要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八)企业文化建设要把加强员工廉洁自律作为重要内容。公生明,廉生威。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代表党和国家形象,要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出努力。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牢笼,确保国企技术、管理人才走上健康的职业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马莉;刘慧琴.论国有企业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生产力研究.2012(07)

[2]彭心安.经济新常态下加强国有企业文化软实力建设[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4(06)

论文作者:黄国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  ;  ;  ;  ;  ;  ;  ;  

以企业文化建设助推人才培养论文_黄国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