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尤其是早已步入信息化时代的中国,无论是军事国防、企业生产、政府办公、教育教学、网络购物还是日常生活,我国对计算机网络依赖程度颇深。但是互联网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胜枚举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着用户的财产安全、隐私安全、公共安全,由此可见,网络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采用完善的管理办法和风险抑制手段,并且用户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意识也必须要提高。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隐患;管理措施
引言
在计算机网络实际应用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其安全性,而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存在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应用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计算机网络实际应用过程中,为能够使其安全性得到更加理想的保障,相关人员应当在清楚认识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及应用有效措施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以更好地解决网络安全隐患,确保计算机网络应用的安全性及合理性。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
1.1网络病毒
网络病毒是自有互联网以来便开始存在和影响着互联网。病毒形式分为很多种,其造成的危害也不尽相同。例如网络病毒会造成数据的丢失,通过删除系统内的数据达到破坏资料的目的;再如网络病毒会造成系统卡顿,侵占计算机硬盘和内存空间;此外,网络病毒还可能造成计算机硬件系统遭到破坏,使计算机主板或硬盘烧毁。在2017年还出现了一款新型勒索网络病毒,通过互联网感染了此项病毒的用户所有数据将被加密,并向用户索要解锁费用,超时后将删除计算机内所有数据和资料。这些网络病毒的危害十分巨大,并且蔓延速度快、更新升级换代速度快、不宜破解和杀毒,一旦感染,轻则丢失数据,重则使计算机系统瘫痪甚至损毁计算机。
1.2受到信息商业化的扰乱
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化时代,必然会使得信息变得商业化。当时,信息的商业化极易造成他人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商业化的信息进行窃取的不正当行为的发生。窃取商业化信息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在商业洽谈中收获更高的利益,掌握对方手中的把柄,因此就出现了更多的人愿意对商业信息内容进行窃取的现象。又因为目前,网络上的信息化管理尚未得到规范和完善,导致这种现象层出不穷,使得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隐患不断增大。
1.3使用计算机网络者往往网络安全意识薄弱
使用计算机的个人以及事业单位没有对网络安全起到足够的重视,在进行网络操作时没有对网络的安全进行一些具体的检查以及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因为信息化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将计算机投入到日常使用,那么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隐患无疑也会随之增多。在使用计算机时没有及时对计算机设置密码保护或者管理权限,是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威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目前能对计算机网络进行非法操作的行为,也大多是由于计算机内部各个联网电脑以及系统管理的不够重视造成的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有效管理措施
2.1及时修复系统安全漏洞
系统bug是存在计算机安全管理中的重要风险因素,这当中系统安全bug是计算机系统中出现频率颇高的隐患之一。用户在使用计算机上网时时长会遭遇安全卫士提醒系统出现安全bug,并提供选项让用户下载程序以进行bug修复。某些黑客对程序的了解十分透彻,一旦系统出现bug他们就可以很快抓住短板对用户进行攻击并盗取计算机的重要数据,给用户带来十分重大的损害。所以,用户需要对计算机系统实行周期性检测,以便在第一时间查出系统bug,进行程序修复。目前网上存在多种安全防护软件,可以实行对用户计算机的动态检测,从而修复电脑出现的bug;除此之外,需要对系统文件进行备份,还要定期对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避免因系统损坏而出现的数据损失。
2.2对所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数据加密技术能够来访问网站的用户数量进行有效、灵活的管理,也正是这个原因,数据加密技术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网络系统。而对网络系统用户访问进行控制的目的是保护好网络用户的静态信息安全,在所保护的网络系统中实施对系统能够支持的平台允许访问的形式。进行数据加密则是对网络用户的动态信息进行保护。动态信息的攻击主要分为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两种。主动攻击大多无法避免,但一般能实现有效的预测。被动攻击则很难被预测到,这就需要数据加密技术多动态信息的保护了。
2.3加强安全防范教育,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当今很多网上被诈骗者都是由于自身的安全意识较差,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对其加强安全防范教育,提高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另外,由于网络诈骗、网络泄密事件不断增多,因此还要建立并完善有关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确保用户在网络的合法权益,并且对网络上的不法行为给予严重的惩罚,进而营造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对打击网络犯罪行为具有关键的作用。同时,网络安全维护法律法规的制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每个用户拥有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当遭到诈骗等行为时能够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4制定有效的计算机安全应急预案
有效的计算机安全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病毒入侵的有效候补手段之一。要有居安思危、生于忧患的思维意识,提前制定相关反应机制和预案,并且责任到人,深刻落实病毒入侵的反应方案,积极应对由于入侵导致的系统大规模瘫痪或资料丢失,提前做好系统、数据备份方案,定期备份,一旦病毒入侵立即将备份系统独立,以免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网络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安全隐患,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对这些网络安全隐患正确的认识,并且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瑾,陈晓旭.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及管理措施分析[J].通讯世界,2017(02):95-96.
[2]孙岸文.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及管理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6,23(12):151.
[3]翟晨.完善计算机网络维护管理技术的措施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22):57+73.
[4]曾镇东.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及管理措施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6(15):126-127.
[5]胡伟俊.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及管理措施探讨[J].电脑迷,2016(07):27.
论文作者:翟厚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计算机论文; 网络论文; 计算机网络论文; 网络安全论文; 系统论文; 用户论文; 数据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