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融资租赁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融资租赁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晨光[1]2017年在《融资租赁在景区类旅游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根据国家十叁五旅游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将旅游业提升为战略支柱产业,国家旅游局升格成为国家旅游发展委员会,我国未来几年内将大规模开展旅游景区建设,大幅度提高旅游装备基础配套水平。国家十叁五旅游发展规划对旅游业的发展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挑战,为了达到这一水平,旅游景区的设备配套水平要获得较大的提升。现在我国的旅游景区还有旅游企业,购置旅游设备,一般主要依赖自有资金和银行融资,其他的融资方式使用较为单一,旅游行业及相关旅游景区企业的急需解决的转型升级问题被单调的融资方式所限制。我国的旅游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旅游产业巨大的潜力经过深度挖掘后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但是旅游业,尤其是景区类旅游企业面临固定资产投资过大,退出成本很高的问题。对于旅游类企业来说,转型升级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旅游设备价格高昂,且多是型号较大的设备,需要支付巨额资金,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资金压力,若将自有资金投入设备购买之中,将影响运营资金在企业营业中的正常经营和运作。融资租赁在西方先进的国家旅游发展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并在旅游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美国和日本融资租赁成为了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的融资方式,在发达国家的旅游类企业的装备升级和存量资产盘活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融资租赁进入中国已有25年的时间,但是融资租赁这种行之有效的融资模式在具体的行业如旅游业的发展运用情况却并不理想,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旅游企业也没有充分利用这一方式改变自己的资金结构和现金流运营模式。其中致使旅游业无法与融资租赁模式融合的根源是什么?旅游业能否在以后的建设规划中纳入融资租赁的融资方式?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政府、融资租赁公司和旅游企业应当重视起来,并寻求相应的对策,这对于融资租赁在旅游行业的展开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对于景区类旅游企业的发展进步、转型升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分析相关理论,对融资租赁相关方面的概念重新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在定性研究融资租赁在景区类旅游企业中的应用基础上,立足旅游企业转型升级,建立了定量方面的实践调查,利用调查数据对具体的旅游企业在融资租赁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家旅游部门的行业规划,对融资租赁更好的应用于旅游企业做进一步研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期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对策。旅游类企业目前的装备情况和使用融资租赁的情况将在论文中得到深入的分析和阐述。针对我国旅游景区类企业使用融资租赁中出现的问题,从法律、行政、税务等相关政策方面探寻原因。为建构融租赁行业在景区类旅游企业得以顺畅发展的经营环境,解决近年来融资租赁在旅游企业中装备升级方面应用的困境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使融资租赁行业在中国的旅游业中得以有效施行,论文将分别从主管部门、企业和租赁公司叁方面探讨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和办法,这将对旅游业未来更好地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刘红[2]2001年在《中国融资租赁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租赁业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是以世界上第一家金融租赁公司1952年5月由美国人H.叙思费尔德创立的美国租赁公司为标志的。租赁业从此进入了一个集融资、融物为一身、具有金融性质的崭新发展阶段。它的兴起和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它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是市场竞争加剧的产物,是银行资本与工商业资本结合的创新工具。 租赁,是指出租人把出租财产交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并在租赁关系终止时将原租赁财产返还给出租人的交易或行为,因该交易或行为而订立的合同为租赁合同。 租赁的出现无疑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财富出现剩余的结果,它的本质特点就是将物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以使所有人从中赚取利润。有人将租赁的基本思想概括为,“利润来自对财产的使用,而不是拥有”,这无疑是准确、恰当的。 融资租赁的主要特征是:由于租赁物件的所有权只是出租人为了控制承租人偿还租金的风险而采取的一种形式所有权,在合同结束时最终有可能转移给承租人,因此租赁物件的购买由承租人选择,维修保养也由承租人负责,出租人只提供金融服务。租金计算原则是:出租人以租赁物件的购买价格为基础,按承租人占用出租人资金的时间为计算依据,根据双方商定的利率计算租金。它实质是附带传统租赁上的金融交易,是金融工具的一种特殊产品。它和贸易结合起来,因此必须是两个合同叁方当事人才能完成整个交易。 随着融资租赁业务的不断发展,其金融方面的功能已从简单的融资功能扩展为全方位的金融功能,正象着名租赁专家阿曼波先生所认为的那样,这是租赁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目前,国际租赁界一般认为,现代融资租赁具有四大功能,即“促进投资、融资、促销和资产管理。”我认为,融资租赁最本质的功能在于它的促销功能,原因主要有叁个:融资租赁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比较发达,市场经济发展到较高程度、工业产品相对过剩、发达国家及其产业资本寻找并开拓新兴市场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考察它的功能和优势时,不能脱离这种历史背景。只有了解这一历史背景,才能回答融资租赁为什么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并向世界范围内发展,而不是产生和发展于其他时代了。 融资租赁业之所以在全球持续蓬勃发展,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是其高速发展的根本内在原因。与银行信用等传统融资方式相比,融资租赁具有资金用途明确、担保简单、方便、灵活等特点,发展融资租赁业具有重要经济意义,此外,西方发达国家为扶持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制定的特殊优惠政策,是融资租赁高速发展的外因,其成功的经验已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充分肯定,并引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学习和重视。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和宏观环境下,如何充分发挥融资租赁在国民经济中的独特作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融资租赁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融资租赁业健康发展之路就显得十分必要。 我国的融资租赁起步于80年代,经过20年来的努力,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引进外资近70亿美元,提供融资租赁1700亿元人民币,对于利用国外先进设备、促进技术进步、扩大对外开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我国的融资租赁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还是非常低的,在资本市场中只是简单地充当银行信贷的补充力量,目前整个融资租赁业的进一步健 康发展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租赁公司普遍存在着主营业务比例 较低、经营范围较为混乱、以房地产为主的高风险领域投资规模过多确义疏厂风险控制与 资产管理,加之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了中国观阶段,除少数成立较晚的非银行 金融机构外,一些成立较早的作为金融机构的融资租赁公司和中外合资租赁公刁都而临着资 产质量恶化、出现严重的支付困难、止常的业务经营己难以为继的状况。 造成我国融资租赁业口前这一严峻局面的最根本原口,我认为是向融资租赁业在我国Z 开展时起,整个租赁行业的定位存在明显偏差,即过度逗视和强调融资租赁的金触功能, 而忽视或否认融资租赁的促销功能及其他相应功能,造成我国的租赁企业人多以金融性股 尔为背景,而适合租赁发展初期特点的上业制造企业、产品出口企业却冈各种原冈未能肯 栓创立租赁企业,使得本应在租赁发展过程中享有比较优势的促销功能几乎术能得以发挥, 更别提促进投资及产品出口,以及资本运营功能了。融资租赁在实际操作中彼异化为租赁 形式的贷款,大去它应有的内涵,在信贷市场上为阎业银行拾遗补缺,而1996年<后国有 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逐步放开,网点迅速发展,服务逐步改善,几乎垄断了整个资金市场, 租赁公司被迫进入高风险投资市场。租赁企业自匀的定位不准也同时造成了政府及社会对 租赁行业的偏见和缺乏政策支持,这应当是中国租赁业值得反思的一个重人问题。 此外,我国关于融资租赁的政府政策没有体现出对融资租赁业的特?

刘晓宇[3]2017年在《融资租赁公司风险管理控制》文中研究指明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融资租赁这种创新融资业务引入我国以来,融资租赁业在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盘活企业资金存量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迅猛发展,但其中隐藏的行业风险不可小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风控体系建设和交易结构的完善等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为顺应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趋势,本文以融资租赁企业风险管理为切入点,引入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新叁板上市融资租赁公司,对其风险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提出可取的改进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文结合融资租赁的行业背景对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并从我国融资租赁的行业规模、租赁合同余额、融资租赁渗透率和行业风险四个角度介绍了我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现状。其次,文章分析了融资租赁公司风险产生的机制,对融资租赁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类型进行了深度剖析,融资租赁公司不仅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外部风险,还面临着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租赁物风险等内部风险。然后,进行融资租赁公司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案例研究,引入案例公司,介绍了W融资租赁公司在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等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从该公司的财务效益、债务风险和成长能力叁个方面考虑,运用传统财务指标分析法对W公司的风险水平进行评价,并提出传统财务指标在衡量融资租赁公司风险水平时尚存在的不足;继而引入美国“统一金融机构评级体系”——CAMELS风险评价体系对该公司的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能力、资产流动性和市场敏感性六项指标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衡量和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并结合行业整体水平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随后根据对W融资租赁公司的风险水平测定,提出尚存在的问题和管理缺陷。最后,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提出了对我国融资租赁公司风险管理和防范的建议。

祖木[4]2016年在《融资租赁合同若干法律问题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与融资租赁合同相关的法律纠纷增加,部分涉及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问题并无相关法规加以明确指引。本文以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问题为出发点,分叁个部分对《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发布后,审判实务中常见的叁个法律问题——融资租赁合同标的物范围、融资租赁的登记及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认定进行探讨和研究。有关融资租赁合同标的物的范围,《合同法》和融资租赁合同司法解释并未给出明确的界定,学术界也仅是针对某物是否可以作为融资租赁合同标的物做探讨。本文首先对实践中争议较大的不动产、知识产权能否作为融资租赁合同标的物逐一探讨;其次,借助比较分析法,对国内外有关融资租赁合同标的物范围和特征的立法比较分析,概括融资租赁合同标的物的主要特征;最后,从融资租赁合同标的物的特征和作用两方面对融资租赁合同标的物的范围进行划定。关于融资租赁的登记,我国并无法定登记系统,当前主要依托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融资租赁公示系统和商务部的全国融资租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笔者通过检索融资租赁合同纠纷中有关承租人处分租赁物的案件情况,分析我国融资租赁的登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融资租赁的登记系统。有关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认定,笔者采用实证分析法,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从2012年到2015年与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相关的案例进行整理和分析,以融资租赁合同与分期付款买卖合同、传统租赁合同、借款合同、抵押贷款合同之区别作为基础,通过分析实务中名为融资租赁合同实际构成其他法律关系的案例概括实务审理中融资租赁法律关系的认定标准。

王帅[5]2017年在《BH融资租赁公司融资途径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速铁路、新能源、风电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快速发展,新兴融资租赁行业处于高增长状态,其发展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融资租赁是集融资和融物为一体的融资方式,近年来的发展广受关注。但是,在中国的融资租赁行业发展中,其总体规模不断上升,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最重要的因素是融资租赁公司面临着单一的融资渠道,他们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虽然信托和基金等融资方法也得到了发展,但总体仍处在初期阶段,解决中国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途径成为主要任务。本文试图从出租人角度出发,对融资租赁企业的融资途径进行分析,探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着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融资风险、增强盈利能力、拓宽融资途径的目的,选取BH融资租赁公司(以下简称BH租赁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分析BH租赁公司发展现状和融资问题后选取两项售后回租项目说明BH租赁公司选择融资途径遵循的原则、方法,提出完善BH租赁公司融资途径的对策。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融资租赁公司仅依靠资本金和银行贷款融资很难有较大发展,从BH租赁公司自身发展情况和外部环境及经验出发,提出关于租赁资产、内部融资能力、保理融资、政策支持、国外经验等多项建议,希望以BH租赁公司折射整个行业,为融资租赁公司融资途径的选择与结构优化提供蓝本。

于静霞[6]2012年在《新能源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由化石能源引起的经济、环境、气候等问题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掣肘,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转而大力发展低碳、环保、可再生的新能源。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看,绝大多数国家都制定了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攻坚阶段,需要能源产业的鼎力支持。但是,日益枯竭的化石能源极大地制约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而逐渐摆脱化石能源的束缚,已成为中国现在及未来的必然选择。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微观企业为载体,新能源企业经营状况直接决定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然而,在当前中国化石能源占据主宰地位和政府支持新能源力度不足的背景下,新能源企业虽然前景广阔,但生存空间依然狭小,发展道路十分曲折,主要表现之一为新能源企业融资难。究其原因,一是新能源企业市场份额较低,二是新能源技术不成熟,叁是大多数新能源企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四是新能源企业的财务指标改善缓慢。基于此,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关键在于破除融资障碍,一方面要依托传统的渠道打破融资瓶颈,如股东出资、产业基金扶持、上市融资、债券融资等;另一方面通过融资创新加大融资力度,如充分利用风险资本、私募资本、融资租赁等。新能源企业进行融资,特别是进行融资方式创新,必然要面对各种融资及财务风险。从中国当前的新能源企业发展现状看,新能源企业面对的融资及财务风险主要有融资成本估计过于保守、偿债能力低下、流动性不足、投资决策失误、运营不稳定等。应该说,当前新能源企业所存在的风险,既是企业发展不成熟的具体表现,也是决策者管理不当的必然结果。研究新能源企业的融资及财务风险,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从而为企业健康运营保驾护航,其根本措施是构建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时预警各种财务风险。当然,财务风险指标体系预警作用的发挥,还需要一系列的风险控制制度予以配合。本文共十章,可以分为叁个层次,按照“背景介绍——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引申出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第二~叁章为“背景介绍”部分。其中,第二章介绍国内外新能源发展扶持政策的现状,并就各国政策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政府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初期发挥了主导作用;但从长期看,新能源发展政策仍具有局限性,应实行政府扶持与市场效应相结合的双驱动并更加强调后者。第叁章介绍各类新能源技术应用现状。总体而言,该部分展示了新能源企业发展的宏观政策背景和技术发展现状,从而为分析新能源企业融资问题及财务风险问题奠定了背景基础。第四~六章为“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部分,对新能源企业融资难的原因、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其中,第四章就新能源企业的融资障碍及困难进行了分析,指出市场占比低、技术不成熟、多数处于创业阶段、财务指标改善缓慢等是导致新能源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从而为后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依据。第五、六章从一般性方式和创新性方式两个层面,探讨新能源企业可以使用的融资方式,并就每一种融资方式的特点及使用条件进行了分析。可以说,五、六两章是对新能源企业融资方式的一种总结与扩展,对于拓宽新能源企业融资渠道具有重要意义。第七~十章为“引申出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部分,延续融资方式选择与创新,引申出融资成本测算及财务风险分析,并就此提出解决风险的具体措施,包括构建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和建立财务风险管控制度。其中,第七章是新能源企业融资所衍生出的另一个问题,属于分析问题的层面,即新能源企业融资成本分析及费用估算。第七章按照新能源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的划分,就新能源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应使用的融资方式组合及融资成本费用估算进行了研究。新能源企业进行融资,必然要面临各种风险,这就衍生出第八章——新能源企业融资及运营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分析。第八章以第七章为依托,从偿债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运营风险等角度,就当前新能源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及风险诱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九-十章为新问题的解决,即针对新能源企业融资及运营中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引入并设计能够反映新能源企业融资及运营财务风险指标体系,并提出进一步完善财务风险管控制度的策略。

丁纯[7]2013年在《中国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产品创新,融资租赁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中国面临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国际地位的提升,发展融资租赁势在必行。一方面,融资租赁有助于中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生产设备不断更新改造;另一方面,融资租赁有助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为中小型企业投融资提供了简单便捷的渠道,从而增加经济活力,缓解就业压力。发展融资租赁最有力的调控手段就是税收政策,只有公平良好的税收环境,才能为融资租赁的发展创建更好的平台。然而中国融资租赁税收政策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行业的发展。本文旨在指出融资租赁税收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改进建议。本文在国内外研究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主要采用类比分析法和描述性研究法。首先全面介绍了中国融资租赁及税收政策的发展历程;其次,从税收制度、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立法等角度分析了中国融资租赁在税收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再次,借鉴融资租赁发达国家的经验;最后,提出了解决中国融资租赁税收问题的建议。特别是在追踪“营改增”实施效果与防范关联企业避税方面较先前文献的研究更加具体,对我国健全融资租赁税收政策进行了有益探索,使融资租赁快速健康有序地发展,为经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常文琪[8]2016年在《互联网平台下的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设计》文中认为2015年以来,在国家持续出台的政策红利支持下,融资租赁逐渐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朝阳行业”。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桎梏,其中融资来源单一与资产流动性问题已成为其面临的主要困境。因此,融资租赁公司必须寻求新的资金来源,而国内资产证券化如火如荼的开展为其拓展了新途径。同时2014年以来,融资租赁行业也搭乘了“互联网+”的顺风车,融资租赁业务在互联网平台的逐渐上线也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积极利用互联网高效平台,推进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微观上不仅能降低租赁公司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调节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宏观上也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二、叁产业融合发展,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那么互联网金融与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两者能否有效融合呢?笔者首先在分析国内外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行业发展困境的新路径: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和互联网平台。资产证券化可以有效解决资产流动性问题,实现资产出表,但是发展受制因素也较多。而互联网交易量大、资金端多元、高效便捷、融资成本低的优势正好可以弥补资产证券化的劣势。因此笔者结合互联网平台下融资租赁业务的几种主要模式,分析了互联网实现资产出表的优势。即理论上,我国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可以与互联网实现优势互补。随后引入了陆金所Lfex资产交易平台等类资产证券化探索的案例,力图在实践上对互联网平台交易结构下实现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引导和参考。解决资产流动性问题之后,就要探讨如何在互联网平台下实现资产交易的流通,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首先笔者在定义交易结构功能和立足其核心机制基础上,对互联网平台下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进行了交易结构设计,并提出了设计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和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最后,对于该问题的研究给出了结论性总结和前景展望。尽管实践中还存在诸多限制,但互联网平台交易下实现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是未来该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周昱[9]2018年在《融资租赁在政府采购项目融资中的运用与探索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政府采购是国家对公共经济体系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体现了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目前,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举债规模逐年扩大,政府债务风险也随之增大。融资租赁不失为一种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解决政府采购项目融资的方式。但是这种模式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在运用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为此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针对X安防科技运营股份有限公司在政府采购项目融资碰到的问题,分析了其问题产生原因,并尝试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同时给出了A融资租赁公司的具体融资解决方案。最后指出了融资租赁在政府采购项目融资中,对中小企业的现实意义,以及参与PPP项目融资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义及发展建议。论文总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思路及论文的主要内容,为之后各章的写作建立起完整的框架。第二章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了解这一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方向和恰当的切入点。其次对论文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以为论文的研究提供一个共同的研究基点。第叁章首先回顾了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然后指出了我国与国际融资租赁行业的差距,提出对国外融资租赁行业的经验借鉴。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融资租赁在我国政府采购融资中的运用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并给出相应对策。第四章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并对比了政府采购项目融资中,融资租赁和“政府购买服务”两种融资方案的优劣势,然后指出了融资租赁融资方案中的创新之处。第五章指出融资租赁对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融资租赁要进一步助力实力经济发展的建议:整合产业链,实践产融整合;为政府提供采购项目融资+建设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中小企业发展、创新;推广至PPP项目中应用。第六章是结论和建议,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刘也[10]2009年在《新时期中国融资租赁的约束及选择》文中认为融资租赁在经济学中也称为“金融租赁”,其产生于1952年的美国。在西方发达国家,融资租赁已经成为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并列的金融产业之一,成为很多国家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对完善国家经济结构,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80年,融资租赁业务作为吸引外资的一种手段被引入到中国。中国融资租赁的发展历程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同步进行的,融资租赁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为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国外资金、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融资租赁是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的一种新兴金融工具,是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相结合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型信用方式。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租赁已经成为了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融资租赁与其它融资方式相比有着自身的优势,但是在中国,融资租赁业务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完全不能与经济增长同步。针对这个问题出发,本文在对比分析融资租赁与其它融资方式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现状,并积极探索了现存问题的形成机理,对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各种约束及发展的选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中国融资租赁的约束及选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的主要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部分。本文首先从中国融资租赁为什么没有充分体现其优势的问题出发,对融资租赁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到目前为止,国外对融资租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融资租赁进行定量或者定性的研究。四大支柱学说认为,法律、税收制度、财务会计、行政法规四大支柱组成了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影响着融资租赁行业发展。其它学者的理论文献中,研究的大体领域集中于分析出租人与承租人在融资租赁中的利弊、融资租赁在资本市场的应用、融资租赁债权证券化、融资租赁的信用风险、非完全信息情况下的租赁合约价值等方面。中国融资租赁发展时间不长,融资租赁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不明显,相应的融资租赁理论研究也开始的比较晚。国内学者已有的研究文献中,较多的集中于从某一方面对融资租赁进行分析,侧重于对融资租赁特点和优势的研究。第二部分是新时期的主要含义。本章分析了中国融资租赁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主要是指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的经济形势变化以及中国融资租赁的发展环境。本章首先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并对新时期中国企业的融资环境进行了全面介绍。从目前中国企业的融资环境来看,虽然国家制定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中国缺乏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体系,加上金融市场还不完善,融资途径和方式都较为单一,使现有的融资环境并不利于中国企业的发展。目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依然处于一种并不明朗的形势下,传统的融资方式并不能解决中国众多企业的融资难题。融资租赁结合了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和消费信用,是一种创新的金融工具,能有效避免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扩大内需的政策将扩大国内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从而为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形成资金上的支撑。中国政府制定的4万亿经济振兴计划也为中国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第叁部分是融资租赁与其它融资方式的比较。本章主要对比分析了融资租赁与其它融资方式的差异,从股权类融资和债权类融资两个视角来分析融资租赁自身的特点及优势,在中国,各种非公开股权融资业务还处于行业发展的初期,发展还不成熟,非上市股权融资方式并没有推广开来。对于上市股票融资来说,中国上市发行股票的要求很高,很多企业难以企及。而融资租赁相对与股票融资而言,交易过程快速、简单,能及时缓解融资困难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通过净现值法举例比较融资租赁与银行贷款的成本以后,我们发现,采用融资租赁税后净现金流量小于采用银行贷款购买方案税后净现金流量,意味着采用融资租赁方案的成本更少,并且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会发生一定的费用并有着较高的时间成本,融资租赁是一种有着自身优势的融资工具。第四部分是中国融资租赁历史演进与问题。本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融资租赁在世界范围内的起源及发展情况,分析了融资租赁在中国的历史演进情况。从历史演进过程中可以看到,中国融资租赁的发展经历了复杂而曲折的过程。然后本章着重介绍了目前的新时期经济背景,重点在于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出现之后,世界整体经济形势出现了新变化,并对新时期中国融资租赁的发展环境进行了分析。之后,从中国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详细剖析了中国融资租赁的发展现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中国众多企业正面临着设备更新、技术升级的问题。同时,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国政府也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应对危机。融资租赁将及时缓解生产型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社会资金的融通,极大的促进设备投资的增长。最后,本章着重对新时期中国融资租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中国融资租赁发展存在着各种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目前中国融资租赁主要存在市场很不发达、行业发展缓慢、市场竞争力较弱等问题。第五部分是新时期中国融资租赁的约束。本章主要从中国融资租赁的现存问题出发,分析各种问题的原因,深入研究了制约中国融资租赁发展的多种约束。本章分析归纳目前中国融资租赁发展的四方面的约束,分别是出租人融资渠道约束、财税政策约束、融资标的物选择限制约束、融资租赁模式约束。融资渠道约束提高了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成本,迫使融资租赁公司提高租金标准,从而使融资租赁公司与银行贷款竞争时处于弱势地位。融资渠道约束使中国融资租赁业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以促进自身业务的扩展,形成了融资租赁公司资金来源的障碍,严重削弱了中国融资租赁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财税政策约束使中国融资租赁在行业发展初期缺少国家优惠税收政策,导致融资租赁公司的资金成本过高,使融资租赁业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竞争力,抑制了行业的发展空间。融资标的物选择限制约束使融资租赁公司在经营上不能有效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使更多的潜在市场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融资租赁模式约束使很多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单一,不能针对市场情况进行灵活多变的创新,使中国的融资租赁交易中很少出现诸如售后回租、转租租赁、委托租赁、厂商租赁等基本的融资租赁形式,更是缺少融资租赁的衍生租赁形式,使融资租赁本身的巨大优势无从发挥,削弱了融资租赁业务的市场吸引力。第六部分新时期中国融资租赁发展的选择。本文最后在中国融资租赁约束的分析基础上,从融资租赁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全面研究了消除新时期中国融资租赁发展四方面约束的对策选择。从中国融资租赁各种约束的研究来看,中国融资租赁的发展必须以消除各种约束为前提。只有通过实施一系列具体对策来消除融资租赁业的发展约束,才能释放新时期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巨大潜能,促进中国融资租赁业的蓬勃发展。本章认为中国要发展融资租赁业,必须选择从法律法规与行业监管、政策扶持、内部建设等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对策来促进行业的发展。完善法律法规可以充分的保障融资租赁交易各方的权益,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完善立法基础上的统一监管可以保证行业内的公平竞争,促进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健康、规范发展。政策扶持应以税收优惠政策为主,并制定融资租赁公司长期的低息贷款或者再贷款优惠政策,以鼓励融资租赁公司的发展。内部建设首先需要融资租赁公司完善公司内部的组织机构,加强与国外金融机构在融资租赁行业的合作,加强团队的建设,并将风险的防范工作作为融资租赁公司的核心工作,以实现融资租赁公司的稳健发展。最后是研究结论。在全面分析了中国融资租赁约束和发展对策选择基础上,本章给出了具体的研究结论。在新时期背景下,要促进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必须首先对中国融资租赁约束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从约束的形成机理出发,选择制定相应的对策来消除约束。

参考文献:

[1]. 融资租赁在景区类旅游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 王晨光. 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 中国融资租赁现状及发展趋势[D]. 刘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3]. 融资租赁公司风险管理控制[D]. 刘晓宇. 深圳大学. 2017

[4]. 融资租赁合同若干法律问题之研究[D]. 祖木. 吉林大学. 2016

[5]. BH融资租赁公司融资途径选择研究[D]. 王帅. 天津商业大学. 2017

[6]. 新能源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 于静霞.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

[7]. 中国融资租赁税收政策研究[D]. 丁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8]. 互联网平台下的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设计[D]. 常文琪. 安徽财经大学. 2016

[9]. 融资租赁在政府采购项目融资中的运用与探索实践[D]. 周昱. 电子科技大学. 2018

[10]. 新时期中国融资租赁的约束及选择[D]. 刘也. 西南财经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  ;  ;  

中国融资租赁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