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效的林业营造林技术分析论文_杨珍,吴章华

优质高效的林业营造林技术分析论文_杨珍,吴章华

信丰县林业局 341600

摘要:营造林建设是当前造林绿化工作的重要内容。营造林作为林业生产的首道工序,为了达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人们要从思想认识上把营林造林的重要性提高上去。本文就林业营造林技术做了探讨。

关键词:营林;造林;技术;分析

造林营林最基本的不同是,造林是林木的生产过程,而营林则是林木的经营管理过程,两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对现代营林工作来说,提高现代林业营林效益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做好造林工作,造林质量影响着营林效率,只有保证了林业的造林质量,才能有效提高现代林业的营林效率,为营林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1、营造林植树的原则

1.1 根据林业造林的要求,资源的合理种植及利用;在林业造林时应该适当种植,在于实际相结合,符合规范情况下。而且,其种植要选择在相应的环境下种植适应的树木。

1.2 所选种植地要科学整理。造林前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地,并进行科学精心整地,确保种植地符合造林立地条件,从而提高种植树木的成活率,提高造林质量。

1.3 种植树苗要优质。所选树苗的质量完全符合种植目的要求,确保所选树苗在类型、年龄、形态、生理及活力等方面满足造林目标的,达到造林立地条件要求,并具有良好的成熟率。

2、现代营林技术分析

2.1植苗造林技术

植苗造林是现代林业经营管理中最常用的一种造林方法。具体的操作措施是:先在苗圃中将林木种子培育成幼林,然后再将幼林移栽到需要种植的造林地中。植苗造林方法在实际实施时并不会受到外界条件的约束,因为移栽造林地的幼林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生长条件,大多能够承受住外界自然天气的侵害,所以在一些干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都很适用。

2.2分殖造林技术

所谓分殖造林实际是指将原林木的枝干、根系等部分进行移栽,利用树木枝干、根系的可再生性培育出新的林木。相比于其他造林技术,分殖造林更加节省时间和人力。当然除了省时与省力之外,分殖造林还具有技术含量较低、可操作性强、林木成活率高的特点,并且枝干或根系生长发育出来的林木能够很好地保持母体林木的优良性状。所以,应用分殖造林技术中的林木大多是性状优良、生长态势良好的林木。分殖造林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要求很高,且林木原材料数量有限,受制于母体林木的数量和生长情况。

2.3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是最原始的一种造林营林方法。具体操作是:直接将种子播种于造林地任其生长。从施工操作方法上看,播种造林的做法更加简单并且具有着可大面积培育的特点。另外播种造林方法同分殖造林技术一样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很严格,并且对林木后期的抚育管理工作质量要求也很高。

3、优质高效营造林技术分析

优质高效的营造林技术是指运用科学的造林手段,保证营造林工程的科学合理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营造林工程的要求,实现保护工程建设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平衡的最终目的。在造林过程中通常会采用一些科学的造林方式,用以保障造林质量和所造林带的防护能力。在营造林工程建设过程中,相对优质高效的营造林技术主要包含严谨的造林作业设计、适地适树的区域选择方式、优质种苗的培育和种植、造林地点的合理整地、林木结构配置等方面。

3.1制定科学严谨的营造林作业设计

营造林是我国森林资源培植的重要基础,在营造林工程建设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造林设计方案可以有效保障造林实施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造林质量的高效、稳定。造林作业设计是造林实践活动的主要依据,因而工程作业的设计一定要严格按照项目要求进行,根据建设地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设计出适应林木树种生长习性的造林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造林作业设计时,应该明确设计思路和重点问题,并且附加相关的设计说明,有效发挥设计方案的指导作用。

3.2选择合适的造林地和树种

营造林工程辐射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同地区的地质特点直接决定着造林地点和林木树种的选择。对造林地区的地质特点进行科学检测、合理分析,选择能够满足造林要求的造林地点与适宜在当地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林木树种,是保障营造林工程良好实施的重要前提。在造林地点和林木树种的选择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营造林工程的建设要求进行选择和确定,注重所造林带的防护功能,切实保障树种成活、成林、稳定以及迅速生长,同时确保所建设的林木工程具有抵御自然灾害、改善地区生态环境的能力。造林地和林木树种的选择是双向的,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既可以选择在造林地点适宜生长的林木树种,也可以选择适应选定树种生长的立地条件。

3.3选择优质的林木种苗进行营造林建设

在造林地点和林木种苗确定之后,就要准备进行种苗的培育和种植,优质种苗是保障营造林工程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培育种苗的过程中,选择具备优良遗传特性和播种品质的树种进行培育、使林木种苗的各项指标能够满足造林要求,能够保证所造林带的成活率、成林率、生长的稳定性和防护能力都处于较高水平,有效减少了国家在营造林工程建设上的经济投入,促进了营造林建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进程。

3.4应用合理科学的造林结构进行营造林工程建设

营造林工程的建设结构具有规律性特点,林木的具体数量、结构组成和排列方式在建设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垂直和水平结构。林木树种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所造林带的林木质量和林木产量。因而,在造林过程中,应该保持林木结构的科学合理安排,考虑不同树种的选择和分布对营造林整体结构的影响。在苗木的培育过程中,严格遵守造林要求,将材种、树种、林种的选择和培育与造林地的地质条件和经济发展现状紧密结合,确保营造林工程在不影响当地经济和交通运行的情况下成功造林。不同苗木的合理配置对林木的生长和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林木种植的过程中,合理安排不同林木树种的种植地点,有利于苗木的生长发育和维护管理。与此同时,对不同的林木树种进行均匀配置,可以促进林木的光合作用,有效预防不良环境因素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增强林木的抵抗能力。

4、营造林技术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

4.1 采伐地的造林和补植

由于采伐地的情况不同,种植技术应用也要有所不同,在补种过程中要根据采伐地情况进行选苗和种植方法。在完成的采伐迹地上被种时,一般采用带状或块状清理采伐剩余物,然后沿等高线进行带状整地挖穴,带内锄草松土,带间保留原有植被。

4.2病虫害地的造林和补植

在此类地进行种植和补种,要在保留优势树木的基础上进行清理或是烧毁那些遭受了病虫害的树木。同时还要对种植地的杂草和灌丛进行清理,种植树苗要选择那些能够抵御病虫害的树种,以免造成树苗被病原和虫害的危害,避免造成林木第二次损失。

4.3保护、培育阔叶树次生幼龄林

种植时要维护种植地植物树种的多样性,对原种植地那些珍贵的树种要格外进行保护,促使其大力发展。在种植新的树苗时要根据种植地的情况,针对林地中那些小面积的阔叶幼林,特别是其中存在的非常珍贵的树种和人工很难培植的物种,及时进行保护。

结束语:

林业的发展在我国得到了更大的空间,但是和发展并存的问题自然也随之而来,所以在现代营造林技术方面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推动林业发展进入正确的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邢玉斌.关于营林生产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3).

[2]郎广林.现代林业营林方法与措施[J].北京农业,2011(20.

[3]尚宏斌,陶洪涛浅谈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1(9)

[4]杨德勇,肖文美.营造林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J].林业调查规划,2010(3).

论文作者:杨珍,吴章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优质高效的林业营造林技术分析论文_杨珍,吴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