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合成抑制剂Lovastatin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作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胆固醇合成抑制剂Lovastatin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作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国风[1]2001年在《胆固醇合成抑制剂Lovastatin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作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文中指出一、Lovastatin对白血病细胞株和原代培养细胞增殖及活力影响目的 研究胆固醇和异成二烯生物合成抑制剂Lovastatin(LOV)对人NB4,HL-60,KG-1,K562白血病细胞株以及白血病原代培养细胞的增殖及活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MIT比色法,台盼蓝拒染法观察LOV对NB4,HL-60,KG-1,K562以及20例白血病原代培养细胞增殖及细胞活力的作用。结果①LOV可以抑制NB4,HL-60,KG-1,K562细胞增殖,IC50分别为12.59,17.16,51.65,58.95μmol/L;②LOV不同程度抑制白血病原代培养细胞增殖,敏感性与年龄、白血病分型、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等无显着相关性;③LOV抑制四株白血病细胞活力,呈现剂量-时间依赖效应。结论 LOV能抑制NB4,HL-60,KG-1,K562细胞增殖并影响细胞活力,对白血病原代培养细胞呈现不同程度的作用。二、Lovastatin诱导白血病细胞株凋亡和分化的研究目的 观察LOV诱导NB4,HL-60,KG-1,K562白血病细胞凋亡及分化的作用。方法 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细胞周期分析,TUNE,RT-PCR半定量测bcl-2 mRNA水平,NBT还原率等实验,体外系统观察LOV诱导NB4,HL-60,KG-1,K562细胞凋亡和分化情况。结果①NB4,HL-60,KG-1,K562细胞分别经10,

张雪玲[2]2002年在《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他汀对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他汀类(Statins)药物是细胞内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强力和高度专一的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增加位于肝细胞膜上高亲和力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体的表达,导致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和LDL合成减少,现已普遍用于临床治疗高脂血症。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仅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且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为他汀类药物中的一种,是用于临床最早、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种他汀类药物。本研究以人粒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实验对象,以LOV为处理因素,实验设对照组和LOV处理组,LOV处理组分高(16μmol/L)、中(8μmol/L)、低(4μmol/L)叁个剂量组。采用细胞形态观察、MTT法、流式细胞分析、DNA梯形带检测、DNA片段化百分率检测、透射电镜以及RT-PCR、Western blot等技术方法,从细胞形态结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变化、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Fas、Bcl-2、Caspase-3)表达的变化等方面,深入研究了LOV对HL-60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实验结果表明:(1)4、8、16μmol/L LOV能显着抑制HL-60细胞增殖,使细胞受阻于G0/G1期。FCM分析表明,16μmol/L LOV处理HL-60细胞3d后,G0/G1期细胞增加最为明显,由处理前的32.78%增加到59.71%;同时,细胞形态发生显着改变,细胞体积固缩,形态不规则,呈梭形、锥形等,16μmol/L LOV处理组,细胞形态变化最为显着,大部分细胞体积缩小,有<WP=9>大量的死亡细胞碎片游离于细胞培养液中,该作用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和时间依赖关系;(2)LOV能有效诱导HL-60细胞凋亡。FCM分析出现 “凋亡峰”及细胞凋亡率增加、DNA片段化百分率增加、DNA凝胶电泳有凋亡特征性梯形带以及透射电镜下HL-60细胞超微结构呈凋亡性变;(3)小剂量组(4μmol/L LOV)能上调HL-60细胞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而中、高剂量组(8、16μmol/L LOV)则降低HMG-CoA还原酶mRNA表达;(4)LOV能上调HL-60细胞Caspase-3蛋白和Fas抗原表达,下调Bcl-2表达,但对Caspase-3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提示LOV在翻译水平调控Caspase-3基因表达,该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上述结果提示: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抑制HL-60细胞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后,能显着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LOV能上调HL-60细胞Caspase-3蛋白和Fas抗原表达,下调Bcl-2表达,推测这可能是LOV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重要分子机制。

郭丽萍[3]2007年在《美伐他汀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其放化疗增敏作用》文中认为肺癌已占据全球癌症死亡的首位,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总数的80%,其恶性度高,对放疗、化疗不敏感,5年生存率不足15%。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细胞对胆固醇及其前体物质的浓度要求较高,所以限制胆固醇的合成和利用,可作为肿瘤预防和治疗的辅助手段。美伐他汀(mevastatin,M)属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甲羟戊酸(mevalonate,MVA,系类异戊二烯的前体)合成途径的限速酶。另外,甲羟戊酸还是除胆固醇外,长醇、泛醌等多种生物合成类异戊二烯化合物的前体。甲羟戊酸衍生物即类异戊二烯类化合物可以影响Ras和Rho蛋白的细胞膜精确定位,它们构成细胞膜的结构并维持其完整性,并参与细胞的增殖、细胞内信号转导和抑制肿瘤细胞侵袭等重要生物学功能[2]。近年来,研究发现美伐他汀可抑制多种恶性肿瘤细胞(如结肠癌细胞、HL-6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并可以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同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以增强某些细胞毒药物以及放疗和化疗的抗肿瘤作用,而且并不影响正常组织的功能。迄今为止,他汀类药物这些作用的确切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拟探讨了美伐他汀对NSCLC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其放化疗增敏作用,旨在为美伐他汀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NSCLC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实验分为如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美伐他汀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目的:研究美伐他汀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和影响机制。方法:1.四唑氮蓝比色试验(MTT)检测美伐他汀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和肺鳞癌细胞株NCI-H520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2.流式细胞仪检测美伐他汀对NSCLC细胞周期影响。3.应用RT-PCR方法和流式细胞学检测P2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1.美伐他汀对肺腺癌细胞株A549和肺鳞癌细胞株NCI-H520均有明显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IC50值均为50μmol/L,而且随美伐他汀剂量的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即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2.随着美伐他汀作用剂量加大,细胞周期发生改变, G0/G1期细胞明显增加,说明美伐他汀可以引起NSCLC细胞周期阻滞。A549和NCI-H520细胞经25-100 ummol/L美伐他汀作用后, G0/G1细胞比例分别为44.46%、68.15%、71.16%和48.48%、70.24%、82.86%,明显高于对照(P<0.05,P<0.01)。3加入外源性甲羟戊酸可完全逆转美伐他汀对A549和NCI-H520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和对其细胞周期的影响。4.美伐他汀作用后A549与NCI-H520细胞各组P21 mRNA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21胞膜蛋白进行性下降(P<0.05,P<0.01),成剂量依赖性;而P21总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美伐他汀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美伐他汀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与其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有关。3.加入外源性MVA可以完全消除美伐他汀对A549、NCI-H520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说明美伐他汀对NSCL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通过抑制甲羟戊酸的合成介导的。4.美伐他汀通过影响ras蛋白的异戊二烯化,即P21蛋白的膜定位,达到抑制NSCLC细胞增殖的作用。第二部分:美伐他汀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目的:研究美伐他汀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和影响机制方法:1.应用流式细胞术、丫啶橙双色荧光显微镜和电镜分析检测了美伐他汀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2.采用RT-PCR技术分析了美伐他汀作用后凋亡相关因子XIAP、Survivin mRNA的表达3.采用western blot技术分析了美伐他汀作用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1.丫啶橙双色荧光染色显示美伐他汀作用于A549和NCI-H520细胞48小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早期凋亡细胞和少量中晚期凋亡细胞(呈现橙色荧光,可见核的断裂和浓缩),而且随美伐他汀剂量的增大,改变越明显。其中晚期凋亡细胞百分率分别为8.17%、21.83%和29.53%和18.58%、21.67%和36.39%,凋亡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透射电镜从形态学上证实美伐他汀作用NSCLC细胞后可以出现凋亡的形态学改变:50μmol/L美伐他汀处理A549 48h后,出现早期凋亡细胞的形态的改变:细胞内出现空泡变性,内质网扩张,有出芽现象。100μmol/L美伐他汀处理A549和NCI-H520细胞48h后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表现为外形不规则,体积明显缩小,胞浆浓缩,核碎裂,染色质边缘化、染色质浓集。3.流式细胞仪检测25-100μmol/L美伐他汀作用于A549和NCI-H520细胞后其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呈剂量依赖性。加入外源性甲羟戊酸后A549和NCI-H520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均无显着性差异。4.细胞周期的改变:细胞周期检测亚G1峰发现:随着美伐他汀作用剂量加大A549和NCI-H520细胞亚G1峰越来越明显。5. 50-100μmol/L美伐他汀作用48小时后,NSCLC细胞的surviv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逐渐降低,呈剂量依赖性。6. 25-100μmol/L美伐他汀作用24小时后,NSCLC细胞的XIAP mRNA的表达逐渐降低,成剂量依赖性。结论:1.美伐他汀作用NSCLC细胞后可以出现凋亡的形态学及流式细胞学变化,即美伐他汀可以诱导NSCLC细胞发生凋亡。2.美伐他汀诱导NSCLC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降低XIAP、survivin的表达有关。3.加入外源性MVA可以完全消除美伐他汀对A549、NCI-H520细胞凋亡的影响,说明美伐他汀诱导NSCLC细胞凋亡的机制是通过抑制甲羟戊酸的合成介导的。第叁部分:美伐他汀对NSCLC细胞体外粘附能力和侵袭力的影响目的:研究美伐他汀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体外粘附能力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1应用粘附试验、Transwell法检测美伐他汀对NSCLC细胞株的体外粘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2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MP和NF-κB蛋白的表达探讨美伐他汀影响NSCLC细胞株粘附和侵袭能力的机制。结果:1.美伐他汀对A549细胞体外粘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即随美伐他汀剂量的增加其粘附率逐渐下降。2.美伐他汀对A549和NCI-H520细胞体外侵袭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即随美伐他汀剂量的增加侵袭抑制作用明显增强。25、50、100μmol/L美伐他汀作用后,A549平均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23.68、67.20和29.41,NCI-H520平均穿膜细胞数为136.36、58.80和27.97,明显低于对照组和MVA组(P<0.01),随着美伐他汀浓度增高穿膜细胞数减少,且50、100μmol/L组的穿膜细胞数明显低于25μmol/L组(P<0.01)。加入MVA后两组细胞穿膜细胞数接近对照组。3. western blot显示美伐他汀作用A549和NCI-H520细胞后MMP-2、MMP-9、NF-κB(p65)的蛋白表达逐渐降低,呈剂量依赖性。结论:1.美伐他汀可降低NSCLC细胞的体外粘附能力。2.美伐他汀可以抑制NSCLC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3.美伐他汀抑制NSCLC细胞的粘附和体外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减少MMP-9、MMP-2、NF-κB P65蛋白表达有关。第四部分美伐他汀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和化疗的增敏作用及机制目的:探讨美伐他汀对NSCLC的放疗和化疗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 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放疗、顺铂(DDP)、足叶乙甙(VP16)单独应用的增殖抑制率及与美伐他汀联合应用的增殖抑制率,并根据金氏公式计算Q值,评价两药的合用效应,检测了美伐他汀对NSCLC的放疗和化疗的影响,2.应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p53蛋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探讨美伐他汀对NSCLC放疗和化疗增敏的作用机制。结果:1. 10Gy放疗联合10-100umol/L美伐他汀作用24-72小时抑制率均显着高于单独放疗组,且随美伐他汀剂量增大、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明显增加。2.放疗联合25umol/L美伐他汀作用48小时后,凋亡率分别为41.27%和49.19%,明显高于单独放疗组和美伐他汀组(P<0.01)。3. DDP对肺腺癌、鳞癌细胞株均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型和时间依赖性。1.25、2.5mg/L的DDP分别联合10-100umol/L美伐他汀后对NSCLC抑制作用明显增强,且两药联合的Q值>1.15,二者合用有协同作用。4. VP16对肺腺癌、鳞癌细胞株均有明显的体外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型和时间依赖性。1.25、2.5mg/L的VP16分别联合10-100umol/L美伐他汀后对NSCLC抑制作用明显增强,且两药联合的Q值>1.15,二者合用有协同作用。5.美伐他汀联合顺铂作用于A549、NCI-H520细胞后凋亡率明显增加,分别55.27%和42.93%,明显高于单用药组(P<0.01)。6.western blot显示美伐他汀作用A549和NCI-H520细胞后P53蛋白表达逐渐增强,呈剂量依赖性。结论:1美伐他汀可增强DDP、VP16对NSCLC的抑制作用,具有化疗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NSCLC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和上调P53蛋白表达有关。2美伐他汀有放疗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NSCLC细胞调亡和上调P53蛋白表达有关。

陈建澍[4]2002年在《lovastatin和功能性红曲对D6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洛伐他汀(lovastatin)作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酞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一般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近年来已有研究发现,lovastatin能够有效抑制多种肿瘤细胞株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关于lovastatin在肿瘤抑制机理及其肿瘤治疗效应研究已经受到极大关注。本研究以人肺癌D6细胞株为实验材料,研究了lovastain对其生长的影响,以及胆固醇在lovastatin对细胞生长的调控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以含lovastatin的功能性红曲为实验材料,分析lovastatin在动物体内实验中的抗肿瘤效应,探索功能性红曲是否具有抑制肿瘤的功能。研究结果显示,lovastatin能有效抑制人肺癌D6细胞株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Lovastatin对D6的抑制作用是剂量依赖性的,其半抑制浓度约为150μmol/L;10μmol/L处理24h,即可将细胞停滞在Go/G1;至72小时,细胞的凋亡才比较显着。外源性胆固醇能部分逆转lovastatin作用的细胞增殖抑制及细胞凋亡,表明胆固醇参与了lovastatin对细胞生长的调控过程。在荷S180小鼠的体内实验中,观察到10天后,饲以含红曲饲料的S180荷瘤小鼠其瘤重有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2%红曲组的抑瘤率为9.63%,10%红曲组的抑瘤率达18.19%。但未达到统计显着的差异性。最后讨论了lovastatin的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理。

于洁[5]2008年在《恶性血液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及HMG-CoA还原酶活性的研究》文中提出第一篇K562和HL-60细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及HMG-CoA还原酶活性变化及意义目的:寻找白血病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脂质代谢的差异,进而利用这种差异进行靶向治疗,寻找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但对正常细胞无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参照孟凡青方法并加以改进,采用低浓度阿托伐他汀抑制细胞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途径,提供外源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供细胞生长,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分裂生长抑制率,进而判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活性;采用MTT法观察HMG-CoA抑制剂阿托伐他汀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HL-60和正常细胞系HK-2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将对数期生长的细胞按每孔100μl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阿托伐他汀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分别配成10,20,40,80,160μmol/L加入培养体系,每孔100μl,以不加药物而加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 100μl及上述细胞100μl的培养体系为对照。结果:与正常细胞HK-2比较,白血病细胞K562、HL-6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活性增高、HMG-CoA还原酶活性增高(p<0.05);阿托伐他汀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K562、HL-60细胞增殖,即随着阿托伐他汀处理浓度的加大、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阿托伐他汀对HK-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与时间及剂量无关。结论:白血病细胞系K562、HL-60细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和HMG-CoA还原酶活性较正常细胞HK-2增高;应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阿托伐他汀)干扰细胞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途径可以抑制白血病细胞系K562、HL-60细胞的增殖;MTT方法是一种测定细胞LDL受体活性的可靠、简便、安全的方法。第二篇急性白血病细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及HMG-CoA还原酶活性变化及意义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及HMG-CoA还原酶活性变化及意义。方法以2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为对照,实验组分为初治组、缓解组、复发组、持续缓解组及未缓解组。检测了5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骨髓细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及HMG-CoA还原酶活性;观察了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阿托法他汀(立普妥)对实验组及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实验方法同第一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初治组、复发组及未缓解组急性白血病细胞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活性增高、HMG-CoA还原酶活性增高(p<0.001),缓解组及持续缓解组其二者活性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法他汀(立普妥)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复发和未缓解患者骨髓细胞的增殖,但对于后两组患者的抑制率低于初治患者。阿托伐他对缓解组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及对照骨髓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与时间及剂量无关。结论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及HMG-CoA还原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完全缓解后恢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复发后及未缓解时升高。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及HMG-CoA还原酶活性对急性白血病的病情判断、预测复发、估计预后可能有一定意义。阿托伐他汀具有抑制急性白血病细胞增殖的作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辅助治疗白血病的可能性。

杨晓领[6]2009年在《洛伐他汀抑制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生长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洛伐他汀(Lovastatin)对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细胞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并对洛伐他汀对结肠癌HCT-116细胞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观察不同浓度洛伐他汀(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应用MTT比色法检测每孔吸光度值A值,计算对照组和各实验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FCM)研究洛伐他汀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作用,计算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MMP9及凋亡因子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RT-PCR检测不同浓度的洛伐他汀作用于结肠癌HCT-116细胞MMP9在基因水平的变化。结果:(1)MTT法显示lovastatin可明显抑制HCT-116细胞的生长,其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强(P<0.01)。(2)流式细胞术检测出HCT-116细胞经lovastatin作用48小时后可见细胞周期明显抑制,细胞凋亡率与lovastatin浓度呈正相关,且随着浓度的增加HCT-116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经不同浓度的洛伐他汀作用于结肠癌HCT-116细胞48小时可使细胞中的bcl-2蛋白、MMP9表达下降,bax蛋白表达升高(P<0.01)。(4)RT-PCR检测表明HCT-116细胞经不同浓度的lovastatin作用48小时后,MMP9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结论:Lovastatin可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的生长,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是阻滞细胞周期;下调bcl-2的表达,上调bax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及下调MMP9的表达有关。

张旭辉[7]2011年在《辛伐他汀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一、辛伐他汀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目的研究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细胞株NB4、HL-60和SHI-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及台盼蓝拒染法检测不同浓度SIM作用后NB4、HL-60和SHI-1细胞的增殖水平。Annexin-V抗体检测SIM作用后叁种细胞株的凋亡率,并检测了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Elisa法检测SIM及化疗药物作用后叁种细胞株中细胞内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定量PCR法检测SIM下游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 R)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 R)基因在药物作用前后转录本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SIM对NB4、HL-60和SHI-1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但叁细胞株对SIM的敏感性为各不相同,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NB4>HL60>SHI-1。SIM抑制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以及细胞内胆固醇水平调节相关。SIM可诱导NB4及HL-60细胞凋亡,对SHI-1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较弱。同时还能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ELISA法检测SIM及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Ara-C)作用后细胞内胆固醇水平发现,SIM能够降低细胞内胆固醇浓度,DNR及Ara-C均使细胞内胆固醇水平迅速上升,但当SIM与化疗药物共同作用后,细胞内胆固醇水平显着降低,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也较化疗药物单独作用时明显增强。定量PCR检测发现SIM作用后HMG-CoA R和LDL R转录本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SIM能够抑制NB4、HL-60和SHI-1等AML细胞增殖,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但对具有多药耐药表型的SHI-1细胞,SIM作用相对较弱。细胞内胆固醇水平对AML细胞有保护作用,通过调节细胞内胆固醇水平也能够影响细胞增殖。SIM能够增加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二、辛伐他汀对SHI-1细胞多药耐药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目的研究SIM对SHI-1细胞多药耐药(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台盼蓝拒染法检测SIM处理及无血清培养后SHI-1细胞的增殖水平与细胞活力。FCM检测无血清培养状态下SHI-1细胞多药耐药蛋白(p-gp)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不同浓度SIM对SHI-1细胞p-gp表达水平的影响。定量PCR法检测无血清培养及SIM对MDR-1基因转录本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了无血清培养后细胞内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检测了SIM作用后,SHI-1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结果SHI-1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细胞生长速度明显低于正常血清培养组,且呈时间依赖性。当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再同时加入SIM处理细胞,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显着增强。无血清培养还能够下调SHI-1细胞p-gp蛋白的表达水平,培养3天后p-gp表达量降至43.6%。SIM对SHI-1细胞的p-gp蛋白表达水平也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当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同时加用SIM处理细胞,细胞p-gp水平显着下调。定量PCR检测表明,无血清培养及SIM均能够下调MDR1基因mRNA表达水平,联合应用后下调作用更为显着。Elisa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水平发现,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细胞内胆固醇水平较有血清培养组上升,当加入SIM同时作用后,细胞内胆固醇水平则明显下降。对化疗药物敏感性试验则证实,SIM预先作用的SHI-1细胞对柔红霉素更为敏感,细胞死亡率明显高于未处于组。结论SIM及无血清培养能够显着抑制具有多药耐药表型的SHI-1细胞增殖,并能够下调SHI-1细胞p-gp蛋白及MDR1基因转录本的表达水平;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同时加入SIM处理细胞时,以上叁项抑制作用更为显着。SIM预先处理细胞,能够增加多药耐药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强药物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叁、辛伐他汀对急性髓系白血病CD34+细胞的影响目的初步探讨SIM对AML患者及正常健康志愿者的骨髓CD34+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AML患者及正常健康志愿者的骨髓5~10ml,采用Ficoll梯度离心方法提取单个核细胞,采用CD34+磁珠分选其中CD34+和CD34-细胞。台盼蓝拒染法观察不同浓度的SIM对两组细胞增殖的影响。定量PCR法检测HMG-CoA R和LDL R转录本在SIM作用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共收集15例初治AML患者和8例正常健康志愿者的骨髓,CD34磁珠分选了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CD34+和CD34-细胞。不同浓度SIM作用于AML患者及正常志愿者的CD34+细胞24小时后发现,正常CD34+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性下降;但AML患者的CD34+细胞对SIM反应表现出了异质性。以正常CD34+细胞对20μM SIM的反应为标准,AML患者CD34+细胞可分为正常反应和异常反应组,对SIM敏感的为正常反应组,对SIM不敏感的为异常反应组。进一步进行药敏试验发现,正常反应组AML患者的CD34+细胞对DNR较为敏感,异常反应组则对DNR敏感性较差。当SIM与DNR共同应用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增加。正常反应组和异常反应组AML患者CD34-细胞对SIM反应相似。定量PCR法检测发现,5例正常反应组和4例异常反应组AML患者的CD34+细胞中HMG-CoA R及LDL R的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结论正常健康志愿者CD34+细胞在SIM作用后呈剂量依赖性下降,AML患者CD34+细胞对SIM反应呈异质性,分为正常反应组和异常反应组。SIM能够增加两组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SIM作用于两组细胞后,细胞内HMG-CoA R及LDL R的mRNA表达水平均增加。

赵丽艳[8]2008年在《氟伐他汀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大量证据表明,某些恶性肿瘤细胞在体内外诱导剂的作用下,可向正常细胞逆转(诱导分化)。诱导分化治疗能使肿瘤细胞重新分化为正常细胞,其本身并无明显细胞毒性、骨髓和免疫抑制等毒性作用,这已成为人类肿瘤治疗的新方向,但目前尚缺乏高效、低毒的分化诱导剂。他汀类药物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已广泛用于临床高血脂的治疗。氟伐他汀(Flu)是其中的一种。他汀类药物具有多向性效应,除降血脂外,它还具有其他生物学作用。然而,有关氟伐他汀(Flu)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应用细胞学、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观察Flu对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及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等,并探讨Flu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主要分子机制。本研究结果证明,Flu能诱导HL-60细胞分化;Flu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和细胞生长;经Flu处理后,HL-60细胞阻滞在G_0/G_1期,进入S期细胞减少;Flu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经Flu处理的HL-60细胞VEGF基因表达明显降低。在Flu处理的同时加入甲羟戊酸,可逆转Flu对HL-60细胞的上述影响,提示Flu对HL-60细胞生物行为的作用是甲羟戊酸途径依赖的,这可能是Flu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重要分子机制。

廖海球[9]2007年在《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Caveolin-1基因的表达及辛伐他汀的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列腺癌为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居西方国家男性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死亡率的首位。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已位居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第叁位。前列腺癌从发生到临床表现需要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大量研究表明,正常前列腺组织发展为前列腺癌经历了前列腺上皮细胞内瘤、局部前列腺癌、侵袭性前列腺癌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等阶段。约2/3的前列腺癌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只能采用雄激素阻断为主的综合治疗。阻断雄激素能有效的缓解前列腺癌症状,但12~18个月后,约1/3的病人前列腺癌会复发,并转变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方法来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因此对该类患者的治疗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之一。在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向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转化过程中,有多种因子参与或介导。近年来研究表明,Caveolin-1不仅与维持胆固醇平衡、信号转导、物质转运等多种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外,而且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多方面、多环节上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新近研究发现Caveolin-1在前列腺癌尤其是进展期前列腺癌中呈高表达,可能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发展。他汀类药物,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是目前临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极为重要的一类调脂药。最近的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黑素瘤、纤维瘤、乳腺癌等多种细胞有明显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但是,他汀类药物能否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尤其是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以及是否通过Caveolin-1基因发生作用,目前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本研究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和PC-3m细胞系中Caveolin-1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初步探讨Caveolin-1过表达是否与前列腺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采用HMA-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观察其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凋亡及Caspase-9,8,3活性与Caveolin-1表达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对人前列腺癌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为临床上前列腺癌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Caveolin-1在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和PC-3m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目的:研究人前列腺癌PC-3和PC-3m细胞中Caveolin-1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分析Caveolin-1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Caveolin-1过表达在PC-3m具有高侵袭性和转移性中的作用,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基因治疗提供新靶点。方法:以人前列腺癌PC-3和PC-3m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7-PCR)、Western blot法检测Caveolin-1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1.人前列腺癌PC-3和PC-3m细胞中均有Caveolin-1mRNA的表达,PC-3m细胞中的Caveolin-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C-3细胞,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2.人前列腺癌PC-3和PC-3m细胞中均有Caveolin-1蛋白质表达,PC-3m细胞中Caveolin-1蛋白质表达量较PC-3细胞增加,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PC-3、PC-3m细胞中存在Caveolin-1mRNA及蛋白质表达。2.Caveolin-1过表达可能与人前列腺癌的侵袭和转移有关。3.Caveolin-1可作为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的一个靶点。第二章辛伐他汀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研究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对人前列腺癌的作用及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PC-3细胞的增殖;Hoechst 33258染色后荧光显微镜法观察PC-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并计算凋亡核百分率;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Caspase活性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半胱天冬特异性蛋白酶-9,8,3(Caspase-9,8,3)的活性;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Caveolin-1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1.辛伐他汀可显着抑制PC-3细胞的体外增殖,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2.Hoechst 33258染色显示PC-3细胞经辛伐他汀(20μmol/L)分别处理24h和48h后,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变化表现为凋亡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镜下细胞核呈致密浓染或碎块状致密浓染。FACS检测结果显示,20μmol/L辛伐他汀处理12h、24h、48h后的凋亡细胞数分别为14.81±1.08%、23.42±2.33%、40.77±4.06%。PC-3细胞分别经10μmol/L、20μmol/L、40μmol/L辛伐他汀处理48h后,凋亡细胞数逐渐增多,凋亡核百分率计数分别为(11.20±3.33)%,(31.20±3.08)%,(56.24±4.50)%。FAGS检测结果显示,10μmol/L、20μmol/L、40μmol/L辛伐他汀处理PC-3细胞48h后的凋亡细胞数分别为17.26±1.44%、32.45±2.56%、60.47±3.98%。PC-3细胞经辛伐他汀(20μmol/L、40μmol/L)处理12h后,Caspase-9,8,3的活性显着增加。3.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显示10μmol/L、20μmol/L、40μmol/L辛伐他汀处理48h后Caveolin-1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均降低。结论:1.辛伐他汀能明显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体外增殖。2.辛伐他汀可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发生凋亡。3.辛伐他汀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及诱导PC-3细胞凋亡可能与降低Caveolin-1的表达有关。4.HMA-CoA还原酶抑制剂为临床上前列腺癌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杨永长[10]2006年在《辛伐他汀对K562细胞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1.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处理K562细胞24h,48h,72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2.联合应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光学显微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辛伐他汀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 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辛伐他汀联合MIT对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辛伐他汀作用K562细胞24h,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3.辛伐他汀处理K562细胞48h,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突变P53,PCNA蛋白表达。4.辛伐他汀作用K562细胞48h,72h,利用分光光度法和PCR-ELISA法分别测定caspase-3,-9活性和端粒酶活性。5.辛伐他汀作用K562细胞72h,采用RT-PCR测定c-myc,c-jun, Bcl-2, Bax, survivin, cyclinD1, E2F1, MAPK1, hTERT, p21, p27 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hTERT mRNA的表达。6.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辛伐他汀作用K562细胞后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1.辛伐他汀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 AnnexinⅤ-FITC/PI双染法检测结果显示,5μmol/L, 10μmol/L,20μmol/L辛伐他汀作用K562细胞48h能诱导其凋亡,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00±0.13)%,(6.24±0.18)%和(9.41±0.22)%,

参考文献:

[1]. 胆固醇合成抑制剂Lovastatin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作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 国风. 苏州大学. 2001

[2]. 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他汀对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张雪玲. 第叁军医大学. 2002

[3]. 美伐他汀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其放化疗增敏作用[D]. 郭丽萍. 河北医科大学. 2007

[4]. lovastatin和功能性红曲对D6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研究[D]. 陈建澍. 浙江大学. 2002

[5]. 恶性血液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及HMG-CoA还原酶活性的研究[D]. 于洁. 青岛大学. 2008

[6]. 洛伐他汀抑制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生长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 杨晓领. 苏州大学. 2009

[7]. 辛伐他汀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影响[D]. 张旭辉. 苏州大学. 2011

[8]. 氟伐他汀对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赵丽艳. 吉林大学. 2008

[9]. 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Caveolin-1基因的表达及辛伐他汀的干预研究[D]. 廖海球. 中南大学. 2007

[10]. 辛伐他汀对K562细胞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 杨永长. 重庆医科大学. 2006

标签:;  ;  ;  ;  ;  ;  ;  ;  ;  ;  

胆固醇合成抑制剂Lovastatin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作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