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分层递进教学的动态实施_分层教学论文

论分层递进教学的动态实施_分层教学论文

试论动态地实施分层递进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对学生的差异,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分层递进教学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策略,能比较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每一个学生的提高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发现,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影响学生的有效学习。如:分层中给学生“贴标签”而导致的消极影响。因此,在分层递进教学实践中,切忌以静止观点看学生,既要看到差异,也要同时看到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学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动态的观点实施分层递进教学过程。

以动态的观点实施分层递进教学,体现在组织分层、目标分层、合作学习、信息反馈、练习分层、评价过程等方面。特别是在实施分层教学后,应及时根据信息反馈进行动态的调整和动态的评论。

为了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我们在实践中常采用分层而不定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自主认定恰当的分层目标。如,在数学课“人民币的认识”教学中,有一位B层学生,由于经常帮助家长买东西,因此对人民币十分熟悉,在目标认同中,这位学生选择了C层学习目标,显然这符合该生实际,也有利其递进。

学生在完成上一层次数学目标时,将会有一种极大的成功感,并在自我学习目标认同中,重新定位。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某种机会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得以施展以及得到别人承认所带来的激励作用。采用分层而不定层,让学生自主选择分层目标,学生在目标达成中看到自己的潜能,也使一些学生找到了自信、激发学习动机。这样的分层,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个人的抱负水平,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潜能。因而,以动态的观点来看待目标分层,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一、合作学习中的动态观

教育社会学认为,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有可能和地位与自己平等的人一起讨论,在某些问题上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正是掌握信息,内化组织与观点的重要条件,而且,只有当学习成为学生自主(而非自流)性活动时,师生之间才会产生真正的双向联系,产生有效的沟通。

在分层递进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全班学生编成若干个异质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的人员组合通常考虑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构成,常也以此来安排座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指导学生通过互助合作来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与互动,拓宽思路,深化认识,实现差异互补,提高学习质量。在群体交流与互动中,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

利用差异、开发资源。由于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家庭社会背景,有着不同的知识经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同学生的这些各具特点的背景与经验,形成了一种差异资源,这是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四人异质小组的合作学习,可以为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供机会,教师应充分利用这种差异资源,在小组互动中实现每个学生的递进。

如,在自然常识“镜子”教学中,教师用铝板代替镜子,让同学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出凸透镜和凹面镜,并在组间展开竞赛。观察发现,在一个异质小组内,一位A层同学以灵巧、娴熟的动作,很快制成了一面凸透镜。接着他马上去指导同组的C层、B层同学。这一组,在合作互动中,很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可见,学生个体在互相合作学习中,扩大了知识面,学生之间的差异,成为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在互动中,学生有机会展示各自的长处,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在得到别人的指导、帮助,受到他人智慧启发的同时,用自己的知识、技能、智慧去指导、帮助别人。这种差异资源的可利用性,体现了合作学习中的动态观。

二、信息反馈中的动态观

课堂教学中的反馈通常是指教师对学生“学”的信息的反馈和学生对教师“教”的信息的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学生根据教师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因此及时的信息反馈,实为一种动态的调节过程,使师生的互动更趋融洽。

1.相机调整即时信息

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及课后的练习中,及时收集信息,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教师对每个层面、每个学生的变化情况获得了解,及时反馈,从而给以恰当的点拨、指导,学生也在各种信息的交流互动中,调控自己的行为,扬长补短,实现递进。

当分层目标提出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应把握进度,尤其在各层学生的学习信息反馈中,教师要能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对超层行为给以及时的鼓励,使学生在动态的信息反馈中,获得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发现分层目标在实施中与学生的学习有距离,那么教师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信息反馈情况作适当地调整,以能更好地使教适应学生的学,以教来促进学生的学,以教来激发学生的学,在动态的反馈中,实现递进。

2.密切关注异常信息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教师在获取整个信息同时,对一些异常信息要有选择的加以关注,及时给以反馈调整。

在群体教学中,一些学习困难学生(大多数处于A层),常会出现一些与集体教学不同步的现象。他们中有些学生往往会出现因为不懂而不认真听课,因为不认真听课而更不懂,形成一种恶性循环。怎样使这些学生的学习进入有效学习的良性循环?不少教师在实验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有的教师将这些学生座位调至教室中间一、二排,有的采用T字形座位排法,让这些学生与教师保持较近的距离,方便教师对这些学生的学习信息给以及时反馈。也有的教师因人而异,在反馈中,鼓励递进。如,有一位初中预备班学生原先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业水平较差,被分在A层。经过一段实践的分层施教后,该生转变了学习态度,学业水平接近B层,教师在学生的信息传递中,及时筛选出变化信息,发现了学生的学习潜力,为强化他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让他提前升层。该学生很受鼓舞学习变得更自觉、主动了。不多久,当他的学业水平真正达到B层时,他笑着对老师说要向C层进军。可见,分层而不拘泥于层,这种动态的信息反馈,有助于学生的递进。

3.适时运用层组互动

一个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及最近发展区总体是相对稳定的。但学生又是极具潜力的,在某种情况下会有异常现象。因此,分层教学中的反馈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学生的发展有时会有起伏,教师可利用层组互动反馈来进行调控。如,一位B层学生,由于过度自满,对学习不以为然,在几次的练习中,成绩不理想,虽然还没降到A层水平,但教师深知该生自尊心强且十分要强。于是教师就其近期学业水平下降为由找他谈话,并告诉他暂时把他降为A层。这一临时变动举措,对该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使之产生焦虑。从心理学角度看,适度的焦虑水平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后,其学业水平有所上升,教师抓住契机,及时表扬,又将他升为B层。由此也使全班同学从中吸取教训,在层组互动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教学反馈中,也必然应呈现一种有差异的、动态的信息反馈,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递进。

三、评价过程中的动态观

评价是依据测验目的和测量结果对学生行为变化或倾向变化给予价值判断的系统过程。

在分层递进教学中,其教学评价是以分层目标作为评价标准,是一种目标参照性评价。不少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学校,在测试中常采用分层试题和结构评分。根据每一层面的教学目标,设置相对应层次的试题。通常以基础层A层的教学目标为100分,在此基础上加相应的分值,即可能出现A分、A+B分、A+B+C分,……从测试的实际效果看,以这样的试卷实施测验,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每一层面学生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

有的学校对任一层次的学生只要达到各自的奖励标准,都给予同考同奖,有超层的,更给以奖励。通过动态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如:在四年级一堂作文指导课中,一A层学生不仅对物体的外形描写具体,并且将心理活动写得比较合情合理。教师请她介绍作文后,当场给以评价:今天这位同学的作文已经达到B层要求,并且接近C层水平,希望再继续努力。全班同学对她投去赞许的目光,在教师的肯定,同学的羡慕中,这位学生在学习上的劲头更足了。在一些低年级实验班,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采用“五角星”奖励的办法。学生做对了题,教师给以五角星奖励,并在一个阶段后进行评比。通过外部的奖励,实施动态评价。

在分层递进教学中,分层是手段,递进才是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价中,既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相应的层次上达到学习目标,更要注重学生发展的可能性,采用动态评价,开发其潜在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鼓励学生在完成各自所需达到的教学目标同时,尽自己努力去完成高一层次的学习。有研究表明,外部奖励的适当运用,不仅有助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可以促进其内部动机的发展。因而,教学过程中的分层评价,不能仅仅着眼于某个学生在何层面上,更要以发展的观点进行动态评价,充分挖掘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以激励的方法,给学生以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同学的赞赏中,充分发现自我,从而更好地发展自我。

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对其本身我们也应该用一种动态的观点来看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升层或降层,不能作为一种单纯的奖励或惩罚的手段,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将教学设置在其最近发展区水平上,促使其递进。分层是手段,递进才是目的。

标签:;  ;  ;  ;  

论分层递进教学的动态实施_分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