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论文_尹长玲

尹长玲

(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内分泌科;山东淄博255400)

摘要:在当前临床治疗糖尿病过程中,胰岛素注射是经常使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基于此,我们应加强关注长病程、长期使用胰岛素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老年患者,做好身心护理,取得疾病最佳治疗效果。文章以临床治疗患者的实际统计数据为出发点,对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关键词:糖尿病,2型;胰岛素;心理过程

前言

皮下注射是胰岛素应用的主要方式,特别是笔式胰岛素注射器,因随身携带及注射计量准确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使用,但使用不当可出现严重副作用如低血糖、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和感染等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此外,部分患者对使用胰岛素有认知误区(如担心成瘾等),导致患者心存疑虑,已有研究显示,初次使用胰岛素患者存在心理抑郁或焦虑状况,但较长时间使用胰岛素治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目前未见国内文献报道。本文分析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初次使用和较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者的心理状况变化,了解胰岛素治疗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明确护理干预方向,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在北大医疗鲁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标准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80例患者分为A组(住院初次注射胰岛素组)和B组(入院前已接受胰岛素注射组),所有患者神智清楚,自主表达能力良好。

1.2 研究方法

1.2.1一般资料调查表

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医疗保险形式、病程、有无并发症等。

1.2.2 心理状态评定工具及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anxietyscale ,SAS) (self ratinganxietyscale ,SDS)

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每个量表均包括20个项目,每项4级评分:“1”、“2”、“3”和“4”分分别表示“没有或很少有”、“小部分时间有”、“相当多时间有”和“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有”。将20项评分相加获得的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计为标准分,<50分、50~59分、60~69分和≥70分别为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或抑郁。调查者向每例受试者详细解释各调查项目,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由患者本人或专科护士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协助进行测试。

1.3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输入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间的组间比较分别采用2检验和t检验,变量间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A组(41例)患者为本次住院开始使用胰岛素,B组(39例)患者纳入研究时已用胰岛素时间24(12~60)月,2组患者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见表1,并发症及家庭经济情况比较见表2,统计学分析显示,上述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

表1 2组患者间性别构成、年龄、病程的比较结果(x±s)

表2 2组患者糖尿病并发症及家庭经济状况的比较

2.3 SAS和SDS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分别将SAS及SDS与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年龄、病程、胰岛素注射时间及患者经济状况)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年龄、病程及胰岛素注射时间分别与SAS及SDS分值成显著正相关,见表4。

表4 SAS、SDS影响因素的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

3.讨论

本研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表SDS(中国修订版)测试39例较长期使用胰岛素注射患者及41例初始胰岛素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并做比较。SAS和SDS表是由Zung编制于1965年,为美国教育卫生福利部推荐的用于精神药理学研究的量表之一,使用简便,临床应用较广泛。

目前此类研究较多,如: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延缓糖尿病的恶性进展,及时有效心理支持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改善不良情绪及提高胰岛素治疗依从性,认知行为疗法能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个性化治疗方案协助缓解胰岛素患者的精神抵抗等,这些研究结果均显示,心理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有效,对有效控制血糖及提高整体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胰岛素注射是侵袭性治疗手段,注射时间越长,患者痛苦越大,发生注射部位不良反应(如出现瘙痒、红肿、硬结、脂肪萎缩、纤维增生及橡皮样病改变等)的机会越多,躯体损害加重,致使负性情绪增加,焦虑、抑郁症状加重。此外,胰岛素治疗费用相对口服药物价格昂贵,部分患者担心长期治疗的费用,且注射时间宜餐前进行,影响正常生活及社交,使自尊下降,有报道此类负性体验致患者产生心理抵触,影响心理健康及治疗依从性。随病程延长,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慢性并发症逐渐增多和发展,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焦虑抑郁发生与慢性并发症呈正相关已有研究报道。中老年患者因生理状况下降,社会阅历中负性生活事件多,现代空巢家庭及相对滞后的社会保障,导致来自社会家庭支持少,这些对患者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有证实,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注射胰岛素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不仅较初始注射者严重,而且,前者的SAS与年龄、胰岛素注射时间呈显著正相关,SDS与病程及胰岛素注射时间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肯定年龄、病程及胰岛素注射时间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4.结语

根据本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对初次注射者,应加强胰岛素注射必要性教育,利用病房有利条件,在责任护士一对一演示指导下,实现自我操作,对胰岛素储存、不良反应预防,注射注意事项宜重点交代,强化安全注射和自我管理重要性宣教;对长期接受胰岛素注射者,因随时间延长,焦虑及抑郁症状逐渐加重,应密切注意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因人而异护理措施。家庭是患者疾病延续治疗主要场所,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是心理健康保护因子,有助于患者舒缓压力,对糖尿病心理状况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对中老年患者建议子女多探视,发挥亲情或血缘关系的相互信任,创造良好的院外治疗环境,因此,还需要做好患者家庭成员健康教育,指导家属共同参与健康维护。

参考文献

[1] 郑宝玲.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疗糖尿病的护理风险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24):3833.

[2] WengJ,LiY,XuW,etal.Effectofin ten siwe insulin the rapyonbeta cell function and glycaemiccontrolinpatients with newlydi agnosedtype diabes:amulti centrerandomised parallel grouptrial[J].Lancent.2008,371(9626):1758-1760

WengJ,LiY,XuW,etal.Effectofintensiveinsulintherapyonbetacellfunctionandglycaemiccontrolinpatientswithnewlydiagnosedtype2diabetes:amulticentrerandomisedparallelgrouptrial[J].Lancet,2008,371(9626):1753-1760

论文作者:尹长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  ;  ;  ;  ;  ;  ;  ;  

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分析论文_尹长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