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MountainScience》2011—2017年载文作者及被引情况分析论文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1—2017年载文作者及被引情况分析

王 洋

摘 要 目的:对2011—2017年间《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载文作者及被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载文作者的国家、机构分布、被引情况等信息进行统计。结果:得到载文量和被引量的时间分布、作者的国家地区和所属单位分布、核心作者的数量及被引情况。结论:《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的发文数量及出版周期合理;作者国际化程度高,不同国家科研水平参差不齐,论文被引情况有差异,全面反映山地科学领域的国际研究状况;有相对稳定的核心作者、作者群。从编辑的角度对期刊的作者来源与被引情况进行论证,以期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载文;作者;国际化;核心作者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JMS)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主办的国际性全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山地科学研究的成果,刊发山区环境、生态、灾害、资源和山区发展相关的研究型和技术型论文。JMS创办于2004年,先后被包括SCI在内的20多个国际国内重要数据库收录。目前,JMS的编委、科学编辑、作者和审稿人来源于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期刊订阅机构覆盖了全球近7 000家科研院所,学术引证指标逐年稳步上升,已成为在山地科学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性学术期刊,是我国山地科研人员向国际展示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Web of Science检索平台中SCI数据库的收录的2011—2017年间JMS载文为统计对象,分析作者及被引情况,从侧面反映山地科学的发展水平,并对该刊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闽北多山,从武夷山脉绵亘省境西北,向东北延伸与仙霞岭对接,是福建与江西,浙江之间的天然分水岭,山丘遍布,平原狭窄,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有良好的逐层地形发育。主山脉和支脉中分布有许多呈长条状的山间盆地和谷地,成为闽北人民定居的乐土,河流是闽北古村落间最主要的交通要道,河床普遍呈现河谷型盆地和河曲型峡谷相间排列的态势,从而形成大小村落间的秩序分布。

1 载文及被引情况的时间分布

JMS 2011—2017年7年共出版54期,载文929篇。2011年由季刊转为双月刊,除2012年发文量小幅下降,发文数量逐年增加;2016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发文周期缩短。相比2011年,发文量涨幅105%。载文量增多,期刊传播的信息量增大,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读者,提升影响因子[1]。由于论文从发表到被引用有一定的时滞,论文的引用高峰一般出现在2~5年以后[2],因此论文被引数据统计时间为2011—2018年,以保证所有年份论文被引用的时间≥2年。

2011—2017年载文的篇均被引频次随时间波动下降,2013年载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最高、零被引论文比例最低,载文质量明显提高,并非论文发表越早,篇均被引频次越多,论文的质量是决定被引情况的核心因素。2014年载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与2012年相近,但零被引论文比例小于2012年,证实了论文的质量有所上升,受关注程度提高。2013—2017年载文的发表时间较短,没有被充分引用,因此篇均被引频次下降,零被引论文比例逐年上升(表1)。

表1 2011—2017年JMS载文及被引情况表

3)JMS的发文机构中,中科院寒旱所、北京师范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高被引论文较多;兰州大学、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的零被引论文较多;高被引论文作者涉及的发达国家更多,零被引论文涉及的发展中国家更多。通过分析高被引与零被引论文的发文机构与国家,指导编辑组稿约稿。

表2 2011—2017年JMS载文篇均被引频次的年际分布

2 作者分布及被引情况

2.1 载文作者的国家分布及被引情况

期刊作者是否具有国际性,是期刊国际化程度的最直接的指标[3]。国际论文指中外作者合作的论文及国外作者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国际论文的比例高,说明我国科技期刊对国外的研究者有很强的吸引力。2011—2017年总共载文929篇,篇均被引频次为4.82;中国作者发文476篇,篇均被引频次为4.99;国外作者发文310篇,篇均被引频次为4.24;中外合著论文量为143篇,篇均被引频次为5.76,国际论文的比例约为49%,表明JMS在国际山地科学领域受到了关注。中外合著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明显高于平均值。

本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影响力,美国的篇均被引频次最高,韩国最低;“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的刊文量较大,伊朗的篇均被引频次最高,巴基斯坦最低。印度发文量居首,但篇均被引频次却明显低于平均值。刊文量居前10位的机构,依次为韩国森林研究所、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印度国家喜马拉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尼泊尔布汶大学、德国汉堡大学、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伊朗德黑兰大学、亚洲理工学院、伊朗伊斯法罕工业大学、雅典国立工业大学。其中6所机构位于亚洲,主要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科技合作的加强。以中国科学院为例,2016年部署了对外合作重点项目“一带一路”自然灾害及其风险防控,在中巴、中尼等区域展开研究工作,举办国际会议、科技培训班,招收沿线国家留学生、访问学者,快速建立与发展中国家间实质性的科研合作关系[4]

310篇国外作者的论文中,按发文量从多到少依次排列,前10个国家为印度、美国、韩国、伊朗、意大利、德国、日本、尼泊尔、巴基斯坦、法国。载文作者存在地区差异,论文被引情况也存在差距。各国篇均被引频次依次为3.482、7.880、2.281、7.074、5.555、4.741、5.591、6.231、3.333 和 5.818。JMS发文量较多的国家分为两部分,科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与中国合作密切的发展中国家。

通过对盐胁迫下水稻基因芯片数据分析以研究水稻在转录水平上的调控机制。研究发现水稻在盐胁迫时,可通过诱导和抑制转录因子的表达来提高自身抗盐能力。但同时,也发现水稻耐盐机制调控是个复杂的过程,并不是由单个转录因子引起的,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转录调控共同调节的。因此,本研究可为筛选耐盐水稻品种提供信息支持。

143篇中外合著论文中,发文量前10个国家为美国、加拿大、英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德国、日本、新西兰、奥地利、法国。篇均被引频次依次为 4.917、3.231、3.625、5.333、4.333、2.143、3.714、10.143、6.250和8.000。中国和科技发达国家的合作较多,与美国的合著论文数量居于首位;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合著论文数量较少,尼泊尔、巴基斯坦的合作相对较多,印度、伊朗在JMS的发文较多,与中国却没有合著论文。中国与新西兰、奥地利、法国、尼泊尔的合著论文篇均被引频次明显高于平均值,但与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巴基斯坦的合著论文篇均被引频次较低。

2.2 高被引与零被引论文的作者分布及被引情况

核心作者是指发文量较多,对期刊影响较大的作者集体[5]。根据普赖斯理论,核心作者发表论文数的计算公式为M=0.749(Nmax)1/2,式中Nmax为所统计年限内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的论文篇数。2011-2017年,JMS核心作者发表论文数M为3.5篇,按取整原则,2011—2017年发文量≥4篇的作者为核心作者。929篇论文共涉及6321个作者,核心作者人数为259人,占所有作者人数的4.1%。核心作者比例不高,涉及474篇论文,篇均被引频次为5.65,高于全部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在核心作者中,2011—2017年JMS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作者分别是黄润秋、崔鹏、许强、胡凯衡、朱波、陈晓清、刘时银、唐川、邓伟、何思明。其中,黄润秋专注研究地质过程分析和变形理论控制相结合为特色的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和方法体系。崔鹏致力于泥石流形成、运动和成灾机理、泥石流预测预报及灾害防治方面的研究。许强主要从事滑坡灾害的评价、预测及防治处理研究,已对我国数十起大型滑坡进行了成功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他们是山地科学方面的领军人物,在山地科学领域发挥着导向作用。2011—2017年,大部分核心作者的研究呈连续性,不间断地向JMS供稿,大部分论文是针对重大灾害事件2008年“5·12”汶川地震及震后次生灾害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当一篇论文单独出现时,不能反映学科的发展规律,当大批论文形成的文献流,才能出现规律性变化。核心作者群是形成文献流的骨干力量。他们发挥着向导作用,不断地将学科研究推向新的水平[6]

联:奶糖味润唇膏让“国民奶糖”大白兔又火了,应时而变的大白兔联手美妆跨界设计产品,让老字号“国货”成就“国潮”。

2)JMS作者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在欧美等科技发达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有一定的影响力。不同国家科技发展水平不同,论文质量存在差异,被引情况不同,更能体现山地科学的国际发展现状。期刊只有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兼顾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与欧美等科技发达,有针对性地进行期刊宣传、组稿约稿。

3 核心作者群及被引情况分析

根据二八定律,确定2011—2017年的载文中,总被引频次前20%的高被引论文共有186篇,被引频次为全部论文总被引频次的59.54%。其中,国内作者发文96篇,涉及157个机构,前10位为中国科学院、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寒旱所、中科院地理所、成都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国外作者发文51篇,涉及217个机构;中外合著论文39篇,涉及135个机构。国际论文约占48.39%。

2011—2017所有论文的作者机构分布,有中国科学院署名的论文325篇,篇均被引频次5.717;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署名的159篇,篇均被引频次5.855;中国科学院大学署名的论文145篇,篇均被引频次5.386篇。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是JMS的主办方,也是最大的作者群。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寒旱所、新疆生态所的发文量也较居于前列。说明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在山地科学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较多,质量较高,对于提高JMS的影响力起了很大作用。丰富地展示每个版块的内容。缩短出版周期,抢占报导科研成果的先机,提高科技传播的速度。目前JMS的载文量与出版周期值得继续保持,有利于稳步提升影响因子。

截至2018年12月底,零被引论文共计180篇,占论文总数的19.38%。国内作者发文为88篇,前10位为中国科学院、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地理所、兰州大学、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国外作者发文71篇,涉及203个机构;中外合著论文21篇,涉及64个机构。国际论文约占51%。

中科院寒旱所、北京师范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属于高被引论文发文较多的机构,但零被引论文较少;兰州大学、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的零被引论文较多,但高被引论文较少。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涉及36个国家,其中发达国家22个;零被引论文涉及37个国家,其中发达国家为17个。高被引论文的作者涉及的发达国家更多,零被引论文涉及的发展中国家更多。如南非、孟加拉国、不丹、智利等国家均出现在了零被引论文国家,而新西兰、西班牙未出现零被引论文,只有一定数量的高引论文。不同国家、地区科技发展水平不同,学术水平参差不齐,但期刊论文作者地区分布的越广,越能较全面地反映山地科学领域的国际研究状况,扩大期刊的影响力。

2011年的载文在正式发表2年后(包括发表年),篇均被引频次大于1;2012年的载文在正式发表3年后,篇均被引频次超过1;2013年的载文在次年,篇均被引频次超过1,在2018年(发表时间窗为6年)超过了2;2013年以后的载文,在次年篇均被引频次超过或接近1,论文每年的篇均被引频次随时间增长的速度明显较2011年、2012年要快。2011—2015年虽然都是双月刊,发文量逐年呈增多趋势,更多的文章会吸引更多的读者,提高被引次数。2016年是JMS变为月刊的第一年,次年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未超过1,2017年的载文次年篇均被引频次达到了1.5。证明缩短发文周期,增加发文量有助于提高论文的被引率(表2)。

4)JMS核心作者的比例不高,篇均被引频次高于平均值。部分核心作者是山地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连续向JMS供稿。期刊的主办方中国科学院、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是最大的作者群,发表的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明显高于平均值。编辑应该加强服务意识,与核心作者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掌握核心作者的情况和动态,抢占重大科技成果发表的先机。

4 结论

对《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11—2017年载文、作者及被引情况的分析表明:

1)JMS刊载山地灾害、山区环境、山区发展和地质工程4个板块的内容,载文量的增多有利于

在上述实验基础上,通过仿真方法生成三通道SAR系统单个多普勒单元的512个距离门的杂波数据,并在其中添加3个动目标信号,分别位于第127,255,384距离门。随后,采用本文算法及原有SAR-STAP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在图7中给出了杂波抑制结果。此次仿真中,目标信噪比设为20 dB,其他参数同前,所有结果均为500次Monte-Carlo实验的平均值。

SAE可克服传统神经网络容易陷入过拟合的缺点,预训练中使特征提取更具有普遍性,而Softmax分类器可以使概率分布更接近标准结果,交叉熵损失减小。故采用SAE进行特征选择和降维,而后使用Softmax分类器进行分类,整个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安梅.科技期刊的主要影响力指标的波动与期刊载文量的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5):711-714.

[2]武夷山.中国论文数量世界第二 3 5%以上从未被引用[EB/OL].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9/269924.shtm,2012-09-26.

[3]赵俊,余琨,陈灿华.中国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现状与策略[J].编辑之友,2012(10):45-47.

[4]崔鹏,邹强,陈曦,等.“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J].中国科学院刊,2018,33(S2):38-43.

[5]李文以.《档案管理》1995-2005年核心作者群分析[J].档案管理,2006,24(4):48.

[6]金伟.《编辑学报》1995-2004年载文作者群统计分析[J].编辑学报,2006(2):78-80.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9-0005-03

作者简介: 王洋,编辑,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科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研究方向为山地灾害。

标签:;  ;  ;  ;  ;  ;  ;  ;  ;  

《JournalofMountainScience》2011—2017年载文作者及被引情况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