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苎麻红麻新品种的选育是有益的_苎麻论文

这对苎麻红麻新品种的选育是有益的_苎麻论文

苎麻红麻成新贵 选好品种有效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红麻论文,苎麻论文,成新论文,效益论文,品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来麻价上涨,每公斤红麻价格为3.6~4元,每公斤苎麻价格涨至10元,有的麻农仍存在惜售心理。笔者在此提醒麻农朋友,价格上涨,不宜大面积扩种苎麻和红麻,以免造成新一轮麻贱伤农。种植苎麻和红麻要想获得高效益,选好品种是基础。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近年来已成功地育成系列麻类新品种或新组合,现将诸品种的优良特性介绍如下:

苎麻新品种

中苎一号 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用杂交育种方法选育出的一个优质、高产、多抗苎麻新品种,已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叶片圆形,叶面皱纹多且均匀。前期茎生长点微红色,麻株挺拔,茎秆粗壮,叶片夹角小,分布均匀,光合效率强,群体结构光能利用率高。分蔸能力强,发蔸快,脚麻少,耐肥能力和抗逆性强。原麻青白色,锈脚少,品质优良。适于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种植。全生育期193天,其中头麻81天,二麻49天,三麻63天,雄蕾现蕾期为9月上旬,雌蕾现蕾期为9月中下旬。

年均纤维产量为每亩220公斤左右,比对照“芦竹青”增产约35%,纤维细度头麻约2200支,三季平均为1900支以上,达到纺织高档纺织品的要求,是今后苎麻新品种推广的首选品种。

该品种栽培密度为:无性繁殖种苗每亩2000~2200株,有性繁殖种子育苗每亩栽4000~6000株,施足底肥,适施追肥。注意开沟排水防渍和搞好冬培。

圆叶青 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采用辐射育种技术选育成功的高产、优质苎麻新品种(又名湘苎二号,原编号75-10)。曾获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被列为农业部重点推广品种。

该品种生长势强,植株粗壮,无效株很少。根型属深根丛生型。一般亩产为20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250~300公斤。原麻青白色,锈脚短,风斑、病斑极少,手感柔软,外质优良。年平均单纤维支数达1800支以上,适宜纺高档产品,现已成为高档名牌衬衫“益鑫泰”的主要原料。

“圆叶青”抗风、耐旱、耐低温、耐霜害,抗根腐线虫病、花叶病和炭疽病能力强。适应性广,在我国主产麻区的山地、丘陵、滨湖平原的各类型土壤种植,均获得高产、优质。高产栽培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土壤,注意肥料搭配和增施肥料。开沟排水,避免渍水。

7469(湘苎五号) 采用核诱变高新育种技术选育而成。该品种叶片近圆形、绿色,叶面皱纹多,叶柄短,着生角度小,黄绿略带微红色,雌花红色。株高160厘米左右,茎粗1.06厘米左右。群体整齐,有效株率高。蔸型紧凑,根系发达入土深,发蔸快,属深根丛生型品种。茎生长顶端略呈下凹是其明显特征。中熟,全年生长天数196天左右。雄、雌蕾开花期为9月下旬、10月上旬,种子成熟期11月底至12月初。产量高而稳定。大面积平均每亩产量190公斤。原麻细软,纤维支数平均1900支左右,适纺高档产品。具有较强的耐旱、抗根腐线虫病、炭疽病及区域适应广等特性,适宜在长江流域麻区的山区、丘陵和滨湖平原区的红壤、黄壤、沙壤、紫色土种植。滨湖平原栽培时,应注意防风和开沟排水。

湘苎六号 (79-20)中国农科院麻类所从黑皮蔸种子后代优良单蔸培育而成的新品种。株型紧凑,生长势强,生长整齐,三季麻纤维每亩产量150公斤以上,三季麻平均纤维细度在2000支以上,抗苎麻花叶病,耐旱,抗风。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风和适应性广等综合优势。

红麻新品种新组合

红引135该品种1998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品种为裂叶极晚熟类型,苗期茎秆淡红色,生长后期茎上部红色、中下部淡红色,叶柄淡红色。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优质、种性稳定,正常营养生长期不早花、耐肥抗倒伏、适应性广。纤维亩产223.9公斤,比对照青皮3号增产18.8%;干茎亩产1138.4公斤,比对照增产16.6%。该品种从1998年始,被定为河南、安徽、浙江、广东更新换代新品种。

中红麻10号(原名KB2) 该品种茎绿色,裂叶。在长江流域及以北麻区种植,开花期为10月上、中旬。其主要特点是群体补偿能力强,适应性广,有效株数多,抗倒、抗病性强。在湖南、安徽及全国红麻新品种区域中亩产纤维240~300公斤,干茎1200~1700公斤。是纺织、造纸兼用的优良品种。

中红麻11号(KB11) 该品种苗期茎浅红色,裂叶,晚熟,不早花。其主要特点是抗病、抗倒性强,后期有效株数多,植株高大粗壮、适应性广,稳产性好。纤维产量一般亩产为250公斤。高产每亩可达340公斤,亩产干茎1100~1800公斤。在1997~1998年全国红麻新品种区域中比对照粤74-3增产15.8%,居首位。是纺织、造纸兼用的优良品种。已通过品种审定。

中杂红305 该组合一、二代苗期茎青色,裂叶,晚熟。其特点是生长速度快,有效株数多,植株高大粗壮,抗病、抗倒性强。在全国区试和生产示范中,比新对照74-3增产25%以上,其F2代比青皮3号增产30%以上。一般春播亩产纤维30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370公斤。春播亩产干茎1300~2000公斤,属超高产型组合。杂种一、二代突破性的大幅度显著增产为杂交红麻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保障。其制种方法已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94103929.3)。

湘红优116 该组合杂种一、二代茎青色,掌状裂叶,晚熟。其特点是高产、优质、抗病、生长整齐一致、有效株数多、出麻率高和单株纤维重。该品种杂种一、二代均可利用。在全国各地多点试验,杂种一代纤维每亩产量320公斤,杂种二代每亩为295公斤。

联系电话:0731-4467066

标签:;  ;  ;  ;  

这对苎麻红麻新品种的选育是有益的_苎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