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市发展酿造高粱助推乡村振兴与产业脱贫论文

山西大同市发展酿造高粱助推乡村振兴与产业脱贫论文

山西大同市发展酿造高粱助推乡村振兴与产业脱贫

孙拥军1,张 春2,马连升2,陈 阔3,庞学琴3

(1.山西大同市农业科教仪器服务部,山西 大同 037000;2.山西大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山西 大同 037000;3.山西大同市种子管理站,山西 大同 037000)

摘 要 :该文在论述酿酒、酿醋等酿造行业主要作物高粱的经济与社会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政府推动实施有机旱作及产业集群战略研究,强化宣传引导,推进全产业链开发,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使种植户安心生产等举措的实施,进一步促进大同市酿造高粱有机旱作与循环农业产业的发展,并加快落实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 酿造高粱;有机旱作;循环农业;订单农业;产业脱贫;大同市

一、高粱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1、高粱栽培历史悠久

高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的和谷类作物之一,现在是全球第五大谷类作物[1],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且栽培地域广泛。

2、高粱的主要经济价值

高粱是C4 作物,具有较高的生物学产量,据综合评价,高粱的综合利用效益比小麦、水稻、玉米、大豆高出70%-300%[2]。高粱曾经是全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全国白酒与食醋行业最重要的原料,秸秆还是造纸的优质原料,酒糟与秸秆在养殖业和食用菌产业中也会得到充分利用,牲畜粪便与菇渣还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高粱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理想载体。

3、高粱对大同市农业的重要作用

(1)高粱的生物学特性适合大同市土壤气候条件

高粱是山西省的重要旱粮,年种植面积约占全国高粱种植面积的1/10[3]。大同市耕地面积564 万亩,其中旱地面积336 万亩,占60%,是传统的旱作农业耕作区。山西省盐碱地较多,其中大同盆地面积最大,大同市有盐碱耕地约70 多万亩[4],大同市高粱属于北部春播早熟区大同盆地平原山丘地区。

(2)符合并具备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基本条件

山西省酿造产业集群优先需要发展的自然是酿造高粱原料。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加快构建从标准、规划、政策、技术、主体培育等方面促进酿造高粱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支撑体系。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积极推广高粱籽粒与秸秆饲用及栽培食用菌的应用技术,使高粱的籽粒与秸秆以及酒糟菇渣等废料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对接科研院所,开发高粱米、高粱食品添加剂等功能产品,同时针对全国造纸原料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的特点,结合高粱作物特性,科学利用草类原料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资源化技术,积极研究发展环保造纸产业。

大同市处于山西北部,贫困乡村及贫困人口大都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要收入来源,有种植高粱的传统习惯;许多县区有一定规模的酒厂,比如天镇、浑源等;该区域也有许多具有独特风味的酿醋企业;高粱秸秆还可以在发展食用菌与养殖业中得到充分利用。因此重视发展酿造专用高粱符合该地区产业发展特点,对大同市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镰刀湾”区籽粒玉米的调减及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①对于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MELD评分是评估肝移植的主要参考指标,MELD评分在15~40分是肝移植的最佳适应证[56-61]。

二、发展举措

1、政府推动实施有机旱作及产业集群战略

近年来,山西省把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作为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力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力图走出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要挖掘山西省悠久的酿酒、酿醋文化传统和独特的生产工艺,打造酿品及功能饮品产业集群;加快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建设,全面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打造肉制品、乳品产业集群;利用全省优质小麦和杂粮优势,开发特色杂粮新产品,打造主食糕点产业集群等均有高粱发挥巨大作用的空间。高粱适合有机旱作,发展酿造高粱是山西省乡村振兴产业集群战略的需要。

山西素有“杂粮王国”之称,大同市杂粮又被誉为“王冠上的明珠”。山西及大同市在历史上曾是高粱种植大省大市,由于种种因素,现阶段高粱成为小宗杂粮。高粱的生物学特性和全产业链的综合用途决定了高粱不仅仅是粮食作物,更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发展酿造高粱产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对当地农业经济的拉动上都有较大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高粱种植面积有了恢复性增长,2018 年大同市种植面积为21.7 万亩。目前,大同市统筹考虑各县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正在全市科学布局有机旱作农业,全力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着力打造“大同好粮”为全省首个市级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6],抓好酿造高粱产业无疑会起到重要的带动促进作用。

㊹Elizabeth McGrath,“Personifying Ideals”,Art History,vol.6,no.3,1983,pp.363-68.

2、强化宣传引导,扩大辐射带动

要加强对高粱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开展观摩培训,利用电视、报刊、广播、微信等媒介,充分发挥“农民丰收节”的节日效应,宣传工作成效,树立典型事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高粱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3、完善支撑体系,引领有机旱作农业

高粱是中国白酒以及山西陈醋的主要原料,以高粱为原料生产白酒和醋不仅产出率高,而且所产酒和醋的品质远胜其他原料[5]。高粱中蛋白质、脂肪、单宁等物质的含量均对酿造产出率与品质有较大影响,酒与醋酿造业对高粱品质有较高要求。

4、推进全产业链开发

大同及周边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高粱的营养物质积累,是全国最适合种植酿造高粱的地区之一。山西省既是高粱大省,也是酿造大省,发展酿造高粱有品质上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原料的旺盛需求,以上这些特点是该地区发展酿造高粱最重要的理论与产业背景支撑。按照酿造产业规划,山西省高粱种植面积应发展和恢复到250-300 万亩[2],目前缺口较大。

Inductive Touch Man-Machine Operation Pannel……………WANG Mengdi, ZHANG Liyun, HUA Jin, SHEN Hongbin(3·45)

5、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真正起到综合带领作用

2019 年通过市、县农业农村局牵线搭桥,天镇县的农业合作社与国内知名白酒原粮供货商签订了5 万余亩的酿造高粱订单,市县农业局还对核心示范区的建设提供补贴,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户高粱种植的积极性。政府需出台对贫困的高粱种植户的扶持措施,助推贫困户早日脱贫。

徐昭法,名枋,江南长洲人。父汧,为明少詹事,明亡,沉水死。昭法少举于乡,既遭变,遂遁迹山中。居灵岩之上沙,布衣草履,终身不入城市。时上灵岩,谒继起禅师问佛法。家贫,往往绝粮,继起馈之粟,受之。非继其弗受也。汤文正为巡抚,屏驺从,访之,不得见,徘徊叹息而去。晚岁,志道益笃,宣城沈麟生诒之书,颂其志节之美,复书曰:“缊袍不耻,是道何臧?学问之几,不舍一息。区区陈迹,犹然见诩,吾滋惧矣。”昭法歾,孤孙方幼,不克葬,故人戴冠自山阴来,卖字吴门,每纸得百钱。积二年,乃葬昭法于青芝山下。[4]卷一九《儒行述》,457

6、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使种植户安心生产

山西是酿造大省,省内酒类及醋类酿造企业众多,是酿造高粱的主要需求大户。按照山西省酿造产业集群的规划,面向市场需求,做大做强这些企业对酿造高粱的种植起着关键作用。大同市虽有一些酿造企业,但规模与影响力差距较小,一方面政府大力支持这些企业练好内功,开拓市场;另一方面这些企业应积极加入山西酿造产业集群,即享受扶持政策,又可抱团作战,增加竞争力。

龙头企业在对原料高粱的收购中应坚持优质优价,这既是企业产品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获得优质原料的同时使种植优质高粱的农户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可以促进企业与农户更紧密的合作,实现企业与农户的双赢,从而推动高粱种植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迈进的良性循环发展。

7、做好耕地质量提升工作

按照“藏粮于地”原则,重点是抓好耕地质量提升,大力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改良,并大力推广农水集约增效技术,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8、实施“藏粮于技”战略

重点是酿造高粱现有专用品种的推广以及新的抗旱早熟专用良种攻关,增施有机肥,并大力推广实施渗水地膜及秋深耕+旋耕等有机旱作技术,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提高优质酿造高粱的质量与产量,并推动有机旱作农业的发展。

9、推进农机化新技术与设备的研究与应用

目前高粱生产农机化水平较低,市场上高粱农机特别是收获设备存在着损耗较大的不足。随着高粱种植面积的扩大,高粱“耕、种、收、管、防”全程农机化迫在眉睫,应积极进行农机农艺配套融合研究,全面提高高粱生产农机化水平。

第二天上课时,我发现讲台上多了一个瓶子,里面插了一朵开得特别灿烂的栀子花。我不记得那节课我教给了学生什么,我只记得,他们给我上了一节课,那是我教师职业生涯中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一节课,也正是从那一节课开始,我的消极情绪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永无止境的耐心和热情。

以NASCET(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实验法)管径法对颈部血管狭窄率进行计算。狭窄率=狭窄远端正常动脉直径-狭窄率在49%以下判定为轻度狭窄,狭窄率大于50%,但小于69%判定为中度狭窄,狭窄率大于70%,小于99%判定为重度狭窄[4]。

参考文献

[1]景小兰,柳青山,平俊爱,等.山西省高粱产业发展趋势与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6):621-624.

[2]王呈祥,白志良,田森林,等.山西高粱生产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农业科学,1998,26(1):80-82.

[3]李晓娟.山西高粱:突出重围求发展[Z].种子科技,2015,6,25:24-26.

[4]车文峰,李 帅,穆光远.山西省盐碱地资源调查研究及其开发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005-6033(2012)01-0106-04.

[5]刘涵,敖宗华,王 明,等.酿酒高粱的研究进展[J].酿酒科技,2016,No.6(Tol 264).

[6]梁 全.大同市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促增收[Z].今日大同,2019,07(295).

孙拥军,张 春,马连升,等.山西大同市发展酿造高粱助推乡村振兴与产业脱贫[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29):7-8.

DOI: 10.16815/j.cnki.11-5436/s.2019.29.005

作者简介: 孙拥军(1967-),男,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作物栽培。

标签:;  ;  ;  ;  ;  ;  ;  ;  ;  

山西大同市发展酿造高粱助推乡村振兴与产业脱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