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县农村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论文_欧阳兆克

欧阳兆克

(广西田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 百色 531500)

【摘要】 目的:了解和分析广西田东县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现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对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个点共调查农村居民1026人,其中男性533人,女性493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5.56%。钩虫、蛔虫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为5.46%、0.10%和0.10%。男、女性钩虫感染率分别为4.32%和6.69%,30~60岁年龄组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田东县农村居民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流行虫种以钩虫为主。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土源性线虫感染率。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农村居民;感染;监测

【中图分类号】R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263-02

土源性线虫是指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卵或幼虫在外界(主要指土壤) 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a人的线虫,如蛔虫、鞭虫、钩虫等肠道寄生虫。土源性线虫是农村常见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病源体。广西田东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15℃以上时间较长,雨量充沛,湿度适宜,自然环境十分适合土源性线虫传播流行。为进一步了解田东县农村地区土源性线虫感染现况,为土源性线虫病防控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结合《广西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我们于2014年3月对部分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点选择

根据《广西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按照人口、地理分布及东、西、南、北、中的要求,选择布兵、平马、祥周、林逢和义圩5个片区作为土源性线虫病调查点,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每村调查人数约200人。

1.2 调查对象

年龄在 3周岁以上(含3周岁)常住农村居民。

1.3 调查方法

对每个调查对象收集粪便进行一粪三检,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进行病原学检查,查见蛔虫、鞭虫和钩虫虫卵则定为土源性线虫感染者并计算感染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卫生统计方法并应用Excel 2003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肠道寄生虫虫种及感染率

在5个片区5个自然村共调查村民1026人,查出土源性线虫阳性57人,总感染率为5.56%。共发现钩虫、蛔虫和鞭虫3种寄生虫,其中钩虫感染56人,感染率为5.46%;蛔虫和鞭虫感染率为0.10%(1例蛔虫和鞭虫混合感染)。钩虫与蛔虫、钩虫与鞭虫之间的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72,P<0.05)。

2.2 地区分布

本次调查5个镇的农村居民均有钩虫感染,其中义圩镇的感染率最高为10.40%,林逢镇次之为6.76%,平马镇最低为2.44%。义圩镇六一村检出1例蛔虫和鞭虫混合感染,平马、祥周、布兵和林逢4镇没有查到蛔虫和鞭虫感染者。见表1。

2.3 不同性别感染情况

本次共调查农村居民1026人,其中男性533人,没有查到蛔虫和鞭虫感染;女性493人,只在义圩镇检出1人混合感染蛔虫和鞭虫。但钩虫感染则较普遍,男性和女性钩虫感染率分别为4.32%、6.69%,(χ2=23.44,P>0.1),男女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 不同年龄组钩虫感染情况

钩虫感染者主要集中在30~60岁组之间,占89.29%,10岁以下组没有发现钩虫感染者;男性感染率最高为50岁以上组,占8.08%,女性感染率最高为60岁以上组,占15.15%。见表3。

3.讨论

1987—198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次人体寄生虫病分布调查结果显示,广西人群寄生虫感染率高达85.3%,位居全国第三位,其中蛔虫、鞭虫和钩虫感染率分别为66.0%、47.7%和37.8%[1]。本次调查田东县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5.56%,与2002年的调查结果(感染率14.20%)相比下降了60.85%,低于2005年卫生部公布的《全国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中的19.56%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和6.12%的钩虫感染率水平。与2002年相比,蛔虫感染率、钩虫感染率和鞭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了85.9%、46.79%和92.65%。表明我县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已处于较低水平。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二是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原来的土坯房变成了2~3层小楼,蛔虫、鞭虫和钩虫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大大减少;三是当地卫生部门加强了卫生宣传力度,结合改水、改厕等措施,提高了农村居民的防病意识,降低了土源性线虫感染的几率。而且仅发现1例鞭虫感染。表明采取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调查结果显示,田东县农村居民虽然蛔虫、鞭虫感染率已降至很低水平,但在义圩镇六一村村民钩虫感染率还高达10.40%,原因可能与该村大多数农户无格式化粪池,村庄环境卫生相对较差,村民常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作肥料浇灌田地,农民又有赤脚下地劳作的习惯,自我防护意识不强有关。

从男女钩虫感染结果看,农村60岁组以上的女性钩虫感染率为15.15%,男性的感染率为4.48%,女性钩虫感染率是男性的3.38倍。这与我县经济仍然落后,男性青壮年大部分外出务工,留守的大部份是老年人和小孩,而60岁女性又是田地农活主要劳动力,加上女性的防病意识淡薄,劳动时大多赤脚,无疑增加了钩虫感染的机会,与福建漳州魏美羡调查的结果相似[2]。

肠道寄生虫的寿命及致病力明显不同,美洲钩虫在人体内可存活15年,十二指肠钩虫为3~7年[3],鞭虫为3~5年,蛔虫则只有1 年[4-5]。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田东县农村居民的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已处于极低水平,虫种也大为减少,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结果显示农村居民钩虫感染率仍较高,提示肠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还不能放松,要加强多部门协调合作,继续加大改水改厕及环境建设力度,加强农村居民卫生健康教育,提高居民对土源性线虫病的卫生知识水平。同时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对村民开展药物驱虫等措施,进一步降低土源性线虫感染率直至最终消除肠道寄生虫。

【参考文献】

[1] 甘耀成,黄甲,黄健等.广西人体寄生虫分布情况的调查[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4/s1:31-36.

[2] 魏美羡,张志魁,周俊仁等.2006-2010年漳州市芗城区土源性线虫病国家级监测点监测情况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433-1435.

[3] 赵慰先.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754.

[4] 陈佩惠.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59-162.

[5] 陈闯,唐中玖,田洪春等.复方阿苯达唑对肠道线虫病重流行区群体治疗效果评价[J].实用寄生虫病杂志,2002,10(4):160-163.

论文作者:欧阳兆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

标签:;  ;  ;  ;  ;  ;  ;  ;  

田东县农村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论文_欧阳兆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