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183;视角#183;心灵--对近十年女性文学研究的思考_女性文学论文

心灵#183;视角#183;心灵--对近十年女性文学研究的思考_女性文学论文

胸 襟#183;视 角#183;心 态——近十年女性文学研究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近十年论文,女性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06(2006)01—0040—06

岁月荏苒,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召开迄今已经整整十年。当年参加世界妇女大会的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国别、民族、肤色和信仰各异的朋友们相聚怀柔的动人情景,今天依然如在目前。同样是1995年,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学术团体中,“女性文学委员会”宣告成立。

十年过去,对于现在风华正茂的年轻学人来说,1995这个年份也许已经显得有些遥远。然而,当我们回眸过去的时候不可忘记,1995所标示的,其实还只是女性文学事业前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段落,而非起点。事实上,当年“女性文学”及其相关话题之所以有可能在社会上产生比较广泛的影响,为相当一部分大众所关注,首先源自20世纪80年代以降女性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源自改革开放的时代环境对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与批评整体格局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源自当时学界的男女同人共同做出的可贵努力。

之所以在纪念过去十年的时候特别提到更前面的一段时光,是因为对所有曾经为女性文学事业筚路蓝缕的学界前辈和他们的历史性贡献深怀感念,对而今年事渐高,但仍以强烈的使命感为这一事业倾心尽力的各位师长充满敬意。没有人能够否认,今天的我们脚下所立足的,是前人付出无数心血甚至以生命和苦难为代价辛勤开拓的土地。它也许迄今仍不够肥沃,但毕竟为后来者的耕耘奠定了基础。面对未来,我们如何才能在扬弃中做出新的探索,在继承中尝试新的变革,争取创造出比前人更多、更有价值的成果呢?显然,这不仅需要美好的愿望,还更需要理性的思考和脚踏实地的奋斗。

这里拟从宏观角度反思十年来的女性文学研究实践,就如何推动女性文学事业的发展谈一点想法。

一、努力培养宽广的胸怀、恢弘的气度

女性文学的发展需要建设者的合力。作为这一事业的建设者,我们每一个体能否具有宽广的胸怀,具有为建设女性文学、促进社会性别观念的更新而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直接关系到整体力量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以往多年的实践中,正是由于一批热心女性文学事业的学人克服重重困难,做出了富于成效的努力,才从无到有地构建起这一领域学术交流的平台,为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比如,在全国性学术团体中成立女性文学委员会或女性文学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举办女性文学评奖活动,创办专题刊物和网站为女性文学提供园地,编辑出版系列性的女性文学研究著作,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女性文学事业所取得的成绩等。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需要克服极大的困难,包括必须争取相当数量的财力支持。其间有关工作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所体验的大辛苦、大忧烦,非亲历者难于充分体会。今天,女性文学能够产生比较广泛的社会影响,学术界能够初步形成女性文学研究的氛围,离不开这些学人所做出的实实在在的努力。在当今社会物欲膨胀、追名逐利成风的背景下,他们为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尤为令人感佩。

另一方面,在我们摸索前行的过程中,除了某些外部因素的负面影响,仅从研究者主体的角度来说,也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事业的发展。例如,有些时候,我们可能过于偏爱和执著于自己所认可的学术观点,而对不同的见解缺乏平和的态度与包容的胸怀,不能以充分尊重的态度耐心倾听不同的声音;有些时候,我们可能以个人意气代替了正常的学术争鸣;有些时候,我们可能比较轻率地对不同知识背景和学术经历的研究者产生轻视或偏见;有些时候,我们可能过于自负,不能以历史的观点正确认识学术前辈为女性文学事业做出的可贵贡献;有些时候,我们可能被性别激情所左右而不无褊狭,似乎这个研究领域非女性莫属,而对男性学人怀有非理性的排斥或对立情绪,如此等等。毋庸讳言,这些现象所透露出的,是我们自身的弱点和缺陷。而这些缺陷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不利于学术队伍的团结,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着学科建设的力量,而且无形中有可能限制甚至误导我们的思维,妨碍我们更为全面、透彻地认识事物,更为充分、深入地讨论问题。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主张消磨尖锐犀利的女性主义锋芒,也不意味着主张在学术问题上一味求同放弃立场,而是希望强调相互间建立在平等尊重基础上的真诚包容,即“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坚决维护你说话的权利”。平等的交流,善意的碰撞,相互间的修正、互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术事业健康发展。

有人说当今女性主义在社会上的“名声”不大好。这种判断固然未必妥当,但其间却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对女性主义及其相关研究的隔膜和误解,有些时候甚至可能将其“妖魔化”了。比较常见的是,将女性主义乃至女性问题的研究简单理解为女人为争权与男性作对,甚至是要变男尊女卑为女尊男卑。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首先是由于男性中心文化传统根深蒂固,但若从研究者自身的角度反思,恐怕与我们在有关女性话题的议论中时或流露出来的褊狭、刻薄以及二元对立思维有关——这是就进行学理性探讨的态度而言,它与从事我们的事业所需要的尖锐、犀利、勇猛并不是一回事。毋庸置疑,迄今为止,中国社会的性别观念还存在很大的问题,非常需要富于力度的冲击。在已经发出的声音中,尖锐的声音不是太多而是还嫌太少。然而,就学理的探讨而言,由于女性研究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非专业人士只要凭借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和逻辑就可能发现,西方特定思想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女性主义理论以及我们由它出发所作出的判断,显然不完全适合本土的实际。而以偏概全、两性对立的简单化、绝对化思维,更是容易使人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也越发可能促发相关信息接受与传播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这对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研究在学术领域赢得应有的位置显然是不利的。直接介入社会的层面和学理性探讨的层面是不同领域的工作,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精神可以相通,方式却又各异。现阶段我们需要在注入女性主体精神的前提下努力适应学术领域的运行规则,力求进入到学术运行体制内部去逐渐影响它、改造它。真诚坦率地交流,有理有据地批判,满怀热情地建设。

无数历史和现实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宽广的胸怀;而一项事业要有大的格局、大的建树,也离不开众多参与者的境界高标。博大的胸襟,恢弘的气度,并不是男儿的专利,也从来不是只属于男性的品格。在人类共同的事业里,没有谁一定高明,没有谁理当居高临下。无论男女,无论长幼,无论身份、学历,大家都是为了人类的性别和谐,为了自己所喜爱的文学事业。那么,我们难道不该努力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健全起来,使我们所从事的学术事业更为“大气”一些吗?我想,果若如此,与事业一道成长,将成为事业对我们个体人生最好的回报。

二、积极探索复合的视角、多样的方法

当前,女性文学事业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期。面对全球化浪潮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今天文学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氛围较之十年、二十年前已经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而女性文学研究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上,也已开始迈入学科化建设的阶段。

我们知道,一个学科的学术积累应当是多层次、多层面而又自成体系的。也就是说,要能够逐步形成体现本学科基本特色的知识谱系、学术平台。在学科内部,对各研究课题的探讨既是微观、具体、深入,从各个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方法进行的,合起来又能够构成一个富于本学科特征的宏观系统。其研究成果既有基础性的,也有专题性的;既有思想文化角度的探询,也有艺术审美范畴的思考;既有严格意义上属于本学科范围的命题,也有具边缘色彩和跨学科性质的探析,等等。如此浩大的工程,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众人持之以恒的努力,也需要采用合理有效的研究模式。复合的视角,多样的方法,便成为我们应有的选择。

近十年来,女性文学研究的视野、思路和方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在此过程中,本身即带有综合性特点的女性主义的理论批评方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尝试从女性视角出发,剖视长期以来男性中心文化对妇女的奴役,揭露传统女性形象塑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鼓励强化女性主体意识的女性写作,体现了对男性中心文化的批判精神。然而,正如同任何其他途径的研究一样,女性主义视角在拥有自己独特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并非无论何时何地都适用于任何女作家的任何创作,也并非所有具有女性主义倾向之作的全部内涵都适合于从这一视角出发来加以评说。

创作主体的质素构成以及文学产品的精神蕴涵极为丰富复杂,这就决定了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不可简单、划一。在具体研究中,从对象的实际以及具体的研究目标出发,完全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考察角度和方法。事实上,每一种视角都有其独到处,也都有其遮蔽点。这之中在具体课题的研究上,视角和方法的选择理当尽可能优化。如果我们主要着眼于特定的文化目标,现阶段借鉴女性主义视角和批评方法确实是一种颇为有效的选择。但即令如此,依然不宜片面推重女性主义批评研究模式,将其作为衡量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学术创新性的唯一尺度,而轻易否定运用其他方式进行的研究在丰富对研究对象的理解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开阔的眼界,复合的视角,立体的审视,多样的方法,才能使女性文学研究不断丰富,焕发出更加旺盛的学术活力。

这里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何对待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众所周知,在当今的学术界,传统学科领域相互间的壁垒已被逐步打破,人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单一视角的片面性,随之而来的是多学科的知识重组受到重视,相关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妇女问题作为内蕴丰富的研究对象,单一的视角也注定远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而若能突破严格意义上的学科界限,合理借鉴其他人文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就可能启发创造性思维,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获得新的发现。这不仅有助于保证研究的深度和质量水准,而且对促进现实社会发展中对妇女问题的深层认识大有裨益。

其实稍加了解便可发现,仅就国内学界的状况而言,近些年来,女性研究在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均已获得相当可喜的成绩。即使仅就文学学科来说,也并非只是在文艺学和现当代文学专业领域结出了女性文学研究的硕果。事实上,无论是在古代文学还是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研究中,对女性文学创作活动的关注和研究都已引起不少学者的重视,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然而,受目前高校学科划分偏细的影响,我们许多时候不自觉地画地为牢,未能有意识地进一步打开眼界,了解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因而往往忽略了其他领域的建树。交流不足,借鉴不力,就不可能充分吸纳多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为我所用,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

此外,所谓复合的视角、开阔的视野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或许体现在,当我们致力于将中国女性文学与西方性别理论、女性写作理论的有效整合时,同样有必要付出极大努力,去发现、梳理和认识中国历史上有关妇女解放的思想文化遗产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从而避免仅以西方理论为参照,而忽略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思想文化传统和文学创作的实际。应该说,关于女性文学理论批评的本土化问题,现在已为越来越多的学人所自觉关注,但迄今为止真正下大力气对本土资源进行系统挖掘、深入研究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够。一些学者在这方面所做出的富有成效的努力,也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贺桂梅的论文《当代女性文学批评的三种资源》[1],没有简单地在“中国”/“西方”的二元对立框架中讨论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影响问题,而是将问题放在更为开放的历史/现实视野中,在整体把握当代女性文学批评基本面貌的同时,具体考察了新启蒙主义、女权/女性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女性话语三种资源在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实践中产生影响的不同状况,并对其间的得失进行分析。其中关于当代女性文学批评忽略女性解放与20世纪中国的左翼历史实践、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女性话语对阶级/性别维度的关注,从而造成“资源使用上的偏向性”的见解,尤为值得注意。又如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2] 一书,系统梳理新时期以前的“性别批评”视野,在“中国女权主义思想的萌芽及其展”的标题下,专章讨论了明清时期一些男性思想家、文学家(如李贽、袁枚、蒲松龄、李汝珍、俞正燮等)的“女权”意识,以及戊戌变法至五四阶段女权思想的发展,凸显了明清以降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讨论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负载的意义。这些研究在充分重视西方性别理论影响的同时,注意回到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定土壤和情境中,对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形成过程中的传统因子进行具体探讨,显然要比基本局限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框架内阐释中国女性文学的做法更具建设性意义。

三、以热爱学术、求新务实的精神进行创造

对任何一个学科的建设来说,学术积累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仅仅依凭少数几个人的努力。而要实现高水平的学术积累,就需要学科建设者具有良好的心态。

联系当下现实,所谓良好的心态,特别重要的是指肯于静下心来做扎扎实实的工作,而不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这实际上是一个关乎学风的大问题。处在当今的社会环境里,学界氛围受到这样那样的不良影响,在时时感受来自个体生存和发展重重压力的同时,还可能面临各种诱惑。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不要维护学术的神圣?还要不要追求研究的质量?许多时候,我们都需要作出抉择。

对于从事研究来说,学风包含多方面内容,而最重要的一点应当是对学术的热爱与敬畏之心。文学研究者未必都适于钻研高深的学问,但却无不理当成为民族优秀文化自觉的传承者。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起人生的使命感和事业的神圣感,不能以著书撰文作为单纯的搏取名利之具,而当将之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以珍爱生命的严肃精神对待学术。当今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我们许多研究者都面临着非常实际的问题,这就是在现行科研评价体制中,对单位或个人业务水准的一个重要衡量尺度是成果发表的数量。而能否达到这类尺度,往往直接关系到从业者的各种实际利益。于是,追求个人目标的实现、渴望扩大个人学术影响的考虑,可能一定程度上干扰和冲击我们对研究质量的关注。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也便很容易成为一句空话。

良好的心态在学风上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平和严谨,求新务实。学科建设归根结底靠的是实力,而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积累才是体现实力的核心。学术积累固然需要一定的成果数量来保证,但更重要的是讲求质量和品位。特别在现阶段,质量问题尤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靠高质量成果赢得学术影响、学术地位,才能为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牢靠的根基。正因为如此,能否有效地增强女性文学研究的质量意识,争取多出创新性、标志性成果,是能否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的关键所在。

创作需要激情,研究则更多的需要理性和逻辑。在学术研究中,不可企望有所谓“捷径”,不可存任何投机获利心理,只能是老老实实沉潜下去,扎扎实实地探索钻研。尽管我们可以对理性和逻辑的尺度所隐含的男性中心思维提出异议,作出批判,但在现今可以预见的历史发展阶段中,要进行女性事业的长征和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不可能简单地抛开它,废弃它。我们不妨借助逻辑的力量平和而严谨地说理,借助逻辑的力量揭示文学中客观存在的男性中心传统和现实。在逻辑的框架内穿透男性中心思维的虚伪,让人们看到传统文化性别秩序的荒谬,在学理的辨析中体现女性文学研究的价值。也许,这才是一种既不失思想文化的超前性又比较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学术选择。

与心态的浮躁、焦虑直接相关,近年来在包括女性文学在内的文学研究中,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在每年出版发表的数量越来越多的研究著作和论文中,质量较高、创新性较突出的优秀成果相对较少,而低水平的重复性劳动时时可见。目前,在高校博士生培养中,女性文学研究方面的论文选题为数还很少,但就在这数量十分有限的已通过答辩的博士论文中,就有漫不经心、率意拼贴、贪求“捷径”之作。这样的论文读来无法不令人失望乃至痛心,因为它所反映出的首先并不是作者的水平问题,而是对待事业的态度问题。又如,一些论文著述在遵循学术规范方面有明显欠缺,时或出现不能充分尊重他人劳动甚至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的现象。我们知道,学术泡沫是学术发展的大敌,粗制滥造绝对不利于学科的成长,投机取巧到头来不仅有害于学术,而且难免自毁声誉。正因为如此,确立基本的学术规范和学术活动运作方式,建立起研究者广泛认同并自觉遵守的学术规则,在学科初建之时即大力提倡注重学术道德的良好风气,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

毋庸讳言,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世风相当浮躁。学界面临来自评估、排名等各方面竞争的重重压力,不得不多出、快出成果,加之这又常与个人实利挂钩,于是急功近利几乎成为一种常态。我们如何在这样的现实处境中找到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既不辱学人自应肩负的社会使命,又有利于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可谓面临严峻考验。

综上,对新世纪女性文学研究事业的健康发展来说特别重要的是,研究者应当具有宽广的胸怀,复合的视角和踏实的心态。在继往开来的时刻,我们需要的不只是肯定成绩,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同时也还要勇于自省。如此,方能更好地把握前行的方向,推进女性文学的学科建设和事业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5—10—05

标签:;  ;  

心灵#183;视角#183;心灵--对近十年女性文学研究的思考_女性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