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边坡加固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程上

岩土工程边坡加固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程上

摘 要:提升边坡加固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与科学配置水平,不仅可以让岩土工程边坡失稳问题得到有效预防与解决,还可对岩土工程周围相关设施以及人群的安全进行保证。本文首先总结了影响边坡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如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岩体结构、人为因素等。其次,对可以配合使用的岩土工程边坡加固施工技术进行列举,包括HDPE防渗膜护坡加固技术、抗滑桩支护加固技术、格沟加固技术等。

关键词:岩土工程;边坡加固的施工技术;抗滑桩支护

引言

在岩土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边坡失稳问题较为常见,且给工程结构稳定性带来的潜在威胁较大。因此,为了让这个问题得到科学解决,维护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就必须结合工程实际,对各种影响边坡加固技术效果发挥的因素进行分析,对应出更加科学、适宜的边坡治理与加固技术。

1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1.1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

地形地貌会直接影响边坡稳定性,尤其是那些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区域,不仅会影响工程建设的效率,甚至会造成工程项目使用寿命无法达到标准。与此同时,自然地质对边坡产生的影响大多是不利的,如果工程项目建设区域降水丰富、长期受雨水冲刷与地表水下渗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边坡岩土体抗剪强度不断缩小,最终出现边坡失稳。不良地质基础构造同样会影响边坡稳定性,如地质较为复杂的斜河谷地区,通常无法保证边坡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如果构造线与河谷走向相互垂直,那么岸坡地质构造可能会较为稳定,可以进行工程项目建设。但是,如果构造线与河谷走向一致,不仅边坡稳定性差,遇到连续降雨天气时,甚至可能出现滑坡、泥石流的自然灾害。

1.2岩体结构

一般来说,施工领域中的岩体结构。由结构面与结构体两个部分组成。岩石物质不连续面与分异面构成了。人体结构的结构面。不连续面与分异面。方向、形态、规模等存在差异;结构体则由不同状态结构面组成,同时实际的岩体结构是由大量独立块体组合拼接而成的,这些独立的块体虽然属于一个整体,但是块体引起独立性特征,导致整体的稳定性无法保证。与此同时,结构面中的走向、倾向、倾角、结构面等的胶结情况,以及破碎带、软弱面的分布等因素同样会边坡稳定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1.3人为因素

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的人为因素包括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土地资源的开发过度。因为人类的过度开发,边坡的坡度会持续边陡,加上边坡顶部作用的外部荷载,会导致岩土体的原有应力平衡被外界力作用破坏,导致边坡的局部或是结构主体失稳,或是直接导致了坍塌问题的出现。

2 岩土工程边坡加固技术

2.1 HDPE防渗膜护坡加固技术

HDPE防渗膜在工程防渗过程中较为常见,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复杂破碎露天边坡加固工程中,常用HDPE 防渗膜进行边坡稳固性调整。此种护坡加固技术操作技术要求较低、牢固性好,同时不需要占用过多的成本。HDPE 防渗膜护坡加固技术基本原理是对雨水进行隔离,防止雨水下渗导致边坡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无法发挥的完全。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可防止边坡主体裂缝或贯通裂缝的出现,导致边坡出现失稳或是崩塌问题。

为保证此项技术应用效果达到最佳,落实护坡加固操作时,应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进行重视。第一点,确定好HDPE防渗膜铺设的位置时,要先对边坡的坡面进行平整,保证没有杂物影响平整度。接下来,使用HDPE防渗膜进行松散土体的覆盖。第二点,HDPE 防渗膜敷设厚度进行控制,最好达到1.0 mm,但是不可太厚也不可太薄,需要将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否则都会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第三点,HDPE防渗膜覆盖土体时,应采用沟槽锚固法固定,同时将沟槽深度进行精确控制,需达到50㎝,宽度则需要比深度数值略大,达到60㎝即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抗滑桩支护加固技术

操作抗滑桩支护加固技术对边坡进行稳定性保证时,需要对滑坡工程的边坡失稳中种类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此种技术方法比较适合使用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工程,不仅可以从根源上治理边坡失稳问题,还能让科体变形得到有效调节。此项技术操作原理是利用桩自身优良的抗弯抗剪能力,同时配合岩土体的承载力,让桩身上部承受的坡体推力被桩下体侧向土体分散,同时,桩下部承受的侧向阻力需要对边坡的下推力进行承担,进而让边坡的稳定性得到有效提升。

通常情况下,抗滑桩施工需要根据工程建设实际进行机械成孔或人工成孔方法的选择,而后配合混凝土浇筑。抗滑桩支护加固技术操作质量要求高、系统性强,同时需要技术人员。一次性操作完成。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步骤,环环相扣的落实。为了保证施工进程落实的更加高效、连续,工程技术人员还要在施工操作技术落实之前配合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同时,要对文件中的工序步骤进行反推,及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对步骤进行调整,以防止在实际参照过程中出现工序混乱的问题,影响工程进程或质量。

落实相关施工操作过程中,最开始的测量放样到最后的混凝土结构养护,整个过程需要落实非常多的操作步骤。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秉承以下几个原则,保证施工质量。首先,要获得相关合格签证与监理师的签字后,落实其他施工步骤,保证落实的每个施工环节质量都已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其次,抗滑桩桩孔的挖掘过程中,需要按照从两侧开始,逐渐向中间开挖的原则,防止出现跳桩问题。再有,桩位的测量数据必须精准,桩位得到有效确定后,还需在十字交叉部分进行桩位测定。对桩孔的中线误差、截面尺寸以及孔口平面位置等进行精确性保证,将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最后,上下节护壁搭接长度要达到相关技术操作要求,至少在50mm以上。安装护壁时,需连续。保证护壁施工密实度更好。如果出现渗水问题,需及时配合使用速凝剂。

2.3格构加固技术

此项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借助浆砌块石、现浇钢筋混凝土、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等技术对边坡坡面进行防护。同时配置锚杆、锚索,保证边坡加固效果。其中的格构作用是可以让边坡压力分散到各阶段的锚杆与锚锁位置,进而保证边坡坡体剩余的下滑力、岩石压力等力被遣散殆尽。锚杆或锚索直接将压力平稳地传递给地层稳定层,由此,边坡坡体将会更加的牢固。与其他边坡加固技术相比,格构加固技术操作更加灵活、环境适应性强,同时还可获得较好的坡面贴合度。配合现浇混凝土浇筑,还能让此项技术的效用与边坡使用寿命满足要求。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格构加固技术还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界面的精确调整,因此,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岩土工程边坡环境中,依然可以获得良好的贴合度且能够随坡就势。可供格构技术使用的材料种类同样较为丰富,如将砌块石、现浇钢筋混凝土、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格沟等。虽然这些材料都可获得良好的施工效果,但是最为常用的、稳定性最好的还属浆砌块石格构。尤其是在岩土工程前缘表层开挖出现失稳或溜滑现象的边坡,使用此项技术后,不仅可以预防问题出现,还可增加边坡的使用年限,一举两得。

结语

对边坡加固技术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工程技术员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除了要严格按照技术操作标准与规范落实相关步骤以外,还要及时对。边坡。失稳或滑移问题进行精确分类,保障配置的边坡加固技术最为合适。伴随技术的全面革新与优化,边坡治理技术。种类将会更多,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翟伟强.岩土工程边坡加固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09):22-23.

[2]赵明.边坡加固施工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8(04):148-149.

[3]李春林.试论岩土工程中边坡加固工程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6):248.

[4]曹礼文.浅论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0):120.

论文作者:程上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7

岩土工程边坡加固的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程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