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对比研究论文_吴琼

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对比研究论文_吴琼

吴琼

沈阳医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摘要: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比较研究离不开多元文化语境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文化与文学翻译不仅受制于源语文化语境与原作者文化背景,而且也受到目的语文化语境和译者文化意识的制约。因此译者主体性体现在选取合理的翻译策略来协调两种不同民族的文化,从而实现世界文化互动与交流。

关键词:英美文学;华文文学;比较文学;语言语境

21世纪人类社会的经济全球化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也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东西方文化的共同本质不在于同一性而在于其差异性,但这种差异不是绝对的,即差异是同一的具体形态而同一是差异的理想形态。这就是比较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新辩证论。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研究必须首先承认差异与同一的辩证关系,然后才能通过这种关系进行文化对话。而对话不是万能的,必要的文化逾越是不可避免的。正像差异与同一是一体的,文化对话与文化逾越也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

一、英美文学概述

英美文学泛指使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文学作品的总称。具体包括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加拿大文学、爱尔兰文学、澳大利亚文学和新西兰文学。一般高校主要给英语专业开设英美文学课程。《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英美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理解,鉴赏英美文学原著的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开设英美文学课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二、华文文学概述

在国内,一般都认为,“华文文学”的正式命名始于1996年在庐山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这里有一个曲折的过程。1982年广州暨南大学召开的第一届香港台湾文学研讨会,标志着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从零散的个人的学术行为,转化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学科性建设的开始。华人文学泛指使用汉语语言文学为母语写作的文学作品总称。具体包括中国大陆文学,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文学,新加坡文学,北美华人文学。加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有助于沟通大陆与港、澳、台及海外华人的关系。随着全球文化交流活动的日趋活跃,华侨华人地位的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世界华文文学共同体,它以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为精神纽带,是全球华人共同创造的文化成就。通过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的陆续介绍和广泛传播,华文文学研究已发展为一个海内外高度关注的研究领域,正在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学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对比研究

每个民族都有体现其自身特点的文化,并且都是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去认知、理解他方文化。由于文化的差异以及各民族对文化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遇到交际障碍与冲突,严重的还会造成文化休克。对文化语境的正确认识与理解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语言的不同语用规则,同时还有助于尊重、兼容交际双方文化的差异,从而避免或消除文化休克现象。

语境影响英美文学与华人文学的比较研究和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其中文化语境又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良好的文化语境理解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实现。语境这个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约80年的历史了,它是语用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是逻辑学、语言教学、翻译学等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语境对言语的表述和理解有制约作用,这在语言学界已得到公认。但就现有的研究内容来看,人们所理解的语境作用范围,往往只局限于“选择语体”“斟酌语句” “确定语义”这三方面。而实际上,言语表达和理解都隐含着相互联系的一系列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语境不仅产生和存在于这些过程中,而且其作用贯穿于每一过程的始终。具体地说,在言语表达过程中,发话人从“取舍表述动机”开始,到确定言语内容和形式,其间经过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语境;同样,言语理解的每一个阶段,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语境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必须将考察语境的范围扩大到言语表达和理解所包含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在语境的认识论研究方面,还主张采取整体主义原则。无论将语境作为一个一般的问题还是作为一个具体的问题来研究、来认识,都应当遵循整体性的原则,即把语境本身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认识,把语境与相关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认识。这正是语境作为一种思想的精神实质,即整体主义的思想实质。这就是将具体研究对象放置在语境中来解释它的意义,或者说在语境中来解释具体对象的意义。随着语境研究的发展,语境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在对语境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通过对具体实例的理解和运用,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现象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语词的翻译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词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部分。所谓语词就是指词和词组,词组的范围包括各种固定说法、习惯用语和习俗语。语词都有音义的理由和来源,语词的产生、变异和发展都包含着丰富、复杂的文化信息,如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宗教信仰、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等,其中最能体现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体现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使不同民族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性。王建华认为语境的第一层面由三部分组成:言外语境、言伴语境和言内语境。其实言伴语境就是将言外语境中的不稳定的或是情景性的因素分离出来,放到第一个层面考虑。

语言的意义在于使用,换言之,意义发生在一定的语境中,意义对于语境具有绝对的依赖。文化与文学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语言使用,发生在跨语言、跨文化的语境中,因而,翻译与语境相关。语言学对于语境有了比较成熟的研究,但是我们不能将语言学的语境研究直接移植到文化与文学翻译研究中来,因为文化与文学翻译涉及的是双语语境,而语言学的研究只涉及单语语境。所以,在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比较研究中需要彻底地了解双方文化的底蕴,文学故事发生中的背景、时代、当时的民俗和禁忌。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互译中也要尽量使用意译,而不是用直译,如当年周总理和外国友人一起观看的舞台表演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时候说,这是中国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就立刻使外国友人明白这台戏剧的大致思路和故事高潮的走向。所以,多元文化语境和跨文化交际研究在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比较研究和文化与文学的翻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涵平:北美新华文文学的发展轨迹[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1):28 ~ 31.

[2] 陈瑞平.“迷失”和“突围”——— 论海外新移民作家的文化“移植”[A].思想文综(第十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231 ~ 239.

论文作者:吴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  ;  ;  ;  ;  ;  ;  ;  

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对比研究论文_吴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