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管理与输血安全分析论文_夏勇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分析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质量管理,探讨输血安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临床申请输血患者的血液标本资料4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质量管理方法与输血安全。结果:13例交叉配血不合,假阳性5例,DAT阳性6例,青霉素试验阳性1例,抗筛阳性2例,输血史5例,妊娠史3例,无1例患者出现输血安全事故。结论:完善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管理措施,有利于保障患者输血安全,减少传染病与医疗事故的发生,医务人员输血前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采用合理的输血方案,从而提高输血质量与安全有效性。

【关键词】输血检验质量管理;输血安全;交叉配血试验

输血是临床抢救与治疗中十分重要的举措,输血是否安全维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输血检验包括血液标本的采集、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等内容,其中,交叉配血过程十分重要,若所输血液中含有病菌或配置比例不当,极易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为深入探究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输血安全性能,本次研究对我院临床申请输血患者的400例血液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临床申请输血患者的血液标本资料400例,其中男性217例,女性183例,有输血史者42例,有妊娠史106例。将差错标本排除。

1.2方法

统一使用某试剂公司提供的血型和微柱凝胶试验(MGT)配血系统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使用该公司提供的反应卡、抗筛谱细胞与手工凝聚胺法所需的试剂,进行常规交叉配血操作,严格遵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放散试验,将80万U青霉素溶于12mlPH值为9.8的巴比妥缓冲液中,加入1mlO型红细胞,置于室温1h,使用生理盐水洗涤并保存在4℃恒温环境中。

1.3观察指标

交叉配血中的不合因素,包括MPT、MGT、假阳性、DAT阳性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

2结果

使用微柱凝胶试验检验出13例交叉配血不合,假阳性5例,DAT阳性6例,青霉素试验阳性1例,抗筛阳性2例,输血史5例,妊娠史3例,无1例患者出现输血安全事故。

3讨论

输血是临床救治中的一项重要手段,输血安全性与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输血检验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输血质量与输血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由于输血质量安全与患者临床疗效有着重要的联系,血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加强检验工作的实施,从采集血液标本到使用,加强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工作的实施。加强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管理,必须采取以下措施:采集、运输血液标本时必须严格遵守《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采集前仔细核对申请单资料与患者信息,标本采集时间为3天以内,抽血后及时标记并存档,防止标本稀释或溶血[1-2]。受血者与输血申请单需由专业人士送至血型实验室,并认真核对,定时记录冰箱温度并及时消毒。进行A、O、B血型鉴定时,由于检验的血清必须在有效期内,且有批准生产文号。操作时注意血清、血球对比,肝病、血清蛋白异常等患者需采用洗涤红细胞进行血型鉴定。利用正反定型挤捏成血型鉴定,如果出现不合,必须全部重新试验[3]。RH血型具有多动态性,鉴定时较为复杂,容易引发一系列溶血性输血反应,尤其是孕妇或婴儿。进行血型鉴定时,应注意有输血史与妊娠史的患者,保证输血安全。此外,还应加强适应证控制,并非所有人适合输血治疗,血液中也含有乙型肝炎、丙肝病毒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传染性疾病,因此,血型实验室应加强对所采集血液的鉴定,以免发生医患纠纷[4]。以上措施有利于提高输血质量,确保输血安全。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微柱凝胶试验检验出13例交叉配血不合,假阳性5例,DAT阳性6例,青霉素试验阳性1例,抗筛阳性2例,输血史5例,妊娠史3例,无1例患者出现输血安全事故。交叉配血时出现假阳性的原因有:采集血源时抗凝不好;MGT分子筛的孔径与反应卡受温度变化影响;患者自身伴有肝病、骨髓瘤等疾病,自身存在抗体,导致主侧不合。针对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输血前应给予血清抗体筛查,对抗体阳性者采取特异性鉴定,提前配置血液样本。反复输血可能导致次侧交叉配血不合,也可能是药物的作用。对于交叉配血不合的情况,我院采取重新检定措施,从而确保输血质量,提高输血安全性与有效性。工作人员应对血源进行严格管理,血液入库前需对血液标签、包装袋与血液情况、供血者治疗进行详细额核对,储藏过程中严格控制冰箱温度,以保证血液的质量。临床输血前应对患者进行检查,尤其是患者的血液指标,从而及时发现患者在输血前是否患者传染性疾病,防止输血后产生纠纷,若检查出患者患有血液传染病,手术过程中应加强医护人员隔离措施,防止医护人员发生感染。输血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相应试剂的质量,确保输血安全。输血时血型实验室应加强对患者输血方式的研究与监管,使用适当方式对患者进行输血,临床上一般采用成分输血的方式,预定日期额患者一般采取自体输血方式。既可节约血库血量,又可避免纠纷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加强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的质量管理有利于保证输血安全,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照规范操作,在输血前进行安全有效的交叉配血试验,选取合理的输血方案,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孔令魁.输血医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J].中国输血杂志,2014,14(12):1275-1279.

[2]赖福才,彭道波,孔文兵,魏峰松.“数字化”输血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0,17(12):1071-1073.

[3]王国云.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与展望[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4,13(03):533-535.

[4]李红梅,王远杰等.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在临床安全输血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16(02):308-309.

论文作者:夏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5

标签:;  ;  ;  ;  ;  ;  ;  ;  

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管理与输血安全分析论文_夏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