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基于现代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要点论文_梁颖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510655

摘要:随着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为解决城市居住环境、工作环境与人口的矛盾,在城市化进程中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的主要选择。本文主要探究了高层建筑设计要点以及注意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城市空间;高层建筑;设计要点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建设数量和建设规模正在持续增长。高层建筑代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在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如何提高高层建筑设计的质量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需要我们重点探讨的课题。

一、高层建筑概述

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城市人口激增,无论是土地还是生活资源都变得尤为稀缺,使得地价不断上涨。通过建造高层建筑,既增加了单位面积的使用效率,又节约了土地资源,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经济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高层建筑的进步。新兴科技为高层建筑提供科学的技术保障,混合材料的使用增加了高层建筑的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高层建筑的制造已然成为了衡量一个地区或者城市建筑结构是否完善,施工设备是否达到世界水平的一个标准。

二、高层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1、高层建筑的尺度设计

高层建筑的尺度设计主要包括:整体尺度、街道尺度和细部尺度。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的主要构成体块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以及其给人的感觉。在充分理解和运用有数学关系的比例系统之后,对建筑各部分的比例进行合理的相互协调,营造出一种自然愉悦的比例效果同时还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要求,就可以称之为优秀的建筑。一个造型完美的高层建筑是裙房、主体和顶部在尺度关系上面充分协调的产物。街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临街面的尺度对街道行人产生的视觉影响。高层建筑主体尺度很大,可以通过将底层的裙房置于沿街部分来减少其对临街的压迫感。细部尺度是指高层建筑更细的尺度,它主要是指材料的质感。建筑设计师要将不同材料的质感充分运用在设计中,通过质感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优美感。在设计高层建筑时,要从城市设计的角度结合整体尺度、街道尺度、细部尺度等进行综合考虑,同时还要结合人的尺度,满足人们生活使用、观赏的要求,这样才能为高层建筑创造出优美的外部造型。

2、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设计

高层建筑物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也是城市特色跟文化的象征,这就要求高层建筑在造型上要渗透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建筑物的造型由建筑物结构形式决定,这就要求建筑的结构和功能满足之后,才能考虑造型设计,并且造型设计不能减少或降低建筑物的实用性功能。

建筑物造型方面可借鉴国外的优秀设计作品,如法兰克福的三叶花瓣的商业银行大厦,将中央大厅作为花径,将办公室作为花瓣,利用中央大厅的自然风,节约了大量能源。马来西亚吉隆坡的梅纳拉大厦则将大量绿色植被及植物引入室内,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密切结合。这些设计将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巧妙隐藏和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还增强了高层建筑的可辨识度,成为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3、节能设计

高层建筑节能设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优化建筑位置及朝向。高层建筑的定位首先应考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容积率过高很难满足日照要求,阳光有着巨大辐射能量,寒冷地区的人们十分珍惜阳光带来的温暖,充分利用所在地区的天然热源、风源等来实现每一栋住宅建筑单体夏季都有充足的迎风面,冬季都有充足的日照,以满足采暖、通风与微气候。因此,为了营造绿色舒适的小区微环境,应调整好单体之间的组合,使每栋建筑物处于周围建筑物的气流旋涡区之外,避免出现滞流区。而建筑的方位与节能有着直接关系,建筑南向开窗面积尽可能大些,在满足采光条件下,北向、东向窗尽可能小些,从而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线,减少热损失。二是优化围护结构墙体设计。目前,在寒冷地区常用的墙体做法有:页岩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粘土空心砖与实心砖复合墙体;粘土实心砖或空心砖岩棉夹心复合墙体等,合适的建筑材料能够提高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三是影响建筑节能的其他因素。高层建筑外围护墙体耗能量较大,占整个建筑耗能的25%左右。建筑的形体变化是建筑外露面积的主要因素之一,体形系数越大耗能越多,高层建筑的形体变化不宜过多、复杂,建筑保温材料的选用,建筑构造的合理性应建立在科学、可靠的基础上。

三、高层建筑规划设计的注意问题

1、控制超高层建筑数量

城市中的超高层建筑存在的目的往往是作为城市的象征或者某种精神的代表,从经济性的角度考虑其往往不尽合理。从实际效果来看,很多超高层建筑投入使用以后,只是在知名度上对城市有所帮助与提升,一定程度促进了城市的旅游业发展等,而真正建筑投入使用的直接收益并不乐观。因此,必须尽量控制好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规模和数量。

2、充分考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高层建筑往往分布在城市的商业中心地段。商业中心的街道本身就承载着较大的交通荷载,而高层建筑的增多会进一步增加这些街道的交通压力。所以,分布在商业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要尽量控制其层数和高度,同时在规划设计时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加大其通行能力。总之,进行高层建筑的设计时要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设置足够的泊车位与休闲、活动的场地,改善人流、车辆拥挤的状况,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尽最大努力构建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

3、避免高层建筑分布过于密集

密集分布的高层建筑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办公带来便利,但同时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的压力,在造成城市空间和交通拥挤的同时甚至可能带来一些隐形的危害和污染。这方面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高层建筑大面积使用的玻璃幕墙给城市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光污染。还有就是高层大体量建筑影响了城市的气流分布,容易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这往往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对高层建筑在某一区域内进行合理分布,避免高层建筑过于集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高层建筑的设计水平需要顺应建筑设计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尽快缩短与国际领先水平之间的差距。在具体设计实践中,设计人员更是要充分考虑到建筑整体性、安全性、节能性等方面的要求,实现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赋予其更多的文化要素,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层建筑的设计水平,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以及人们生活,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世权.高层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理念[J].山西建筑,2012.

[2]刘勇,马腾飞,宓学民.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J].科技致富向导,2014.

[3]李峰.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J].山西建筑,2012,(23).

[4]陶任重,秦海福.基于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理论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6).

论文作者:梁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1

标签:;  ;  ;  ;  ;  ;  ;  ;  

简论基于现代城市空间的高层建筑设计要点论文_梁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