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力线损管理及监测技术论文_赵虹1,马艳荣2,李莉3

试论电力线损管理及监测技术论文_赵虹1,马艳荣2,李莉3

1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延津县供电公司 453200

2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延津县供电公司 453200

3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卫辉市供电公司 453100

摘要:从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看,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电的需求增加,直接增加了电力系统的管理压力。所以有关部门对电力系统增加线损监测和分析工作。本文就此展开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电力;线损管理;监测技术

前言

电力事业作为衡量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项综合指标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各界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当前电力系统中因线损管理产生的诸多问题仍有许多改进空间,在电力传输系统中还存在大量的电力损失现象。因此,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电力系统中的线损管理水平,降低用电损耗是当前相关电力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电力系统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电力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大多数供电企业中,电力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的模式陈旧,不能随机应变,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电力设备等都进行了更新换代,但是管理模式还是没有改变,而且对于电力管理中的违法行为没有处理的制度,使供电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1.2电路设计不当

线路的布局不合理,部分地区的电网系统为迂回线路,加重了线损。供电设备的设置有问题,而且发生故障有未及时维修的现象,电能损耗的计算方法不科学,这些都是电路的设计不当造成的线损。

1.3尚未建立有效的维护机制

受部分主观或者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对于电力系统的维护能力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难以满足现有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我国对电力系统线路的整体维护处于比较贫瘠的阶段,一般情况下出现问题时更换一下线路,处于“治标不治本”的状态,尚未建立起成熟有效的线路损坏预警机制。线路发生损毁会给客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这会不可避免地对电力企业的声誉产生不良影响,线损管理正日渐成为电力系统管理能力的薄弱所在。由于我们对电线的认识程度不高,导致线路维护没有进入电力系统维护名单,从各种层面降低对电力系统中线路的重视程度,后期问题渐渐凸显出来。电力线路频繁出现故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虽然在后期也有专业人士做出相关补救措施,但由于基础管理过于薄弱,因此补救措施不能填补已经出现的问题与漏洞。

1.4管理人员能力不足

供电企业因为对线损人员的需求量较大,培训的过程中对线损人员的要求就降低了,这使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足以胜任岗位,在进行线损管理的过程中技术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损耗。

1.5 电力检修质量无法保证

在电力检修质量达不到标准的情况下, 线损管理就会受到影响,使设备的电能损耗加大,供电企业对于电力检修工作要予以重视,降低电力设备产生的线损,电力检修对于整个地区的电力网络有着重要的影响。

2降低线损的有效管理措施

2.1降低变压器的耗损

对变压器的运行组合方式以及最佳负荷率加以确定,使输电网的传输效率有所提高。在对其进行具体的设置和分配时,要对电网的安全、可靠以及与经济性有关的问题加以考虑。根据线路负荷的变化来对投入运行的变压器台数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使变压器的功率损耗有所减少。根据负荷和临界负荷两者的关系,对变压器进行并联或者适当的减少,也能使变压器的损耗得到有效的减少。为改变系统的运行方式,则应该在变电站内安装两台以上的变压器,这样既能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也能根据负荷来对并联运行的变压器进行合理的停用,从而减少变压器的损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系统计量管理

电能表是计量电能用量最基本、最直接有效的设备,采用先进、节能的新式节能表可以减少计量统计的误差率。在计量工作中,工作人员如果发现异常或者不平衡率超过2%时,应该及时召集相关专业人员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

2.3对低压线路进行合理的改造

对低压线路进行全面的检查,重点标记工作时间过长而出现老化的低压线路段,对其进行维修或者重建,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在传输过程中所造成的因电阻过大而产生的电力损耗,还可以避免出现线路损坏产生断电的现象。在铺设建造低压线路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因设计缺陷而产生的线路不合理的问题,利于迂回供电等等,要观察线路周围的各种环境,避免因阳光照射等一些自然因素造成线路损坏。电网的低压线路在日常的运行中所具有的一些数据有可能与设计中的数据是有微小的差别的,所以,在进行线损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管理,并且进行科学严谨的研究计算,根据最后的结果,才能制定有效的管理任务,完成管理指标,从而达到提升线损管理水平的目的。

2.4线损相关指标的考核管理

在配电网系统线损率指标的确定方面,应该严格实行分级分层管理、定期考核评估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实施应按照电压等级、分变电站和分线路具体分担给各个基层管理单位,实施逐层考核制度,确保线损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落实到基层,即根据各级线损管理人员职责和权限,按照“分区域、分压、分线、分台区”的四分管理方法,对考核指标进行层层分解,责任到人。

2.5加强检修管理

供电企业应遵循着“安全、优质、多供、少损”的基本供电原则,加强检修管理,对检修任务尽可量做到集中处理化,提高检修效率,缩小停电检修影响人数。

3计算机技术在线损监测与分析的重要性

3.1提高线损管理的科技含量

线损监测与分析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肩负着对数据的监测与分析作用,并且也是衡量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由于长期的人工操作,会提高数据收集以及分析过程中的失误率,所以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是能够改变这一现状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并且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线损监测管理的科技含量,使其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好的提升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保证用电及供电安全。

3.2进一步保障供电及降损的工作效率

电路损耗是当前电力企业以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不仅会为电力企业的运行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失与危害,同时也会给当前社会发展建设中用电需求的企业部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其中绝大部分的影响都是来自于对线损监测的不及时与失误所造成的,所以这就要求必须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来降低线损率,保证供电降损的工作效率。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针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中,要最大化的降低人工操作的失误率,实现数据分析与管理的自动化生成,进一步保证供电及降损的工作效率。

3.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保证

电力企业在运行与发展中,要想保证其供电系统的正常运作,就必须全方位的保证其工作的正常推进,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企业提高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减少线损的发生,有利于我国供电企业实现长效发展。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尽量减少线损,需要充分认识到线损发生的原因。供电企业只有把握了线路的内部构造,并对线路进行定期、有效的检修,才能有效减少线损的发生。此外,还需要充分考虑线损出现的内、外部因素,做好相应的管理和测算工作,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同时,把先进的技术设备应用于线路中进行电力的传输,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减少线损的发生,还能进一步促进我国供电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芦爱燕.论供电企业线损管理与技术措施[J].通讯世界,2015(01):139~140.

[2]韦仲滨.基于低压线损管理有关问题的研究[J].科技展望,2016(02):23~24.

论文作者:赵虹1,马艳荣2,李莉3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3

标签:;  ;  ;  ;  ;  ;  ;  ;  

试论电力线损管理及监测技术论文_赵虹1,马艳荣2,李莉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