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信用主义影响教育改革_学历论文

不要让信用主义影响教育改革_学历论文

别让文凭主义影响教育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别让论文,文凭论文,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是根本,遇有青少年犯罪,相关人员或社会舆论必把焦点放在

教育上面。这几年,台湾致力于教育改革,各种新措施纷纷出笼,而“

行政院教改会”也到全省各地举办一系列24场的“教改巡回开讲”,与

基层教员面对面接触,听取站在教育第一线人员的心声。

这个活动年前已全部完成,平均每场有200名左右教师、 教育工作

者参加,他们与教改会已做了某种程度的意见交流。这些,对台湾日后

的教育多少会有助益,尤其每场活动结束,很多学校有后续动作,邀请

教改会召集人李远哲去演讲,让关心教育的他有更多的机会宣扬教改会

的理念,并和基层人员做更扎实的沟通。

其中普遍困扰老师的现象,是学校课程太多,负担太重以及家长升

学主义的观念太强,阻碍了正常教育的推展。

这个困扰由来已久,不止这一代老师。大家都知道,教育是建立一

个健全社会的基石;可是在台湾,数十年来,开了无数的检讨会,喊了

无数堂皇的口号,德智体群并重的教育仍无法落实。健全的人格基本上

包括对自己、对别人有信心,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可是在目前的教育

体系下,学生在“人格养成所”的中小学里,并不能学到这些;反而因

成绩至上、升学挂帅,学生吸收到的是扭曲的价值观。家庭、学校对学

生最大的要求是读好书本。成绩好的,即使品德有缺失,也容易被宽恕

;成绩不好的,即使是犯一时无心之过,也容易被羞辱、被夸大他的罪

愆。日常受到歧视乃至放弃教育,更是所在多有的现象。这样的环境可

能教养出有学问但自大而自私的人,更可能造就出自暴自弃或叛逆、反

社会性格的孩子。色情行业和犯罪事件的低年化,与教育的失败息息相

关,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事实。

所以,李远哲说文凭主义是教育改革的绊脚石。目前最大的问题是

社会大众的观念改不过来。如果一个学生说未来的志向是当一个厨师,

一定会被家长骂没有出息,不像在美国,任何行业的志向都会受到鼓励

的确,中国人的士大夫观念虽已有改变,基本上,对于“有出息”

的定义仍在高地位、高收入的层次上,要求名求利,文凭便成为基本要

素,而政府也助长这种观念:政府虽一再声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但政

府机关用人,文凭却事关重大;即便经过考试录用的新人,不同的学位

,起薪就有差别。这样处理起跑点,基本上并没有错,但学历比较低的

人,即使努力工作了一段时日,表现也优秀,调高待遇和升迁的机会仍

然大不如学历比他高的人;这有欠公允。这样的现实,无怪乎社会大众

无法摒弃文凭主义,无怪乎家长只要求孩子读好书而无暇重视他的身心

20世纪末是高知识、高学历的时代,追求学问值得鼓励与肯定。但

也不可讳言,“升学至上”的教育,造就出来的多是学历与学力并不相

当的人。高学历不一定表示他智慧高,做事能力强;学历低的,也不表

示他智慧低,不会做事。创意和能力可以靠经验和自修开发,不一定仰

赖学校教育。这个观念,私人机关倒是比政府机关能够体会,所以其中

低学历高地位、高成就的例子很多。

如果文凭对一个人日后的出路、待遇、升迁没有过于重大的影响,

家长和教师的观念便可以慢慢修正。而一个人如果能做好他的工作,即

便小如修鞋、扫地,也应该受到认同与敬重,没有自卑,没有压力,人

人可以过得快乐而有尊严,社会风气会祥和得多。

当然,文凭主义深植人心,要去除,不是三年五载可以为功的。但

既知此为落实健全教育的绊脚石,总要往这个方向努力。政府可以做的

就是率先打破文凭主义的观念,在用人、升迁的制度上,把能力、工作

态度等的比重提高,而不斤斤计较一纸文凭,这才是跨出教改的第一步

(朱桦选自台《台湾新生报》)*

标签:;  

不要让信用主义影响教育改革_学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