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为什么能垄断论文 论文数据

知网为什么能垄断论文 论文数据

问:知网为什么能垄断论文
  1. 答:这个事就涉及到一个很有趣的组织,清华大学中国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委员会。
    这个没有任何实际存在的所谓委员会,是当年由中国教育部,党中央,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学会,党委会等国家一级领导部门联合支持建立的一个“有目标,没具体轮廓的一个组织”。
    就是:大家都觉得需要做这方面的事,但是怎么做,谁做,做出来怎么管理等等。。。大家都不知道~~~但是这个委员会的存在,实际的作用是打通了许多原本可能会有极大阻力的关节,让很多事情得以进行,例如清华紫光的建立、中国知网的建立等等,甚至我们的国产电脑操作系统,国产电脑芯片研究等等事件多多少少都跟这个委员会相关。
    那么回到一开始的目标:为中国未来科技发展,建立一套基础保障体系,服务于中国未来科技发展的各个方方面面。而中国知网,就是在这一委员会的基础下建立的,致力于“为中国的各项论文提供交流共享平台”这么一个目的存在。
    那么这个委员会做了什么呢?什么都没有做,他的唯一作用就是:在知网建立初期,促进了中国所有大学对接中国知网,建立了论文上传和发布的标准渠道。
问:知网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它为何能“一家独大”?
  1. 答:知网为何能“一家独大”?
    知网收集整合了全国几乎全部的期刊,数千万篇文章,还含有硕士、博士、重要会议论文等。知网对一般用户采取按数量收费下载方式,对机构用户采用按文献库、按年度收费方式。知网还按行业整合了该行业的文献资料库,形成不同的资源库,面对各个行业推销。正如那句老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它们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如果是高校的师生或者是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一般都不用付费,因为单位已经购买了使用权。各类数据库的收费问题,一直被人诟病,原因在于定价权掌握在各数据库的运营方。
    如果没有知网大学生们,教授们需要怎么查资料?他们可能需要跑遍各大图书馆,一本一本的翻阅相关书籍。知网让你们能够查阅最新的科研论文,能够在查阅资料时提供便利,再加上要求非涉密论文都需要在网上公布,如此一来,知网就逐渐做大了。
    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和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付费的同时也激励了优质内容的生产。其市场细分准确,抓住了痛点。然而,知网不是没有竞争对手,只不过知网更具权威,做的更专业,无论是经验还是技术。确实是一家独大,很多其他类似的网站也在努力发展,目的就是为了早日改变当下垄断的格局。在期刊传数据给知网后,知网系统能够自动上传,然后后期人工进行补正的上传流程,所以当下很多期刊一般出刊后,短则几天多则一个多月,就可以正常上传知网。而这也就导致知网几乎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
  2. 答:最主要的就是这个网站的数据比较齐全,知网数据库资料内容独有性和资源整合,这在其他的数据库是很难找到第2家的,所以这也是他一家独大的原因。
  3. 答:因为使用知网的人是比较多的,国家也比较支持,所以才能够一家独大。
  4. 答:这是因为知网是掌握了核心的版权资源,其数据库资源内容具有独有性。
问:知网为什么能拿到论文版权
  1. 答:中国知网获取论文著作权的方式,是建立在渠道优势乃至垄断之上的。很多时候,它并没有获得原作者的直接授权,而是被打包进期刊、大学学位论文的“格式化条款”里。
    中国知网利用其市场支配性地位,把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两大渠道捂得严严实实。大学、期刊想获取相关资源,就必须交出作者的授权。硕士、博士毕业生在提交论文时,一般也会被校方要求签订《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把论文授权给中国知网。
    知网论文争议
    知网搜集和存储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资源直接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及其学者学生,作为公共产品,这些学术文献具有公益属性,但知网以此为基础的商业运作模式却始终遭受质疑。从本质上讲,中国知网搭建的是公共知识数据库,但现在公益属性越来越弱,商业味越来越浓。
    知网搜集的知识资源来源于社会,其资源具有显著的社会性,不应将取自社会的资源单纯作为其牟取暴利的凭借,而是应“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坚持服务的普遍性和公益性。故作为国家知识基础设施,知网提供的服务应面向公众,满足公众对知识的需求,提供均等化服务。
知网为什么能垄断论文 论文数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