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实现农业毕业生的理想职业选择

浅谈如何实现农业毕业生的理想职业选择

一、浅议如何实现农科毕业生理想择业(论文文献综述)

黄诗敏[1](2020)在《近代中国留美生的文化冲突与调适 ——基于胡适日记与吴宓日记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可谓文化冲突中的中国。值此中西碰撞、新旧交替之际,留学生是最先走出国门、直接沐浴欧风美雨洗礼、接受世界文化与域外新知的知识分子群体。而胡适、吴宓无疑是留学生群体中引人注目的两位学者。他们成长于新旧交替之际,同是庚款留美生群体中的一员,担负着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但二人成长于不同的家庭环境、地域文化以及受教经历之中,二人在留美期间及归国后对中、西方文化也持有不同的态度,并影响着各自的民族文化复兴实践活动。基于此,本文以胡适日记、吴宓日记作为主要文本,考察胡适、吴宓二人的文化冲突体验及其调适文化冲突的基本路径,以期为当下留美生实践民族文化复兴提供借鉴。论文第一部分,通过梳理与比较胡适、吴宓二人在家庭背景、地域文化、受教经历方面的异同,从而为分析二人分别是如何进行文化调适提供全面的考察。首先,在家庭背景方面,幼年丧父的胡适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与全幅期待下,养成了隐忍、宽容、和气等性格,并逐渐树立了“以期作圣”的人生准则。与胡适不同的是,家庭成员关系复杂的吴宓在其祖母的溺爱与强压下养成了孤独、固执、冲动等性情。但在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中,吴宓建立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纽带。其次,在地域文化方面,在开放包容的徽州文化的耳濡目染下,胡适继承了勤劳吃苦、包容开放、敢为人先的品质。而吴宓自幼对儒家经典的倒背如流、对内省修德的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与珍视,都离不开关中浓厚的经世致用、厚重务实的学术气息的浸润。另外,同受到传统教育长期浸润、也从新式教育中接触新的文化因子的二人,在留美之前在文化选择、价值取向等方面已有了一些差异。这些差异也预示着二人今后的文化选择、德业活动等方面的差别。论文第二部分,考察胡适、吴宓留美期间的文化冲突体验,从学习课业、社会生活两方面展开论述。学习课业上的语言障碍、中西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社会生活方面在宗教、家庭、婚姻、性别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胡适、吴宓二人对中西方的种种文化冲突有着更为直接的或同或异的感受与体悟。论文第三部分,考察胡适、吴宓面对文化冲突时的文化心态,重点考察二人是如何通过转校、择师、交友等选择来进行文化调适的。胡适由农转文、由康乃尔大学转校哥伦比亚大学,追随杜威的“实验主义”,广交朋友,使其逐渐成为了一个“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吴宓深陷悲观主义难以自拔,但缘遇白璧德、转校哈佛大学的选择,让他在彷徨与纠结中找了一盏明灯,更在名师益友的指引与陪伴下,明确了一生志业所求。二人的转校、择师、交友活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反映了各自面对文化冲突时的调适过程。论文第四部分,考察胡适、吴宓二人的中西文化观,梳理二人归国后的教育文化实践活动。分析二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自尊与认同状况,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与态度,对中西文化关系的理解,是如何影响二人参与民族文化复兴实践的。胡适主张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输入学理以再造新文明;而吴宓倡导昌明国粹、理性输入,融合中西文化。在此基础上,他们在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学科建设等方面完成了一系列实践探索活动,以践行理想志业、推动民族文化复兴。最后,论文总结了胡适、吴宓作为近代中国留美生之于中国文化复兴的特征,为当下留美生在新的一轮中西文化对话与冲突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塑造中国文化与国家形象、加快民族文化复兴进程提供借鉴。

章剑飞[2](2019)在《大学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研究 ——以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涉农领域尤其是乡村人才的缺乏越来越成为制约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另一方面,我国每年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尽管我国相关部门针对大学生涉农就业提出了众多优惠政策,但是到涉农部门尤其是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仍然少之又少。如何引导大学毕业生到涉农领域就业,尤其是深入参加新农村建设工作,这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在简要介绍人力资本理论、择业动机理论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简要的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选择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的600名毕业生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采用调查资料,运用统计性描述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等实证分析方法,对大学毕业生涉农就业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同时通过整合分析国内外现有研究现状,从宏观层面概述本研究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为后续研究论证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从行为学科的相关理论入手,构建了大学毕业生回农村就业的分析模型,并对其意愿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毕业生农村就业的相关机制因素。第四部分,构建促进大学毕业生农村就业的有效路径,第五部分为结论。经过研究后发现:影响大学毕业生进行涉农就业意愿的关键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其中,户口所在地、家庭年收入、农村就业福利政策、工作环境等因素是影响大学毕业生涉农就业的显着性因素。由此,提出了促进大学毕业生涉农就业的相关政策建议:一是强化政府宏观引导与调控;二是强化高校的引导培养;三是坚持社会积极舆论引导;四是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并提高就业能力。

张明雪[3](2017)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从就业结构、就业能力、就业意向、就业态度、就业质量和工作搜寻过程六个部分,对已毕业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与目的以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包括问卷设计、发放及调查结果的具体分析;第三部分主要为影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的因素分析,第四部分是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的提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为:以国内就业为主,集中在高校和中小学校;从毕业生就业意向可以看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择业观较为成熟而保守;就业主动性低,就业准备不充分,多数学生未参加过就业指导培训;大部分毕业生月收入低于全国标准,但在社会保险和福利方面较好,劳动关系比较和谐。影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的因素主要是个人就业能力。根据汉硕就业存在的问题从高校、研究生自身两个角度出发,提出:高校应从重视研究生就业指导培训,开展创业教育,紧密追踪研究生就业状况三方面提高就业指导水平;研究生在注重综合素质提高的同时,还要积极培养创新意识,从自主创业入手,结合专业知识,在国内就业市场开辟就业新渠道。

Far East Academy,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Center and Social Survey Center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4](2014)在《2014中国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文中认为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全面了解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择业倾向及择业心理,对当前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因势利导促进大学生就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为此,上海交通大学远东书院、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对中国33个城市的123所高校的12000余名在校大学生开展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未来的工作地点更倾向于选择一、二线城市;薪酬待遇、个人发展空间以及工作地点是大学生择业时重点考虑的三大因素。

张凯[5](2014)在《公路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以XX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学院为例》文中指出当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相当突出,带来的社会压力很大。因此,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只是与大学生自身有关,还与社会的人力资源、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分析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运用了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本文主要针对公路学院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公路学院大学生就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明确了当前公路类大学生就业的情况和日后就业的发展形势。然后,对交通学院学生就业困难的主客观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观原因分析的有公路学院大学生不切实际的就业选择预期、公路学院大学生存在不少就业心理问题和公路学院大学生个人素质总体来讲不算高。客观原因分析的有XX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院方面、用人单位方面和社会方面。最后,以如何解决公路交通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对策。对策包括:改变高校大学生个人方面的不足之处、改变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方面的不合理方式和改善社会存在的不公平的就业制度三个大方面。在改变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方面的不合理方式中又详谈了按着社会需要调整教学任务、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和减少不利于教学的行政干预三个方面。在改善社会存在的不公平的就业制度中讨论了人事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二个方面。研究表明:科学合理地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相应的对策,即改变高校大学生个人方面的不足之处、改变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方面的不合理方式和改善社会存在的不公平的就业制度三个大方面,是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吕伟[6](2013)在《中国“高学历”失业问题及就业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当前,“高学历”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政府乃至社会的共同问题。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等环境因素,也有高等学校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就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因素。“高学历”人才作为较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对其是否能成功就业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可以丰富与拓展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马克思失业理论对于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的阐述系统而严密,不但给出了失业的根源、原因以及具体表现形式,同时又明确指出了资本家创造失业的手段,及其产生的社会后果。但是,运用马克思的失业理论来解读中国失业问题时,有几点还需注意把握:一是,马克思失业理论阐述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失业问题,而中国的失业问题,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失业问题,二者有很大差别;二是,无论用什么理论来解读当代中国社会的失业问题,最重要的都是理论的相符性,如果理论不能被现实检验,也就没有了指导作用。本研究基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着重采用制度分析的方法,并综合运用近年来一系列统计数据,从多个方面进行“高学历”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不仅可以完善与拓展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同时可以很好的解读当代中国“高学历”失业问题。分析“高学历”人才失业产生机理,提出从教育的改革、观念的转变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去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促进其成功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的进行,可以为国家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学科与专业方向,使教育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综合分析。同时,在建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体系框架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社会经济综合政策,逐步消除导致劳动力市场不合理分割的制度因素,以更加深入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为前提,在科学处理经济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问题基础上,实现“高学历”充分就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良性互动,为减轻“高学历”就业压力,使“高学历”失业状况保持在合理水平,提供政策咨询与具体建议,力争从根本上消除中国“高学历”失业的制度弊端。本文简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从四个方面进行论文的基本架构说明,分别是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的说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概述,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的归纳,以及论文的可能创新点与研究不足。主要是为后面的研究进行逻辑上的铺垫,同时对需要梳理和明晰的概念予以明确;第二章,失业与就业制度基本理论述评。分别就古典经济学、马克思、凯恩斯、货币主义理论、国内理论界对就业与失业问题的主要观点进行简要阐述和分析,同时还对劳动经济理论下,就业市场中的组成主体及其关系进行研究;第三章,中国“高学历”就业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对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做了基本介绍,并依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对中国“高学历”就业制度演变进行分析。同时,针对“高学历”就业制度本身的系统建设,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组织观念现状进行评价,最后还对中国“高学历”失业的正负效应予以分析;第四章,中国“高学历”失业现状特征及成因分析。首先对中国高等学校学生的组成结构,以及高等教育学校的基本构成和分布情况进行介绍,其次对中国“高学历”失业的主要现状,就业趋势及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详细说明,最后分别对当前中国“高学历”失业的主要特征及成因进行综合阐述;第五章,国外“高学历”失业问题与就业制度比较及借鉴。分别对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国家,和以印度、巴西为代表的部分发展中国家,在促进本国“高学历”人员就业方面的制度建设及合理措施予以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有借鉴意义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梳理出近几年中国为促进“高学历”就业而采取的有效措施;第六章,中国“高学历”就业制度目标选择与对策建议。区分近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提出解决中国“高学历”失业问题的目标和对策建议。从构建并不断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体系框架入手,以系列综合政策为保障,以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为前提,以科学处理经济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问题为基础,实现中国“高学历”者的合理充分就业。

罗沙沙[7](2013)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实证研究 ——以浙江省诸暨市职教中心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壮大,就业率屡创新高,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在这一发展背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面临着种种职业困境,而随着社会经济及职业的发展,这些困境的有效解决已成为政府、中等职业学校、家长及学生关注的焦点和难点。职业指导的有效开展是中等职业学校摆脱这些困境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从探究就业指导、职业指导、生涯指导的内涵为出发点,以对诸暨市职教中心在校学生、教师、领导的问卷调查为依据,重点分析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存在问题。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统计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借助在诸暨市职教中心开展的一系列探索来研究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教育的策略,从而为在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科学的职业指导提供具体的建议。本研究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由来、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念界定等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是职业指导的相关基础理论,分析了其在中等职业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作用;第三部分是关于职业指导调查工具的设计,此部分包括调查量表的编制和访谈问卷的设计两方面;第四部分用数据和调研资料分析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的整体水平,并对职业指导在性别、年级、专业、是否处于恋爱中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同时也对职业指导实施条件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提出了关于加强职业指导的对策研究,在此部分笔者基于前面四部分的阐述,提出了职业指导向生涯指导发展的思路,并基于此设想出构建三维一体化生涯指导体系来实现这一发展思路;第六部分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包括研究的可取之处与不足。通过本课题的探究,以期可以帮助解决中等职业学校在职业指导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能有效帮助中职生对自我进行准确职业定位和成功的职业规划,实现职业理想。

陈奕先[8](2013)在《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参与农业推广的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以及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匮乏问题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如何更好的解决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农业推广人才队伍的发展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四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提出了农业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参与农业推广的路径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归纳总结了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及农业科技推广国内外研究现状,给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并对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参与农业推广路径的研究中主要运用的相关理论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报告以及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全国毕业生尤其是农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涉农专业的毕业生没有能够学以致用,没有到最需要自己施展才华的乡镇基层工作;分析了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的有力环境及不利环境,以及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确,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对我国农业推广人才队伍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发现我国农业推广人才匮乏,专业素质较低;农业推广体制中用人、留人机制不畅。第三部分主要对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参与农业推广的重要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不但可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而且可以改变农业高素质人才匮乏的现状,加速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具备农业推广人才的基本素质,愿意到基层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参与农业推广的思考及路径的研究,通过大学生自身转变就业观,高校教育的引导,政府职能部门政策的扶持等途径,引导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通过参加基层就业项目,加入涉农公司以及自主创业等途径参与农业推广。

赵攀[9](2013)在《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四所农林高校为例》文中提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同时,与之相关联的职业指导理论和职业能力测评工具也迅速发展起来,并被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以及前苏联等许多国家运用。20世纪末至21世纪伊始,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辅导已经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各层次学校中广泛实施。相比之下,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实践至今仍处于起步阶段。众所周知,农林高校作为培养农林科技人才的摇篮,应顺应市场需求,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硕士研究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在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中全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如何增强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存的五大问题;并以此为核心,来探讨可能导致其产生的原因,探寻其改进方式,从而促使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理想状态。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从研究生个人、高校、社会三个方面阐明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进行文献综述,并对既有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成果择善而从。第二部分:实证研究。以四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为例,对其存在的五大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归纳和总结出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第三部分:成因分析。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从个人、高校、社会三个方面探析可能导致其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解决策略。在前三章的铺垫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善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可行性对策。

吴荣辉[10](2012)在《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有利于实现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协同共振,有利于加快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丰富和充实面向“三农”的青年人才工作体系,促进青年人才锻炼成长,并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前人的研究虽然进行了不少探索,深化了一些认识,但研究还不够深入。由于缺乏全面性、多样性和系统性,目前还未能通过有效整合,对农科类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内在规律予以认识和把握。因此,本文提出要界定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基本内涵,探讨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历史与现状,初步构建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模式与机制框架,旨在为促进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提供理论方法和策略支持。全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是提出问题,分析相关支撑理论,梳理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明确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部分研究概述,主要是界定有关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外延,指出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在概念上的内部逻辑结构。第三部分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历史与现状考察,主要是对国外做法经验和我国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历史脉络和现状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第四部分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模式与机制探讨,主要是结合案例归纳八种不同的模式,系统分析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机制框架,以深化对内在规律性的认识。第五部分结论,说明主要的研究工作、基本观点、创新点和局限性。

二、浅议如何实现农科毕业生理想择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如何实现农科毕业生理想择业(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国留美生的文化冲突与调适 ——基于胡适日记与吴宓日记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文化冲突研究
        2.文化调适研究
        3.近代中国留美生研究
        4.胡适留美研究
        5.吴宓留美研究
        6.文献述评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1.文化冲突与文化调适
        2.近代中国留美生
        3.胡适日记
        4.吴宓日记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
    (六)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
        2.文献法
        3.比较研究法
一、胡适、吴宓的教育文化背景
    (一)家庭背景
        1.胡适的家庭背景
        2.吴宓的家庭背景
    (二)地域文化
        1.胡适与徽州地域文化
        2.吴宓与关中地域文化
    (三)受教经历
        1.胡适留美前的受教经历
        2.吴宓留美前的受教经历
二、胡适、吴宓的文化冲突体验
    (一)学习课业
        1.语言方面
        2.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方面
    (二)社会生活
        1.宗教信仰
        2.家庭观念
        3.婚姻观念
        4.性别观念
    (三)小结
三、胡适、吴宓的文化调适的路径
    (一)胡适:乐观主义中的宽容与自由
        1.转校哥大、追随杜威
        2.朋友所在即是吾乡
    (二)吴宓:悲观主义下的彷徨与解脱
        1.缘遇哈大、服膺白璧德
        2.吾友即吾师
    (三)小结
四、胡适、吴宓的文化调适之实践
    (一)输入学理、再造文明
        1.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2.“再造文明”与新教育
    (二)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1.吴宓的中西文化观
        2.“融贯中西”与人文教育
    (三)小结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胡适国外演讲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大学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研究 ——以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二元Logistic回归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涉农就业概念界定
    1.6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框架
    2.1 人力资本理论
    2.2 择业动机理论
    2.3 就业理论
    2.4 相关的理论分析
3 大学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现状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调查样本的统计性描述
    3.3 高校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现状分析
        3.3.1 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分析
        3.3.2 涉农就业区域选择分析
        3.3.3 涉农就业单位选择分析
    3.4 总结
4 影响大学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的因素分析
    4.1 个体因素与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分析
    4.2 家庭因素与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分析
    4.3 社会因素与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分析
        4.3.1 农村政策对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分析
        4.3.2 就业政策对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分析
        4.3.3 对农村的认知及社会舆论对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分析
        4.3.4 人才培养需求错位
    4.4 影响大学毕业生涉农意愿因素的实证分析
        4.4.1 模型设定
        4.4.2 变量说明
        4.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 引导大学毕业生涉农就业策略分析
    5.1 联合当地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5.1.1 明确落实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的责任
        5.1.2 完善大学毕业生农村创业的优惠政策
    5.2 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农村就业的引导与培养
        5.2.1 加大农村就业政策福利宣传
        5.2.2 引导大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
        5.2.3 营造校园“助农”文化氛围
        5.2.4 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5.2.5 加强就业求职技能指导培训
    5.3 改善社会舆论导向
        5.3.1 转变家庭观念
        5.3.2 新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导向
6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硕士研究生就业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的研究
2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状况调查结果及分析
    2.1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2.1.1 问卷结构
        2.1.2 问卷发放
    2.2 问卷调查结果的具体分析
        2.2.1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结构分析
        2.2.2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个人就业能力分析
        2.2.3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意向分析
        2.2.4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心态分析
        2.2.5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质量分析
        2.2.6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工作搜寻过程
        2.2.7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状况小结
3 影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质量的因素分析
    3.1 影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质量的交叉分析
    3.2 影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质量因素小结
4 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4.1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生存在的就业问题
    4.2 相关建议及对策
        4.2.1 高校必须重视并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4.2.2 研究生自身应注重个人就业能力的提升
        4.2.3 拓宽汉硕的就业渠道
5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5)公路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以XX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国内外现状
        1.1.1 选题背景
        1.1.2 国内外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XX 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学院就业现状
    2.1 交通学院公路学院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2.1.1 公路学院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2.1.2 公路学院大学生就业发展趋势
第三章 交通学院学生就业困难的主客观的原因
    3.1 主观原因
        3.1.1 公路学院大学生不切实际的就业选择预期
        3.1.2 公路学院大学生存在不少就业心理问题
        3.1.3 公路学院大学生个人素质总体来讲不算高
    3.2 客观原因
        3.2.1 高校方面
        3.2.2 用人单位方面
        3.2.3 社会方面
第四章 解决公路学院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4.1 改变高校大学生个人方面的不足之处
        4.1.1 公路学院大学生认清形势,转变就业观念
        4.1.2 培养独立自主意识,摒弃盲从依赖心理
        4.1.3 加强拓宽公路学院学生的能力结构
    4.2 改变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方面的不合理方式
        4.2.1 根据社会需要调整教学任务
        4.2.2 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
        4.2.3 减少不利于教学的行政干预
    4.3 改善社会存在的不公平的就业制度
        4.3.1 人事制度改革
        4.3.2 户籍制度改革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高学历”失业问题及就业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马克思的“失业”范畴
        1.2.2 西方经济学的“失业”范畴
        1.2.3 中外学界对“失业”内涵的不同阐释及争论
        1.2.4 本研究所使用的“失业”范畴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就业与失业制度基本理论述评
    2.1 古典经济学对就业与失业问题的主要观点
    2.2 马克思对就业与失业问题的主要观点
    2.3 凯恩斯对就业与失业问题的主要观点
    2.4 货币主义理论对就业与失业问题的主要观点
    2.5 国内理论界对就业与失业问题的主要观点
        2.5.1 改革开放之前的就业失业理论
        2.5.2 改革开放以后对就业失业理论的探索与发展
    2.6 劳动经济理论中“高学历”就业问题研究
        2.6.1 “高学历”就业各主体关系研究
        2.6.2 劳动经济理论与“高学历”就业
        2.6.3 就业市场中不同主体对“高学历”就业的影响
第3章 中国“高学历”就业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3.1 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
        3.1.1 基本内涵、方法与理论基础
        3.1.2 制度变迁过程
        3.1.3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模型
    3.2 中国“高学历”就业制度变迁
    3.3 中国“高学历”就业制度评价
        3.3.1 制度缺少理论基础
        3.3.2 制度缺失且欠缺系统性
        3.3.3 就业渠道偏窄
    3.4 中国“高学历”失业效应分析
        3.4.1 中国“高学历”失业正效应分析
        3.4.2 中国“高学历”失业负效应分析
第4章 中国“高学历”失业现状特征及成因分析
    4.1 我国高等教育现状
    4.2 我国“高学历”失业主要现状
        4.2.1 “高学历”失业总体情况有所好转
        4.2.2 “高学历”失业的结构性问题严峻
        4.2.3 “高学历”就业失业出现性别问题
    4.3 中国“高学历”失业现状的特征
        4.3.1 “高学历”失业的专业性特征
        4.3.2 “高学历”失业的地域性特征
        4.3.3 “高学历”失业的低就业特征
    4.4 中国“高学历”失业现状的成因
        4.4.1 “高校扩招”的历史原因
        4.4.2 “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4.4.3 “高学历”人才定位不准
第5章 国外“高学历”失业问题与就业制度比较及借鉴
    5.1 发达国家“高学历”失业问题与就业制度
        5.1.1 美国“高学历”就业制度
        5.1.2 英国“高学历”就业制度
        5.1.3 法国“高学历”就业制度
        5.1.4 德国“高学历”就业制度
        5.1.5 日本“高学历”就业制度
    5.2 发展中国家“高学历”失业问题与就业制度
        5.2.1 印度“高学历”就业制度
        5.2.2 巴西“高学历”就业制度
    5.3 “高学历”就业制度的借鉴
        5.3.1 积极构建政策制度保障体系
        5.3.2 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5.3.3 全方位落实政策措施
第6章 中国“高学历”就业制度目标选择与对策建议
    6.1 中国“高学历”就业制度近期目标及对策建议
        6.1.1 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高学历”就业机制
        6.1.2 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6.1.3 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保障体系
        6.1.4 设法降低高校毕业生就业成本
        6.1.5 强化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责任体系
    6.2 中国“高学历”就业制度中期目标及对策建议
    6.3 中国“高学历”就业制度长期目标及对策建议
        6.3.1 逐步解决导致劳动力市场不合理分割的体制障碍
        6.3.2 实现“高学历”充分就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实证研究 ——以浙江省诸暨市职教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绪论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1. 职业指导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2. 职业指导是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 职业指导是中职生实现职业理想的内在需要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综述
        2. 国外相关研究
    (四) 相关概念界定
        1. 职业指导
        2. 就业指导
        3. 生涯指导
    (五) 研究思路
    (六) 研究创新
二、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
    (一) 约翰.霍兰德:职业选择理论
    (二) 舒伯(Super):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三) 佛隆(A.H.Vroom):职业动机理论
    (四) 安娜·罗伊(Anne Roe):职业选择需要理论
    (五) 教育人本论
三、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调查工具设计
    (一) 职业指导调查量表设计
        1. 施测对象
        2. 设计程序
        3. 施测结果分析
    (二) 访谈问卷设计
四、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一)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1. 职业指导整体状况分析
        2. 职业指导差异性分析
        3. 职业指导实施条件分析
    (二)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 职业指导的认识缺乏科学性
        2. 职业指导机构独立性强,且制度建设落后
        3. 职业指导尚未步入信息化时代
        4. 职业指导内容随意性、权宜性强,缺乏系统性、规范性
        5. 职业指导教师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五、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对策研究
    (一)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发展趋势:生涯指导
        1. 职业指导向生涯指导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2. 职业指导向生涯指导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二) 发展思路:构建三维一体化生涯指导体系
        1. 三维一体化生涯指导体系构建的可行性
        2. 构建理念
        3. 构建原则
        4. 目标层级
        5. 管理组织机构
        6. 运作实施体系
六、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调查量表
附录二:访谈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参与农业推广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理论依据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农业推广人才队伍现状的分析
    2.1 就业状况与问题分析
        2.1.1 就业状况分析—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1.2 农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的特殊环境
        2.1.3 农业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2.2 农业推广人才队伍现状及问题分析
        2.2.1 我国农业推广人员素质状况
        2.2.2 我国农业推广人才评价现状及问题
    2.3 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参与农业推广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3.1 对接不畅
        2.3.2 缺乏政策支持与鼓励
        2.3.3 缺失就业渠道
第三章 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参与农业推广的重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3.1 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参与农业推广的重要性
    3.2 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参与农业推广的可行性
        3.2.1 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特点
        3.2.2 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具备农业推广人员的基本素质
        3.2.3 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愿意参加农业推广工作
第四章 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参与农业推广的思路与路径
    4.1 创造有利于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参与农业推广的政策与环境
    4.2 开拓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参与农业推广的渠道
        4.2.1 参加基层工作项目
        4.2.2 加入涉农公司
        4.2.3 自主创业
    4.3 促使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4.3.1 大学生自身转变就业观
        4.3.2 高校引导教育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四所农林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1.1.2 高校对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
        1.1.3 社会各界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理念兴起较晚
    1.2 研究意义
        1.2.1 对学生个体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1.2.2 对高校科学发展的具有推动作用
        1.2.3 对社会全面进步具有深远影响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2 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实证研究
    2.1 问卷设计及调查方法
        2.1.1 调查样本的选择与分布
        2.1.2 问卷的编制
    2.2 数据的收集及整理
        2.2.1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情况
        2.2.2 建立数据库及统计情况说明
    2.3 可信度检验(ALPHA 值检验)
    2.4 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2.4.1 职业生涯目标不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2.4.2 就业期望较高、但对职位能力要求了解不够
        2.4.3 职业生涯规划认知程度较低、执行力不够
        2.4.4 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来源路径少、解决职业困惑途径单一
        2.4.5 职业生涯规划价值认可度颇高、就业满意度较低
3 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成因分析
    3.1 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职业价值观不够科学
        3.1.1 选择专业时普遍缺乏科学性、自主性
        3.1.2 职业价值观念过于功利
    3.2 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规范
    3.3 社会政府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不够顺畅
4 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相应的解决策略
    4.1 努力提升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
        4.1.1 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自觉性
        4.1.2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4.1.3 科学地制定职业规划书
    4.2 建立健全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服务体系
        4.2.1 “四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
        4.2.1.1 探索阶段
        4.2.1.2 明细阶段
        4.2.1.3 辅正阶段
        4.2.1.4 建立(执行)阶段
        4.2.2 努力实现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导师参与制”
        4.2.3 建立健全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中心
        4.2.4 成立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
    4.3 全面构建社会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机制
        4.3.1 坚持推进区域和行业均衡发展战略
        4.3.2 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研究生毕业生自主创业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支撑理论
        1.2.1 当代中国“三农”理论
        1.2.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1.2.3 马克思主义青年人才观
        1.2.4 潘懋元高等教育学学说
        1.2.5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1.2.6 国民素质均衡发展理论
        1.2.7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1.2.8 系统科学方法理论
    1.3 研究动态
        1.3.1 国外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的研究动态
        1.3.3 对国内外研究动态的评价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研究概述
    2.1 概念的界定
        2.1.1 有关“通向”的涵义
        2.1.2 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内涵
        2.1.3 相关外延的界定
    2.2 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结构逻辑
        2.2.1 指向性
        2.2.2 适应性
        2.2.3 耦合性
    2.3 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战略意义
        2.3.1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2.3.2 对高等农业教育科学发展的作用
        2.3.3 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
        2.3.4 对促进青年人才锻炼成长的作用
        2.3.5 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作用
3 国内外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基本情况
    3.1 国外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做法与经验
        3.1.1 德国
        3.1.2 法国
        3.1.3 韩国
    3.2 我国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历史脉络
        3.2.1 近代知识分子与农村基层的结合
        3.2.2 知青上山下乡和农民打成一片
    3.3 我国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基本现状
        3.3.1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演进
        3.3.2 新时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
        3.3.2.1 新农村建设的人才缺位
        3.3.2.2 农科类高校的办学偏位
        3.3.2.3 农科大学生的选择背位
4 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模式与机制
    4.1 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模式构建
        4.1.1 按照基准内容分类的平面化模式集群
        4.1.1.1 基于实践教学的模式
        4.1.1.2 基于社会实践的模式
        4.1.1.3 基于志愿服务的模式
        4.1.1.4 基于就业发展的模式
        4.1.2 按照介入方式分类的立体化模式集群
        4.1.2.1 参与式的主体通向模式
        4.1.2.2 分离式的客体通向模式
        4.1.2.3 嵌入式的载体通向模式
        4.1.2.4 散射式的导体通向模式
        4.1.3 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模式重构原则
    4.2 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机制框架
        4.2.1 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机制要素
        4.2.1.1 动力机制
        4.2.1.2 培养机制
        4.2.1.3 协调机制
        4.2.1.4 保障机制
        4.2.2 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机制运行
        4.2.3 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的机制环境
5 结论
    5.1 研究的基本观点
    5.2 创新点
    5.3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浅议如何实现农科毕业生理想择业(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国留美生的文化冲突与调适 ——基于胡适日记与吴宓日记的考察[D]. 黄诗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2]大学毕业生涉农就业意愿研究 ——以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章剑飞.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D]. 张明雪. 新疆师范大学, 2017(01)
  • [4]2014中国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J]. Far East Academy,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Center and Social Survey Center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新媒体与社会, 2014(02)
  • [5]公路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以XX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学院为例[D]. 张凯. 长安大学, 2014(02)
  • [6]中国“高学历”失业问题及就业制度研究[D]. 吕伟. 吉林大学, 2013(08)
  • [7]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实证研究 ——以浙江省诸暨市职教中心为例[D]. 罗沙沙. 浙江师范大学, 2013(03)
  • [8]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参与农业推广的路径研究[D]. 陈奕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1)
  • [9]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四所农林高校为例[D]. 赵攀.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1)
  • [10]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问题研究[D]. 吴荣辉.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浅谈如何实现农业毕业生的理想职业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