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八部现代京剧之我见--与王元化先生商榷_京剧论文

评八部现代京剧之我见--与王元化先生商榷_京剧论文

八个京剧现代戏评价问题之我见——兼与王元化先生商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戏论文,京剧论文,我见论文,评价论文,王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4年2月12日《武汉晚报》有一篇关于上海京剧院演出《智取威虎山》的文章,题目是“二度复排《智取威虎山》受冷遇,样板戏回潮引起争议”。文中介绍的主要是王元化等人对“样板戏”所持的否定意见。不久,《中国戏剧》94年第4期转载了这篇文章,但略有删节。拜读之余,大感困惑,难道《智》剧的演出果真如此不受欢迎吗?恰巧在94年5月间上海京剧院到南京公演《智》剧,受到观众热烈欢迎。5月19日《新华日报》以“旧曲新唱,魅力感人,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首演成功”为标题,报道了演出盛况:“昨晚,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了一场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令南京京剧迷们大饱眼福。可容纳千余人的会堂座无虚席,观众们被这场继承传统而又富有突破性创新的大型京剧所散发的艺术魅力倾倒,场内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特别是《打虎上山》这场戏上演时,一曲家喻户晓的唱段‘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激起了观众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同日的《南京日报》以“再展现代京剧风采,《智取威虎山》吸引众多观众”作了报道:“由于《智》剧唱、做、念、打融为一体,行当齐全,故事传奇性强,加之现代舞美、灯光、音响,具有很强的可看性,也吸引了许多年轻观众。”同一剧院演出的同一剧目,两地报纸的评价如此不同,这其中就有问题值得探讨。在此,想发表一点粗浅意见与王元化先生商榷,并求教于方家。

王元化先生首先认为“样板戏”在许多方面蕴含着“文化大革命”的精神实质。我觉得这种提法未免太笼统,缺乏具体分析,难道说八个京剧现代戏都蕴含着文化大革命的精神实质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精神实质究竟是指什么,王先生没有具体说明,但看他后面的文章,似乎主要是指极“左”思潮。不错,八个现代京剧中,有少数剧目存在这个问题,如《龙江颂》、《海港》,原先都是写人民内部矛盾的,为了宣扬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复杂的政治观点,硬在剧本中加上暗藏的阶级敌人,这显然是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也可以说这两个戏中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文化大革命”的精神实质。但有些戏如《红灯记》歌颂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宣扬中国工人阶级前仆后继的革命传统,这跟“文化大革命”的精神实质对得上号吗?《奇袭白虎团》写的是打击侵略者,保家卫国,是极“左”思潮吗?《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戏,在内容上也看不出跟“文化大革命”的精神实质有什么牵连。王先生以局部当全体,立论未免偏颇。

王先生还说,“应该承认原作的革命现代京戏本子和经过篡改成为‘样板戏’的本子是不同的两回事。前者没有什么险恶的政治目的。但是应该看到,前者也是在‘文化大革命’前夕编写的。这些未经劫夺篡改的革命现代京戏不仅不能摆脱当时极“左”思潮的浸染,而且大抵是受到当时教条主义的影响而创作出来的。倘无视那个时代在它上面所留下的暗影,未免过于重视自己的作品,难免敝帚自珍之诮了。”照王先生的说法,凡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所产生的作品,必然都有问题。这不符合事实。众所周知,解放以来,从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极“左”思潮便逐渐抬头,六、七十年代更甚。但前不久放映的一百部爱国主义电影,大部分产生在五、六十年代,电影《英雄儿女》是在“文革”前夕拍摄的,是深受观众欢迎的优秀影片,它的主题歌“烽烟滚滚唱英雄”振奋人心。“文革”时期可说是极“左”思潮登峰造极的年代,但被选入百部爱国主义电影的《闪闪的红星》,恰恰就是在“文革”中期产生的,它的主题歌“小小竹排江中游”到今天还被人们所传唱。这些都说明在极“左”思潮盛行的年代,并不是绝对不能出优秀作品的。犹如在封建社会里,也能产生反封建的作品一样。

文艺作品反映生活,毕竟不像寒暑表反映气温那样直接,那样简单。即使在同一年代产生的作品,由于题材内容不同,也会有不同的结果。一般说在八个现代京剧中,凡写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题材,受极“左”思潮的浸染就重些。而写爱国主义、反侵略战争或革命传统的题材,受极“左”思潮的浸染就少些,或者基本上不受影响。因此我们对八个现代京剧,不要一概而论,而要逐一研究,具体分析,肯定该肯定的,否定该否定的,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我们且来看看八个现代京剧中,有那些东西是应该否定的。首先,“样板戏”这个名称应该否定,我们应该抛弃这个名称。今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样板戏”这个名称,必将逐渐消失。

其次应该否定的是“三突出”的创作模式。即所谓的突出正面人物,突出英雄人物,突出第一号英雄人物。一部作品,究竟应该突出谁,取决于题材,取决于生活本身。譬如写“戊戌政变”的题材,我们可以突出谭嗣同,但写揭露清廷腐败的题材,就自然要突出慈禧太后。如果按照“三突出”的模式,作为反面人物的慈禧太后,就不能成为主要人物来描写,那这戏还怎么写法?因此,“三突出”的错误,就在于它不是让作品去忠实地反映生活,而是让生活去就范于既定的一套模式。王先生说“‘三突出’是宣扬个人迷信的造神理论,而‘样板戏’就是它在文艺创作上的实现。”八个“样板戏”果真都是“三突出”的实现吗?请看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按照“三突出”的模式,作品中只能突出正面人物而不能突出反面人物,可是《沙家浜》中反面人物刁德一阴险毒辣、刁钻奸诈的性格,胡传魁反动大草包的性格,都写得十分鲜明。《红灯记》中的反面人物鸠山,作者不仅写了他的凶残阴险,诡计多端,而且还从他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反动人生哲学,揭露他的侵略者的本质。对这一人物的刻划可谓入木三分。同样,《智》剧中的的反面人物座山雕,也写得很有性格。给人很深印象。客观效果与人为的“突出”并不一致。为什么?这是因为“三突出”是在“文革”中提出来的。而八个现代京剧早在“文革”前就已产生,而且大多数是优秀的剧本,它们的人物和剧本结构都已定型,很难任意改动。譬如《沙家浜》本来是写地下党员阿庆嫂的,“文革”中为了贬低白区工作的作用,强调武装斗争,硬要把郭建光作为第一号英雄人物来突出。编、导、演以及音乐都在郭建光身上下了大力气,但演出的结果,观众印象最深的还是阿庆嫂,郭建光这个形象终究没有突得出来。笔者认为“三突出”的模式毫无疑问应该否定,但不能因此而把八个京剧现代戏一概否定。王先生说“样板戏的英雄主义不是把英雄当作靠心灵而伟大的平凡的人,而是那种凡人中永远找不到的纯而又纯的高大全形象。”王先生这话未免说得太绝对了。不错,在八个现代戏中,有少数几个戏在塑造人物上刻意追求所谓高大全形象,滤了又滤,纯而又纯,既不注意个性的描写,也不敢丝毫涉及个人生活,这些英雄人物成了正确路线的代表,真理的化身,这无疑是受到“三突出”的影响,但我们也要看到八个现代京剧中,有很多英雄人物是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李玉和是个普通而又平凡的铁路工人,由于党的教育培养,成为一个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他不是神,他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英雄?有,林祥谦、夏明翰、王孝和等先烈们在英勇就义时那种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决不比艺术作品中的英雄人物逊色。

上面已把该否定的否定了。现在谈一点该肯定的,和王先生探讨。

首先,八个现代京剧中,大多数是很好的戏,有的称得上精品,而且很有现实的教育意义。现在,中央正提出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八个戏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是很好的形象的爱国主义教材。数月前南京交通电台曾作过一次调查,发现有的青年竟然对南京大屠杀都弄不明白,真应该让这些青年看看《红灯记》、《沙家浜》和《平原作战》等戏。让那些追星族们也知道中国现代史上这场抗日战争究竟是怎么回事。《龙江颂》和《海港》的问题多一些,但只要剔除那些极“左”思潮的产物,让它们仍然回到原先写人民内部矛盾的路子上去,仍不失为好戏,前几年在与洪水作斗争中,报刊上曾多次提到发扬“龙江风格”的生动事例。

其次应该肯定的是八个现代京剧在音乐革新上所取得的成就。这方面有人写过专门文章,笔者在此不想赘述。但想强调一点,所谓戏曲一是戏(主要是指剧本),二是曲(指曲调唱腔)。多年来的戏改工作有一个偏向,即只重视剧本创作(这当然是应该的),而不重视音乐革新,不理解戏曲音乐在整个戏曲事业中的重要性。多年来我有点小小的体会,我认为:剧团繁荣靠剧目,剧种发展靠音乐。越剧和黄梅戏的地盘较大,观众较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的音乐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革新。有些古老剧种濒临绝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抱残守缺,在音乐上不思改革。八个现代京剧在音乐革新方面所下的工夫和它所取得的成果,是解放以来从未有过的。革新的结果,在京剧界、戏剧界与观众中有两条共同的反应:一是仍然姓京,二是曲调好听。王元化先生提到“样板戏”时曾说“这已经是再也看不下去的东西。”看不看得下去,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看观众的选择。八十年代以来,各种全国性的大型的联欢会、文艺晚会以及各种艺术节,都有八个现代京剧的选段或选场演出,《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剧不是一个剧团全本复排公演过。童祥苓的“甘洒热血写春秋”,杨春霞的“家住安源萍水头”,刘长瑜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还有李丽芳的《海港》选段,李炳淑的《龙江颂》选段等等,都成为他(她)们经常演唱的保留节目。这种现象的产生,没有人号召,没有人发动,是艺术作品本身的魅力所引起的。《武汉晚报》那篇文章的标题把这些现象称为“样板戏”回潮,我看很不妥当。这是这几出京剧现代戏所具有的广泛群众基础带来的,是广大观众的选择。尤其是现在经常演唱的选段选场,内容都是积极的,演员爱唱,观众爱听,是好事,怎能以“回潮”视之。

八个现代京剧,是广大京剧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经过多年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这是一笔来之不易的宝贵财富,我们现在的责任就是要科学地总结这八个戏的得失,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搞好我们的京剧革新工作,值兹戏曲处于低谷之时,演出剧目又十分缺乏,年年(四郎探母》,岁岁《玉堂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岂可轻易抛弃几出还不错的京剧现代戏!

标签:;  ;  ;  ;  ;  ;  ;  ;  ;  ;  

评八部现代京剧之我见--与王元化先生商榷_京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