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响_银行论文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响_银行论文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萧条论文,金融改革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29年纽约股票市场的崩溃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危机暴露了美国金融存在的三个问题:一,美国的金融制度和货币政策已经不适应美国经济发展的新需要;二,美国的金融体系不能承受金融风险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冲击;三,政府缺乏监管金融体系的有力手段。为了克服金融危机,走出大萧条,美国政府进行了金融改革。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大萧条时期美国金融改革的研究并不充分,特别是对胡佛金融改革的研究更为稀少。国外有学者关注了胡佛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些举措,但并没有把这些举措提升到“金融改革”的高度来看待。而国内学术界基本忽视了胡佛开美国金融改革先河的事实,没有对他在美国金融改革中做出的开拓性贡献给予应有评价。同时,虽然国内外学者对罗斯福新政的研究非常重视,相关成果汗牛充栋,然而迄今为止鲜有学者对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改革进行专题研究。①因此,把胡佛金融改革和罗斯福金融改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弥补在研究大萧条时期美国金融问题中存在的这些薄弱环节,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大萧条时期美国金融改革的迫切性

      19世纪末,美国实行的是金银复本位制度。由于金银既是货币也是商品,就给金银复本位制度的稳定带来问题:当市场上金银价格出现变化时,就会影响金银币的供给状况,造成货币混乱。②为此,美国政府决定废除金银复本位制,采用金本位制度。

      190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本位法》(Gold Standard Act),并由总统麦金利签署成为法律。该法令正式宣布美国实施金本位制。同时,为方便贸易的进行,法令规定用支票取代货币成为主要交换媒介。采用金本位后,银行发行的纸币以黄金和金币为准备金。这样,银行就可以把纸币发行额或存款额限制在黄金储备额的某个法定倍数上,以实现货币的稳定供应,克服金银复本位制度带来的危机。法令还规定,在实行金本位制后,美国用支票取代货币成为主要的交换媒介。这种改革成效显著,支票在贸易活动中大受欢迎。1866年,全国货币流通量为9.4亿美元,银行存款总额为7.58亿美元。到1914年,存款形式的购买力高达180亿美元,而货币形式的购买力只有20亿美元。③金本位制度的实施,结束了金银复本位制度带来的货币混乱状况,使货币供应暂时稳定下来。

      然而,金本位制度并不适应一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该制度存在的前提是实行货币紧缩政策,这将促使消费减少、物价下跌,导致经济衰退。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于大量黄金涌入美国,美国货币供应充分,货币紧缩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未充分显现。一战后不久,由于国家重建的拉动,美国经济逐渐复苏,货币紧缩政策带来的弊端很快就暴露无遗。经济的发展需要货币扩张,以刺激消费。但是,美国实行的金本位制度坚持货币紧缩政策,从而引起了经济衰退,使一战后美国经济的复苏很快结束。1925年,美国经济开始下行,出现了明显的金融投机。1927年11月,物价下滑严重、华尔街金融投机猖狂、货币失控,美国经济跌到低谷。⑤

      经济的恶化并没有使美国政府对货币紧缩政策带来的恶果有清醒的认识。美联储⑥高层认为,经济紧缩的诱因不是货币紧缩政策,而是投机活动,因此,当务之急不是制定新的货币政策,而是要制止金融投机活动。于是,美联储采取了反金融投机的政策,进一步提高贴现率。到1928年7月,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贴现率已经上调到5%,达到192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种做法导致了物价的进一步下跌和经济活动的萎缩,⑦成为1929年10月纽约股票市场发生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股票市场的崩溃带来了巨大灾难,其最大后果是抑制了消费者的活动。因为股票市场的崩溃使美国人民个人财富减少了10%,这就提高了消费者的财务杠杆,增加了消费者债务和资产的比例,增加了消费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使消费者倾向于减少消费开支,尤其是减少耐用消费品的开支。内需不足致使美国经济持续下滑。美联储此时仍未改变货币紧缩政策,结果1931年美国的消费进一步下降,使美国经济从衰退滑向大萧条。⑧

      1932年,在严峻的金融形势下,美联储根据市场需要上调了利率。这一做法成功地使货币供应增长率恢复到1931年夏天之前的低水平,有效地刺激了消费的增长。不过,1932年中,美联储放弃了这种做法,并下调利率。利率的降低减少了银行所持票据的收益,从而威胁到了银行一直存在的不稳定的偿付能力。在经济萧条中,不少银行开始破产。为应对挤兑,一些地区的联邦储备银行动用了“游离金”(Free Gold,即超额准备金),造成游离金不断减少。而联邦储备银行不希望通过银行间借贷市场将银行准备金汇集在一起,因此,整个银行体系的有效准备金水平非常低,使美国金融系统处于随时可能崩溃的边缘状态。

      对此,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显得无能为力。因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银行的控制大部分是间接的,商业银行仍然保持很大的自由度,联邦储备委员会不能充分发挥其调控功能。此外,美国金融系统存在着地区差异,影响了美联储对金融的监管和对全国经济的调控。例如,各地银行的利率上存在差异,这使金融投机成为可能。美国银行业存在条块分割的格局,数量众多的银行和各种小金融机构的存在,影响了美国金融的一体化,削弱了整个美国金融系统承受经济冲击的能力。一旦银行利率剧烈波动,大量小金融机构出现资金短缺问题,就必将影响到整个美国金融体系的安全。

      在美国金融系统面临巨大冲击的同时,有三个因素进一步恶化了美国的金融环境。

      首先,投资银行组成了大财团,影响了美联储对金融的调控。投资银行成立后,在美国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投资银行家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组成了大财团,垄断了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大财团的建立标志着银行业的托拉斯化,导致了国家财富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财富的集中产生了巨大的权力和影响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大的银行财团有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等。1912年,摩根财团在120家大公司中拥有341个董事席位,占绝对支配地位。它们还在100家较小的公司中有较大股份。摩根财团共拥有资产240亿美元,“它几乎相当于新英格兰居民全部动产和不动产估价的3倍,或等于密西西比河以西的22个州居民动产和不动产估价的2倍”。摩根财团所属的大公司有:美国钢铁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和美国最大的几家保险公司。花旗银行和第一国民银行这两家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也是摩根集团不可分割的部分。⑨洛克菲勒财团包括洛克菲勒旗下的公司和银行,以及库恩-罗比公司等。1912年,这两大财团签订了经营协定,结成松散联盟,来协调双方利益。这些财团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影响在金融界兴风作浪,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

      其次,美国证券业立法缺失,证券业无序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放松了对新的企业债券和地方政府债券流通的管制,使战后每年发行的新证券平均过亿美元。1929年,这一数字上升到8亿美元。由于政府管制的放松,股票投机行为猖獗,产生了许多垄断股票交易的公司,影响了正常的股票交易。⑩银行家、交易所经纪人、垄断企业老板和投机家进行了种种黑幕交易。受客户委托的银行经理和投资顾问,在金融问题上大搞鬼把戏,使千千万万无辜投资者倾家荡产。(11)

      最后,美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有诸多不当。一,为应对挤兑给银行准备金造成的压力,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只决定提高贴现率,而没有实行自由借贷政策,而且只决定应对国外挤兑,而没有采取措施应对国内挤兑。1931年9月,英国出现英镑危机,引起了国际上对英镑的投机,迫使英国脱离了金本位制。当英国放弃金本位后,国际投资者预计,美国很快也将脱离金本位制。于是,他们开始转向美元投机。1931年9—10月,各国中央银行及个人投资者大量抛售美元资产,囤积黄金,海外势力加紧清算美元存款,出现了海外挤兑现象。而美国国内储户也加紧兑现(即“国内挤兑”),使美国的银行体系承受了巨大压力。1931年10月9日,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将再贴现率提高到2.5%,10月16日又提至3.5%。这一行动虽然阻止了黄金外流,却加剧了美国银行的倒闭和挤兑现象,仅10月份就有522家商业银行关门。货币紧缩政策和银行体系的崩溃,导致货币存量急速下降。而且,此次货币政策调整的目的并非为了调控国内经济,而是为了抵御国外力量对美元的冲击,所以导致了美国国内工业产出和物价随之变化,加速了美国金融体系的崩溃。(12)二,1930年通过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将两千多种进口商品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损害了向美国出口商品国家的经济利益。对此,这些国家纷纷实施报复性关税、配额和反美禁运等措施予以回应,导致美国出口产品锐减一半。(13)三,美国的“战债”政策把贷款与“战债”挂钩,对欧洲关闭了信贷市场,在客观上不利于美国的出口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规定,凡没有归还战争期间所欠美国债务的国家,就不可能从美国得到贷款。(14)战后欧洲各国百废待兴,无力归还所欠美国的债务,也就不可能从美国获得大规模贷款,从而影响了经济重建和对外贸易。与之相应,美国生产的大量商品也缺乏欧洲买主。这一情况加剧了美国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成为导致美国大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对日益恶化的金融形势,1932年4月,美国国会向美联储施加压力,要求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实行大规模的公开市场政府债券回购政策。虽然联邦储备委员会颇不情愿,但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乔治·哈里森(George L.Harrison)的坚持下,还是拟订了一个计划,于1932年4月到6月授权相关机构对政府债券进行大量回购。这一举措大大缓解了货币存量的下降,拉低了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商业票据的收益率。在货币存量下降趋势放缓,回购操作开始后不久,常规经济指标也出现了同样重大的变化。7月,批发物价指数开始回升。8月,生产力指数开始回升。虽然个人收入指数继续下跌,但是跌幅趋缓。铁路的吨英里数,以及其他许多实体经济活动的指标,都显示出同样的趋势。总之,与1931年初一样,这些数据再次显示美国经济复苏的迹象。

      但是,大多数保守的美联储官员反对这一计划,他们错误地将较低的名义利率视为宽松货币政策的标志。因此,当1932年7月16日国会休会后,美联储终止了这一计划。这使美国经济重陷困境。实践证明,面对如此巨大的金融危机,进行局部调整和紧急应对已经无济于事。为了度过危机,美国必须废除金本位制度,彻底抛弃货币紧缩政策,重建国家金融体系,加强国家对金融的监管。在这种背景下,金融改革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二、胡佛政府的金融改革

      胡佛在任总统期间,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但在经济危机的压力下,胡佛政府被迫开始干预经济,并着手进行金融改革。其措施是:一,解决失业问题,救济穷人。1931年,设立失业救济局,并成立了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和联邦住房贷款委员会,向住房建设贷款。二,1931年1月成立国家信贷公司,以缓解金融危机。该公司的职责是组织各个联邦储备区的合作力量,允许各家银行在参加合作行动的成员行集体担保下,以平时不被接受的抵押物做担保,向美联储贷款。三,1932年1月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取代国家信贷公司。该公司有权在取得足够担保的条件下,向银行、保险公司、铁路公司等工商企业放款。复兴金融公司也对农业和私人建筑住房发放小额贷款。四,1932年7月,国会通过了紧急救助与建设工程法,允许复兴金融公司贷款给各州救济失业机构和自负盈亏的公共工程。五,执行财政赤字政策,以刺激经济发展。1930-1933年,胡佛政府对各州修建公路的年度补贴款,从约860万美元增至1.72亿美元。1929-1939年,联邦政府年支出从33亿美元增至45亿美元;年收入从40亿美元减为20亿美元。到1932年预示赤字约为25亿美元。国债则从165亿美元增加到213亿美元左右。(15)

      但受到1932年大选的影响,胡佛没再出台应对金融危机的新举措。此次大选不仅影响了美国政治,还影响着美国经济的走向。在大选中,两党互相攻击,共和党列举了金融系统面临的所有危险,并声称他们已经成功攻克了难关。民主党则攻击称,如果共和党继续连任,那么更严重的危机就会到来。金本位制度的存废问题是两党在竞选中争论的焦点之一。美国多数人拥护金本位制。富兰克林·罗斯福出于竞选策略考虑,在大选中没有说明他当选后是否要废除金本位制。坚持金本位的选民将罗斯福的态度理解为“将在当前黄金的平价上恪守金本位制”。这帮助他在大选中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16)并于11月成功当选总统。

      但是,罗斯福要到1933年3月才宣誓就职。在其就职前,胡佛总统在制定应对危机的政策时,必须要考虑新任总统罗斯福的态度,他多次要求罗斯福表明态度,并试图寻求罗斯福的支持,罗斯福对此并不配合。罗斯福在大选中向美国人民保证,他当选后要实行“新政”。然而,一直到就任总统前,罗斯福缄口不谈新政的具体内容。此外,罗斯福在大选前拒绝对金融政策导向表态,也不拥护胡佛的各种政策举措。大选后,罗斯福仍然没有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政策,以致美国谣言四起,说罗斯福政府将实行美元贬值、并将改变美元含金量政策等。这些谣言使物价再次膨胀起来,并恶化了经济环境。(17)1933初,各种谣言甚嚣尘上,罗斯福仍然拒绝辟谣。这使得公众对各种谣言深信不疑,引发了此次大衰退中将金币和金券当作挤兑目标的现象,强化了由投机性囤积外汇储备引发的海外势力挤兑。(18)这给美国银行体系和联邦储备体系的黄金储备带来了压力,许多银行纷纷倒闭。美联储为了应对黄金挤兑,也采取了防御性措施,如允许国外资本挤兑黄金等。但这一措施并没有收到效果,反而使得货币存量进一步下降。1932年11月至1933年3月期间,货币危机蔓延,经济出现了最严重的下滑。

      从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后到1933年罗斯福上台为止,美国共发生了三次银行危机。第一次开始于1930年10月,到12月达到高峰。在第一次银行危机中,1931年11月存款量达1.8亿美元的256家银行倒闭,12月又有存款量达3.7亿美元的352家银行倒闭,其中最严重的是12月11日存款量达2亿美元的美国银行(Bank of United Stats)倒闭。第一次银行危机的恐慌还没有结束,1931年3月第二次银行危机接踵而至,银行倒闭的数量在增加。由于储户急于兑现,导致银行货币存量下降。根据统计,从1931年2—8月,美国商业银行准备金下降了27亿美元,比1929年8月至1931年2月的降幅还大。(19)1932年,有1400家以上的银行倒闭。1933年初,情况变得更加严重。2月14日,危机达到顶点,底特律的许多大银行都宣布倒闭,密歇根州宣布银行停止兑现8天。这种情况很快为其他各州银行所追随。到3月2日,除哥伦比亚特区之外,还有21个州的所有银行都发生了危机。3月6日,纽约和伊利诺伊州宣布了“银行的休假”,关闭了全国最大金融中心的股票与商品市场。这就是第三次银行危机。(20)

      在第三次银行危机爆发前,胡佛强烈要求罗斯福的支持,制止第三次银行危机的爆发。就在罗斯福宣誓就职前几天,胡佛还在征求罗斯福的意见。他向罗斯福建议,如果罗斯福同意,他将实行一道行政命令来控制外汇和黄金挤兑。但罗斯福拒绝与胡佛采取联合行动。胡佛后来回忆称,如果罗斯福“能在自己的多次请求下”与他合作,携手阻止银行业困境的恶化,那么“最后一次银行业危机完全可以避免”。胡佛的这些说法,得到美国一些学者认可。他们认为,罗斯福在就任总统前的表现,加剧了美国的金融危机,成为导致美国最严重银行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评论说,在第三次银行危机爆发前,胡佛总统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不过,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任期快满,他也不愿在未得到新任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制定新政策。(21)

      可以说,在经济思想方面,胡佛总统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是一位自由主义者,坚定不移地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位进步主义者和改革家,在他的思想中,存在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的一些成分。胡佛担任商务部长时,一直在积极地倡导政府监管经济。当选总统后,他还制订了一个改善国家管理机构的计划,要求建立一些新的国家机构管理失业与救济等事务,希望借助政府的管理提升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曾担任尼克松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和主席的美国经济学家赫伯特·斯坦(Herbert Stein)称胡佛是“现代派”。他认为,在“本世纪所有的美国总统中,他(胡佛)也许最热衷于同时代的一些专业经济学家的思想。这些经济学家认为,管理预算、稳定经济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但赫伯特·斯坦也指出,“迫使政府对经济运行负起更多责任的主要力量不是胡佛先生的个性,而是在他任期内出现的大萧条。”(22)我国学者刘绪贻、李存训对胡佛的评价比较客观。他们认为,直到胡佛卸任时,其应对危机的政策都没有脱离“自愿主义”。(23)尽管胡佛应对危机的措施力度还不够大,却是美国经济政策大变革的开端。(24)

      罗斯福就任总统后,立即大刀阔斧地进行金融改革,在延续胡佛政府政策的同时,对美国金融系统进行了根本性变革。

      三、罗斯福政府的金融改革

      罗斯福金融改革理念的产生,受到汉密尔顿的联邦主义思想、杰斐逊关于国家应保护公民个人财产权利思想、美国内战时林肯加强政府权力思想以及当时比较流行的凯恩斯主义思想的影响。汉密尔顿坚持国家机构应有相应的权力管理国家事务。他认为,只有在“由一小批有能力和具有公共精神的公民”领导的“巨大而强有力的中央机构”运转下,国家的经济问题才能很好解决。(25)杰斐逊主张用国家权力保护个人财产。他认为,美国梦就是承认个人的财产权,而没有政府的干预,个人的财产权就不能实现。林肯在内战时期推行的中央集权政策,有效动员了国家的一切资源,从而赢得了内战胜利,更是罗斯福津津乐道的话题。罗斯福在各种讲话中,经常引用汉密尔顿、杰斐逊和林肯的话,强调加强国家的权力是美国克服大萧条的唯一可行办法。他呼吁,美国的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必须真正统一起来”以应对危机。(26)凯恩斯主张,政府在大萧条时期采取补偿性开支和货币管制;政府应细致缜密地设计一套针对税收体系、救济体系以及整个社会体系的管制方案,使流进富人腰包的钱减少,让财富较多地流到需要钱花的穷人手中,以加快货币流通、刺激消费。凯恩斯强调,巨额财富并不仅来自个人的努力和勤奋,还来自社会的通力合作。因此,为了国民整体的利益,政府应该公平地征收重税。罗斯福接受了凯恩斯主义,并在对“美国经济之梦”的解释中,体现了凯恩斯关于要“使流进富人腰包的钱减少,而让财富较多地流到需要钱花的穷人手中”的思想。他说,工业革命创造了美国“经济之梦”,但是大投资者、铁路大王和“经济精英”们对普通美国人民的态度,就像旧式封建主似的,人民的财产权得不到保证。人民的贫困,导致消费能力下降,从而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政府必须介入,建立“巨大和强有力的中央机构”进行干预。(27)他认为,只有“强大而稳定的国家”,才可以帮助人民过上安全的生活。(28)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罗斯福提出了“美国梦”就是“美国经济新梦”的观点。他解释称,“美国经济新梦”就是“经济机构之梦”,要建立“新的经济机构”,就需要改革。(29)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明确提出,要克服危机就要进行金融改革。他敦促“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立即采取行动”,要求广大人民“立即行动起来”,使美国走向“复兴和繁荣”。为此,必须马上开展两项重要工作:“一是必须对银行、信贷和投资实行严格监督;二是必须结束用他人的钱财进行投机的做法,必须具备一种充足而健全可靠的通货。”他强调这是克服经济危机、走出大萧条的“两个保障”。(30)为此,他敦促新一届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具体制定各项措施以完成上述任务。罗斯福要做的这两项工作,是金融改革的关键,是引领“新政”的总纲。

      1933年3月6日,美国政府宣布全国银行停业,整顿银行系统,回笼货币。3月9日,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抛弃了货币紧缩政策,实行货币扩张政策。该法授权联邦储备银行增发钞票,以缓解货币荒,准许银行增发优先股股票,授权财政部长收回所有的金币和金元票,并增派稽核员检查停业银行负债状况。《紧急银行法》规定,经查明资产足够偿付存款的财力雄厚的银行,准予重新开业。(31)

      在罗斯福金融改革中,废除金本位制度是一个最重要的内容。他首先颁布行政命令,逐步取消黄金硬币和金块金本位制度,切断美元与黄金之间的联系。1933年3月10日,罗斯福下令禁止黄金自由输出,禁止美国人持有黄金。4月5日,他下令所有的美国公民必须在5月1日前,把手中的黄金出售给各银行,再由这些银行转交联邦储备银行。6月5日,国会通过法案,明文规定,凡公私企业买卖合同中规定需用黄金交付的条款一律无效。这就在实际上放弃了使用金币和金块的金本位制度。(32)对美元的黄金价格加以控制,是罗斯福取消金本位的一个重要举措。1933年秋,罗斯福的3个经济学顾问乔治·沃伦(George Warren)、欧文·费希尔(Irving Fisher)和詹姆斯·哈维(James Harvey)建议,要以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购买黄金,以抬高金价、降低美元的价值。10月19日,罗斯福下令金融复兴公司购买新开采出来的黄金。他说:“美国必须坚定地把美元的黄金价值控制在我们手中”,以便争取“持续恢复我们的商品价格”。(33)1934年1月15日,在罗斯福要求下,美国国会通过了《黄金储备法令》。该法令规定,从1934年2月起,金币停止流通。(34)不过该法规定:由财政部掌握全国黄金,禁止金币流通,但黄金仍用于国际贸易,充当联邦储备银行和存款的准备金。该法案通过后不久,美国正式宣布取消金本位制,改用纸币,规定美元含金量为0.888671克,一盎司黄金值35美元。这就是美国的黄金官价。按此官价,外国人手中持有的美元可向美国兑换黄金。(35)

      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格拉斯—斯蒂高尔法》,即著名的《1933年银行法》(Banking Act of 1933),并由罗斯福总统签署成为法令。这个法令从两方面对美国金融业进行改革:第一,把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开,禁止商业银行出售证券,不允许投资银行接受存款。由于1929年前,银行在证券市场中的投机活动,加剧了银行在经济衰退中的脆弱性。为了避免银行采取各种手段扩大资金进行货币垄断,该法明确规定,不允许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联合。第二,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制。该法要求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以保证在联邦储备体系下的各个成员银行的存款安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开支,由各银行按照存款的比例分摊。存款保险制明显提高了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在建立这一制度前,对单一银行的担心,导致存款人在银行破产前产生挤兑。由于银行破产后,存款人难于收回自己的存款。因此,存款人的数量受到影响。同时,存在财政问题的银行不得不向其他银行借款获得储备以支付存款人,存款者就会去银行取回资金,这种行为传播了恐慌。每出现一家银行破产,就会加剧对所有其他银行的压力。(36)在存款保险制下,这种情况就可以避免,存款人不必担心银行存款的损失,财政出现问题的银行也不需要从其他银行那里借款,其他银行更不会被挤兑等恐慌所感染。银行体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稳定。1935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1935年银行法令》(Banking Act of 1935),扩大联邦政府管理货币与信贷的权力。

      罗斯福政府大量发行货币,加大货币扩张政策的力度,同时实行“通货膨胀政策”和“通货再膨胀政策”,使货币进一步贬值。为此,在1933年6月16日通过的《国家工业复兴法》(the National Industrial Recovery Act)和1933年5月通过的《农业调整法》(the Agricultural Adjustment Act)规定,提高价格,促进通货膨胀。(37)《国家工业复兴法》要求提高工资和价格,这使得物价很快上涨。物价的上涨,被看成结束货币紧缩政策的标志。同时,这种货币贬值政策,使美国无须再根据国际经济形势来确定与之相一致的目标。该法规定,美国的经济政策应该是为满足国内需要而制订的,汇率根据情况随时进行调整。通过货币贬值,将美国经济政策从国际束缚中解放出来。在《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影响下,价格的上升吸收了很大一部分最初供应的货币,增加了货币存量。由于货币存量的增加,导致名义收入增加。就业人口的增加,又推高了物价。《农业调整法》允许政府控制农产品产量。该政策的核心是通过控制产量提高价格。这一法案规定,政府将对限制产量搁荒的土地提供补偿。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农业调整法的修正案,允许政府采用减少美元含金量等方法,增加全国货币流通量和信用贷款量。1934年1月,国会通过《金准备法》后不久,美国政府就把黄金价格正式规定为每盎司35美元,把美元的含金量从23.22克降低为13.71克。(38)到1938年,国会又通过了一个《农业调整法》新法案,完善了相关政策。1938年《农业调整法》规定,政府应修建粮食仓库以应对旱灾,允许政府通过它的存量政策控制物价,对特殊农作物进行支持,并以提供农产品播种面积分配制和销售配额作为该政策的手段。(39)

      为了促进证券业的发展,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证券法》,要求证券商按照“公平游戏”规则,公开披露信息,即为投资者合理分配他们的资金提供必要信息。1934年,又通过了《证券交易所法》,明确了政府对交易所的管制。根据这项法律,联邦政府设立了证券与交易所委员会。该委员会要求股票交易所进行登记,并要求有股票上市的所有公司提交财务报告。该委员会还制订了证券交易的各种规章制度,防止弄虚作假,使投资者对所有公司的真相有所了解。(40)1938年通过的《马洛尼修正案》(Maloney Act Amendment)是对1934年《证券交易所法》的修订。该修正案规定:券商和交易商可以直接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登记,也可以在它们的交易所机构注册。如果是在交易所注册,就要求交易所机构将登记表保送证券交易委员会。这一法案,加强了对券商和交易商直接通过交易所将证券出售给顾客的控制。1939年,美国还成立了“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共同负责规范不通过交易所直接将证券售给顾客的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纪律。证券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41)

      在金融改革中,罗斯福政府还加强了对储蓄和信用合作社的管制,限制储蓄贷款协会和银行成立分支机构。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房主贷款法》(the Home Owners Act),赋予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委员会特许权,建立联邦储蓄贷款协会,该协会取得了与银行对等的权利。为了直接帮助房主,该法令还要求建立一个临时性机构“房主贷款公司”(the Home Owners Loan Corporation),接受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委员会管理。房主贷款公司从银行、储蓄贷款协会以及其他贷款者那里购买无法履行债务的房屋抵押贷款,然后再以较低的利率和较长的期限为这些抵押者提供资金。在此后几年中,房主贷款公司共为100多万个家庭的低压贷款提供资金,拯救了许多处于丧失了抵押品赎回权困境中的家庭。(42)193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房产法》(the National Housing Act),成立了“联邦房产管理局”(the 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为购房者提供低息借款保险。这些措施稳定了因住房问题引起的金融混乱。同时,联邦政府开始对信用部门进行监管。1934年,联邦政府通过了《联邦信用合作社法》(the Federal Credit Union Act),成立联邦信用合作社。此后,又成立了“信用合作社国民协会”(the Credit Union National Association),成立贷款人提供私人保险的基金,取代政府保险。这样,储蓄贷款协会和银行成立分支机构越来越困难,而信用合作社得到大发展。到1939年,信用合作社的数目超过了一万个。信用合作社的成立,是美国金融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43)

      四、金融改革的效果和影响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取得的成效是惊人的,它不仅对稳定美国金融业、克服金融危机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对战后美国乃至世界的金融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胡佛政府进行的金融改革是被动的,力度并不大,但也收到一定效果,其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例如,1932年1月胡佛政府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后,破产银行的数量大幅度减少,银行拼命追求流动性的情况有所改善,银行业回暖。到3月,存款准备金比例显著上升;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在2月微量上升,并在3月保持稳定。受货币形势好转的影响,经济活动指标纷纷回暖。从1月份到4月份,工业生产水平有所上升。虽然就业率仍在继续下降,但降幅已经大大放缓,1931年2月到5月,就业率总的降幅等于或者小于1929年8月到1931年2月(其中一个月除外)各月的就业率降幅。1931年2—4月,个人收入大幅增长6%。(44)这些数据显示紧缩见底,复苏开始的迹象。但是由于美联储政策未能跟进,没有继续推行有利于货币扩张的政策,使得1931年前几个月出现的经济复苏的苗头没有转化为一轮可能的复苏。

      胡佛政府在改革中通过的其他国家干预金融的法令,也收到了一定效果。例如,1932年4月,胡佛政府进行了大规模公开市场的回购债券等活动,这种对证券市场的干预,使银行活期存款在9月份跌到低谷之后开始缓慢上升,美国常规经济指标出现了好的变化。7月,批发指数开始上升,从3、4月份的64%左右上升到67%;8月,工业生产指数也开始上升,从29%左右升至32%左右。虽然个人收入指数继续下跌,但跌幅趋缓。工厂就业率、铁路的吨英里数以及其他许多经济活动的指标,都显示出同样的趋势。此外,由于胡佛政府执行了财政赤字政策,有助于1932年1月和2月银行业的回暖。1932年4月,美联储开始大规模回购黄金,使得黄金流出美国的情况有所改变。到6月,由于部分黄金重新流入,使美国国内的高质量货币增多。黄金储量的增加强化了银行业回暖的趋势,同时流通中的货币也逐渐回笼到银行。(45)但是,由于胡佛金融改革缺乏指导思想、改革面小、力度不大,后续的改革措施又没有跟进,因此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积重难返、日益恶化的金融危机。

      胡佛金融改革的最大影响,就是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经验教训。罗斯福政府采用了胡佛金融改革的一些做法。如罗斯福上台仅3天,就发布了《紧急银行法》。这一法案的内容,正是胡佛政府为了制止第三次银行危机而提出的。同时,胡佛政府希望罗斯福支持他发布一道行政命令来控制外汇和黄金挤兑。虽然当时罗斯福并没有表态,但他上台后,立即采用了这些措施,稳定银行业和防止黄金外流。这些措施都受到胡佛金融改革的影响。至于罗斯福在其他方面的改革,如发挥复兴金融公司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的作用、继续采用国会通过的紧急救助与建设工程法、实施大规模市场回购措施、实行通货膨胀政策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胡佛金融改革的做法。但罗斯福金融改革更深刻、更全面,改革措施更到位,施行力度也更大。

      因此,罗斯福新政收到了巨大成效。第一,1933年3月9日,当美国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后,银行业就稳定下来,在几天内就有大量银行恢复营业,其他银行也陆续复业,大量存户把取出的存款又存入银行。(46)第二,从1934年1月15日美国国会通过《黄金储备法令》到1934年1月底止,美国居民手中的金币大大减少,仅为2.8亿美元,有助于国家货币的稳定。第三,193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的《格拉斯一斯蒂高尔法》(Banking Act of 1933,又称《1933年银行法》),把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开,禁止商业银行出售证券,不允许投资银行接受存款,同时遏制了银行业的投机行为,明显地提高了银行系统的稳定性。银行体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稳定。1935年,通过的《1935年银行法令》(Banking Act of 1935)扩大了联邦政府管理货币与信贷的权力,有利于国家对金融的调控。第四,罗斯福政府大量发行货币,加大货币扩张政策的力度,同时实行的“通货膨胀政策”和“通货再膨胀政策”,使货币进一步贬值,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发展。第五,罗斯福在证券交易方面的改革,规范了证券交易,有效打击了证券交易投机的行为,使证券业的发展逐步走上健康道路。第六,罗斯福政府加强对储蓄和信用合作社的管制,对民间贷款机构和信用机构进行监管,使美国民间信用体系走上了法制化道路。

      在罗斯福金融改革中,美国废除了金本位制度,抛弃了货币紧缩政策,实施了货币扩张性政策,形成了现代货币制度,结束了各州政府无视宪法原则、奉行各自独立的金融政策的做法。罗斯福的金融改革还使美国经济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反对通货膨胀政策,转变为通货膨胀政策。罗斯福金融改革促进了经济的逐步复兴:1933年和1934年,美国出现经济小回升。1936年和1937年下半年,经济出现明显回升迹象。(47)可以说,罗斯福政府的金融改革在美国历史上是一次革命,它加速了旧的自由放任主义金融政策的衰落,逐步确立了国家干预的金融政策。战后许多国家受到美国的影响,也都采用了美国罗斯福改革的金融政策。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是在美国主导下制定的,也深深打上了罗斯福金融改革的烙印。因此,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不仅对克服金融危机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且为战后美国和世界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评价及问题

      大萧条时期美国进行了史无前例、影响深远的金融改革,其中包括了胡佛金融改革和罗斯福金融改革。胡佛开启了美国金融改革的先河,罗斯福在胡佛金融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创新。美国著名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曾在1935年谈道:“罗斯福总统提出的复兴计划,多半是对胡佛总统计划的发展。”对此,美国学者迪克逊·威尔特评论称,“李普曼的这句话还是比较真实的。胡佛和罗斯福这两位领袖都承担起了前所未有的重担,为了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并使之回归繁荣发展的轨道,他们想方法解决当前的困难,采取种种措施:提高农产品价格、巩固工资水平、通过公共工程来增加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复苏’,鼓励人们从事短期工作以促进就业。”在金融改革方面,他说胡佛和罗斯福“对美元价格实行管制。就官方美元价格而言,胡佛通过联邦储备体系中的自由市场运作来扩大信用基础,以确保美元的国内价值,而罗斯福确保美元的外部价值目标,并让美国脱离金本位。整个新政期间,胡佛的复兴金融公司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均继续运转。”他还说胡佛的举措“促进了圣劳伦斯河道的发展,并使之成为铁路公司的竞争对手。同业工会是胡佛的国家复兴计划的一个方法,他还前瞻性地通过了《诺里斯——拉瓜地亚反禁令法案》”。(48)对于这两任政府的经济改革,美国学者赫伯特·斯坦给出了比较中肯的评论。他指出,在胡佛当政期间,美国的经济政策已经向“更为行动主义和干涉主义的方向运动,但在罗斯福上台后,这场运动的声势才更加浩大起来。新总统上任,政策变革的趋势加快,这是很自然的事。”(49)他谈的是经济政策的变化,其中自然包括了金融政策的变化。因此,他实际上是把两任政府的金融政策演变作为一个整体来谈。当代美国新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拾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如对失业人口进行补贴,为公共工程融资等。他的新政是罗斯福新政的前导。

      虽然胡佛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与措施是罗斯福金融改革的前导,但是罗斯福金融改革的内容有巨大的创新,从根本上纠正了美国金融存在的弊端,开创了美国金融发展的新时代。通过罗斯福新政时期的金融改革,美国废除了金本位制度,抛弃了货币紧缩政策,实施了货币扩张性政策,形成了现代货币制度,一劳永逸地结束了各州政府无视宪法原则,奉行各自独立的货币与金融政策的做法;同时,罗斯福重建了美国的金融体系,使美国金融秩序实现了稳定,为美国经济复苏,走出大萧条奠定了基础。

      但是,由于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触碰了美国一些保守主义分子,包括许多企业界人士和一些经济学家的利益,所以他们对罗斯福金融改革持消极和反对态度,成为罗斯福金融改革顺利开展的阻力。(50)他们用古典经济学思想来反对罗斯福金融改革的一些措施。例如,他们反对罗斯福关于“使富人腰包的钱,较多地流到需要钱花的穷人手中”的政策。(51)他们认为,工资率过高而非分配不均才是失业率高的原因。因此,他们反对罗斯福提高劳工工资的政策。(52)此外,由于罗斯福进行的金融改革是史无前例的创举,缺乏前车之鉴,在实施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影响了改革的效果。

      (一)虽然罗斯福政府的金融改革指导思想之一是推行财政赤字政策,但这一政策的表达和推行,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明确宣称要采取收支平衡的政策。(53)这一提法,与他上台后推行财政赤字的政策是矛盾的。其次,罗斯福在提倡财政赤字政策的同时,也不时大量削减开支。因此,有学者认为,在罗斯福当政时期,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并没有增长,政府的活动也没有对经济发展产生扩张效应。美国学者斯坦利·L·恩格尔曼和罗伯特·E·高尔曼甚至说:“政府拒绝增加赤字,并没有实行凯恩斯主义。”(54)他的这些评价有失偏颇。赫伯特·斯坦则认为,在金融改革中,罗斯福执行了财政赤字政策,但还没有彻底摆脱预算平衡传统思想的束缚。在战争结束时,联邦预算赤字远远超出1939年的水平。美国人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才真正体会到财政赤字的重要性。(55)

      (二)要求银行有足够的准备金以应对金融风险,对稳定金融秩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这一措施并没有贯彻始终。1935年,美国政府由于担心过多的银行准备金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于是采取措施减少银行准备金。1936年8月、1937年3月和5月联邦政府削减了银行贴现率。1936年,美联储还把准备金的数额上调了两倍。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只得大量削减贷款,以保持大量的储备金。这些做法导致货币紧缩,引起了经济急剧衰退,出现了1937年的经济紧缩。这次经济紧缩之严重,超过了1929年。1937年的美国的人均实际收入比1929年还低。因此,在1933年至1937年的快速复兴之后,1937年再次出现了萧条。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8月的190点下跌至11月24日的114点,创1929年经济危机以来的最大跌幅。8月,失业率为13.5%。从9月15日到12月15日,更多工人失业,失业率反弹到1931年的水平。(56)

      (三)“高盈余”政策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新政时期的各种公共开支,都将减少政府的高盈余。例如,1936年政府需要支付一笔数额巨大的退役津贴。在这笔费用支出后,政府财政吃紧,政府高盈余增长结束,所以美国政府财政又开始紧缩。高盈余政策成为导致1937年萧条的原因之一。(57)

      (四)有的改革措施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例如,1934年1月,国会通过《黄金储备法令》后,虽然减低了美元的含金量,增加了货币流通量和贷款供给量的需要,但是还没有满足那些要求无限制自由铸造银币以刺激通货膨胀的人们的愿望。为了刺激通货膨胀,国会授权财政部按照远远高于市场的每盎司1.29美元的价格收购白银。然而,这一高价收购白银的政策既没有导致通货膨胀,也没有刺激经济回升,只是使银矿老板发了大财。(58)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罗斯福新政时期的金融改革并没有完全克服大萧条带来的问题,也没有引导美国实现经济的全面复兴。相反,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反反复复,在复苏中不断出现萧条。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黄金大量流入美国,导致了美国货币供给的恢复和大大增加,这种货币扩张才是美国走出大萧条的最后动力。

      大萧条时期美国的金融改革给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第一,国家要制定现代货币政策,有效地控制货币要素,不能放任货币搅乱经济活动;第二,在制定合乎国情的货币政策后,还要坚持实施,不能半途而废;第三,要建立合理安全的金融体系;第四,中央政府要依照宪法原则,对国家货币金融进行管理。美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对货币金融的管理权,(59)但是在美国立国后到大萧条前,这一宪法条款形同虚设,没有得到落实,许多州各行其是,并不遵守这些规定,导致美国金融形势的长期混乱和金融危机的频发。因此,在这些宝贵经验教训中,“依宪管理金融”是美国大萧条时期金融改革给世界留下的最宝贵遗产。

      ①国外学界的代表作有,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L.高尔曼主编,蔡挺、张林译:《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吉尔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著,司徒淳、方秉铸译:《美国经济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乔治·布朗·廷多、大卫·石:《美国史》(George Brown Tindall and David Shi,America:A Narrative History),美国诺顿公司1993年版。国内学界的代表作有:刘绪贻、李存训:《美国通史》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刘绪贻:《论罗斯福“新政”的货币政策》,《历史教学》2002年第10期。

      ②当金银价格上升,投机者就会把金银币融化出卖,金银币数量就会减少;反之,金银币的价格下降时,金银就会被铸成硬币,导致金银币的数量增多。——作者注。

      ③吉尔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著,司徒淳、方秉铸译:《美国经济史》,第389页。

      ④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大衰退:1929-1933》(Milton Friedman and Anta J.Schwartz,The Great Constraction,1929-1933),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ⅩⅦ—ⅩⅧ页。

      ⑤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大衰退:1929-1933》,第ⅩⅢ页。

      ⑥为了控制货币流通与贷款,1913年美国成立了联邦储备委员会。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监管下,把全国划分为12个储备区,成立了12个联邦储备银行,各区所有的国民银行都必须加入储备系统,成为新系统的成员银行。这种组织形式,形成了新的美国“中央”银行体系,联邦储备体系建立后,联邦政府对全国金融的监管有了载体。参见乔治·布朗·廷多、戴卫·石:《美国史》,第636—637页。

      ⑦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大衰退:1929-1933》,第ⅩⅣ页。

      ⑧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L.高尔曼主编,蔡挺、张林译:《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第225页。

      ⑨吉尔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著,司徒淳、方秉铸译:《美国经济史》,第411页。

      ⑩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L高尔曼主编,蔡挺、张林译:《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第541、542页;赫伯特·斯坦著,金清译:《美国总统经济史——从罗斯福到克林顿》,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12页。

      (11)吉尔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著,司徒淳、方秉铸译:《美国经济史》,第724页。

      (12)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大衰退:1929-1933》,第ⅩⅣ—ⅩⅤ页。

      (13)狄克逊·威克特著,王水译:《经济危机与大国崛起》,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14)翰·格林威尔:《20世纪世界史》(J.A.S.Grenville,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哈佛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页。

      (15)吉尔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著,司徒淳、方秉铸译:《美国经济史》,第711—712页。

      (16)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大衰退:1929-1933》,第28页;约翰·格林威尔:《20世纪世界史》,第17页。

      (17)乔治·麦吉姆塞编:《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任期历史文件》(George McJimsey,ed,Document History of the Franklin D.Roosevelt Presidency)第43卷,利克斯尼克斯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xix页。

      (18)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大衰退:1929-1933》,第28页。

      (19)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大衰退:1929-1933》,第15页。

      (20)福克纳著,王锟译:《美国经济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377页。

      (21)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大衰退:1929-1933》,第ⅩⅥ、141、142页。

      (22)赫伯特·斯坦著,金清译:《美国总统经济史——从罗斯福到克林顿》,第13、14页。

      (23)刘绪贻、李存训:《美国通史》第5卷,第39页。

      (24)约翰·格林威尔:《20世纪世界史》,第150页;赫伯特·斯坦著,金清译:《美国总统经济史——从罗斯福到克林顿》,第17页。

      (25)《富兰克林.D.罗斯福文件和讲话》(Public Papers and Addresses of Franklin D.Roosevelt)第13卷,麦克米伦出版社1938年版,第59页。

      (26)《富兰克林·D.罗斯福文件和讲话》第13卷,第54页。

      (27)《富兰克林·D.罗斯福文件和讲话》第13卷,第59—60页。

      (28)《富兰克林·D.罗斯福文件和讲话》第13卷,第58页。

      (29)《富兰克林·D.罗斯福文件和讲话》第13卷,第59页。

      (30)迈克尔·尼尔森编:《国会给总统的季度指南》(Michael Nelson,ed,Congressional Quarterly’s Guide to the Presidency)第2卷,国会季度指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1597页。

      (31)吉尔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著,司徒淳、方秉铸译:《美国经济史》,第714页。

      (32)吉尔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著,司徒淳、方秉铸译:《美国经济史》,第714页;赫伯特·斯坦著,金清译:《美国总统经济史——从罗斯福到克林顿》,第27页。

      (33)莱斯特·H.布鲁恩编:《美国对外关系史,1776年至1981年1月20日》(Lester H.Brun,ed,Chronological History of United Sates Foreign Relation,1776 to January 20,1981)第2卷,加兰出版社1985年版,第705页。

      (34)《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报告:1931年档案》(“1931 An FRB Annual Report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Washington”),莱斯特·H.布鲁恩编:《美国对外关系史,1776年至1981年1月20日》第2卷,第705页。

      (35)吉尔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著,司徒淳、方秉铸译:《美国经济史》,第715页。

      (36)吉尔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著,司徒淳、方秉铸译:《美国经济史》,第716页。

      (37)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L.高尔曼主编,蔡挺、张林译:《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第232页。

      (38)吉尔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著,司徒淳、方秉铸译:《美国经济史》,第715页。

      (39)吉尔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著,司徒淳、方秉铸译:《美国经济史》,第724页。

      (40)吉尔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著,司徒淳、方秉铸译:《美国经济史》,第716页。

      (41)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L.高尔曼主编,蔡挺、张林译:《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第554页。

      (42)房主贷款公司在完成任务后,1936年开始缩小业务,1954年解散。——作者注。

      (43)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L.高尔曼主编,蔡挺、张林译:《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第555页。

      (44)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大衰退:1929-1933》,第13、14页。

      (45)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大衰退:1929-1933》,第6、21页。

      (46)吉尔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著,司徒淳、方秉铸译:《美国经济史》,第714页。

      (47)刘绪贻、李存训:《美国通史》第5卷,第192页。

      (48)迪克逊·威尔特著,王水译:《经济危机与大国崛起》,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3、44页。《诺里斯——拉瓜地亚反禁令法案》是限制对劳资纠纷司法干预的一个法案,作者注。

      (49)赫伯特·斯坦著,金清译:《美国总统经济史——从罗斯福到克林顿》,第17页。

      (50)赫伯特·斯坦著,金清译:《美国总统经济史——从罗斯福到克林顿》,第45页。

      (51)《富兰克林·D.罗斯福文件和讲话》第13卷,第59—60页。

      (52)赫伯特·斯坦著,金清译:《美国总统经济史——从罗斯福到克林顿》,第29页。

      (53)李剑鸣、章彤编,陈亚丽、吴金平、顾中行等译:《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就职演说全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54页。

      (54)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L.高尔曼主编,蔡挺、张林译:《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三卷,第235页。

      (55)赫伯特·斯坦著,金清译:《美国总统经济史——从罗斯福到克林顿》,第47页。

      (56)阿米蒂·什莱斯著,吴文忠、李丹莉译:《新政vs大萧条:被遗忘的人和事》,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290页。

      (57)高政府盈余,指政府的支出小于政府的税收收入。——作者注。

      (58)吉尔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著,司徒淳、方秉铸译:《美国经济史》,第715页。

      (59)塞缪尔·克内尔、加里·C.雅克布森:《美国宪法》(Samuel Kernell,Gary C.Jacobson,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国会季刊出版社2003年版,第554页。

标签:;  ;  ;  ;  ;  ;  ;  ;  ;  ;  ;  ;  ;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响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