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沈晓兵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沈晓兵

上海兴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浦东新区 200120

摘要: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猛,更多的建筑施工技术被应用在建筑行业中。在建筑行业内部,发展与竞争并存,为了提升企业的发展管理水平,需要采用更加先进的建筑施工工艺,优化施工效果,提升施工管理工作水准。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必将为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生机。管理人员在制定工作计划时,需要根据现场的工作环境,施工基础确立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1清水混凝土特性

清水型混凝土即装饰型混凝土,因其具有很好地装饰效果,在一般的建筑工程与装饰中经常用到。清水混凝土一次成型,省略了二次抹灰和装饰环节,而且由于这种材料本身就具有很好地性能,比如其良好的光滑性以及平整性,以及不同于一般建筑装饰材料的无污染、无磨损等优良特性,采用这种材料施工后,直接在材料表面涂刷一层保护剂即可,而无需传统的建筑装饰材料再次进行涂料表面的施工和保护,以及因此而到来的高成本和高消耗、高污染。清水混凝土施工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性和施工高效性。这些特性与当前构建绿色、环保、节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理念相得益彰,充分展现出其具有的强大生命力。从清水混凝土材料汇总体现的是非常好的天然质感。这种材料在使用后给人独特的外观韵味,沉稳庄重、朴实清秀的素颜之美。而且不同于其他的建筑装饰材料,清水混凝土所体现出来的特质与其与生俱来的厚重、清淡交相辉映,呈现出很好的观感。正是因为这种特制的存在,使得传统上对于建筑装饰材料尤其是建筑用混凝土有了极大的改观,这种材料的使用透露出来的是一种以建筑外观特点来传达的建筑情感。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1模板的选用

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把模板这一关键过程,首先尽量避免选择造成墙体染色或者影响混凝土的均匀凝固而导致墙体的额颜色不一致的模板。这样的模板会给中各施工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比如造成墙体的非自然染色,给工程增加不必要的麻烦,这样就必须要对墙体进行重新的修复,使用新的混凝土以及建筑保护材料;其次,避免选择造成木质纤维粘在墙体上的模板,这样的模板给墙体带来的损伤不比涂色低,而且这种粘在墙体上的木质材料会给建筑内部造成损伤,墙体会因为内部损伤而逐渐脱落,即使再好的建筑装饰品或者建筑装饰的保护层也都没有效果了。因此,选用的模板必须要是质量上乘的模板,发挥清水混凝土的各种优良特性,因此选择好的模板也就成为了在施工操作中的基本原则。较为常用的是涂膜胶合板模板,这种模板质地很轻盈,涂有聚氨酯等材料,可以很好的保护模板。雨天施工或者模板被雨水打湿等情况时,这层涂料可以保护模板不被雨水浸润。同时这种材料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绝空气,减缓模板材料的氧化,甚至在火灾中起到隔绝高温的作用。因此在一般的工程中都会选择这种模板。但模板景观多次使用,表面聚会变得粗糙不平,甚至开裂。因此尽量选择使用次数少最好是初次使用的模板,这避免操作失误以及因模板问题而造成的墙体施工问题。

2.2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时,首先要掌握振捣的时间,因为一旦振捣时间出现问题,将会造成混凝土分离。而且在特殊位置,比如接缝、出入口以及窗口等位置要格外注意因为这些地方极易形成蜂窝。因此振捣中要严格把控制质量关,确保关键位置不会出现较为集中的蜂窝;其次,冷接缝。在一般的混凝土浇筑中,严禁形成冷接缝,一旦出现冷接缝,墙体的稳定性将会大打折扣,同时给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在要对每层墙体进行认真连续的浇筑作业,确保不会出现冷接缝;最后,模板不能歪斜不整,甚至是在模板有了裂缝漏洞时依旧使用,这样做出来的浇筑墙体不会符合基本的要求,更不会提达到稳定性安全性及所要求的抗压性、承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表面涂料的应用

墙体表面涂料的运用可以很好的弥补清水混凝土以及其他所有混凝土的不足。表面涂料选材时,一般都会选择完全透明的涂料,因为清水混凝土的材质很好,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达标,墙体会呈现出均匀且无色差的状态,这种材质本身就可作为墙体的表面材料。只不过考虑到环保、安全性方面,人们大多会选择增加一层外表面的涂料,因此一般的透明涂料可以满足要求,涂料的水性或是油性均可达到要求。但是,如果面对的是浇筑质量一般的混凝土墙体,墙体本身存在着色差的情况下就不能选择透明的涂料,而要选择着色的透明涂装工法,可以在水性或者油性之间选择;如果墙体的浇筑质量很差,选择着色透明涂装工法,而且只能是采用油性涂料,这样才能对质量不是很好的混凝土浇筑墙体进行装饰,同时弥补浇筑问题造成的墙体的缺陷及色差,真正达到墙体装饰涂料的装饰和保护作用。

2.4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修复与养护

2.4.1瑕疵修复

浇筑后的清水混凝土表面会出现瑕疵,为了保证修复效果和修复完整性,就需要建立合理的混凝土修复执行准则,改变修复后的瑕疵判定方式。保证修复色泽和清水饰面的判定标准,尽量保证混凝土工程的修复完整度。在修护混凝土瑕疵部位时,需要保证修部位和施工部位浑然一体。

2.4.2混凝土的养护

建立合适养护方式,完成对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养护操作,结合养护环境对养护方式作出分析和判定。建立恰当的养护方式,采用定期修复或是不定期洒水的方式保证混凝土的使用质量。可以使用塑料薄膜和隔燃草席完成对材料养护,建立合适的养护周期,采用涂刷养护剂的方式完成对房建工程混凝土部位的养护工。在养护保护过程中,需要避免施工作业中出现的操作冗余以及施工污染现象。

2.5加强人员管理和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要素,其操作的规范性和标准化直接关系到最终混凝土施工的操作效果,因此,针对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也就显得必不可少。具体主要就是加强对施工人员素质和能力的考察和把关,避免施工资质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参与到施工建设中来;此外,为了保障所有的施工操作人员更为有效地适应工程施工项目,还需要基于相关项目进行有目的地培训和指导,促使其能够在项目中表现出较强的操作效能,降低出现操作失误的概率。

结论

总之,混凝土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相对较为复杂的环节。混凝土施工会对建筑的整体质量造成重大影响。因此,相关人员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并严格根据混凝土施工要求进行施工,从各个环节和阶段强化施工管理,优化施工细节,保障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忠.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剖析[J].建材与装饰,2016,(33):11-12.

[2]叶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6,(08):104-105.

[3]夏涛.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门窗,2016,(02):74-75.

[4]陈金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1):119-120.

论文作者:沈晓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  ;  ;  ;  ;  ;  ;  ;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沈晓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