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赵红梅

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赵红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1医院 150080)

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3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6例,好转8例,无效2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治愈4例,好转7例,无效3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为6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量、总胆固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卡托普利;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主要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分子屏障以及电荷屏障受损导致通透性增加,患者出现大量尿蛋白,导致各种临床症状。患者长时间出现血液高凝状态,会加重肾小球负担[1],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采取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同意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协议通知书。排除肝、肾功能障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为(37.8±7.1)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2.8±0.7)年;对照组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为(38.2±6.7)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2.6±0.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泼尼松、白蛋白等常规治疗措施,同时根据患者的血液、排尿等情况及时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次5000U,每日1次;同时给予患者口服卡托普利,每次12.5~25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1.3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判定,分为治愈、好转、无效、恶化四个标准。治愈: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水肿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浆白蛋白在每日在35g以上,尿蛋白量每日少于0.3g;好转: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有所好转,水肿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尿蛋白量每日在0.3~2.0g;无效: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无好转,水肿等临床症状未出现明显好转,尿蛋白量每日在在2.0g以上;恶化:治疗后肾功能损伤加重。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χ±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愈6例,好转8例,无效2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患者治愈4例,好转7例,无效3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为68.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量、总胆固醇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量、总胆固醇分别为(22.5±2.8)g/L、(8.4±1.1)g、(6.3±1.2)mmol/L;对照组患者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量、总胆固醇分别为(22.8±2.6)g/L、(8.3±1.2)g、(6.1±1.3)mmol/L;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量、总胆固醇分别为(31.8±3.9)g/L、(3.1±0.5)g、(3.1±0.7)mmol/L;对照组患者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量、总胆固醇分别为(25.1±2.9)g/L、(6.2±1.0)g、(5.1±1.1)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高血脂、低蛋白血症、水肿等临床症状,患者出现大量尿蛋白导致血容量减少,易出现高血脂症、血小板亢进等,从而使血液出现高凝状态,临床治疗多使用利尿剂或激素类药物,会导致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加剧;因此,在临床治疗应以降血脂、改善水肿,减少肾小球损害进程为主。低分子肝素具有抗栓、抗凝、抗纤维的作用[2],能够有效避免血管凝血、肾小球凝血发生;同时该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形成进行抑制,避免肾小球硬化。卡托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该药物能够扩张肾脏出球小动脉,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力降低,减少尿蛋白量[3];同时该药物还能够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保护动脉管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观察组患者血浆白蛋白、24h尿蛋白量、总胆固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了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邓洪.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0):25.

[2]余华.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4):869-870.

[3]田彦娟.血管转换酶抑制剂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2,18(5):55-56.

论文作者:赵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  ;  ;  ;  ;  ;  ;  ;  

低分子肝素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赵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