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施工中砌体裂缝产生因素及其防治方法介绍论文_关春野

对建筑施工中砌体裂缝产生因素及其防治方法介绍论文_关春野

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不断进步要求提高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砌体裂缝是常见施工质量问题,给建筑整体质量带来影响,降低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裂缝的出现极易引发建筑砌体抗震性能降低、严重缩短建筑使用寿命,威胁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砌体,裂缝产生因素较多,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需要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质量监管,为建筑施工中砌体质量提升做出贡献。本文针对建筑砌体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有针对性解决措施,并对其主要预防手段进行研究,以达到促进建筑施工质量提升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建筑施工;砌体裂缝;防治措施

砌体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结构,将以石、砖或者其他材料制成砌块并搭建而成的结构就叫做砌体结构。在砌体结构中,因施工质量问题常会导致砌体稳定性降低,砌体强度与刚度下降,给整体建筑稳定性带来影响,其中最常见问题就是砌体裂缝问题。砌体出现裂缝不仅影响建筑外观,还会严重影响建筑结构稳定与安全,造成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提高对建筑施工中砌体质量重视程度,探究砌体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针对其具体特性及时发现并解决,提出有效防范措施,避免建筑安全事故。

1砌体裂缝产生原因

砌体裂缝产生原因通常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于砌体本身,因砌体施工质量问题造成的砌体缺乏稳定性与承载力使砌体无法承受压力而出现裂缝;另一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剧烈或者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而产生裂缝。环境以及地基问题是砌体产生裂缝的主要影响因素。

1.1温度变形

(1)受日照以及气温变化影响,不同结构位置和不同材料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同时又受到强力的约束,从而产生了较高的温度应力。一般砌体裂缝多见于混凝土结构平屋盖混合结构房,因房顶盖受到较长时间日照,其温度远远高过墙体,并且因为房顶和墙体所用建筑材料不同,有着不同标准的温度膨胀系数,使二者间的变形不一致,出现八字形裂缝。

(2)墙体中混凝土收缩剧烈,经常在现浇雨棚中有较长梁的墙面两端,多为斜裂缝。

(3)环境温度或气温有较大温差。房屋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伸缩缝设置,且房屋长度过长,当出现较大温差时会在房屋内部造成贯穿全屋高度的竖向裂缝。

(4)受地基影响温度产生砖墙变形。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如果在冬季进行砌体结构施工,当同时处于无供暖情形中时,受地基影响使砖墙产生收缩,在窗台以及其下方砌体中有斜向裂缝产生。

1.2地基沉降不均匀

(1)有较大沉降差。易出现在高度面积较大的砖混结构建筑中,若两端沉降差大于中部时,会出现八字形裂缝,若两端沉降差小于中部,则出现倒八字形裂缝。当一端沉降较大且地基突变,则会产生竖向裂缝。

(2)地基出现局部塌陷。常常出现在古井或者防空洞上方的砌体中,地基的局部塌陷会导致砌体出现斜裂缝。

(3)地基出现冻胀。北方地区的土具有冻胀性,并且由于缺少足够的基础埋深,会使砌体出现竖向裂缝或者斜裂缝。

(4)地基浸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地基类型为湿陷性黄土或填土地基时,会因局部浸水产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八字形斜裂缝的产生。

(5)地下水位降低。在有较高地下水位的软性土的地基中,由于周边的工程施工通过人工方式降低了地下水水位,使原有建筑的地基出现附加沉降,砌体出现裂缝,产生斜裂缝。

1.3砌体干缩裂缝引起的裂缝

在进行砌体机构施工时,若所应用砌块强度不同、生产日期不同或者干密度不同,当其同时应用于同一结构时就会导致其变形状况不同步,含水率高的砌块会出现剧烈收缩反应,而含水率低则砌块收缩反应小,这种现象的发生会使墙体产生裂缝。不同高度楼梯相互连接处由于所用砌块不同,常出现不规则裂缝,墙体间施工材料不同同样极易引起裂缝;某些建筑中空腔墙施工应用不同材料进行内外墙装修,或者因内外墙所处环境不同,湿度与温度的强烈变化会产生墙体裂缝。将两侧砌体裂缝进行对比可发现,与内墙相比,外墙裂缝较大。砖结构砌体施工过程中,材料形态会随着含水率产生变化,含水率越低,砌体干缩变形情况越严重,但是干缩后的材料受湿后仍会发生膨胀,脱水后材料会再次发生干缩变形,但其干缩率有所减小。约为第一次的80%左右。这类干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在建筑上分布广、数量多、裂缝的程度也比较严重。

1.4施工质量低劣

(1)组砌方法不合理,漏放构造钢筋。内外墙不同时砌筑,又不留踏步式接槎,或不放拉结钢筋,导致内外墙连接处产生通长竖向裂缝。(2)砌体中通缝和重缝过多。外墙因集中使用断砖而出现裂缝。(3)脚手架的放置不当。窗间墙留的脚手眼位置不合理而导致砌体开裂。

1.5其他原因

(1)地震作用。多层砖混结构在强烈地震下产生斜向或交叉形裂缝。(2)机械震动作用。如爆破引起邻近建筑物墙体裂缝。

2常见裂缝的处理方法

(1)填缝封闭。常用材料有水泥砂浆、树脂砂浆等。这类硬质填缝材料极限拉伸率很低、如砌体尚未稳定,修补后可能再次开裂。(2)表面覆盖。对建筑物正常使用无明显影响的裂缝,为了美观的目的,可以采用表面覆盖装饰材料,而不封堵裂缝。(3)加筋锚固。砖墙两面开裂时,需在两侧每隔 5 皮砖剔凿 1 道长 1 m(裂缝两侧各 0.5m),深 50 mm 的砖缝,埋人钢筋 1 根,端部弯直钩并嵌人砖墙竖缝,然后用强度等级为M10的水泥砂浆嵌填。(4)灌浆加固。有重力灌浆和压力灌浆两种。当裂缝较细,数量较少,已基本稳定时,可采用灌浆加固方法,灌浆材料一般有纯水泥浆、水泥砂浆、水玻璃砂浆或水泥石灰浆等。对于宽度为 3mm 左右的裂缝可以灌实, 若裂缝宽度>5mm 时,可采用水泥砂浆进行灌实。对于水平的通长裂缝,可沿裂缝钻孔,做成销键后再进行灌浆。(5) 钢筋水泥夹板墙。墙面裂缝较多,而且裂缝贯穿墙厚时,常在墙体两面增加钢筋(或型钢)网,并用穿墙 S 型筋拉结固定后,两面涂抹或喷涂水泥砂浆进行加固。(6)外包加固。常用来加固柱,一般有外包角钢和外包钢筋混凝土两类。(7)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常用作加强内外墙联系或提高墙身的承载能力或刚度。

3结语

建筑施工中砌体因施工质量问题或者地基沉降不均等因素而出现裂缝,在影响建筑外墙美观同时也给建筑整体带来安全隐患。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施工环节,砌体结构稳定性降低会导致整体建筑稳定性降低,砌体出现裂缝是稳定性降低的主要因素,在缩短建筑使用寿命,留下安全隐患的同时,也降低了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增大人们生命财产损失几率。为了避免出现更大损失,维持社会稳定,需要促进砌体施工质量提升,加强施工操作监管,与实际施工环境相结合,实施有效预防措施;跟进施工进展,及时发现并解决已出现质量问题、修复裂缝,提高建筑整体质量与结构安全,为建筑工程施工水平整体进步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 吴晓宁. 浅论砌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09)

[2] 孟辉. 砌体裂缝的产生及处理措施[J]. 砖瓦. 2010(01)

论文作者:关春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对建筑施工中砌体裂缝产生因素及其防治方法介绍论文_关春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