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分析论文_钟青贵

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分析论文_钟青贵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云南保山 678000

摘要: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逐渐步入大数据时代,而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使得档案的管理、查询及应用更为便利,而且能够进行分析和预测,能够有效避免档案数据的丢失,具有显著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大数据;农业科技;档案管理;研究分析

农业科技档案具有多种形式,包括数字报表、图纸、文字照片、实物等,主要是反映土质特点、农作生长规律及周期、气候特点等相关的农业信息,为农作物种植及生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对于我国农业生产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管理保存好农业科技档案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目前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利用大数据管理农业科技档案的优势及应用情况,研究详情见下文:

1.目前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农业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主要产业,关系到我国亿万居民的温饱问题,农业科技档案也是经过几千年来人们研究总结的农业生产专业信息,对于日后农业生产发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农业生产中所走弯路,加快我国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着较多问题,不利于相关档案及信息的保存及利用。

1.1农业科技档案缺乏完整性和连续性

我国对于农业发展和研究的支持力度较大,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农业研究人员的相关项目,近些年来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显著的成就,但是在农业科技档案的保存中往往只包含成功农业研究项目的相关资料,对于失败的项目资料缺乏完整的资料,但是就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而言,失败农业研究项目的资料其更具有利用价值,若是能够仔细研究导致项目失败的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能够有效汲取失败的经验,为日后农业项目的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信息,提高日后农业研究项目的成功率,农业生产及产业升级提供更为完整的资料【1】;除却缺乏完整性,现存农业科技档案还缺乏必要的连续性,导致这一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进行相关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极易受到农作物生产周期、自然生长条件或是生态环境的影响,众多外在客观因素的干扰明显增加了相关资料的收集难度,最终导致农业科技档案缺乏完整性和连续性,继而影响资料档案的分析和研究,导致实际农业生产中缺乏相关的参考资料解决问题。

1.2农业科技档案管理模式单一

虽然我国计算机和信息管理技术得到较大的进展,但是我国多数农业科技档案仍是以纸质为主,缺乏数字化的资料备份,管理模式和形式较为单一,纸质农业科技档案在保存过程中容易发生丢失、破损等情况,档案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得不到保障;而且纸质版农业科技档案并不能清晰、直观、立体地展示出部分数据,不利于分析和研究【2】;除此以外,随着农业项目的研究力度越来越大,相关的资料和农业科技档案也会越来越多,仅用纸质载体进行储存将会增加未来农业科技档案储存的难度,需要更大的储存空间来保存相关资料,将会严重造成资源的浪费,带来极大的不便利。

1.3缺乏档案资料共享机制

主要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管理模式会明显增加资料查询、传阅及共享的难度,农业科技档案的数量庞大,但又缺乏有效的搜索机制,将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去查找相关资料,造成不必要时间的浪费,而且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管理未能及时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严重影响相关研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资源共享不具有及时性和时效性;除此以外,档案管理人员在查询相关资料时存在较为严重的局限性,只会查询具体的资料,忽略了整体农业科技方案之间的关联性,这将严重影响农业研究的全面性、科学性,影响最终农业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严重降低农业研究项目的利用价值【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分析

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我国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尤其在电子商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不少的学者专家逐渐认识到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重要性,正逐步推行农业大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以求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解决目前农业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更快地促进我国的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

2.1注重农业科技档案的综合价值评价

结合大数据背景资料库和云计算技术,感知并分析患者的需求,实行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档案管理方案,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级别提供不同特色档案管理服务,在大数据背景下形成相关完整的管理体系,实现农业科技档案收集、整理、分类、储存、统计、检索、加工及开发利用的一条龙服务【4】;记录保存相关人员的查询记录,系统自动推送关联性较大的农业科技资料,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提高农业科技档案检索和利用工作的质量及效率;根据严格科学的标准进行合理的分类,能够让相关人员迅速查询到相关的资料及答案;目前采用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技术因素、作者因素、史科因素及查考因素等,其中技术因素又包括科学意义、创新程度及经济效益,作者因素包括著名专家、合资项目、科研单位,史科因素包括科技发展、自然界发展、文物收藏,而查考因素则分为经济活动、科技决策、科技干部考核和实物结构查真【5】,根据上述分类原则和标准将不同的农业档案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层次,以便提高查询的效率。

2.2注重数据挖掘,建立农业科技档案数据库

借助大数据技术收集全面完整的农业科技档案,收集面向生态农业、信息农业、主体农业、微农业等方面的数据,更加准确真实地反映农业发展的态势,反映农业科研的相关过程及结果;注重数据的挖掘,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的思想,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数据挖掘,及时调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发布农业病虫害的预防及处理信息;加强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监测,尽力减少农业成本,减少自然灾害给农业带来的损失等【6】,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障农业人员的生产效益,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2.3实现农业科技档案信息化

实现信息化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农业科技档案的安全性,解决以纸质为主要载体的农业科技信息的储存问题,有效解决储存空间不足的问题,而且信息化的农业科技档案能够有效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人们查询相关资料更加便利和快捷;而且利用运筹学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实际生产研究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根据数据的分析与整合,从相关的数据中能够找出问题的最佳方案,并且能够不断将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进行优化更新【7】,不断增加农业科技档案的新形势,不断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综上所述,大数据背景下实现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优势极为明显,能够有效提高农业档案的管理水平,为相关人员提供更为优质服务,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升级转型。

参考文献:

[1]程锡敏.浅析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科学管理的有效措施[J].农产品加工(上半月),2016,(6):54-56.

[2]范昕.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32):65-66.

[3]王涛.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管理分析[J].青年时代,2017,(18):244,246.

[4]苏敦.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6,(9):146-146.

[5]于月.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分析[J].卷宗,2017,(5):28-28,29.

[6]从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分析[J].科学与信息化,2016,(17):14-15.

[7]姚艳.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分析[J].大科技,2016,(20):19-20.

论文作者:钟青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大数据背景下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分析论文_钟青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