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话题与冷思维(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研究的对话_政治论文

热点话题与冷思维(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研究的对话_政治论文

热话题与冷思考(二)——关于资本主义新变化研究的对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主义论文,新变化论文,话题论文,冷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些年来,对资本主义在当代尤其是东西方冷战结束后出现的各种新变化和新发展的研究,日益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如何分析和看待这些新变化和新发展,本刊记者季正矩拜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李琮先生,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事后经过整理和补充形成此文。

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变化,这首先表现在产业结构方面。对此您有何看法?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产业结构进入了一个大变化和大调整时期,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加速下降,第二产业工业的比重由缓慢上升的逐渐缩小,第三产业服务业则迅速扩大。产业结构的重心依次沿着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顺序转移,非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部门的比重越来越高。到80年代后期,西方国家产业结构又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一是信息产业一日千里地渗透和辐射着社会各部门和各环节,将成为主导性产业。例如,美国仅信息工业每年创造的产值已近1万亿美元。二是高科技产业群正在或已经形成。航空航天技术由以前的试验性、探索性、示范性进入了开发性发展阶段;生物基因工程获得突破性进展,在农业和医药方面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低温超导、高强度磁性材料、光纤材料等新材料广泛运用和发展;太阳能、风能、氢等新能源长足发展;可控核聚变将来的发展前景更加诱人。三是原有的产业正在得到深刻的改造,钢铁、化工、机械等传统工业一部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部分用高、精、尖技术进行改造,追求质的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鉴于各产业之间的界限趋于模糊,有一些学者提出“第二半产业”概念。

●这预示着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正发生质的变革,需要对原来的产业分类重新进行研究。可以把信息产业(或知识产业、高科技产业等)划分为第四产业,其推动力就是目前日新月异发展的高技术。一些西方国家正步入信息社会。

▲产业结构的变迁,也会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

●就业结构自然也会发生一些新变化:一是蓝领工人人数急剧下降,即使是普通的白领工人也开始减少。二是掌握着高新科技的知识型工人就业人数迅速增加。三是随着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涌现,妇女地位的提高,还出现了“金领工人”和“粉红领工人”,就业层次多元化。四是中间阶层出现分化,并呈现萎缩状态。五是劳动力的国际流动逐步扩大,外来人口不断增多。

▲与就业结构的变动相对应,西方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失业和新贫困化现象。不仅原来的蓝领工人大规模失业,而且包括白领工人在内的中层人员也大批下岗,欧盟现有1800万失业大军,隐性失业或半失业的人也大量存在。随着分配和收入差距的扩大,社会两极分化加剧,资本积累规模的迅速扩大,资本家的财富迅速膨胀与工人阶级相对贫困的加剧成为鲜明的对比,工人工资增长率远远落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资增长缓慢、甚至停滞或下降。大量的居民只是一种无保障劳动岗位的拥有者,不得不满足于一种“饥饿工资”。

●目前西方国家出现大规模失业和新贫困化现象的关键在于新科技革命和新保守主义回潮下所推行的放松管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失业已不仅仅是周期性的失业,而主要是资本家所采取的技术性失业和产业部门调整所带来的结构性失业。目前西方社会结构性失业所占的比重增大。结构性失业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技术革新,各个产业部门采用新机器、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把越来越多的不熟练、半熟练的蓝领工人甚至白领工人排挤出去,失业已不仅仅是下层、边缘阶层的“专利”。另外对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型部门,或压缩规模,或废弃某些种类,使这些部门的人数趋于减少。尽管包括高技术产业在内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创造了一些就业机会,但就业增长率远远赶不上生产增长率。二是技术转移,西方国家在调整压缩本国过剩的产业部门的同时,还想办法转移到国外,国外竞争的优势反过来又加速了国内这些产业的萎缩。至于社会贫富鸿沟的扩大,则一方面与工人大量失业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高技术的采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相对剩余价值率有关;此外,80年代后保守主义在西方社会回潮,放松了金融管制和经济控制,支持雇主“合理化”、“灵活化”雇工政策,实行“劫贫济富”的税收政策,使中、下阶层“雪上加霜”,社会财富向上层转移和向国外投资,钱物也出现了背离,形成了“让一部分人更穷起来”和“富裕的贫困”的新景观。

▲有人认为,工会的作用在西方社会已大为削弱。资本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造成了强资本、弱劳动的趋势,这在80年代英国工人罢工的失败和其他发达国家工会运动的沉寂中可见一斑,加上新保守主义推行“非工会化”政策,工人在劳资关系中就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工会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及面临的挑战值得重视。

▲伴随着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企业结构和政府经济管理体制也都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和改革。

●在劳动管理方面,把科学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相结合,并运用行为科学理论。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工人看作干活的机器或机器的附属物,而让他们更多地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在企业管理结构上,采用“矩阵结构”和“超事业部制”结构,使垂直管理系统和横向管理系统密切联系起来。最近还出现了“蜂窝式”、“母体式”、“作业小组式”等多样化、灵活化的形式,从集中走向分权,管理层次趋于减少。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80年代初已从依靠强力的手段,依靠规章、制度、纪律条文等有形力量为主,向同时强调依靠激励手段,依靠情感、思想、作风、精神等无形因素来实行管理的企业文化转化,从竞争型的企业文化向合作型的企业文化转化。生产组织管理方式也出现了划时代性变革,从大规模生产制向灵活生产制转化,实行无库存生产,工人多种技术化,供求驱动制变为需求驱动制,生产效益由“规模经济”转化为“广度经济”,市场竞争由产品价格竞争逐渐转化为全面质量竞争和产品革新竞争。在管理方法上,运用系统工程、运筹学等先进理论,管理手段信息化。在企业结构上,70年代后出现了中小企业兴起的浪潮,在创造就业和技术革新方面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生产资本集中,企业兼并浪潮汹涌,90年代初已进入第四次兼并浪潮。兼并方式由过去那种水平型、垂直式或跨行业兼并转变为相近部门的兼并和跨国兼并。在这次新兼并浪潮中,加强技术力量的因素起着重要作用。金融资本集团由重点行业的专门集团扩展为多行业的综合集团,从家庭式的集团转化为社会化的垄断集团,集团利益国际化、跨国化。

▲有学者提出,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已由福特主义进入后福特主义阶段,有的学者甚至对中国“鞍钢宪法”和后福特主义进行了比较。

●由于人们所持的立场、方法和角度不同,结论也难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有些并无根据,但也不乏一些真知灼见。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处于一个什么新阶段,国内外大致有以下几类观点:有的从生产力角度着眼,如“发达资本主义论”;有的从资产阶级的管理经验和能力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如“成熟的资本主义论”;有的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种种迹象的角度分析,如“社会资本主义论”;西方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从抓住资本主义出现的某些现象入手,试图为资本主义辩护,如“人民资本主义论”、“福利国家论”、“可调节的资本主义论”、“法人资本主义论”;有的用纯技术的观点研究,如“经济成长阶段论”、“后工业社会论”、“后资本主义论”、“浪潮论”、“没有劳动的资本主义论”、“梦幻社会”等。

●当代资本主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超越了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新阶段。

▲我记得,您在《当代资本主义论》一书中已对这个问题作了系统的论述。

阶级关系及政治结构变革

▲近几十年来,西方社会阶级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化。现代资本家阶级与100年前相比发生了两大相互联系的变化,一是内部结构的变化:在家族资本家(或传统资本家)继续存在的同时,经理资本家(或新型资本家)的人数和作用逐渐增加;二是家族或个人资本家(或新型资本家)对企业的控制方式逐渐过渡到间接控制(即通过对企业“有效股权”的控制和雇佣高级管理专家来控制整个企业)。现代雇佣劳动者阶级同以往相比,数量和质量都在提高,受教育的水平明显提高,劳动技能趋于高级化,愈来愈多的知识分子参与生产过程,甚至偶尔发生“穷小子变成阔佬”的神话。

●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这一复杂问题,首先应采取正确划分阶级的方法和标准。我们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阶级的科学定义和划分阶级的标准,仍然是适用的和完备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收入、职业和教育等可以作为划分阶级的参考标准,但不能作为主要标准;那些丧失生产资料而不得不出卖自己劳动的雇佣劳动者,不管他们干什么职业,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是蓝领工人还是白蓝工人,都没有改变受雇佣的实质;从社会属性来看,资本代表着一种统治权力,知识和劳动力一样,都从属于资本,拥有知识的知识分子不能独立成为一个阶级;所谓中等阶级或中间阶层是指拥有少量的生产资料也雇佣少数工人的中小企业主、农场主、手工业者和拥有少量资本的小食利者,以及那些独立经营的律师、会计师、医生等高级专业人员。这个阶层是不断分化的,极少数上升为大资产阶级,有些人则沦落为无产阶级,是否被看作资本家,其分野就在于他们是否利用自己的生产资料剥削他人的雇佣劳动。经理资本家确实在逐渐取代家族资本家实行对企业的控制,但是这种变化的速度和规模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快,而且经理资本家也是资本家。家族资本家对企业控制方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随着股份制的发展而出现的股权分散化和法人持股普遍化,以及资本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也没有发生资本权力的真正转移,而只是导致控制方式的转变而已,只是新老资本家联手共同控制而不是各行其是而已。蓝领工人素质的提高是工人阶级知识化的结果,蓝领工人白领化只是说明出卖劳动方式的不同、生活条件的不同。

▲几年前美国一些社会学家曾对美国不同社会阶层的84种职业作了定量的跟踪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认为,西方社会经过几百年的“磨合”和“规范化”,在不改变资本占统治地位的大框架下,社会阶层的升降起伏变化始终不大。还有人形象地把美国社会阶层之间的距离比喻为一层层很厚很厚的“玻璃天花板”,下层人可以看到上层人,偶尔也有人爬到上层,但要冲破天花板进入上层社会,何其难啊!

●应该指出,西方社会学家单纯按照收入作为标准提出的“中产阶级”,与马克思主义的“中间阶层”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把介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社会集团称之为“中间阶层”,或“中间等级”、“中等阶层”、“小资产阶级”、“过渡阶级”、“中间阶级”、“中等阶级”、“半资产阶级”。西方一些学者把本来属于工人阶级的社会集团和群体划为“中产阶级”,得出“西方国家已中产阶级化”的结论是错误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当代西方政治统治和权力结构又出现了哪些变化呢?

●当代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权力机构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国家政权结构方面,一是出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再划分,在美国表现为地区性的垄断财团影响政治运作,在日本则表现为财阀对国家权力进行比较直接的控制,而西欧国家的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集团对国家决策存在着重大影响。二是政治结构的法律化得到加强,使国家权力的行使和政权结构的布局,以及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各种权力主体的活动均纳入法制范围,或是在战后保持了原有的宪法的传统,以宪法修正案或其他法律形式,使国家权力结构适应当代的政治需求和形势变化,或是实现了政治民主化进程,制订了新宪法,或是重新制定新宪法,重新安排变化了的国内政治力量对比。三是国家行政权力加强,主要表现为委托立法数量急剧增加,政府对传统立法权的渗透,行政首脑的权力增加,行政机构的膨胀和行政费用增加,议会的监督能力下降。四是“第四议会”新咨询机构的出现,如意大利、联邦德国的宪法法院,法国的宪法委员会等,审理和裁决有关权力机构的争端。在国家政治权力的运行机制上,压力集团和利益群体的作用增大,并填补了一些政治“真空”,金钱政治愈演愈烈,政治多元化和民主化缓和了阶级矛盾。另外,国家的社会职能也扩大了。

▲环顾资本主义政坛,政党政治和政党体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是原来传统政党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意识形态中间化,处在意识形态横轴不同点上的政党,在许多方面向对立面靠拢和互相渗透,出现了一种新的独立的融合二者特点的意识形态。二是一些西方右翼政党患有“冷战后综合症”,靠打反共旗帜来争取选民的方法已过时,而又一时找不到好对策而陷入困境。三是跨国和跨地区的政党出现,如欧洲绿党联盟。四是公民投票率低,投票分散,政治热情下降。五是金钱和权力的迷宫使一些政要丑闻不断。六是政党体制转变的浪潮的主线是向多党制转变,但多党制也未显神效。七是一些随着时代形势而出现的政党不断涌现,如绿党、极右翼政党复兴等。对于这些变化和问题,总的说是与时代的转换、科技革命的推动有关。从政党的社会地位看,新科技革命带来了权力分散化、生产分散化、共同参与民主制发展、意识形态相互之间影响加强、利益集团发展等趋势,民众对政党应起的作用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党也不再作为人们参与政治的唯一桥梁,政党由卖方市场产品逐渐变为买方市场的产品,如果政党不能带来实际利益,民众的不支持行为就会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撤回选票,如日本自民党、意大利天民党遇到的情况;也可以是公开的不信任票,又可以转向他党,还可以对政党极度冷淡。从政党的功能来看,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是政党最基本的功能,是阶级斗争和统治的工具。随着一个成分复杂的、思想异彩纷呈的、倾向于妥协的社会集团——中间阶层的发展,政党的功能也随之要扩大和变革,利益的协调性和综合性变浓了,为迎合中间阶层的需要,意识形态出现中间化趋势,各个政党的纲领、政策及其特色的差别不大,民众难以适应和辨认,对政党的认同感和忠诚感下降,在投票时漫不经心。

●冷战结束后,面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传统政党的组织结构也未能适应时代转换的要求,发生政党结构性危机,而一些新的政治派别和利益集团则乘虚而入。

福利国家制度危机

▲二战后,西方国家建立起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对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改善工人生活都起到了很大作用。但进入70年代尤其是80年代末以来,福利国家制度困难重重,面临着危机和挑战,如财政困难,社会公共开支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发展速度;产品价格过高缺乏国际竞争力;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下降,社区组织功能被削弱;等等。

●福利国家制度面临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70年代后,由于经济滞胀和两次石油涨价,政府税收减少,财政萎缩,而政府为摆脱经济危机所需要的财政开支急剧增加。为了维持福利制度这种钢性制度和争取选民,许多国家政府还是在愈益加重的困难中勉强撑着。第二,在新科技革命和资本全球化的压力和挑战下,资本家越来越仅从单纯成本的角度来算帐,自然希望削减社会福利。第三,随着80年代中期保守主义的回潮,“砍杀”社会福利制度成为各国当政者的重要措施。另外,福利国家的危机也与外来移民的增加、社会进入人口老龄化有关。

▲有学者提出,福利国家制度危机与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有一定的联系。冷战中,为了与共产主义进行制度竞争,为了西方社会的内部稳定,这种社会福利投资是被资本家认可的,而今天则越来越仅从狭隘的角度来看待这种投资,因此持拒绝态度。由于福利国家制度多年来一直被看作“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主义”,所以有人把目前西方福利国家制度所陷入的危机称之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还有人认为,随着投资渠道的多元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西方较多的居民对福利国家制度的依赖已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甚至不需要福利国家制度这把“大伞”来保护,因为在福利社会的网络中,很少或根本没有个人选择的自由,一切都是按统一的标准和程序,甚至包括葬礼的规格、骨灰盒的颜色问题都已规定好,公民们成为“幸福的奴隶”、“惊恐的畜群”,“政府则变成了放牧人”。

●对于福利国家制度应好好总结其经验和教训。目前西方国家已进行了一些改革,英国和美国走在改革的前列,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难度大、步子小,并没有也不可能“伤筋动骨”,仅限于使之更合理、更现实,许多改革都是谨小慎微,“雷声大,雨点小”,因为稍微不慎便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1995年的法国工人大罢工就是一例。西方福利国家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是:把国家与社会福利有关的一部分资产,如住房、医院、学校等出售给私人;将某些社会福利计划的出资和管理的责任卸给私人组织;在国家继续负担费用的同时,将一些社会服务的生产和供应交给某些谋利的私人组织负责;削减国家提供的福利,迫使居民转向私人福利;取消对社会福利的规章管制,减少国家的垄断,促进国家和私人组织之间的竞争。

▲目前,福利国家制度改革的总的趋势是向福利社会过渡,实质上就是将某些社会福利计划实行社会化,即福利措施和计划多元化、私人化和市场化,基本上放弃了“充分就业”政策。

全球化与分散化

▲进入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一个时髦话题。但国内外学者对全球化及其相关的一些概念,如国际化、一体化等理解并不尽一致,观点和结论难免产生分歧。

●我认为,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全球化是全球一体化的基础,只有在经济全球化的客观基础上,才会有全球一体化;而全球一体化则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全球化固定下来,从而会大大推动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区别在于,全球化是导致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自然”发展过程,是客观的状态;而全球一体化则是由世界各国在契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定的经济组织形式,是人们(通过国家)主观意志的产物,所以有人把前者称之为“制度性”一体化,把后者称之为“非制度性”一体化。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是一种“迹象”。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还出现了地区化和不平衡问题。

●经济全球化过程虽然囊括了全世界,但全球化无论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还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之间,以及各地区内部经济关系与外部经济关系之间都是不平衡的。因为在“非制度性”一体化所形成的全球经济的整体,绝不是一个一元化的、同质的、均衡的整体,即“浑然一体”,而是多元的、异质的、极不平衡的,各地区经济相互结构程度疏密不大一致。这种不平衡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从经济发达程度,或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角度来看,凡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国家之间,其经济一体化程度就高,反之则低;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速度来看,凡是经济增长快的地区和国家之间,其经济一体化程度加强得也就快,反之则慢。那些经济不发达,增长又慢的地区和国家则日益“边缘化”。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产生了经济地区化的趋势。目前出现的地区一体化组织,其一体化程度有高有低,具体形式各具特点,其中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最值得注意。这些地区经济组织的共同特点是既有一定排他性,又有开放性。地区一体化可以看作是全球一体化在当代条件下的具体体现,现已成立的地区性一体化组织有扩大的趋势,但扩大毕竟有一定的限度。

▲近10年来,特别是东西方冷战结束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的同时,分散化趋势也有新的发展。在经济领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自由主义趋于衰微,国际制度盛极而衰,新重商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政府优先考虑的信条,地区主义、双边主义、保护主义将成为国际经济关系的主要原则,“边缘化”的危险已使南北矛盾成为威胁全球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政治领域,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已成为全球一体化的巨大阻力。在文化领域,非西方倾向显示了全球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如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兴起。

●当前的世界仍然是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在战后长达40多年的冷战时期,即“美国统治下的和平”时期,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某种“向心力”和“凝聚力”。但其中的矛盾、分歧和斗争仍然存在和发展着,只不过被超级大国争霸和军事对峙掩盖,居于次要地位,没有完全表面化而已。一旦冷战结束,这些矛盾就一一显露甚至突出起来。这些矛盾纵横交错,使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接连不断地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摩擦、冲突、斗争、动乱和战争。这些矛盾和战争的内容,有经济利益、民族主义、宗教冲突、领土和边界纠纷、资源分配、安全保障、军备竞赛、文化渗透、意识形态分歧,等等,这些矛盾和纷争,使冷战后的世界产生了分散化的趋向。

▲有的学者认为,世界趋于分散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政治的“粘性”和文化的“粘性”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的“二级时滞”,即政治制度相对于经济合作、文化融合相对于政治合作的滞后,科技是推动国际关系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力量,比较起来,经济对技术变革和技术扩散最为敏感,政治次之,文化更次之。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应考虑到,经济毕竟是基础,而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当今世界上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大多最终能找到经济根源。经济关系愈益政治化,政治关系也愈益经济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特征。

▲还有人认为,由于“边际效益递减”,速度过快的一体化使其成本超过了效益,在一些地区和国家不仅未出现有规则、有差异的增加,即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有机增长”,而是出现了反常和无差异的增加,即“病变增长”,从而导致了分散化的回潮。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起到了关键作用。目前,全球跨国公司已超过4万家,子公司超过25万家,跨国公司已成为世界经济行为的主体。除数量猛增之外,还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变化,如越来越多的大跨国公司在竞争中结成“联盟”,跨国公司“国际化”(即国外资产、国外销售额占其总资产和总销售额的比重)的程度趋于提高;越来越多的具有专业化生产优势的中小企业加入跨国公司的行列;跨国公司的经营领域不断扩大,从制造业迅速进入金融、商业、通信、交通运输、旅游等服务业。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西方有些学者提出了“全球主义”理论,认为民族国家将面临“崩溃”,国家主权将受到“侵蚀”,甚至提出了“全球政府”的主张。

●全球主义理论实际上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学者韦尔斯等人提出的“世界主义”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反映了西方国家统治阶级和集团的愿望和追求,特别是反映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利益和图谋;仅仅抓住了当代全球经济化的事实,但却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当今世界存在的种种尖锐复杂的矛盾;他们强调了科学技术和经济,却脱离了现实政治;他们往往以超脱阶级和政治的姿态出现,以全人类的代表自居,这仅仅适应了某些大国的需要,成为一些大国侵犯他国主权和干涉内政的借口;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还存在,国家就不会灭亡,国家主权也不能削弱。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于全球化的本质基本上有两种理解。第一种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即某种不依具体的环境、地域、社会体制、发展模式、意识形态为转移的走向,萌生于近现代,到了当代有了突出的显示,它的基本内容是以各种方式沟通地球各区域的联系。第二种认为,全球化是一个与西方主导的现代化同步或者“西化”的过程。前者多半是从物质发展和制度的层面去寻找进程的动因,如有人专门研究信息和通讯手段的“穿透力”,认为边界的重要性日趋下降;有人强调市场经济的整合作用,至高至强至尊的竞争机制会使全球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在经济上变得相似;有人论证了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谈到了国家以外的国际行为主体所起的形形色色的作用,等等。后者主要仔细察看了西方霸权的兴衰交替及其支配世界其他部分的方式,甚至包括西方国家主动的操纵和“人为的阴谋”(例如亨廷顿关于解决“文明冲突”的对策建议)。这种考察的出发点,在于揭示历史表象下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绵延辐射和区域外化的实际过程,看重的是全球化论题背后隐藏的“历史意味”,即西方文明主导的现代化,把全球化的根本动力看成西方世界对非西方世界的征服、同化和整合。如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塞伊德的“文化霸权帝国主义论”,等等。

●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的控制和统治的花样也不断翻新。第二次大战后殖民体系土崩瓦解,西方国家在延用老殖民统治(直接的政治、经济控制和赤裸裸的军事镇压)手法的同时,又采用了新殖民统治手法,方式较间接和隐蔽,如通过不平等的贸易交换牟取巨额利益,通过经济、军事“援助”,文化渗透,扶植代理人,利用某些组织制造分裂和政变活动,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持和加强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试图把第三世界的主体及其工业化进程纳入国际资本的大循环中。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欲重建对世界的统治,其手法是以军事实力为后盾,采取政治干预、经济扩张,文化渗透,以及动辄以制裁相威胁,来保护西方在第三世界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以维系资本的国际大循环和对世界的主导权。

▲有人把冷战后西方世界对外统治方式的这种变化称之为“后新殖民主义”、“新新殖民主义”或“新干涉主义”。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正处于新的发展转折时期,而发展中国家则继续分化,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水平上已赶上发达国家,有些则刚刚迈入工业化的门槛,南北矛盾和南北差距值得研究。与此同时,作为当今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它的发展走势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认为,无论是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军事实力方面,还是意识形态方面,其他发达国家仍无法与之抗衡。近几年来,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投入和转化都有先发优势。“冷战”结束后军备负担小一些,可以进一步腾出手来发展经济、科技和对外扩张。当今的世界是多极化的世界,美国在相对地衰落,但不是直线地衰落。从社会道德、精神文明的角度看,美国在衰落。如种族矛盾尖锐、人的思想混乱、异教纷起等方面表现得都很突出。

研究范围及方法

▲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也应该有正确的方法,革新的观念。

●研究当代资本主义首先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剖析,只有这样才能从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现象和变化中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实质、矛盾和弊病,以及发展趋势,消除各种片面和错误的认识。只要抱着认真的、严肃的、科学的态度观察问题,即使不可避免地有“不够”之处,对人们的认识也是会有某种启发的。

▲托夫勒说过,在今天的世界上,对马克思一无所知,就等于半个文盲。

●但是,不能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应坚决抛弃和避免满足于动人的空话和唬人的原则,正像毛泽东曾指出的那样,要有实事求是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真正为社会主义做一些实事。

▲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中,我觉得学术界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尚嫌薄弱。

●关于研究范围,以前对资本主义的研究一般只涉及西方发达国家,而不谈外围的、派生的资本主义国家,即我们所称的“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当时为数不少的发展中国家都试图走“非资本主义道路”。但今天情况已发生了变化,这些国家大多已放弃了各自的尝试。特别是80年代以来,众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实行改革开放,目标是搞西方式的市场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这些国家可以称之为“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也应该纳入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研究范畴。

▲纵观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可以发现有许多问题和新科技革命以及冷战后时代的转换有关。

●事物的发展具有规律性,而不是混乱无序性和偶然性的简单组合。我认为,世界经济发展至少具有以下规律可循:生产力加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多样化、高级化;国际劳动分工不断深化,在当代表现为从垂直型到水平型转变,以及水平分工不断深化;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越来越大;经济生活国际化、全球化和地区化不断加强;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不断发生变化,等等。

▲在思想观念上,应该转变认识,适应新形势,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已有的知识就成为一种障碍”,虽然苦心孤诣,但因被习惯的逻辑和思维定势所困扰,往往会重复地犯着一种固执性错误。

●研究问题要避免走极端,要么否定一切,要么盲目崇拜。

▲的确是这样。面对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种种新变化、新现象,研究的方法、角度、层次也应该不断丰富和调适。比如:通过跨学科综合和比较研究,避免那种“片面专业化”的倾向;提倡学术争鸣,创造“百花齐放”的氛围,研究问题不能用“少数服从多数”、“裁判”评断和先入为主的办法;强化对当代资本主义各种思潮的评介,增强“营养功能”和“免疫功能”;研究问题既要准确又要及时,既要“深入”又要“浅出”,尽量避免陷入各种固定研究模式的窠臼之中。

●研究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具体的方法和模式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绝对化和简单化,正像计算器代替不了算盘一样,关键是运用得体、相得益彰。

标签:;  ;  ;  ;  ;  ;  ;  ;  ;  ;  ;  ;  ;  ;  

热点话题与冷思维(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研究的对话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