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静脉窦血栓22例核磁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赵琦

脑静脉窦血栓22例核磁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赵琦

赵琦

(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影像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摘要】 目的:研讨核磁诊断技术在脑静脉窦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0月收集的脑静脉窦血栓病例中选取22例,给予患者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与磁共振静脉成像技术(MRV)扫描,18例采用MRI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具体检查情况。结果:22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中,有12例(54.5%)乙状窦或横窦单纯受累,10例(45.5%)乙状窦、上矢状窦或横窦共同受累。经MRI扫描,提示多数(77.3%)患者的T1WI、T2WI信号呈“双高”表现。18例经MRI增扫,显示患者局部静脉有强化表现,脑静脉窦壁呈环形样、三角样强化,而其内部血栓主要呈空三角征,无强化现象。MRV扫描下,脑静脉窦不显影或显影范围较窄,且缺乏规则性。结论:采取核磁诊断技术对脑静脉窦血栓进行扫描,操作简单、安全,对于早期发现和指导临床用药均具有重要价值,适合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核磁诊断技术;脑静脉窦血栓;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093-02

脑静脉窦血栓(CVST)在目前临床上较罕见,其症状无特异性,患者多呈脑梗死、颅内高压或出血等表现,以致临床误诊率很高。倘若未及早施治,约5.5%~30.0%的CVST患者可能有病死风险[1]。近几年,随着核磁诊断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使得CVST的早期确诊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本文通过对22例CVST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讨论和总结,以期提高我院对CVST的综合诊疗水平,现归纳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脑静脉窦血栓资料来源于2013年12月~2015年10月,其中男有14例,女有8例,年龄分布26~58岁,平均年龄(48.3±5.1)岁;发病到入院治疗时间1d~2个月,平均(14.3±2.8)d。临床表现:头痛、视力减退、恶心呕吐、偏侧肢体无力和抽搐各有22例、19例、6例、10例和2例。

1.2 方法

22例CVST患者均实施MRI、MRV技术扫描,18例采用MRI增强扫描。磁共振扫描仪(Philips Achievl),自带1.5T正交头线圈。参数设置:①层厚设成5mm,②层间隔设成1.0mm,③矩阵设成256×256,④快速自旋回波(FSE)T1WI的TR设成500ms,TE设成7.8ms,⑤FSE-T2WI的TR设成3900ms,TE设成97ms,⑥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脉冲(FLAIR)中,TR设成9000ms,TE设成109ms,T1设成2500ms。常规横断位、矢状位扫描,选取钆喷酸葡胺作为18例MRI增扫患者的造影剂,结合患者体质量,静脉注射造影剂剂量0.1mmol/k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二维时间飞跃静脉成像原理(2D TOF)实施MRV检查,参数设置:①层厚设成2.5mm,②TR设成23ms,③TE设成4.81ms,④翻转角设成35°。扫描时注意适当对预饱和带作调整[1],由我科2名检查医师共同负责患者的扫描工作。

2.结果

2.1 CVST发病部位

22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中,有12例(54.5%)乙状窦或横窦单纯受累,包括乙状窦者7例,横窦者5例;10例(45.5%)乙状窦、上矢状窦或横窦共同受累,包括横窦、上矢状窦同时累及者8例,上述三者同时累及者2例。

2.2 影像图情况

经MRI扫描,提示17例(77.3%)患者的T1WI、T2WI信号呈“双高”表现,T1WI低信号而T2WI高信号表现者3例,占13.6%;T1WI等信号而T2WI低信号者2例,占9.1%。18例经MRI增扫,显示患者局部静脉有强化表现,脑静脉窦壁呈环形样、三角样强化,而其内部血栓主要呈空三角征,无强化现象。MRV扫描下,脑静脉窦不显影或显影范围较窄,且缺乏规则性。

3.讨论

目前,医学界对CVST的病因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但随着近几年取得的经验和认识,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形成可能与局部脑静脉血流滞缓、炎症感染、血液长期处于高凝状态和脑血管机械性损伤等有关,在此类因素作用下,颅内静脉窦易形成血栓,使窦腔闭塞、血供受阻,从而引起一系列脑部病变症状,如颅内压增高、颅内出血和局部脑水肿等。CVST的发病率虽不足所有脑血栓的3.5%[2],但若未及早规范诊疗,仍可能因病情加重而对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脑静脉窦主要包括矢状窦、横窦、海绵窦及乙状窦等几个部位。从现有研究报道来看,CVST最常发病于上矢状窦,其次则为横窦和乙状窦[2]。本组22例患者中,核磁检查提示上矢状窦受累者占45.5%,与上述报道相符。MRI、MRV是近年在临床广泛应用的两种核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对T1WI序列与H质子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扫描时可准确地对矢状窦、乙状窦等病变情况进行显像,并避免受正常脑静脉窦信号的影响,不足的是,在非自然静脉窦解剖结构、血流滞缓等问题干扰下,MRI往往易增加假阳性率。而MRV的联合应用,则可弥补此类不足。MRV可利用血流在纵向磁化上与血栓组织的不同显像,增强MRI对CVST的诊断,对于保证本病的检出率效果明显[3]。

CVST的发病时期与血栓内血红蛋白分解物具有相关性[2]。本组22例患者中,有77.3%患者的T1WI、T2WI信号呈“双高”表现,提示患者处于亚急性发病期(7~14d),血栓内正铁血红蛋白丰富;2例T1WI等信号而T2WI低信号,说明其正处于CVST急性发作期;18例经MRI增扫,显示患者局部静脉有强化表现,脑静脉窦壁呈环形样、三角样强化,而其内部血栓主要呈空三角征,无强化现象。MRV检查显示,脑静脉窦不显影或显影范围较窄,与上述研究结果基本相符[3]。

综上所述,采取核磁诊断技术对脑静脉窦血栓进行扫描,操作简单、安全,对于早期发现和指导临床用药均具有重要价值,适合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江小舟.脑静脉血栓核磁共振诊断价值[J].医学信息,2014,27(9):222-223.

[2]向飞鹏.脑静脉窦血栓30例核磁诊断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0):83-84.

[3]兰东辉,申斯原,马守成.脑静脉窦血栓患者核磁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1):51-52.

论文作者:赵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  ;  ;  ;  ;  ;  ;  ;  

脑静脉窦血栓22例核磁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赵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