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研究与分析论文_薛燕

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研究与分析论文_薛燕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五中学 256600

摘 要: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阅读可以开启我们的心灵之窗,塑造我们的灵魂;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使我们更富于人性,更懂得求真、为善和审美;阅读可以改变人的心境,增加人的生活情趣,使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在阅读活动中形成的基本能力,也是个体终身从事学习的最基本能力,是完成阅读任务的复杂结构的心理特征的总和。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学习文学作品,更要在诵读中体会其美感。诵读课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认知性朗读。目的是读准字音,疏通字词。学生可边读边查字典,周围同学可以互相交流,解决字词疑难。

2.感知性朗读。目的是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

3.涵泳性阅读。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细细地涵泳品味,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

4.声情并茂地朗读。要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

二、理清思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理清思路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可引导学生通过把握关键语句来提纲挈领、理清思路。

如,朱自清的《春》是散文中的精品。这篇文章思路清晰,可引导学生从“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来划分层次。“绘春”这一部分又描绘了“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画面,可指导学生分层次来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化难为易。

还可引导学生捕捉“线索”来理清思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羚羊木雕》这篇课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展开了三个情节:“父母逼‘我’要回送给好友万芳的羚羊木雕”,“插入‘我’和万芳的真挚友情,说明‘我’为什么送万芳羚羊木雕”,“‘我’被逼要回羚羊木雕”。理清文章的思路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这三个情节中不难看出小朋友之间真诚无私的友爱和父母重财轻义的错误行为。

三、品析语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要从品味文章的语言入手,品味那些准确、生动、极富表现力的词语、句子,标志文章线索或主旨的词语、句子、过渡句,凸显人物形象和表现事物特征的词、句等。正确理解和分析这些词、句,有助于把握文意和全文的主旨。

如:教学《济南的冬天》“薄雪覆盖下的山”,这段的首句是本段的中心句,突出了一个“妙”字,“妙”字统领全段,本段语言妙语连珠,需细细品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那些小山太秀气!”“太秀气”突出了小山娇美的情态。通过对这些词语、句子的理解,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关键语句进行品味,从而理解文章内容。

如:《春》中的“盼望着,盼望着”,运用反复的手法表达出人们期待春天来临的殷切心情。“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是春草的特点;“‘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引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风的特点“温暖和煦”;“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运用比喻、排比写出了西湖春雨多、细、密、斜、薄的特点。

四、联想拓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在阅读中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如教学《春》这篇课文,可采用诗文朗诵“春之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课前让学生准备和“春”有关的散文、诗歌等,要求学生朗读朗诵之后要对你所选择的散文或诗歌加以评论。可从主要内容、主题、语言、写法等方面进行讲评。教师可抛砖引玉,首先朗诵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然后简介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这首七言律诗通过湖水、云脚、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杨树阴,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画。接下来欣赏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莺是歌手,它歌唱着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鸟,春天又从北国飞来。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从莺莺燕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和对湖光山色的无比热爱之情。学生可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诗歌或散文的赏析,教师可适当点拨并加以评价。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从多个方面对作品进行欣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阅读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同时教学《春》这篇文章也就游刃有余了。

参考文献

[1]田艳 试析如何培养初中生较强的阅读能力[J].成才之路,2011年,08期。

[2]杨虹 理解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论文作者:薛燕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8月总第1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研究与分析论文_薛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