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的“数”利益_古代文人论文

古代文人的“数”利益_古代文人论文

古代文人的“号”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人论文,古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姓氏是祖上遗下的,名字是父母给起的,起号则大都是个人行为。“号”又称别号,起号之风始自于魏晋,是指古人名字以外的自称,体现了个人意志而摆脱了长辈意志,所以它与名字几乎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从字数上说,号有两个字的,如陆游自号放翁;有三个字的,如葛洪自号抱朴子;有四个字的,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等等。也有好几个号的,如欧阳修就有醉翁、六一居士、欧九等号。

号在古代文人身上体现最为突出,文人都是性情中人,皆以张扬个性、追求自由为能事。号代表着自己的个性、处世观、人生观等,起号便成为古代文人的雅好,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古人起号方式有多种,以地名即出生地或居住地相称者不少,如李白起号青莲居士,白居易晚年自号香山居士等,不过以地名为号时往往有一段典故,如苏轼,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官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到黄州后,因生活贫困,得到朋友帮助,申请到一块官府荒地,每日荷锄耕种,早出晚归,自得其乐。一天,他忽然要给这块荒地命名,想起白居易《东坡种花二首》中诗句:“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李梅。”苏轼借用东坡二字起号东坡居士,自此,一块荒地的名称便成了宋代大文人的雅号。在以地名为号时,后又往往加居士、道人、山人、散人、布衣等称号,从中可看出古代文人的思想境界,看出其大苦大难后的大彻大悟、想逃避现实回归自然又不能安全免俗忘却人间烟火的处世态度及矛盾心态。如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姜夔起号白石道人,罗贯中号为湖海散人,吴承恩号为射阳山人等。

有以官爵相称者,如杜甫曾当过工部员外郎,故被称为杜工部。唐宋时,还盛行以排行相称或以排行和官职连称,如白居易被称为白二十二,李绅被称为李二十侍郎,欧阳修被称为欧九(但这种排行是同族同辈之间的排列),不过,这都是朋友后人起号,由于反映不出文人自身特点,故很难流传开来,倒是以自己一段经历或嗜好起号者,颇为后人青睐,流传甚广。“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据说“板桥”一号出自唐诗人刘禹锡的《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此诗说男女别情,与郑燮毫不搭界。原来郑幼时家贫,习画常受亲友邻居讥笑,成名后,这些人又来巴结,郑燮有感于此,留一方“二十年前旧板桥”印章,以讽世风,后来,他就干脆自号“板桥”了。《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原名曹霑,出自《诗经》:“既霑既足”意为“久旱逢甘霖”,父还为他取号“芹圃”,但曹霑长大后并不喜欢“芹圃”,他要把这“禄蠹字”改为“高洁名”,以示他反封建的思想个性:因爱东坡诗,就从《东坡八首》“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芹何时动,春鸠行可脍”诗句中取新号“雪芹”。有出淤泥而不染,宿根独存,洁白清苦,耐冷等意,又号“耐冷道人”与“雪芹”相通。由于此号概其心志性情恰到好处,耐人寻味,意远响亮,原名倒给人遗忘了。

以趣事雅好起号者,欧阳修最为令人拍案叫绝。欧阳修在《六一居士传》里自称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碁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如此这般洒脱,以号识记之,真乃号如其人也。

标签:;  ;  ;  ;  ;  

古代文人的“数”利益_古代文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