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创伤骨折患者受伤情况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论文_ 闫会阳

老年创伤骨折患者受伤情况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论文_ 闫会阳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老年创伤骨折患者的情况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一周手术治疗后,评估所有患者的伤情特点及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将其分为两组,DVT组以及非DVT组。根据每组患者具体的伤情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并对DVT组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的老年创伤骨折患者的伤情特点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的不同,临床表现为浅静脉曲张、患肢肿胀以及疼痛为主。单因素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分析显示,是老年创伤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创伤骨折患者的伤情特点多为跌倒伤且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高,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繁杂,应根据创伤骨折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从而达到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

关键词:老年创伤骨折患者;受伤情况;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

随着社会和医疗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我国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的延长。如今我国社会也逐渐步入了老龄化。随着年纪的增长,各项身体机能也在逐渐的衰退。老年人骨质含量疏松、脆弱、缺乏弹性从而造成行动上的不便,极易导致身体的失衡引起跌倒致使骨折。对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次研究通过对老年创伤骨折患者伤情特点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针对性地为降低老年创伤骨折患者的发病几率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选取老年创伤骨折手术治疗后患者984 例,其中男性574 例,女性410例;年龄60 ~ 81 岁,平均年龄(70.82 ± 6.19)岁。纳入标准:年龄≥ 60 岁;临床资料保存完整。排除标准:(1)病理性骨折;(2)非首次创伤;(3)既往有血栓病史;(4)长期服用抗凝药物;(5)合并有严重心、肝等重要脏器疾病;(6)术前发生DVT。

2.方法。收集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骨折部位、骨折原因以及有无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由专业的人员进行静脉血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分别比较术后发生DVT 和未发生DVT 患者组的静脉血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并进行分析。DVT 诊断标准:伴有肢体肿胀、疼痛和压痛、浅静脉曲张等特征,经B 超检查明确诊断为DVT。B 超征象血栓阻塞部位远端血管腔增大,且腔内无回声或回声低;探头加压未能压瘪血管腔;栓塞部位近端血流信号少或无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提示无血流。术后采用Caprini 评分评估患者发生DVT 的风险,0 ~ 1 分者为低危,采用尽早活动联合物理预防进行抗凝;2 分为中危,采用物理与药物联合抗凝;3 ~ 4 分为高危,采用物理与药物联合抗凝;5 分及以上为极高危,采用物理与药物联合抗凝。对于中危及以上伴出血者,首先用物理预防将出血风险降低,再联合药物治疗。

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 ± s)表示,两组间比较使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 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性logistic 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1.老年患者受伤情况。984 例老年患者中,骨折原因中跌倒伤患者334 例(33.94%),交通事故221例(22.46%),坠落伤154 例(15.65%%),运动伤133例(13.52%), 挤压伤101 例(10.26%), 其他41 例(4.17%)。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387 例(39.33%),闭合性骨折597 例(60.67%);骨折部位:股骨干310例(31.50%),髋关节265 例(26.93%),胫腓骨155例(15.75%),膝关节120 例(12.20%),足骨110 例(11.18%) 上肢骨折106 例(10.77%), 踝骨98 例(9.96%); 骨折数量≥2 处患者410 例(41.67%)。Caprini 评分中危883 例,高危91 例,极高危10 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多因素分析将上述有统计学意义指标作为自变量,是否发生DVT 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手术时间长、股骨干骨折、多部位骨折、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升高是老年创伤骨折术后DVT 形成的危险因素(P < 0.05,表2)。

三、讨论

创伤性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与自身或外部环境等的调节有关, 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发。创伤性骨折导致患者的静脉血管内皮受损,运动受限制导致静脉淤血,引起机体组织水肿,进一步导致患者的静脉回流通路发生障碍,促进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为浅静脉曲张、患肢肿胀以及疼痛为主。单因素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分析显示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DVT 发生率10.47%,主要以患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等。984 例老年患者的骨折原因中,跌倒伤居于首位,占33.94%,其次是交通事故受伤和坠落伤,与有关文献的报道情况吻合;骨折类型中闭合性骨折例数明显高于开放性骨折;骨折部位中股骨干骨折例数最多,其次是髋关节和胫腓骨; 骨折数量≥2 处患者410 例(41.67%),大多数患者身上骨折数目多余两处。同时,DVT 主要发生在术后1 ~ 3 d,发生DVT 平均为(2.93 ± 0.76)d。本研究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手术时间、骨折部位、骨折数量、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等因素可能是DVT 发生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时间、骨折部位、骨折数量、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是老年创伤骨折术后DVT 形成的危险因素。(1)年龄越大的老年患者易出现动脉硬化或静脉曲张, 静脉血管壁弹性下降,使血流速度减慢,进一步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还有研究证实,年龄越大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越大。(2)手术时间延长表明创面的暴露时间也相应较长,炎症反应加剧进而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生,此外,术中长时间使用止血带导致血液瘀滞,也是血栓形成的有利条件。(3)股骨干骨折在本研究中被证实是老年创伤骨折患者发生DVT 的独立危险因素。股骨干骨折多为交通事故伤导致,大多合并后方血管损伤。尤其是下1/3 股骨干骨折时出血量较大,加上制动、活动减少等因素影响,静脉血回流速度慢,均可诱发DVT。(4)多部位骨折者炎症反应、制动、血管壁损坏、创面暴露等方面较其他患者更为严重,综合作用下提高了发生DVT 的风险。(5)纤维蛋白原增高可促进血栓的形成,D-二聚体增高是交联纤维蛋白特异性产物。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是反应血凝功能的重要指标,两者均对血栓形成有良好的评估价值。本研究结果发现两者增高是DVT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结果提示监测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可能有助于评估DVT 发生风险。综上所述, 老年创伤骨折中跌倒伤比例较高,骨折部位较多发生在股骨干、髋关节及胫腓骨等,术后DVT 发生率较高,其受患者年龄、手术时间、骨折部位、骨折数量和血凝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术后应给予针对性防控。

结束语:老年创伤骨折患者的伤情特点多为跌倒伤且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高,影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繁杂,应根据创伤骨折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从而达到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恒林,谢文凯,羊才丰.老年创伤骨折患者伤情特点及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7,16(09):677-681.

[2]路遥,孙亮,马腾.临床风险评估对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作用[J].美中国际创伤杂志,2017(03):46-48.

[3]陈永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17,14(8):91-92.

[4]费晨,魏巍,张斌飞.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规律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9,21(2):102-108.

[5]许彬彬,苟泽辉,周莉.创伤性骨折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与深静脉血栓相关性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50(2):248-251.

论文作者: 闫会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9

标签:;  ;  ;  ;  ;  ;  ;  ;  

老年创伤骨折患者受伤情况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论文_ 闫会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