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手术治疗患者,并分为观察组42例、参照组42例,参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干预护理,不仅降低了患者因手术产生的焦虑情绪、缓解心理负担,并使患者拥有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从而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采用干预护理,其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2-0206-02
手术治疗是外科治疗中重要的手段之一,一般在手术前在患者的心里便以产生了对手术的恐惧与担忧。导致在进入手术室后患者的心理负担更加严重,并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而在手术效果上患者的配合和情绪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随着医学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发展提高,患者对入院后的护理水平的要求也正在提高。临床护理以成为患者入院前选择医院的标准之一,因此,我院以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部分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给予了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发现其效果良好,参考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手术室治疗患者84例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42例、参照组42例,观察组中包括男性患者为19例,女性患者为23例,年龄13~78岁,平均年龄为(45.5±5.4)岁。参照组中包括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22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为(43.5±5.2)岁。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P>0.05)。
1.2 方法
护理方法:参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护理人员要在手术前为患者讲解注意事项。并给予患者基础护理干预以及术前准备工作,待一切准备就绪后,将患者带入手术室。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帮助医生做好对患者的情绪观察,帮助患者降低缓解心理压力,同时保证手术室内的卫生清洁。术后要对患者的进行跟踪观察,及时了解患者的术后身体状况。观察组患者施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术前护理人员要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干预,同时要将手术室内的相关信息及手术相关知识告知患者,降低患者术前、术中的紧张情绪,并在手术前半小时陪同患者进入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在术中对患者的用血和医疗器械进行检查,并协助麻醉师及医生完成手术室内工作,还要在必要时对术中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让患者可以用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这样能确保手术的顺利、成功完成,协助医生提高手术速度和手术效果[2]。术后护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告诉患者手术非常成功的好消息,为患者去除心理负担缓解情绪,使其能够轻松面对接下来的术后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因情绪产生的术后合并症,帮助患者建立起追求健康对抗疾病的信心。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并对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观察涉及数据均为spss 13.0软件实施处理,组间护理资料计数应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具统计学差异为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9%(39/42),明显高于对照组76.2%(32/42),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随着医学水平和生活水平的发展提高,患者对入院后的护理水平的要求也正在提高。临床护理以成为患者入院前选择医院的标准之一[3]。更是影响手术患者心理情绪的重要环节,由于患者对手术相关信息缺乏了解,很容易使患者产生严重的负面心理;如恐惧、焦虑、烦躁、担忧等情绪。也就是说,手术治疗不但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身体创伤,还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精神刺激和心情压抑,很容易使患者产生术后合并症[4]。因此我院对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84例手术治疗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的综合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为患者讲解手术室内的相关信息及手术相关知识后,明显降低了患者术前、术中的紧张情绪。在术中对患者进行的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心里恐惧,帮助医生提高了手术速度和手术效果。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采用的心理疏导及亲情护理,使患者重新建立起了追求健康及对抗疾病的信心。
综上所述;在手术治疗中,对术前、手术室内、术后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对手术的紧张、恐惧、焦虑情绪,让患者可以用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手术,这样不仅能确保手术的顺利、成功完成,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减少因情绪产生的术后合并症[5]。并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春艳,屠晓微,李佳育.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518-520.
[2]王昕华.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8(29):528-529.
[3]孟庆杰.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15):716-717
[4]卿小庆.舒适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4,6(36):79-80.
[5]张兰.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效果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22):105.
论文作者:魏晓燕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手术室论文; 术后论文; 效果论文; 情绪论文; 心理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