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食管鳞癌杂合性丢失的研究

中国北方食管鳞癌杂合性丢失的研究

黄晓平[1]2003年在《中国北方食管鳞癌杂合性丢失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食管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食管鳞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寻找食管癌相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可以为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标志物,同时也可能为该病的预后判断提供指标。 为了找到与食管鳞癌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抑癌基因,我们对130例中国北方食管鳞癌进行杂合性丢失研究,对可能的靶基因在基因组DNA和转录水平进一步分析。结果发现: 1.在13号染色体长臂上存在两个微小重迭缺失区域:其中一个位于13q12.3,在D13S171和D13S267之间;另一个位于13q14,在D13S263和D13S168之间。在所检测的病例中有22%出现连续叁个或以上微卫星标志的杂合性丢失。在较晚期的食管癌D13S263的杂合性丢失频率较高,而较高病理分级的食管癌D13S171和D13S263座位的杂合性丢失频率较高。 2.运用基因内多态标志进行基因的杂合性丢失研究发现,食管癌中基因DICE1、KIAA1016、RB1、LOC112865和MICA的杂合性丢失频率分别为68%、63%、54%、50%和67%。 3.CAGRI的基因内多态位点及其邻近的微卫星标志D13S220、D13S267、D13S219和D13S1493在食管癌中的杂合性丢失频率分别为47%,56%,67%,64%和66%。在15个患者中D13S267和D13S1493同时出现杂合性丢失。在较高病理分级的食管癌中CAGRI及其邻近的微卫星标志的杂合性丢失频率

李小东, 胡祎, 甘德秀, 马国伟, 苏晓东[2]2007年在《中国南方食管鳞癌APC基因连锁位点D5S346和D5S82杂合性丢失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中国南方食管癌高发地区(潮汕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APC基因连锁位点D5S346和D5S82的杂合性丢失情况。方法:采用PCR银染技术,检测42例配对食管鳞癌标本D5S346和D5S82的杂合性丢失情况。结果:D5S346和D5S82在该食管癌人群中杂合性丢失率高达35%和39%。结论:APC基因附近微卫星标记D5S346和D5S82在中国南方食管鳞癌中的杂合性丢失频率较高,提示APC基因在食管癌中可能同样存在缺失改变。

李小东, 林鹏, 龙浩, 胡祎, 甘德秀[3]2008年在《中国南方食管鳞癌D5S107和D5S408杂合性丢失与微卫星不稳定性》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中国南方食管癌高发地区(潮汕地区)食管鳞癌5号染色体长臂(5q)部分微卫星标记的杂合性丢失(LOH)和微卫星不稳定(MSI),为食管鳞癌相关抑癌基因的定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银染技术,检测58例配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多个微卫星标记(D5S107;SHGS31088;D5S816;D5S625和D5S408)的杂合性丢失和微卫星不稳定。【结果】SHGS31088,D5S816和D5S625杂合性丢失率和微卫星不稳定都较低;而D5S107和D5S408的杂合性丢失率分别为48.5%和34.3%,微卫星不稳定率分别为9.1%和5.7%。【结论】中国南方食管鳞癌D5S107和D5S408的杂合性丢失率较高,提示在D5S107和D5S408附近可能存在食管癌相关基因。5q区域5个微卫星标记的微卫星不稳定发生率都较低,提示微卫星不稳定在中国南方食管癌发生过程中可能不占主导地位。

李卫东[4]1997年在《中国北方食管癌的遗传流行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文中提出食管癌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的第四位,世界上70%的食管癌均发生在我国,研究食管癌的病因和发病原理,进而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先前的研究表明,食管癌的发生存在家族聚集性,遗传流行学研究亦显示在林县、阳城等高发区遗传因素在食管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细胞遗传学研究表明食管癌患者及其亲属的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姐妹染色单体交换、染色体脆性部位等高于正常人群,对食管癌细胞系的研究发现了某些有规律的染色体改变;在此基础上,运用杂合性丢失分析找到了一些在食管癌中较多见的的染色体缺失部位,并采用消减杂交的策略获得了一些在食管癌中缺失的基因片段。 一、阳泉市十分之一人口食管癌遗传流行学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遗传因素在食管癌病因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山西省阳泉市进行了十分之一人口,六个乡、共十叁万人的食管癌家族遗传流行学调查。阳泉人口130万,食管癌占恶性肿瘤死亡的40%。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1989-1994年的食管癌新发病例,户主(男性)年龄在55-65岁之间。选择与户主年龄相差在5岁之内,同村居住的男性作为对照。记录户主的配偶及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叔、姑、舅、姨及他们的配偶、子女的患病情况、死因、临床及病理诊断、出生及死亡年月、共同生活、生活习惯(包括烟酒、酸菜热食等)等内容。 共调查六个乡的132039人,共得到228个食管癌家系和同等数量的对照家系。性别、职业等方面食管癌病例与对照无显着差异。调查结果显示(1)食管癌一级亲属的遗传度为52.62%,二级亲属遗传度为31.16%,一、二级亲属加权平均遗传度为49.22%,说明遗传因素在食管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存在环境因素的作用;(2)分离比P=17.59±3.32%,

淳采璞[5]2008年在《比较基因组杂交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GH)检测原发性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ESCC)中染色体扩增、缺失等的改变与特点,为进一步探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染色体改变在其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在前期哈族食管癌HPV感染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54例哈族食管鳞状细胞癌中染色体DNA的扩增与缺失,并结合HPV感染、临床病理参数,应用CGH专用软件(德国蔡司METASYSTEMS)对结果进行分析。所有数据资料的统计学分析均运用SPSS 13.0软件中X2检验进行。结果: (1) 54例原发性哈族食管癌均存在染色体特定位点的扩增或缺失。DNA拷贝数扩增和丢失的数目总计分别为683和488;每例DNA扩增和丢失平均拷贝数分别为12.64和9.04。频发扩增的位点出现在8q(35/54,65%)、1q(32/54,60%)和3q(30/54,56%),其次较多见的扩增位点包括18q(29/54,54%)、5p(28/54,52%)、11q(26/54,48%)和13q(24/54,44%)。其中8q22-24(32/54, 60%)、1q13(29/54,54%)、3q21-22(27/54,50%)、18q21-24(22/54,42%)和5p13.1-ter(16/54,30%)为常见的区段;常见染色体DNA拷贝数缺失位点有22q(28/54,52%)、8p(24/54,44%)、13q(21/54,39%)以及17p(21/54,39%),其中22q11.2-13.3(26/54,48%),8p22-ter(19/54,35%),13q13-21(18/54,33%)和17p13(16 /54,30%)为常见的区段;(2)按照一般性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哈萨克族食管癌染色体改变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按病理资料分析,染色体异常与肿瘤的大体类型无统计学意义,与肿瘤生长部位相关的染色体异常有5p、11q扩增和3p、17p、22q缺失(p<0.05),与肿块大小有关的染色体改变有3q、8q、18q扩增和1p、3p、22q缺失(p<0.05),其中发生于食管下段和肿瘤直径≥5㎝的病例染色体扩增和缺失频率更为常见;在预后指标方面l3q、18p扩增和19q缺失与食管癌病理分级相关(P<0.05), l3q的扩增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发生扩增和缺失频率增加,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 19q的缺失则与分化呈负相关;7p扩增和19q丢失与食管癌临床分期相关(P<0.05),其中7p扩增和19q缺失常见于Ⅲ-Ⅳ期病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q、7p、8q扩增和3p、11q、17p丢失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病例中染色体扩增和缺失频率显着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病例(P<0.05)。(3)在新疆哈族食管癌中,1q、6q扩增和11q缺失与HPV感染相关(p<0.05),其中1q的扩增可能为HPV16感染的特征性染色体改变(频率为92.9%),6q的扩增和11q的缺失可能为HPV18感染的特征性染色体改变(改变频率分别为87.5%,62.5%)。结论: (1) 8q、1q、3q、18q、5p、11q和13q的扩增以及22q、8p、13q和17p等染色体的缺失可能与新疆哈萨克族族食管癌发病相关。(2)其中7p扩增可能与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预后相关。19q的缺失可能和肿瘤后期进展有关。(3)本研究提示1q扩增可能为哈族食管鳞癌HPV16感染特征性遗传性改变,6q扩增和11q缺失可能为HPV18感染食管癌的特征性遗传性改变。

田子强[6]2004年在《食管癌细胞MT-3基因CpG岛超甲基化的意义以及食管癌组织DNA提取方法的优化》文中提出目的: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特别是河北南与河南北部,食管癌病死率为全球最高的地区之一,因此,深入研究食管癌的发病机制,以有效地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在该地区殊为重要。与其它恶性肿瘤一样,食管癌的发生是多种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长期协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异常甲基化是目前所知的除突变、缺失和移位之外的另一种基因异常改变,与其它基因异常相比,基因的甲基化研究不仅对恶性肿瘤的病因、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有很大价值,而且对肿瘤的基因治疗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知,食管癌的发生与p16(INK4a)等多种基因的异常甲基化有关。MT-3基因是细胞内一种金属硫蛋白的编码基因,不仅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还可以抑制细胞增殖,已有研究发现MT-3基因在胃癌中存在异常甲基化,但该基因在食管癌中的甲基化情况尚无人研究。本课题应用COBRA分析和RT-PCR方法检测食管癌细胞株、新鲜食管癌标本及食管癌标本的石蜡包埋组织中的MT-3基因的甲基化情况及其对MT-3表达的影响,以揭示MT-3基因甲基化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对我院的普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的DNA降解情况,以及这些标本中提取DNA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方法1. 选取四种食管癌细胞株OE21,OE19,OE33和TE7,在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前后分别提取其DNA和RNA,应用重亚硫酸钠处理+限制性酶切图谱(COBRA)分析以限制性内切酶BstU I消化,对所提DNA的MT-3基因CpG岛的甲基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应用RT-PCR技术对所提RNA的MT-3 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对比研究。2. 取68例食管癌患者的新鲜手术标本及上、下切缘正常组织,分别提取其DNA和RNA。应用COBRA技术以限制性内切酶BstU I消化,研究所提DNA中MT-3基因的甲基化情况;应用实时RT-PCR技术,研<WP=6>究所提RNA的MT-3 mRNA的表达情况,然后与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3. 取2000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普通甲醛固定的食管癌标本蜡块10例,1984年普通甲醛固定的标本蜡块10例,2000年澳大利亚皇家阿德雷德医院病理科中性缓冲甲醛固定的食管癌标本蜡块10例,新鲜食管癌组织3例,以蛋白酶K消化NaCl盐析法分别提取其DNA,进行电泳和PCR扩增分析,研究其DNA的降解情况。4. 取我院2000年手术切除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食管癌标本10例,分别以蛋白酶K消化酚氯仿抽提法,蛋白酶K消化氯化钠盐析法和不同pH值下加热提取法提取DNA,然后进行电泳和PCR扩增分析,以比较不同方法提取DNA的质量。5. 取我院2000年至2001年手术切除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食管癌标本15例,在蛋白酶K消化法进行DNA提取的过程中,应用交叉设计对脱蜡方法,消化温度,消化时间和抽提方法四种参数进行研究,所得DNA质量用电泳分析和PCR扩增结果判断,以寻找蛋白酶K消化法自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的理想实验条件。6. 选取我院2000年5月至2001年8月切除的食管鳞癌标本的石蜡包埋组织47例,应用上述研究所筛选出的蛋白酶K消化氯化钠盐析法提取肿瘤、上切缘、下切缘及转移淋巴结的标本蜡块DNA,经重亚硫酸化处理后,应用COBRA分析技术,以限制性内切酶BstU I消化研究其甲基化情况,所得结果与新鲜食管癌手术标本结果、各临床病理参数及随访资料进行比较研究,以明确MT-3基因甲基化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普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DNA进行甲基化研究的可行性。结果1. 四种细胞株MT-3基因的CpG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甲基化,以OE33甲基化水平最高,OE19甲基化水平最低。2. 经5-aza-CdR处理后,四种细胞株中MT-3基因的超甲基化状态基本解除,其中细胞株OE33和OE21已检测不出有甲基化存在。3. RT-PCR结果显示,四种细胞株在5-aza-CdR处理前,MT-3基因mRNA的表达均较弱,其中,细胞株OE33检测不到MT-3基因表达;经5-aza-CdR处理后,四种细胞株中MT-3基因RNA的表达均显着增强。<WP=7>4. 统计学分析显示,各细胞株经5-aza-CdR处理后mRNA含量较处理前明显增多(t=11.027,P=0.002)。5. 68例新鲜食管癌手术标本中,共11例(16.2%)肿瘤组织发现MT-3基因甲基化,而所有患者的上、下切缘的正常组织均未检测到甲基化。6. 实时RT-PCR显示:原发肿瘤存在甲基化的11例患者的肿瘤组织中MT-3 mRNA的表达水平为2.54±1.11 copies/μg RNA,不存在甲基化的57例患者的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为5.13±1.86 copies/μg RNA,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5.103,P=0.027)。7. 根据手术后病理资料,食管癌中MT-3基因的甲基化与患者转移淋巴结的数目有关。原发肿瘤存在甲基化的11例患者中,平均每例有7.2枚转移淋巴结。而不存在甲基化的57例患者的平均转移淋巴结数为4.3枚。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Z=3.149, P=0.001,Wilcoxon检验)。8. 肿瘤组织的甲基化情况与肿瘤的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甲基化的比率越高(χ2=6.952,P=0.031),但甲基化情况与患者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分化程度及肿瘤侵犯深度均无关(P均>0.05,χ2检验)。9. 不同来源的石蜡包埋组织所提DNA经PCR扩增结果显示,所有标本均能扩增出100 bp的ALAD,各标本之间的差异不大,对于198 bp 的ALAD,198

刘铭, 曾会昌, 张晓莉, 朱静, 黄君富[7]2007年在《食管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与微卫星杂合性缺失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14个微卫星位点的杂合性缺失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12例食管癌标本中HPV-16、18型的感染情况;采用PCR荧光测序仪凝胶电泳检测112例患者匹配的肿瘤和外周血样本中14个微卫星位点的杂合性缺失状况;比较HPV阳性和阴性标本中14个位点的杂合缺失率。结果染色体3p、9p、13q、17p和17q上的微卫星位点发生了高频的杂合性缺失;发现在2个位点处——D6S497和D13S260,HPV阳性的标本较阴性的拥有更高的杂合性缺失率。结论缺失涉及众多位点反映出食管癌中基因组存在广泛的不稳定现象;HPV阳性标本在D13S260和D6S497两个位点处拥有更高的杂合缺失率提示食管癌中HPV的作用靶点可能是位于这两个位点处的某些候选基因;另外,四川省是食管癌高发区,该结果也说明HPV是当地食管癌的一重要高危因素。

王亮[8]1995年在《食管癌遗传易感性分子基础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食管癌(esophageai cancer,EC)是我国的—种常见肿瘤,尤其是在北方某些地区EC发病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多年来对EC的发病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调查显示EC具有独特的流行学特征,如明显的地区分布差异和家族聚集现象等。目前认为EC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室前期工作已经证实除EC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外,EC患者及其血缘亲属表现出明显的遗传不稳定性和DNA修复能力低下,胡楠等对221个EC核心家族的分析提示人类基因组中存在潜在的EC易感基因。EC高发区调查还显示,环境中亚硝胺含量较高是EC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亚硝胺是一种烷化剂,可作用于DNA分子形成各种烷基加成物,其中O~(5-)烷基鸟嘌吟被认为是主要的致癌致突变前损伤。O~(5-)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 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sae,MGMT)是一种DNA修复酶,可特异性地修复烷化的碱基。据报道EC高发区居民食管上皮DNA中O~(6-)甲基鸟嘌呤明显升高,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升高的O~(6-)甲基鸟嘌呤是遗传性MGMT功能降低造成的?还是环境中亚硝胺作用的结果?或两者皆有?为此,我们用PCR-SSCP及直接测序技术以及Southern Bloc和Western Blot法,对6个EC高危家族成员的淋巴细胞和70例EC组织(40例石蜡包埋组织和30例新鲜组织)的MGMT基因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 中国北方食管鳞癌杂合性丢失的研究[D]. 黄晓平.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3

[2]. 中国南方食管鳞癌APC基因连锁位点D5S346和D5S82杂合性丢失的研究[J]. 李小东, 胡祎, 甘德秀, 马国伟, 苏晓东. 实用医学杂志. 2007

[3]. 中国南方食管鳞癌D5S107和D5S408杂合性丢失与微卫星不稳定性[J]. 李小东, 林鹏, 龙浩, 胡祎, 甘德秀.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

[4]. 中国北方食管癌的遗传流行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D]. 李卫东.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7

[5]. 比较基因组杂交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D]. 淳采璞. 石河子大学. 2008

[6]. 食管癌细胞MT-3基因CpG岛超甲基化的意义以及食管癌组织DNA提取方法的优化[D]. 田子强. 河北医科大学. 2004

[7]. 食管癌组织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其与微卫星杂合性缺失的关系[J]. 刘铭, 曾会昌, 张晓莉, 朱静, 黄君富.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8]. 食管癌遗传易感性分子基础的探讨[D]. 王亮.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5

标签:;  ;  ;  ;  ;  ;  ;  

中国北方食管鳞癌杂合性丢失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