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施工管理技术研究论文_乔新军

钢结构施工管理技术研究论文_乔新军

八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 737100

摘要:钢结构建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阻碍,只有在施工技术上加强管理并提高水平才能减少安全隐患和质量水平等问题的发生。在钢结构建筑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管理要求对每一步安装和制作工程加以重视,保证按安装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钢结构建筑施工的工作质量,为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奠定发展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施工管理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钢作为一种新兴材料被广泛用于建筑施工中。钢结构工程的生产精度较高、质地较轻、抗震性强,其实用性和美观性也很强。同时在这个倡导持续发展的社会,其环保绿色的特点也赢得了认可,成为建筑行业中炙手可热的材料。虽然它有诸多优势,但其在许多方面还是存在缺陷和不足。比如说,钢的结构偏差范围小等,这些问题使得项目在施工过程当中遇到很多难题和风险,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了不可小觑的风险,也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经济的损失。所以,加强钢结构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不可拖延,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1钢结构建筑安装的管理技术

1.1 预埋螺栓

钢结构建筑的质量保证是以螺栓的预埋工作为前提基础的。螺栓的预埋工作关系重大,要做好这方面的相关工作,为实际施工奠定基础。确定螺栓的预埋位置,做好基础轴线和标高基准点工作,保证两次复测工作的准确性。埋设定位后进行第 1 次测量,浇筑基础混凝土并初凝后进行 2 次复测。复测时出现位移现象,重新进行埋设。埋设时要用黄油材料或塑料膜包住螺栓丝口,确保避免螺栓丝扣受到混凝土的污染,在浇捣工作完成后将丝扣和螺栓杆上的混凝土进行清理。

1.2 吊装钢柱

常用的吊装钢柱方法有滑行法、旋转法和递送法。等到钢柱吊装回直之后再插进地脚锚固螺栓中。等到初校好垂直度,柱顶四面拉好临时的缆风钢丝绳,固定好地脚锚固螺栓之后才能让起重机脱钩。复校钢柱时可用缆风绳进行校正。如果钢柱不能用缆风绳校正,则采用千斤顶或调整杆。复校时,柱脚底和基础间隙要垫好垫铁,并拧紧锚固螺栓,把垫铁点焊固定,拆掉原有的缆风绳。并用编号形式区别每节钢柱,保证安装就位。

1.3 安装钢梁

安装钢梁时,事先对钢柱的间距及高度进行仔细的检查,然后再开展安装工作。没有安装主梁时,需要对上梁部位进行扶手杆和扶手绳记性安装。在主梁成功安装后,将扶手绳和铜柱绑定牢固,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一般情况下,吊点在钢梁的翼缘位置开孔。吊点位置由钢梁实际跨度决定,如果是次梁和小梁,其质量较轻,应当选择用多头吊索完成整体吊装和一次吊多根的办法,这样能够加快吊装速度。

1.4 高强度螺栓的连接

高强度螺栓连接共分为处理节点、安装和紧固 3 个步骤。在高强度螺栓安装之前,要先清理好接头摩擦面。调整钢结构架后对接合件进行矫正,解决好错孔、变形和错位问题后,准备安装高强度螺栓。首先要保证接合板表现出紧贴摩擦面,以临时螺栓和手动扳手做好紧固。使用的临时螺栓用在节点数量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确定,一般是要超出 1/3 高强度螺栓数量,最少要有 2 个。安装螺栓时要保证穿入方向统一,箱形截面构件螺栓要从内向外插入,并在外侧紧固。

1.5 焊接

在焊接的过程中,对于钢结构切割和焊接技术要达到实际需要的水平。首次将钢结构切割时留下的污渍和痕迹进行清理,并进行精密的切割。利用火焰进行切割的切口不能有裂痕,切割后对边缘进行清理工作。定位点焊时,点焊高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厚度的2/3,点焊长度宜大于 40mm,间距宜为 500mm,并应填满弧坑。如发现点焊上有气孔或裂纹,必须清除干净后重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T 型接头角焊缝和对接接头的平焊缝,其两端必须配置引弧板和引出板,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被焊工件相同。焊接完毕后,必须用火焰切除被焊工件上的引弧、引出板和其它卡具,并沿受力方向修磨平整,严禁用锤击落。等到焊接完成之后进行无损检测焊缝。

2加强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施工成本管理

加强钢结构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是提升项目工程经济效益的关键,是提升建筑工程单位有效积累资本,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钢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控制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制定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合理科学,尽可能地使施工成本投入满足工程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低。但基于市场价格是具有浮动性,施工定额也应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坚持全企业、全体人员及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原则,基于人员控制比较系统,涉及的部门、人员较多,一旦某个部门或者某个人员出现经济核算失误,将会影响工程经济效益,造成资金浪费问题。应对部门人员实施成本控制落实制度,责任到人,切实让每一位有关成本控制管理人员都能履行职责。

2.2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第一,加强人员管理,施工人员的素质有高有低,技术水平也存在高低之分,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可以有针对的建筑工程的施工任务进行行分配,提高工作效率。在施工人员的庞大队伍中难免会有素质不高,工作态度松懈的人,他们面对施工时的一些小的失误可能只会想着得过且过,不会在检查或是修复,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必须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道德素质水平,要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从而提高施工人员对工作质量的保证。第二,加强材料管理,材料的好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我们需要加强对材料的管理。我们可以详细的分析一下材料不合格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果材料不合格在施工的过程中有些材料会折断破损,对资源造成浪费,还会工程的造价成本增加许多。而已经建好的结构因材料不合格,从而结构本身发生形变、坍塌会增加建筑所用的工期,而且对后续工作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对质量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把关,无论是在购买、储存、还是施工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避免劣质的材料应用到建筑中去。第三,加强施工进度管理,对工程量大小以及施工工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做大心中有数,严格按照工程项目制定的进度计划进行施工管理,对于那些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应及时发现,查处。对于那些实际施工同既定施工计划进度不相符的,应及时对施工计划进行合理调整,需要指出的是:施工计划调整要根据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尽可能不耽误预定工期制定施工计划。不能因为施工计划有变化而加班加点地赶工期,这样会造成施工人员疲劳作业发生安全事故。第四,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问题关乎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更何况在钢结构建筑施工时有很多材料都是大型的钢材,如果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难想象。施工单位第一点要完善建筑中所有的安全设施,不能因节省资金为目的减少基础安全设备的应用,第二点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可以定期的开一些临时会议,对施工全员进行安全规范教育,要他们知道可能因为一点的疏忽,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引发事故,对于一些比较危险的,难度系数较大的工作任务,一定要用专业的技术人员,不得随意支配施工人员去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筑项目在施工中,其钢结构运用对于施工技术与管理方法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因而只有不断加强此类方法研究,并且将探索结果积极运用于实践当中,才能使得工程建筑项目获得更好的施工效果,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迎来更为繁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羽.探讨建筑钢结构施工管理技术[J].四川水泥,2014,12:96.

[2]张起耀.探讨钢结构建筑施工管理的相关工艺技术[J].管理观察,2014,06:58+60.

[3]张意.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4:178.

[4]燕勇超,陈国策.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探讨[J].门窗,2014,04:180+183.

[5]王亚新.我国建筑钢结构施工的技术管理[J].科技风,2014,11:153.

论文作者:乔新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  ;  ;  ;  ;  ;  ;  ;  

钢结构施工管理技术研究论文_乔新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