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注射液在血液肿瘤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_郭丽蓉

郭丽蓉

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西 晋中 030800 作者简介:郭丽蓉副主任医师山西省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副主任邮编:030800

【摘要】 目的 分析并研究伊曲康唑注射液在血液肿瘤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88 例血液肿瘤并发真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对症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给药伏立康唑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观察组给药伊曲康唑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45%,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5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上在血液肿瘤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过程中,给药伊曲康唑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伊曲康唑;血液肿瘤患者;抗真菌治疗【中图分类号】R73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04-02

对于血液肿瘤患者而言,其因为长期接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容易导致一些真菌感染发生,特别是患者在粒细胞低下之时,更加容易出现侵袭性的深部真菌感染[1].患者的真菌感染一般多为曲霉菌感染和白色念珠菌感染, 特别是曲霉菌的感染,在临床上是最常见的一组血液肿瘤患者的真菌感染[2], 同时也是一种最为严重的感染.其中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侵袭性肺曲霉菌病, 如果患者不经过及时的处理,那么就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3].本研究主要分析血液肿瘤患者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临床效果,将我院近些年所收治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分别给予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予以治疗,结果取得满意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2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血液性肿瘤并发真菌感染患者中,抽取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分组本研究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7 例,患者的最高年龄为78岁,最低年龄为24岁,平均年龄为(46.8±11.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患者的最高年龄为73岁,最低年龄为27岁,平均年龄为(43.7±13.2)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检测和诊断,均为血液肿瘤患者,患者均合并真菌感染.在所有患者中,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23 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9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6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4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11例,急性混合性白血病患者12例.分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性统计下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否则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药伏立康唑(由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5840,规格:50mg?4s)进行治疗,患者的给药方式为口服给药,根据患者的体重,患者每隔12h给药1次,体重在40kg以上的患者,每次400mg,主要适用于首次给药剂量;患者体重低于40kg,每次给药200mg,主要适用于首次给药.维持给药期间,体重在40kg以上的患者每次给药200mg,低于40kg的患者每次给药100mg.观察组患者给药伊曲康唑注射液(由JanssenPharmaceuticaN.V.生产,批准文号:H20100786,规格:25ml:0.25g)予以治疗,为患者静脉滴注给药,开始2天给予本品每日2次,以后改为每日1次.第1天和第2天治疗方法:每日2次,每次1个小时静滴200mg伊曲康唑.从第3天起:每日1次,每次1个小时静滴200mg伊曲康唑.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抗真菌治疗效果.

1.3 评价指标 本研究采用卡氏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5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评分主要从患者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和周围环境四个方面进行.本评分为10分法,主要涉及到10个项目,每个项目最高10分,最低0分,评分以50分为基准线,高于50分为生活可自理,低于50分为生活不可自理,0分为死亡,100分为痊愈. 1.4 治疗效果 如果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和病原学检测全部恢复或明显好转,则为治疗显效;如果患者用药后病情出现好转,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则为治疗有效;如果患者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或病情加重,则为治疗无效.[注: 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IBM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数资料均采用X2 检验,所有计量资料均采用t值检验,并采用(X±s)表示,组间比的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进行,P<0.05表示差异显著, 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有效治疗41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有效治疗31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0.4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请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价(n/%)

2.2 生活质量 5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请参见表2所示.3 讨论侵袭性真菌感染一般都是因为患者长期缺少粒细胞所导致的,特别是血液肿瘤患者,其在治疗过程中因为长期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患者的粒细胞缺少时间明显增长,这样血液肿瘤患者便成为了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4].

为了在临床上更好的干预治疗患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对该疾病予以有效的治疗和干预,本研究诣在分析经验性治疗中伊曲康唑注射液对血液肿瘤患者抗真菌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证明了在治疗血液肿瘤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中,伊曲康唑具有更高的治疗价值.通过此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伊曲康唑是一种合成的广谱抗真菌药,为三氮唑衍生物,对皮肤癣菌、酵母菌、曲霉菌属、组织胞浆菌属、巴西副球孢子菌、申克孢子丝菌、着色真菌属、枝孢霉属、皮炎芽生菌以及各种其它的酵母菌和真菌感染有效[5].体外研究已证实该药物可抑制真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麦角甾醇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真菌效应.同时该药物的血浆清除相呈双相性,终末半衰期为l~1.5天.连续治疗1~2周,本品血药浓度可达稳态状态,对于真菌感染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所以,通过本研究的分析和论证,能够得出,临床上在血液肿瘤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过程中,给药伊曲康唑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

注:治疗后5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1] 王怡,陆滢,朱慧玲,洪用伟,盛立霞,孙永城,吴文淼,欧阳桂芳.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 2014,21(01):163-164. 2] 赵杰.伊曲康唑注射液和口服液序贯治疗白血病合并顽固性肺部感染1 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15(21):45-46. [3] 高平,陈正贤,黄禹.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真菌感染17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27(03):28-29. [4] 潘晓东,陈力.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难治性肺部念珠菌感染1例[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27(02):65-66. [5] 朱利平,杨飞飞,翁心华,黄玉仙,陈澍,施光峰,卢清,张文宏,张永信.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肝脏安全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4,13(29):462-463.

论文作者:郭丽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  ;  ;  ;  ;  ;  ;  ;  

伊曲康唑注射液在血液肿瘤患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_郭丽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