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病变手术治疗体会论文_赵四成

赵四成

(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普外科 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切除方式在乳腺良性病变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其中给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乳房表面放射性切口方式,观察组采取环乳晕切口方式,对比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愈合时间、瘢痕宽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整体的美观度为93.48%,对照组整体的美观度为84.44%,观察组美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7.28,P<0.01)。结论:环乳晕切口切除对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美观度,使得瘢痕不明显,达到美容与治疗的双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借鉴。

【关键词】环乳晕;切口设计;切除乳腺;良性病变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6-0047-02

乳腺良性病变的治疗方式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为主,但行传统手术治疗后,患者乳房处的瘢痕一般较为明显,对患者乳房美观与疗效造成极大的影响[1]。因此,很不受青年女性的青睐。为有效提高乳腺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特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环乳晕切口方式在乳腺良性病变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深入探讨,并总结临床治疗体会,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年龄范围21~49岁,平均年龄(32.62±2.13)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5.6±2.3)年;乳腺纤维腺瘤患者19例,集中于双侧乳腺患者7例,集中于左侧乳腺患者11例,集中于右侧乳腺患者8例。对照组:年龄范围23~48岁,平均年龄(31.45±2.32)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6.1±1.4)年;乳腺纤维腺瘤患者21例,集中于双侧乳腺患者6例,集中于左侧乳腺患者12例,集中于右侧乳腺患者6例。临床资料显示9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均无重大疾病及精神疾病,且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乳腺彩超、体格检查以及钼靶摄影,排除了恶性肿瘤的状况。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对比,P>0.05,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术前均进行B超定位标记,并采取局部麻醉处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乳房表面放射性切口方式,切口较长且乳腺应暴露充分,再进行切除操作;观察组采取环乳晕切口方式,切口大小由乳晕与肿瘤的距离决定,切开后需沿病变方向进行剥离,待剥离至病变的位置,再行切除术,切除的病变组织送快速冷冻。术毕,对患者进行皮内缝合,以缓解瘢痕的形成。同时处理病变组织,观察病理结果。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术后的瘢痕宽度进行观察,记录患者伤口愈合的时间以及乳房外观形态。术后进行6个月以上的随访工作。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汇总整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伤口愈合时间与瘢痕宽度,观察组的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t=7.650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瘢痕宽度显著优于对照组,t=21.156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比较2组患者术后乳房外观情况,45例观察组患者中,外观正常的患者43例,发生乳晕的患者2例,整体的美观度达到93.48%;45例对照组患者中,外观正常的患者34例,发生乳晕的患者11例,整体的美观度为84.44%;可见观察组的美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28,P<0.01,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乳腺良性病变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乳腺外科疾病,通常以手术治疗方式为主。传统的手术切除的效果欠佳,对乳房的美观度及治疗效果无法满足女性需求,并让大部分女性患者无法接受[2]。而采用环乳晕切口切除的方式,由于乳晕区具有皮肤薄、韧性好、弹性佳以及易伸展的优势,在行手术切除时,可进行小切口处理,以减小瘢痕宽度。同时环乳晕切口切除的暴露范围相对比较大,可对任何区域的肿块进行切除,具有易操作的优势[3]。

通过对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临床治疗的分析与探讨,从而得出采用环乳晕切口切除的治疗体会,具体内容包括:①术前需借助超声定位,标出病变位置的投影,以使手术时可准确辨别病变部位;②注意麻醉剂量的投放,避免导致局部组织发生肿胀,而增加对肿块寻找的困难;③切口长度需小于乳晕周长的一半,深度在乳腺组织的浅表即可,不宜过深,避免对乳头乳晕供应血液造成影响。在切口行钝性游离皮瓣时,应贴近腺体面,并保留皮下的脂肪层,以避免切口缝合后发生塌陷,同时也对皮瓣的血运起到保护作用[4];④潜行分离时,需充分暴露乳腺腺体表面,且尽可能不切断韧带,否则不利于韧带维持乳房的形态与功能;⑤肿瘤腺体显露后,应采用放射状方式切开腺体组织,注意不可将乳腺导管切断,否则不利于日后幼儿喂养;行肿瘤切除操作时,需在离肿瘤0.6~0.8cm处切除,以避免切除范围过密而留下残余;术中不可使用锐器夹持瘤体,以免造成破损。⑥使用电凝方式对残腔内渗血进行止血处理,对于明显出血位置,可直接行缝扎处理,且每个出血点都要彻底处理。对于残腔缝合问题,需视情况决定,若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残腔处理仅需对两轮辐线方向一致的对缘进行缝合,其他残腔让其自行封闭;若行小叶切除术,残腔处理仅需对近乳晕部分的切口进行对缘缝合,此处的边距较厚,不进行修复处理将可能导致皮肤发生凹陷,周边边距较薄,不宜拉拢缝合,否则会导致皮肤发生皱褶[5]。⑦行乳腺小叶切除术时,若出现暴露不佳情况,可在切口一侧附加小切口,但必须以乳晕缘切口为主,与其他入路切口相比,此法掩饰瘢痕的效果更佳。⑧术毕,需行加压包扎处理,可有效减少淋巴液与血清的渗出,从而避免发生淋巴液聚集于皮瓣下[6]。

本次研究,对比2组伤口愈合时间、瘢痕宽度,观察组的愈合时间、瘢痕宽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2组乳房外观情况,观察组外观正常的患者43例,整体的美观度为93.48%;对照组外观正常的患者34例,整体的美观度为84.44%,观察组的美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8,P<0.05)。

综上所述,环乳晕切口切除对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美观度,使得乳房瘢痕不明显,达到美容与治疗的双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傅少梅,殷初阳,王雪梅等.环乳晕切口联合术中B超定位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手术中的应用152例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4,41(3):169-172.

[2]牛冰.环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病变60例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3):125-126.

[3]陈燕辉.环乳晕切口乳腺脓肿引流术联合冲洗的临床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20):3033-3034.

[4]陈杰.环乳晕切口手术方式治疗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60-62.

[5]蒋孜明,肖年英,庞义坚等.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5(9):120-122.

[6]应荣培.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2):209-210.

论文作者:赵四成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5

标签:;  ;  ;  ;  ;  ;  ;  ;  

环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病变手术治疗体会论文_赵四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