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在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分析论文_钟剑烽

钟剑烽 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神经外科 650000

【摘 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采用血管内支架治疗效果探讨。方法:选取颅内动脉瘤34例,均为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经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后,经载瘤动脉置入支架,跨动脉瘤颈予以放置。结果:完成栓塞后即实施血管造影检查,支架联合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技术救治26例,其中闭塞>90%2例,完全闭塞24例;单纯应用支架治疗8例,仍存在动脉瘤,但血流在瘤内滞缓明显。术中支架无明显移位,载瘤动脉与其他毗邻动脉通畅,无血栓栓塞、出血并发症,术后1周出院。随访3-6个月,实施DSA复查,应用支架加GDC技术者,未见动脉瘤显影25例,动脉瘤复发1例;4例单纯应用支架者,动脉瘤均消失。相较治疗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好转,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颅内动脉瘤,采用血管内支架治疗,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最大程度保障预后。

【关键词】支架;血管内;颅内动脉瘤

【中图分类号】S6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272-01

颅内动脉瘤为临床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有较高破裂出血风险,极易引起伤残和死亡。以往多通过外科手术实施夹闭处理,但对于梭形动脉瘤和宽颈动脉瘤,手术较棘手,且创伤大[1]。血管内支架由Higashida等在1997年首次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应用,具风险小、微创、并发症少的优点,渐广泛在世界范围内应用,取得理想成就[2]。本次选取相关病例,就血管内支架治疗效果展开探讨,现回顾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颅内动脉瘤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45-72岁,平均(56.3±2.3)岁。最初以头痛为表现30例,其中伴患侧视力下降2例,癫痫4例,动眼神经麻痹4例,经CT检查,对蛛网膜下腔自发性出血证实,曾有短暂昏迷史14例,轻偏瘫4例,伴脑内血肿12例。依据Hunt-Hess实施分级,6例Ⅱ级,10例Ⅲ级,14例Ⅳ级。单纯以患侧动眼神经麻痹为表现4例。影响学表现:均经DSA和CT确诊,宽颈动脉瘤30例中,后交通动脉瘤26例,颈内动脉-眼动脉动脉瘤有前交通动脉动脉瘤伴发2例,位于颈内动脉床突段2例。梭形动脉瘤4例,在椎动脉颅内段发生。患者对本次实验均知情同意,排除意识障碍者。

1.2 方法 实施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对动脉瘤形状、大小、位置明确,并观察与载瘤动脉之间的相关性。全身肝素化疗后,在载瘤动脉近端选择性插入6F或7F导引导管。对具较强支撑力的Transcend-14或Synchol-14微导丝超选择到达位于动脉瘤远端的载瘤动脉处。依据瘤颈宽度和载瘤动脉直径,选择合适规格支架。本次研究应用具较好柔韧性的Medtronic Enterprise支架。将支架在微导丝导引下,向载瘤动脉内逐步送入,支架远、近端需超越动脉瘤颈两侧3-5mm。顶住支架推丝,回撤释放支架,注意观察支架,有无移位,并应用造影手段复查。与GDC联合治疗者,需对适当的微导管选择,经支架网孔超选择入动脉瘤,再行填塞处理。术后常规抗凝。

1.3 指标观察 记录支架置入预后。并依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制定标准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涉及数据在SPSS13.0中输入,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完成栓塞后即实施血管造影检查,支架联合GDC技术救治26例,其中闭塞>90%2例,完全闭塞24例;单纯应用支架治疗8例,仍存在动脉瘤,但血流在瘤内滞缓明显。术中支架无明显移位,载瘤动脉与其他毗邻动脉通畅,无血栓栓塞、出血并发症,术后1周出院。随访3-6个月,实施DSA复查,应用支架加GDC技术者,未见动脉瘤显影25例,动脉瘤复发1例;4例单纯应用支架者,动脉瘤均消失。相较治疗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好转,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x±s,分)

3 讨论

因GDC具较好可控性,效果确切,已为动脉瘤一种有效的血管内介入救治手段。但针对宽颈囊状动脉瘤及梭形动脉瘤,应用GDC,在瘤体内无法稳定,易脱出,进而诱导载瘤动脉发生栓塞。应用支架技术,对此难题有望克服[3]。

因金属支架在结构上为十字网格,管径增大,呈非线性缩短,过短,无法对动脉瘤颈覆盖,或长度不足,发挥不了支撑作用;过长,可能对重要的侧枝血管闭塞,还因支撑力未均匀分布,引发脱落或移位。另外,也需重视支架置入时操作要点的掌握,对硬度高的支撑导丝选择,导丝头端需达动脉瘤颈远端,长度约8-10mm。经过迂曲的血管时不能用力过猛,应耐心,不然易造成血管撕裂等严重并发症。在影像监测下,释放支架。支架轻度移位,可在支架半释放状态下实施拉动复位操作,重新释放。也可将另一个支架置入,予以弥补。一般微导管经支架网眼可顺利入动脉瘤腔内,再采用GDC予以填塞。支架可防弹簧圈逸入载瘤血管,属腔内隔绝物。重视各操作要点的把握,可提高操作成功率。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完成栓塞后即实施血管造影检查,支架联合GDC技术救治26例子,其中闭塞>90%2例,完全闭塞24例;单纯应用支架治疗8例,仍存在动脉瘤,但血流在瘤内滞缓明显。术中支架无明显移位,载瘤动脉与其他毗邻动脉通畅,无血栓栓塞、出血并发症,术后1周出院。相较治疗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好转,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针对颅内动脉瘤,采用血管内支架治疗,可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最大程度保障预后。

参考文献:

[1] 张世明,马廉亭.脑动脉外科治疗的未来:可能更多地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12):705-706.

[2] 李生,孙成建,李宝民,等.应用覆膜支架经血管内治疗颈动脉损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25:567-569.

[3] 朱培欣,卢占兴,夏国强,等.可脱性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J].当代医学,2010,16(5):6-8.

论文作者:钟剑烽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  ;  ;  ;  ;  ;  ;  ;  

支架在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分析论文_钟剑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