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旅游产品的形象定位与开发研究

徐州市旅游产品的形象定位与开发研究

滕春惠[1]2002年在《徐州市旅游产品的形象定位与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在近20年内飞速发展。在国际和国内旅游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徐州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两汉文化的起源地,旅游业面临着更高层次的机遇与挑战。目前徐州市的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旅游形象定位与开发成为徐州市旅游发展至关重要的课题。 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介绍旅游产品的有关概念和理论,第二部分分析旅游产品形象定位与开发的背景条件,第叁部分对徐州市的旅游产品进行形象定位和设计,第四部分提出开发策略和措施。本文从研究旅游产品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徐州市旅游产品开发条件包括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市场客源条件、设施与服务条件等进行深入分析,对徐州市旅游产品的形象定位、形象设计、开发策略、路线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第一部分:旅游产品的有关概念和理论。旅游产品是近年来有争议的概念之一,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旅游产品的概念、特征、构成、类型等提出自己的观点。旅游产品是指: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看,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其在整个旅游活动中所需的全部服务和商品;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旅游产品是旅游者所购买的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以及旅游者的一次完整旅游经历所构成的综合体。旅游产品具有综合性、无形性、不可贮存性、不可转移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脆弱性等特征;旅游产品由旅游服务和旅游商品两部分组成,资源和设施不能看作旅游产品,而是旅游产品生产的物质基础,可进入性是旅游产品生产的条件;旅游产品的类型包括:观光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商务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康体旅游产品、业务旅游产品、享受旅游产品、探险旅游产品等。 第二部分:旅游产品形象定位与开发的背景条件分析。旅游产品的形象定位与开发要有一定的背景条件。首先,在对徐州市旅游资源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劣势,划分旅游资源的类型,并对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其次,分析例举了徐州市区位交通条件中的区位优势及不利条件;同时对徐州市旅游服务设施、旅游者行为特征、旅游市场客源条件、区域经济状况与政策倾向进行了研究分析。对这些条件的分祈和研究,实际上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可厅性研究。 第叁部分:涂州市旅游产品的形象定位与形象设计。旅游形象是一个口家或地【、城市给旅游者所留下的总体感受和印象。旅游形象在旅游者头脑中的树立,对其旅游厅为的选择和决策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大众心目中建立一个有感召力又真实可信的旅游形象,是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回素。本文利用形象定位的原则、形象定位的方法对徐州市的旅游产品进行形象定位和形象设计,提出了新颖、简洁、响亮、准确的主题口号,为旅游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基础。 第四部分:徐州市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本文的中心论题,通过上述几方面的论述,进而对徐州市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深入具体的阐述,着重分析探讨了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研究提出了徐州市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开发策略及开发重点,结合实际就徐州市旅游产品类型的选择、旅游项目策划、旅游景点开发、旅游线路的设计提出具体的方案和措施。

沈秀娟[2]2012年在《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景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研究,对于区域内的风景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是在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风景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高风景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区域风景旅游资源效益最大化。本文以风景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等相关理论为支撑,通过对风景旅游资源基础条件、整合开发条件分析及SOWT分析,提出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障碍性、可能性和指导思想、原则、技术路线以及对策建议等。针对徐州市风景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汉源徐州、鼓动世界”的旅游宣传形象定位和“文化古都,宜居家园、魅力徐州”的总体形象定位,并系统的设计出以“汉文化为核心,山水景观为骨架,生态旅游为脉络,特色旅游为节点”的风景旅游空间布局。整合出六种主题线路,即以访古(汉文化)旅游、山水旅游、度假旅游为主体产品,以风情旅游、宗教旅游、红色旅游为特色产品。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文章研究的背景,对象,以及现阶段的研究状况、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是通过了解国内外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现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风景旅游资源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叁章是对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所涵盖的自然情况、社会资源、人文资源、交通区位等进行基础调查、分析与评价。第四章是对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如风景旅游资源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分析,整合开发的障碍性和可行性分析等。第五章是针对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同时提出相关整合开发的相关对策和保障措施。第六章为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任媛媛[3]2006年在《桂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是人类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的出游已从单纯欣赏自然风光为目的,上升到体验和感受旅游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内容和人文氛围为目的的文化旅游。文化旅游已逐渐取代自然景观旅游成为旅游业的热点和发展方向。桂林,是一座世界着名的山水历史文化旅游名城,不仅拥有“甲天下”的自然风光,而且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山水观光旅游占据了主导地位,致使深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未被人们所重视。相对滞后的对历史文化旅游的认识,使桂林在世界性的文化旅游大潮涌来时失去了主动。因此,深入挖掘桂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品牌,构建出山水与文化相融的历史文化旅游,尽快提高旅游品味,是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将对如何立足于山水旅游观光这个优势品牌,结合桂林深厚的历史文化,将自然山水观光旅游活动中融入更多的文化性、历史性,使旅游活动更有亮点和生命力,从各角度、多层次地展现桂林景区、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尝试性的开发、探讨。将重点放在旅游项目设计、旅游产品的开发及市场的开拓上,力求解决在实践中可能产生的具体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操作性。希望对桂林文化旅游的发展有所裨益。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对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阐明了论文的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辨析了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的异同,定义了历史文化旅游,讨论了历史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并针对本文阐述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第叁章,通过分析桂林历史文化旅游的背景,指出了当前桂林旅游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桂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归纳,重点对桂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第四章,是建立在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桂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地脉、文脉入手,归纳了桂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指出了历史文化在桂林旅游中的重要地位。并从九个方面对桂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整合、归纳了其特征,并给予客观、科学的评价。第五章,从桂林历史文化旅游市场发展概况、市场定位等方面,对桂林历史文化旅游市场进行分析、预测。第六章,在明确了桂林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原则和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详细从产品、线路、形象叁大方面,进行了深入具体的设计开发。第七章,为了实现桂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顺利开发,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建议及资源保护的措施。

胡小海[4]2012年在《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核心要素和重要动力之一。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旅游业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文化与旅游结合,实现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的耦合与互动,是旅游理论研究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也是区域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在对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经济发展差异评价和分析的基础上,测度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耦合程度,探讨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耦合特征与机制,提出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模式,以期为区域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遵循“要素测度——空间比较——机制分析——模式建立”的研究路径,引入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对江苏省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的现状、机制和发展模式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为基础分析,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进行阐述,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梳理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第叁章和第四章)为要素测度分析,通过构建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度江苏省13地市区域文化资源的丰裕程度,同时对江苏省13地市旅游经济发展状况及其空间差异进行测度分析;第叁部分(第五章)为特征与机制分析,通过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评判模型,对江苏省13地市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协调特征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并选取苏州、常州、徐州、盐城四个典型耦合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归纳和提炼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耦合机制;第四部分(第六章)为模式分析,在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机制分析的基础上,从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模式,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整合模式叁个方面探讨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模式,提出江苏省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对策;第五部分(第七章)为结论分析,在总结论文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及存在问题,展望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旅游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注重在定量分析揭示现象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归纳和演绎等定性分析的方法探讨现象背后的机制和机理,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江苏省文化资源总体上成集聚分布特征,西南部地区文化资源分布集中,东部和北部地区分布相对较少;从市域尺度来看,文化资源大多集聚分布在各地市市区,周边地区分布较少;南京和苏州市区文化资源分布最为密集,宿迁、盐城、泰州市区分布密度较小;(2)基于区域旅游发展视角构建的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的对区域文化资源赋存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普适性。通过对江苏省的实证研究表明,江苏省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空间差异明显,苏州、南京文化资源丰裕度较高,宿迁、盐城等地文化资源丰裕度较小,全省文化资源丰裕度可以分为四个等级;(3)江苏省13地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着,1998年以来旅游经济规模绝对差异在逐渐扩大,相对差异近年来有所下降,旅游经济规模位序整体变动不大;(4)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评判模型能够对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关系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分类。江苏省各地市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评价结果显示,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度总体水平较高,并不存在经济学中的资源诅咒现象,但各地市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协调水平分异明显,旅游发展相对优先度差异显着,相对于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无锡、常州等地旅游发展相对超前,扬州、宿迁、徐州等地旅游发展相对滞后;(5)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机制由内部作用机制和外部驱动机制两方面构成,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利用能够有效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旅游经济的发展则可以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繁荣,不断积淀新的优秀文化资源。客源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主导力度是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的主要外部驱动力。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旅游发展的视角尝试构建了区域文化资源丰裕度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了区域文化研究从传统的描述性研究向定量分析方向发展;二是构建了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评判模型,通过对江苏省13地市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特征的实证研究提炼了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的耦合机制,丰富了区域文化与旅游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叁是提出了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有效模式,对于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洋[5]2008年在《佳木斯地区旅游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地处叁江平原腹地,是通向太平洋的“大陆桥”和走向世界的中国东北部的“金叁角”地带。在2003年世界旅游组织专家编制的《黑龙江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OKL”旅游总体框架中,佳木斯地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佳木斯市政府确定的“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与任务,既要求旅游业快速发展,又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保证。无论从资源禀赋、环境还是从市场、区位来看,佳木斯都具备了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客观条件。虽有诸多优势,但在旅游业发展中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实施区域旅游整合可以优化旅游空间结构、提高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降低旅游开发成本、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等等。所以,对佳木斯地区旅游整合使之成为满足不同旅游需求的新兴旅游地势在必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区域旅游开发整合的内容体系、基本原则、影响因素、驱动机制等问题展开了初步探讨,试图建立区域旅游开发整合的理论体系。并以佳木斯为实例进行研究,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介绍了本文问题产生的背景、国内外学者关于区域旅游整合的研究进展、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方法和研究内容框架。为继续探讨理清了思路,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区域旅游整合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对本文涉及到的概念进行介绍,对研究所依托的理论进行了阐述,为研究建立了理论支撑,使研究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第叁部分为本文的重点。首先运用了经济学、旅游学、市场学等理论,系统地分析了旅游整合开发所遵循的整体性、地域特色、市场导向等五项原则。剖析了区域旅游开发整合的构成、影响因素,整合的原则及驱动机制。第四部分是以佳木斯地区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在对佳木斯旅游发展现状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其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对佳木斯旅游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再按照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的基本理论提出旅游资源、产品、形象、市场、管理体制整合的具体途径、并针对目前佳木斯区域旅游整合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以期对今后佳木斯的旅游整合开发提供借鉴,使佳木斯旅游整体形象不断上升,整体实力不断加强,走上健康、规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论。

路遥[6]2016年在《徐州市铜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项朝阳产业,目前在我国正如火如茶地遍布各地,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国际上,乡村旅游早在上世纪初期就已经在欧洲等地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但在我国,乡村旅游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得以发展,由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较晚的客观实际情况,导致了国内专家学者在相关领域研究的时间还很短,且我国有价值、有意义、有分量的研究文献也乏陈可数,所以虽也历经近二十年的研究发展,但该研究领域依旧有很多内容值得挖掘、探讨、研究。本文从探讨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和意义起步,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罗列式概述,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律、管理措施、运营模式进行分析,结合近年来铜山区发展实际情况,对铜山区所具备的丰富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介绍,并就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外部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全区乡村旅游点分布状况等进行了简要分析,从宏观上对铜山区现有乡村旅游的业态形式进行了分析,就铜山区发展乡村的实际意义进行了探讨,就铜山区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就铜山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无限潜力进行了诠释,也就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进行了表述。文章也认真分析了铜山区发展乡村旅游所处的阶段、所具备的特点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在吸收借鉴国内外优秀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铜山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景观、民俗风情等优势对铜山区区发展乡村旅游提出了对策。论文兼顾了理论学术研究和现实发展实践,希望通过该学术研究,可以对现阶段乃至向后一段时间内铜山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重要参考,真正对铜山区乡村旅游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有效指导,对铜山区乃至徐州市的乡村旅游规模化发展做出微薄贡献。

杨丽[7]2009年在《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旅游学是地理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管理学、生态学等的交叉学科。旅游开发更是涉及到“生态系统平衡”和“人地关系和谐”这些重要问题。“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晚,这使得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在旅游学科领域上属于前沿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首先是概念的讨论和甄别。对于“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界定,国内外学者有数百种解释和认识,基于对上百篇文献的研究,笔者提出从旅游的产生去认识和解释“乡村旅游”的概念,即从产业的角度去理解乡村旅游。对于“生态旅游”概念的认识,本文认为生态旅游的理念是在生态旅游开发中最重要和必须一直要遵循的原则,并提出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理论和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理论是生态旅游的基石,必须从系统和整体的观点上去理解生态旅游的定义,它既包括自然生态部分,也包括基于自然的人文生态部分;在概念的理解上,更应强调一种人、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和谐统一的思想。理论部分笔者的主要观点为:(1)本文所指的是从产业角度去理解乡村旅游,去研究乡村旅游的发展给社区、地区乃至国家带来的经济效益,研究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乡村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只有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乡村旅游也才具有开发、管理等宏观研究的价值。(2)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或“观光农业”的关系:这两个概念是独立的,但相互交叉、紧密联系。(3)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对于国外学者认为乡村旅游就是生态旅游中的一种类型和自然性旅游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乡村旅游不是生态旅游的子集;乡村生态旅游才是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子集。是一种在可持续发展观念指导下,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旅游方式。(4)在综合理解基础上给出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乡村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方式,也是一种经济活动方式,发生在乡村地域环境,是以乡村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以及基于自然环境而发展演变的人文生态环境为吸引物,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强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和谐,在旅游活动中融教育、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考察、体验、娱乐等旅游需求于一体,并兼顾社区发展和公平原则,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5)对其他一些相关概念进一步阐述,提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应遵循的原则是: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相结合、以人为本原则、社区参与原则。(6)在国内外对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基础上,指出吐鲁番地区必须采取依托景区开发模式,并从系统的观点构建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良性循环图。笔者认为,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来进行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旅游者、旅游服务提供者和当地社区应通过生态旅游的良性循环,在其中履行重要的功能。旅游服务提供者通过社区参与式的乡村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设施的供给、企业经营,使社区受益并大大增强当地居民对旅游资源保护的热情;通过对旅游者生态性形象定位和营销,引起生态旅游者的关注,在对游客提供满意的生态体验和生态性旅游产品服务的同时,积极进行有序管理和生态教育,这样,在游客参与的过程中,既获得了满意的旅游体验,又增强了游客的生态意识,整个旅游活动的破坏未超过生态旅游资源恢复的阈值,乡村生态旅游系统良性循环,获得满意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叁章至第八章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吐鲁番地区进行实证研究,具体工作如下:第叁章按照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Classification,investigation and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标准,对吐鲁番地区的主要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汇总,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吐鲁番地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并对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制定了相关发展战略。第四章进行了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划分,并采用专家赋值法、文献综合法对吐鲁番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评价。第五章关注了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市场的现状,并针对葡萄沟景区进行了重点调研,在资源评价和问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形象策略与“绿色”营销策略。第六章进行了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社区相关利益主体调研,调研对象为吐鲁番地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吐鲁番地区位于乡村的重要景区的景区从业和管理人员和普通乡村居民。通过问卷分析了解了社区相关利益主体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包括旅游发展收益感知、旅游发展代价认知、社区居民对旅游参与的现状与态度)研究。研究发现吐鲁番地区的社区参与情况属于诱导参与(参与形式的第二阶段),通过相关分析,得出结论:旅游发展已经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带来了一定影响,如改变了居民价值观念,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等;旅游的发展也给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使本地风俗文化受到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但是当地居民对此似乎并不关注。因此,有必要警示的是在旅游发展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可能会被忽视的将付出的环境代价。尤其在旅游开发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七章阐述了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问题。提出系统开发的理论,并指明了保护性开发的原则,进行了乡村生态旅游容量的部分测算;明确了乡村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的要求;针对吐鲁番地区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可开发的乡村生态旅游产品类型推荐;并提出具体开发思路和开发的具体项目。最后从六个方面强调了乡村生态旅游保护对策。第八章是反思和回顾,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文中不足之处。

雷国雄[8]2005年在《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旅游的大众化、区域旅游模式与区域旅游业的兴起以及旅游业全球竞争时代的到来,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在区域旅游发展乃至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研究并构建基于文脉、地脉规划设计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的标准化技术和管理维护模式对我国区域旅游品牌形象规划设计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区域旅游品牌形象观念是对传统的以产品或服务属性为核心的品牌观念的超越,是区域旅游CI策划与品牌创建的结合。区域旅游品牌形象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对旅游消费者、区域旅游营销者以及区域社会都具有广泛而深入的作用。 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具有其内在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在区域旅游品牌形象规划设计中应特别重视区域地方性的研究。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基于文脉、地脉规划设计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具有多学科的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可行性。 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的设计应遵循基本的设计程序、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并将区域的文脉、地脉理念系统地渗透进品牌形象设计的理念要素、行为要素和视觉要素中。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的传播应以整合营销传播的理念,根据传播主体、客体的不同,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并构成系统。 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具有双层面的公共产品性质和外部性特征,这要求以公共管理的理念对区域旅游品牌形象进行管理维护。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的维护是一个系统,包括叁个主要方面:政府规制、企业自律和区域公众参与。

袁晖[9]2014年在《济宁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环城游憩带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互动开放空间,是本地居民和游客出游、休憩的新型体验场,有利于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促使当地政府和居民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文化、经济、信息交流,促进区域旅游业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济宁是“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是我国着名的旅游胜地,但休闲游憩发展却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济宁环城游憩带开发战略是非常有必要的。论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情况、研究方式等内容;第二部分介绍了环城游憩带开发的有关理论与基本情况,分析了济宁环城游憩带开发条件及存在问题;第叁部分主要通过SWOT分析法指出了济宁市环城游憩带开发存在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第四、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济宁市环城游憩带开发战略制定及实施策略,在swoT矩阵的基础上得出了so、wo、sT、 wT战略及相应的发展思路,分析了环城游憩带开发营销策略实施;第六部分针对战略实施提出了济宁环城游憩带开发战略实施保障措施;第七部分主要是结论和展望。本文通过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对济宁市居民休闲游憩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总体上能较好的反映客源市场特征和各项指标,并通过SWOT分析法对环城游憩带开发战略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可行性发展思路,对传统旅游城市旅游业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恒[10]2013年在《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江苏省地处我国大陆沿海中部,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兼具南北色彩,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经济发展迅速。自2006年起,其旅游总收入连续6年位居全国旅游业总收入排行榜首位。但由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区域经济、旅游资源、交通可达性等方面的差异及政府发展战略侧重于苏南,江苏旅游业发展程度及综合实力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因此,为了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区域优势互补,促进江苏省旅游产业长远、协调发展,有必要对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进行系统研究,从而使江苏省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采用不同的定量评价模型与定性分析模型,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通过解析江苏省基本省情,分析其社会经济环境、区域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市场、旅游服务设施,构建江苏省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明确江苏省区域旅游发展现状,从江苏省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区域旅游产品建设、区域旅游市场整合、区域旅游主要利益相关者整合等角度提出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模式及相应对策建议。首先,简要分析了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在总结国外、国内区域旅游整合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明确区域旅游、区域旅游整合的基本内涵及进行区域旅游整合的理论基础。其次,文章介绍了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的影响因素,从江苏省社会经济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市场、旅游服务设施四个角度分别展开具体分析。并系统解析了江苏省区域旅游发展现状及区域旅游整合现状。通过构建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计算江苏13个地级城市的区域旅游竞争力。并对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按照旅游竞争力强弱划分为四个梯度。结合近年来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实践,分析其区域旅游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次,就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的具体模式展开分析,提出了“叁核、五带、四圈”的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空间模式;根据旅游资源特点,提出构建多功能、多尺度、多层次协调发展的旅游产品体系及多条主题旅游线路、特色精品旅游线路;从共塑区域旅游形象、联合营销等多角度展开区域旅游市场整合;并对区域旅游主要利益相关者整合提出相关建议。最后结合以上分析,提出了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发展对策,从而保障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 徐州市旅游产品的形象定位与开发研究[D]. 滕春惠. 陕西师范大学. 2002

[2]. 徐州市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D]. 沈秀娟. 南京林业大学. 2012

[3]. 桂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任媛媛. 广西师范大学. 2006

[4]. 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研究[D]. 胡小海. 南京师范大学. 2012

[5]. 佳木斯地区旅游整合研究[D]. 李洋. 东北农业大学. 2008

[6]. 徐州市铜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路遥. 南京农业大学. 2016

[7]. 吐鲁番地区乡村生态旅游深度开发研究[D]. 杨丽. 新疆大学. 2009

[8]. 基于文脉、地脉的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管理研究[D]. 雷国雄. 武汉大学. 2005

[9]. 济宁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战略研究[D]. 袁晖.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10]. 江苏省区域旅游整合研究[D]. 张恒. 中国海洋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徐州市旅游产品的形象定位与开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