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场职工心理素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论文_殷春云

关于农场职工心理素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论文_殷春云

二道河农场

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协调发展,是最终提高职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其中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四个素质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职工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而且对企业和社会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就农场职工的心理素质作一点探讨性分析研究。

一、企业职工心理素质现状分析

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的加剧,职工的心理异常、心理失衡和心理障碍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由于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程度、生活经历、所处环境、经济状况以及婚姻、家庭、职业、健康状况参差不齐,其心理素质也就有差异,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特别是面对农场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部分职工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思想发生波动,心理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具体表现有如下几种情况:

1、一些职工对本职工作缺乏热情,工作年头比较长的,存在得过且过,不追求个人发展,对工作应付了事、敷衍塞责、厌倦反感,存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思想。

2、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过度自我,对事业漠然处之,缺乏理想和追求,不愿为集体、为单位多付出一份辛苦和精力。比如超出本职工作的义务劳动、文艺演出、文体活动等,喜欢找各种理由推脱拒绝参与,在工作中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利己思想。

3、有个别职工平时工作不想脚踏实地多出力,工作时人前人后两张脸,把时间、精力和心思都花在维护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上,而不注重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在评优升职时喜欢搞些歪门邪道,存在走捷径、干俏活的“侥幸”心理。

4、一些职工不能正确对待工作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特殊事件,对国家、总局、管局、农场的相关政策、法规理解有偏差,遇事爱钻牛角尖,不能正确处理与领导、周围职工的人际关系,遇事不理智,不冷静,常会因一点小事发生争执、进而上访告状。

5、个别职工由于心理素质有一定的缺陷,往往不能适应自身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经常处在过度焦虑、郁闷孤僻、自卑、犹疑不定、暴躁怨恨、猜忌等不良心理状态中,导致个人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工作业绩平平,事业得不到发展。

二、职工心理素质现状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竞争加剧,工作任务繁重,生活节奏加快,给部分职工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压力;价值观念的冲突,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格局的调整使他们心理失衡;特别是建场老职工,为北大荒建设贡献了青春,可深化改革带来的变化却让他们不适应、不理解。当看到一些人抓住机遇走上富裕之路,而自己却还身处贫困的窘境,他们想不通,因而怨天尤人、导致心理异常。

2、个人阅历因素。心理异常常与家庭环境或自己早期的经历有关。由于自身阅历的缺陷、思维的局限和业务技能的低下,而自身期望值过高,不符合实际,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挫折预估不够,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导致心理异常。

3、生活中不可预见的重大事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职工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在遇到一些重大变故时,如:下岗、亏损、大病、亲人亡故等,给生活带来变化,心理承受超限,导致心理异常和心理障碍,尤其是男同志,有时心理承受力更差。

4、心理健康意识欠缺。虽然心理健康问题日益被专家们提到重要位置,但普通职工对它的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甚至在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不愿意正视和承认它。而农场各级组织对职工生活中存在的消极和异常的心理现象的认识还停留在“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等阶段,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加以解决。

三、几点建议

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认定心理健康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由此,可以看出舒缓职工的心理压力、实现心理畅通,能为企业和社会都带来效益。

1、要加强职工教育,提供生存保障。为适应农场跨越式发展的需求,彻底解决职工心理障碍的根源,要发挥工会大学校的作用,整合农场现有教育资源,对职工加大培训力度。一是党支部、行政、工会、共青团等组织应形成合力,把职工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作为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关注困难职工和弱势群体,经常进行人性化的交流和谈话,疏导一些可能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矛盾。二是要进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职工工作技能,使职工工作能得心应手,减少工作能力带来的压力;三是要构筑“排查、培训、服务、研究”四位一体的心理帮扶模式。以服务职工、帮助职工排解心理困扰、提高职工心理素质、促进职工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工作、学习、生活、助困、晋升等方面为职工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支持,在“尊重人、鼓舞人、关心人、爱护人”的前提下,避免和解决职工的心理健康异常,使职工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化解不良情绪,自我调整。

2、要努力提高职工待遇,完善帮扶体系。企业要完善薪酬制度,为职工提供有竞争优势的薪酬,尤其在员工遇到生活困难和其它特殊情况时应及时给予额外的帮助等,用完善的救助帮扶体系增强职工的安全感和较为稳定的就业心理,增强职工实现个人价值和成功的成就感。

3、要改善工作环境,提供生产保障。一是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职工提供优美的工作空间,提高职工的安全感和舒适感。二是要鼓励职工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每年我场都有计划地开展广场舞、太极拳、歌咏比赛、书法绘画展等,定期举办篮球赛、乒乓球赛、文艺演出等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来活跃农场职工的文化生活,锻炼健康的体魄,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使人文关怀深入人心,让职工快乐的心情延续到工作中。从而达到教育职工、愉悦身心、提高体能、奉献社会的目标。

4、要增加职工的心理关怀,提供健康保障。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光靠讲“大道理”是不够的,还必须增加一些人性的关怀,通过“心理按摩”的方式,来沟通关系,联系感情,增进合作。有时候,工作中的一声问候,一次握手,一句祝福,都会对职工产生心灵的振动,达到细流无声的激励效果。这种精神奖励使职工的心理得到安抚,工作情绪高涨,工作效率提高。

以人为本已写入我国宪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必须从关心职工的心理开始。职工健康就是企业的财富,企业关注职工心理健康是一种新的“精神福利”,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就是现代职工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给职工本人带来健康,也会增加凝聚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论文作者:殷春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  ;  ;  ;  ;  ;  ;  ;  

关于农场职工心理素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论文_殷春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