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优化外科护理工作论文_杨毅丽

试论如何优化外科护理工作论文_杨毅丽

杨毅丽(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 473000)

【摘要】目的 分析外科护理工作的要点,探讨优化护理服务的措施。方法 选择150例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薄弱环节强化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发放调查问卷表,统计并比较护理满意度情况及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探讨外科优化护理服务的有效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行薄弱环节强化护理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仅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护理接待、治疗解释、用药指导、护理记录四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薄弱环节强化护理能显著提高外科护理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减轻其心理负担,对提高临床抢救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薄弱环节强化护理是一种有效的外科护理工作优化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外科 护理 优化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4-0201-02

护理工作是临床服务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期望值也越来越大[1]。临床外科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由于患者病情危重而复杂,导致护理工作的难度也相应增加。如何提高外科护理质量是医护人员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为了探讨高质量的外科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自2012年3月起开始尝试薄弱环节强化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护理效果提高,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外科收治的150例患者,男75 例,女75例,年龄23~66岁,平均(43.9±5.9)岁。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男39例,女36例,年龄24~66岁,平均(41.7±6.0)岁。对照组男37例,女38例,年龄23~65岁,平均(46.1±5.9)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护理方法:观察组75例患者给予薄弱环节强化护理,而对照组7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薄弱环节强化护理具体方法为:

①加强重点时段的护理工作:在外科护理工作中,危重患者抢救、交接班、节假日常为风险发生的高危时间段,需要格外关注。对病情危重,用药特殊,临床标本留取要求特殊的患者应详细完整地交接,不可遗漏细小环节。

②加强对重点患者的护理管理:对外科患者应结合患者的病史资料,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科学的评价,在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对其制定安全的护理措施并采取有效的抢救流程。对于肿瘤患者需要给予化学药物治疗,在其实施胃肠手术后应及时进行肠内营养治疗,而在治疗的过程中肿瘤患者可能出现药液外渗的现象。药液外渗可导致渗漏部位周围组织坏死,引起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及其他并发症。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重点患者的护理,保证所有患者的高质量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对外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③加强对外科护士的培训工作:外科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必须加强对业务技能的学习以紧跟学科的发展要求,同时外科护士必须掌握丰富的护理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能,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能胜任外科各类疾病的护理工作。针对这一目的进行的外科护士全面业务技能培训对提高外科护士的应对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④针对重点环节进行强化护理:临床护理记录要求内容准确、清晰、完整、无涂改,能客观详细的反映真实的病程,记录语言必须采用科学规范的医学术语,保证护理记录的规范性。在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或输血操作前,必须对患者的相关信息,姓名、年龄、诊断、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等进行仔细核查,对输液单签名时规范有效,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控制好注射液的输注速度,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在所有患者出院前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共150份调查问卷表,最后收回统计、分析。

1.3? 评分标准:自行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表格主要内容包括护理接待、相关检查及治疗的解释、用药指导和护理记录共四项内容。每项各计1分,总分为4分,共分三个评价等级:4分为满意;3分或2分为一般;1分或0分为不满意,评分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6.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外科护理的满意度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进行薄弱环节强化护理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仅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护理接待、相关检查及治疗的解释、用药指导、护理记录四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合格率为96.0%,对照组护理合格率为81.33%。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刘红梅,姜南,车晓杰.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年02期.

论文作者:杨毅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2

标签:;  ;  ;  ;  ;  ;  ;  ;  

试论如何优化外科护理工作论文_杨毅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