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之有效策略论文_刘学刚

浅析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之有效策略论文_刘学刚

刘学刚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中心小学 250309

新课标指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我们不能把枯燥乏味带给学生,使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失去兴趣,我们要使学生们学得有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因此,兴趣教学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呢?以下是我粗浅的几点看法:

一、注重感情投资,使学生“想”动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坐在计算机前,他们所面对的是既可以动手实验又可以动脑思考还可以发挥主动性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学习工具。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引导他们热爱科学,与计算机交朋友。事实上,只有学生对计算机原理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才会真正与计算机交朋友,才能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进而激发起对真理和科学的追求和向往。但单纯地讲授计算机原理和计算机语言,对于中学生来说往往事倍功半。据一些学生反映,计算机用于学科知识的学习,比单纯学习计算机语言更有助于提高对计算机作用的认识,更能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热情。从这个意义上讲,计算机科学技术越发达,越有利于计算机的普及,越有利于计算机教育的深入开展。

感情投资就是教师对学生倾注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堂课师生都会形成一定的“情感场”,即以教师的情感为核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进而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成功的感情投资将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信心和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此,教师要明确表达对学生的爱,通过交谈和信息反馈,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关心其生活,了解其思想动态,洞察其细微变化,和学生交朋友,让他们真正亲近你、热爱你、尊敬你、支持你,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喜爱你所教的科目。

二、教给操作方法,使学生“会”动

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是让学生们学会灵活、熟练、正确地操作键盘和鼠标来达到需要的目的。但我们不能让小学生只会机械地使用键盘和鼠标,而是要让他们明白键盘和鼠标的功能是指挥计算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愿望。怎样让小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呢?计算机游戏的操作就是最好的“导体”之一。

计算机游戏的操作成为学生们对键盘和鼠标绝好的“练兵场所”。例如在《扫雷》和《纸牌》游戏过程中,学生们必须熟练操作鼠标的左键、右键、移动和单击等基本操作方法,才能顺利地完成游戏。在《金山打字通》这个软件的击键游戏中,也只有在学生熟练掌握键盘中的各个键时,才能得到高分。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对游戏的使用技巧会自行琢磨,不用教师多说,他们也会根据计算机提示和自己的试验熟练掌握,为以后其他应用软件的使用打下基础并且建立信心。计算机游戏对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激发探求兴趣,使学生“爱”动

小学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好游戏,根据这一特点,我把计算机课开端寓于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展开课堂学习。在给二年级学生上指法课时,如果单纯地照书本练习,小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教学。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让他们掌握了手指分工,下一步需要在速度上有所提高的时候,我将《金山打字通》这个软件安装到计算机中,使学生进入到一个专门练习指法的游戏天地中。只见字母符号从“天”而降,由慢到快,这时需要学生快速按下相应的键才能击落它,如果正确率高就能得高分……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一下子高涨起来,同学之间也会相互竞争,从而激发上进心,也将枯燥乏味的指法课变成了游戏,在游戏中不知不觉锻炼了手指的灵活性,提高了输入速度。

四、发展特长兴趣,使学生“乐”动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第二课堂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乐土,它不仅打破了教学中全体学生齐步走的局限性,更使部分学生通过互相探讨、交流和学习,获得了更广更深的知识,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了基础。在第二课堂中,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学生根据知识水平不同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发展他们的特长。比如:我在第二课堂中安排了文字编辑、漫游Internet和编程三个兴趣小组。参加文字编辑的同学不仅学习文字录入、编辑的技巧,而且利用所学知识编辑班级作文选,负责设计板报。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设计出了一期又一期内容丰富、封面精美的属于他们自己的作文选、板报,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夸奖。漫游Internet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学校计算机与因特网连接,通过网络查询、浏览有关信息,讨论有关“话题”,开拓视野,还结交了一批网友。编程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用LOGO语言画各种各样有趣的几何图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总之,在小学阶段,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简单常识和基本操作,而且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应用上,选择、编制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软件或益智性教学游戏软件,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论文作者:刘学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8

标签:;  ;  ;  ;  ;  ;  ;  ;  

浅析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之有效策略论文_刘学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