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母沛与B-LYnch缝合术联合缩宫素在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付瑶,姜冬梅,于静

欣母沛与B-LYnch缝合术联合缩宫素在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付瑶,姜冬梅,于静

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0

摘要:目的:研究欣母沛药物在与B-Lynch方式的缝合技术以及相关的缩宫素药物联合使用情况下对于产妇在产后出现子宫出血情况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产后出现子宫出血的产妇患者五十例,在这个基础上将这五十例患者按照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分组方式,分成两组每组各二十五人。并对观察组使用欣母沛药物在与B-Lynch方式的缝合技术以及相关的缩宫素药物联合使用的治疗方式,而对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来两种治疗方式各自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在使用了这种治疗方式之后,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六,而相应的对照组的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二;在另一方面,在使用了先进治疗技术的观察组在十二四小时内的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在术后其血红蛋白的数量水平也要明显的好于对照组。结论:欣母沛药物在与B-Lynch方式的缝合技术以及相关的缩宫素药物联合使用的治疗技术,能够对产妇在产后出现的子宫出血情况进行有效的治疗,不仅安全简便,更能达到迅速止血的效果,在临床推广方面有着较大的价值。

关键词:产妇;产后出血;缝合技术;欣母沛

产后出血这一病症对产妇的生命安全影响较大,这种病症的出现时间一般是在产妇分娩期间产生,这种并发症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产妇的死亡,由此产后出血这一病症也就成为了造成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在医疗人员对这一症状进行详细的研究之后发现,在出现子宫出血病症的产妇之后,有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的产妇是因为子宫在收缩方面发力所导致的。并且在现代社会之中,经过大量调查之后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分娩过程中选择采用剖宫产的产妇数量在提升,进而也就导致产妇在产后出现出血的情况有所上升,对产妇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这一情况也引起科研人员的充分关注,进而治疗药物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欣母沛这一新型药物的出现,能够有效的治疗产妇出现的子宫收缩缺乏力量的情况。B-Lynch方式的缝合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技术,通过这一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的对子宫之中的血管起到压迫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使血管变得迂回曲折,这样也就能够是血管形成一种自然的结扎,并达到止血的目的。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使用的欣母沛药物在与B-Lynch方式的缝合技术以及相关的缩宫素药物联合治疗技术,并在对产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行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难治性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5例,年龄24~36岁,平均(28±3.27)岁,孕35-41周;初产妇18例,经产妇7例;手术指征为前置胎盘4例,双胎妊娠4例,巨大胎儿3例,重度子痫前期4例,羊水过多2例,产程停滞2例,瘢痕子宫1例,胎儿宫内窘迫1例,胎盘早剥2例,社会因素2例;采用容积法加称质量法判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800-3500mL。对照组25例,年龄23-37岁,平均(28±3.47)岁,孕33-40周;初产妇15例,经产妇10例;手术指征为前置胎盘6例,双胎妊娠5例,巨大胎儿3例,重度子痫前期2例,羊水过多2例,产程停滞2例,瘢痕子宫1例,胎儿宫内窘迫1例,胎盘早剥2例,社会因素1例;采用容积法加称质量法判断出血量,产后出血量750-3500ml。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纳入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如下诊断标准:患者在产后两小时内有四百毫升以上的出血,并且为暗红色出血呈阵发性增多,产妇体检子宫缩复情况不良,予以收缩子宫药物治疗未见缓解。

1.3手术方法

患者经按摩子宫、应用子宫收缩剂无效,子宫软,按之表面凹陷,严重者子宫呈囊袋状,宫腔面出血处局部缝扎,宫体肌内注射欣母沛,观察10分钟,子宫腔仍有活动性出血,治疗组即行B-Lynch子宫缝合术,对照组行一般子宫缝合术。B-Lynch法:将子宫托出腹腔,加压子宫后出血基本停止,则成功可能性大。从子宫切口下缘两厘米左侧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进针。穿过子宫肌层,从切上缘对应部位出针,依次穿过肌层、浆膜层,出针后于宫体中部向宫底方向垂直褥式缝合一针,深达肌层出针,出针后缝线绕过宫底达子宫后壁,于宫体后壁中部与前壁缝合相对应部位向宫颈方向垂直缝合1针,出针后在相当于子宫下段切口水平,自左向右缝合1针,进出针部位相当于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同法缝合右半部从后壁向前壁的缝合,方向相反,最后于切口右侧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的切缘下方2厘米处出针。收紧2根缝线,检查无出血即打结。然后再关闭子宫切口。子宫放回腹腔观察10分钟,若正常即关腹。

1.4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二十四小时出血量以及术后血红蛋白水平。

2.结果

2.1两组在治疗效果方面的比较

通过欣母沛药物在与B-Lynch方式的缝合技术以及相关的缩宫素药物联合治疗技术的使用,观察组之中的二十五例病人之中,有二十四例在手术之后的而到五分钟之内,其子宫部位出现出血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甚至停止,这种先进的治疗方式的有效率已经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六,失败的1例为前置胎盘患者,产前出血约八百毫升,术中出血两千毫升,术中见子宫下段胎盘床出血,缝扎术后子宫仍如囊袋,出血未控制,最终行子宫切除术。

而在对照组之中,在使用常规的治疗手段之后有二十三位产妇,在手术之后的二到五分钟之后有效的控制住了出血的情况,这种常规治疗手段的有效率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二。失败的2例为子宫患者产前出血七百毫升,术中出血约两千一百毫升,出血未控制,最终行子宫切除术。

2.2组术中及术后的各项指标比较

2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二十四小时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术后随访

两组患者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缩宫素加强子宫收缩、纠正贫血的治疗组患者术后2组患者,两小时内阴道流血均小于五十毫升,恢复良好五到九天出院。产后四十二天超声提示子宫切口愈合良好,子宫血运正常。

3.讨论

经过对近几年大量的产妇进行调查研究,调查数据显示出最近几年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采用剖宫产的产妇能够占到产妇总人数百分之六十以上。通过欣母沛药物在与B-Lynch方式的缝合技术以及相关的缩宫素药物联合治疗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大大减少了术中术后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产妇因严重贫血而需要输血的病例减少,避免了子宫切除,孕产妇死亡风险及治疗费用也大大降低,提高了产后出血的治愈率。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这一治疗技术在治疗产妇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临床价值,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朱宇,文艳芬,邹艳贤.欣母沛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03)

[2] 赵宏莉.剖宫产产后出血运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的临床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36)

[3] 钟文筠.严重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1(13)

论文作者:付瑶,姜冬梅,于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9

标签:;  ;  ;  ;  ;  ;  ;  ;  

欣母沛与B-LYnch缝合术联合缩宫素在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付瑶,姜冬梅,于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